云下老屋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anluy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大学校园一年四季美不胜收,被生动地概括出云大七景:钟楼的“钟铎接晖”、会泽楼的“崇楼眺翠”、至公堂的“至公闻吼”、海棠圃的“海棠映日”、银杏道的“银杏飘金”、文渊楼的“旧院读松”、九五台阶的“龙门仰止”。这些景色中不乏历史悠久的老建筑,每一幢老建筑都有一段陈年往事,连接着多位在此生活过的学界泰斗。重温这些故事,感受时光积淀下云大的美,就像品味陈年的老酒,韵味绵长。
  会泽院——云大的标志性建筑
  1925年上海的“五卅”运动和1926年北京的“三· 一八”惨案,云大学生从会泽院出发,上街声援上海工人和北京市民的斗争。抗日战争中,会泽院成为国内宣传抗日的重要阵地。1948年7月15日,在会泽院爆发“七·一五”爱国学生运动。
  会泽院名人汇粹,冯友兰、顾颉刚、姜亮夫、刘文典、费孝通、严济慈等在此执教,董泽、熊庆来、李广田等长期在此办公。
  映秋院
  映秋院是龙云(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的夫人顾映秋捐款修建,故而得名。
  它由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主持设计,为四合院建筑,由平房、楼房、走廓、走道组成,东北设月宫门,西南建瞭望塔。中西合璧,古朴典雅。
  映秋院最初为云南大学女生宿舍,后来,著名画家徐悲鸿、“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彭桓武院士等一批名家曾在此居住。
  至公堂
  云南大学本部曾是科举时代举行乡试的贡院。至公堂一名,是全国贡院通用的名字,喻意杜绝科场舞弊,做到绝对公平;云南大学“至公天下”的精神也正是由此产生。
  至公堂,居贡院坡顶宽敞平地的中心线上,建筑面積564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五间。
  至公堂是举行乡试大典的重地,也是重要集会举行之地,很多著名学者莅此发表学术演讲。
  1944年6月25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参观云大,并在此发表演说。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此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
  熊庆来、李广田故居
  这座旧居坐落在云南大学会泽院东北侧。在建筑及结构形式上受西洋建筑影响较大,具有民国初期同类西式建筑的特点。楼房坐北朝南,楼上楼下的南面设有走廊,朴素而优雅。
  它曾是云南大学历史上熊庆来、李广田两位校长的居所。
  1937年抗战爆发后,熊庆来出任云南大学校长,从此,云大的发展便步入了快车道。 他利用抗战初期各方人才大量涌入昆明的机会,广延人才,延聘了全国著名教授顾颉刚、白寿彝、费孝通、刘文典、方国瑜等187名专任教授和40名兼任教授,还延聘了一些外国教授,使云大成为与西南联大同享盛名的又一处著名专家学者荟萃之地,教学质量因此跃入全国名牌大学之列。
  李广田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教育家,早年与何其芳、卞之琳并称“汉园三杰”,他的名诗《地之子》广为流传。他是撒尼族民间叙事诗《阿诗玛》的整理修订者,也是同名电影顾问。
  现在,呈贡校区的庆来路和广田路就是为纪念这两位校长。
  理科三馆
  20世纪50年代初云大决定重建统一的实验大楼——科学馆。位于校本部中心地带,即映秋院以西,澄农馆以东。大楼共分三部分:东为化学馆,中为物理馆,西为生物馆,生物、化学馆均为三层楼,物理馆为四层楼,三馆由天桥连接,浑然一体。理科三馆由云大工学院土木系姚瞻副教授主持设计,采取欧式建筑风格,参照著名的爱尔兰国会大厦样式设计。
  贡院考棚
  贡院考棚建于清代弘治十二年,据统计,当时云南文科举人共6144人,上京会试的627人,他们都出自云南贡院,其中包括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袁嘉谷。
  建校时至公堂东西两侧的两幢考棚被改为学生宿舍,东考棚改称东号舍,西考棚改称西号舍。后西号舍被拆,仅保留东号舍。
  新中国成立后,东号舍作为教职工宿舍使用,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1987年,省政府将东号舍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恢复考棚的名称。1999年,省文化厅与学校共同出资重修,并将其列为校园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景点。
  钟楼、民主广场
  1955年,为解决物理、生物、化学三馆的用水,在升旗台的位置上修建了水塔,塔高20公尺,共7层,蓄水量20吨,面积265.3平方米。塔的顶层挂着一节废弃氧气瓶当钟敲,师生上下课都能听到从水塔顶上传来的清脆钟声,后来习称水塔为钟楼。
  钟楼附近原为运动场,20世纪40年代改成草坪,并在钟楼位置修建升旗台。1944年后,草坪被称之为民主广场,广场东至映秋院,西至天文点,南至钟楼,北至旧城墙脚。
  云大、西南联大等校进步师生经常在广场举行演讲、集会,闻一多、吴晗等著名教授也在此多次做演讲。
  文典广场
  为纪念刘文典先生,云南大学特意修建了一处文典广场。坐落于教学楼与学生会堂之间,每天都会有成群结队的学子穿梭其中。
  刘文典(1891~1958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原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他知识渊博,学贯中西,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他是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和研究庄子的专家。
  1943年,刘文典被聘到云南大学任教,自此与云大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当时的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聘请他开办“龙氏讲座”,之后一直担任文史系教授。刘文典先生在云南大学执教共计15年,直至1958年逝世。
其他文献
数星星的孩子  城市的夜空  月明星稀  数星星的孩子  努力从轻雾、微尘和薄霾中挑拣  发光的物体  他数得很慢  因为有将近一半的星星  是很慢的飞机  数着数着  就变成了数飞机  大海五章  一  火车拐弯处  突然窜出一个大海  追着火车跑  追了一会它就回去了  像我家那只小狗  总是埋伏在  我离家的路上  二  海水不知被谁  关进海里了  它们时时刻刻在逃跑  却被软软的一根沙滩
世间最奇崛的外部景观,大都来自于强大而不可见的内部力量。就像7000万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脉及整座青藏高原崛起为世界屋脊,在它每一厘米可测量的拔升背后,都回响着地表之下大陆板块挪移挤压的无形吼声。诗歌也是这样。在很多时候,诗歌所显示出的正是一场写作主体内心世界的自我塑形运动。这种力的运动,正如里尔克所说的那般,乃是盘踞在一切严肃的诗歌写作最深处的动机根源:“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
父亲的副食品店  这家十几个平方的店面  在小镇主路的转角处  橱柜里,第一排是烟和糖果  第二排是油盐酱醋  小時候我会将所有的香烟盒拆开  摊在橱柜上画画  夜幕降临,父亲自西向东  将一块块门板卡上  将凳子拿开,铺开折叠床  每晚,他就和这些待售的商品一同入睡  多年后,我只能目睹  父亲曾经站在橱柜后面拍的黑白照片  来寻找这家消失的店  渺小  许多事物都会冷却  炉子、砖窑、火热的词
在重庆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建筑城规学院的欧阳桦教授用钢笔画,描绘了重庆大学90年时光里的故事。  从建校初期菜园坝正街的校舍,到如今的虎溪新校区的大门,黑白色的精细线条勾勒出重大风韵。重庆老城远眺  重庆老城的房子质朴而又清雅,远远望去又宏大雄伟。弯曲的公路,临江建造的房屋都是山城的经典画面。1929年10月12日,重庆的第一所高等院校——重庆大学成立,拉开了重庆现代高等教育序幕。重庆大学临江景
早在19世纪的英国,面对转型时期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各类问题,一批思想深刻、眼光独到的学者纷纷著书立传,表达了对暗藏在维多利亚时代背后危机的深刻思考。马修·阿诺德用诗歌哀叹了“人类永恒的哀伤”,吟唱出对社会转型的焦虑。这种对人类文明的思考与焦虑情感的抒写与田君的《大地》有着神似的契合。  田君的这组诗歌描写的是自己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在乡村的个人体悟,农村生活与田园风貌为其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但是与
01  遥远的爱都会成为星宿,  人们把浏家港当作一条黑银河;  牛郎和神牛像迁到娄西村,  织女庙仍在黎明村  隔着数里的波涛互相凝望  仿佛在天上,他们也曾这样注目。  金蓖划开的河流无法重渡,  乌鹊飞来搭桥,佳期唯有一夕;  百感交集成了百沸河,  兩情若是久长时  只有朝朝暮暮才能见证,  我们并没有厌倦各自日渐衰老。  02  当我们像两只喜鹊降落在黎明村  河上只剩两个桥墩和一块石板
我们在给植物命名时,有些植物因为形似动物或具有某些动物的特征,名字里面可能会带有动物,比如狗尾巴草、鸡冠花。2020年是鼠年,以“鼠”字开头的植物也不少。鼠尾草——像人的嘴唇  鼠尾草属于唇形科草本植物,和常见的薄荷、益母草属于一个科。该科植物有一些特征,它们的花型是唇形的。薄荷开花时的样子像人的嘴唇一样,分为上唇和下唇。  鼠尾草原产于欧洲南部和地中海一带地区,如今我国南部的山坡、路旁和林荫下都
编者按:18岁那年送走因患癌离世的母亲。5年之后,即将从新闻学专业毕业的语安,将妈妈、爸爸、姐姐和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将离世的妈妈写进毕业作品里,直面内心对母亲的思念与经久不绝的悲伤。妈妈走了妈妈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我自认为从悲伤中走出来了,并继续着自己的生活  2012年,我还在读初三,一个周五中午,我与往常一样和爸爸商量接我回家的时间。出乎意料的是,电话一接通,爸爸开口就说:“你妈住院了,下
选调实训大赛剪影  近年来,南京大学选调生就业人数逐年递增,2016-2021年间,近1200名南大学子选择踏上选调之路,赴基层建功,到一线立业。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厚植南大学子成长沃土  多年来,南京大学构建起学校、学生、校友的校内外三方联动培养机制。学校设立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基层工作部,保障各项选调工作落实落地。2016年成立的南京大学学生基层工作发展研究会,是全国高校中第三家专注于基层就
春望  因为春天,因为花粉  因为城门松动  因为荒原上的马蹄  因为空中折翅的银燕,诗歌神经  变得敏感、悲伤、幽愤  深夜合上《楚辞》  关闭心灯  冬眠的蛇,开始出洞  麦地里的绿色心脏,继续抽搐  春风、春雨、春花、春月  这是我眼中的故国  被虚构的容颜  当我回首,眺望西河驿  年轻的亡灵,送我出清河,去茅山码头  少年唯有的相思之地  埋有年轻的鱼骨  年轻的风筝  那春的野味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