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谈论上帝几乎是宗教问题的关键,维特根斯坦认为宗教是必须保持沉默的部分,哲学史上一直以来关于上帝的论证从未停止,这一点在于维特根斯坦看来都是无意义的命题。本文通过他的几个著名的论题,从而给出取消宗教话题的一个简略的过程,并试图探究维特根斯坦对待宗教的态度。
【关键词】上帝;沉默;维特根斯坦
【中图号】B01【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8)11-0164-01
撇开种种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他完全存在于人们可能的经验之外——关于上帝,人们的笃信和犹疑,并为此不厌其烦的谈论,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又是如何谈论的呢?
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研究集中于对日常语言逻辑空间的研究,他将一切归于语言现象——语词并不指涉实体,其作用方式依赖于其语言环境,即如何使用这个词。于是他整理了语言现象,将诸多哲学命题的混乱状况予以清理,在他看来哲学命题的谬误在于使用语言不当,最终他认为凡是可以表达清楚的,都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么凡是不可表达的,要保持沉默。这是他的著作《逻辑哲学论》中最后一句话(whereof one cannot speak,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在他看来上帝无疑是必须保持沉默的领域,但真是如此吗?
简单的说,上帝,是外在于人的存在,他与实体和灵魂紧密相连;同时,他又呈现于人们的经验之中,并以此来证明其存在的真实性。可是,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与其经验之间,原本确定不疑的关联呈现出荒谬的一面。当我们强调这译经验印象是属于“我的”,并且是“这一个”经验时,说明了这个印象不仅完全属于我,并且只有我才能明确的看到它,知道它具体的细微的样子;此时,另一个人是绝对不能体察的。维特根斯坦问题在于:“我”是在什么意义上“拥有”这样一个视觉印象的呢?一个印象似乎从开始就已经意味着它的出现必存在一个主体,然而当这个“如何拥有”的问题提出来,他的视觉房间比喻就明确起来:一个视觉中的房间,他的主人既不能进入这个房间又不能远离这个房间使其无主,那么这个人在什么意义上和这个房间发生关系呢?顺着他的问题:当“我”这个感知的主体和“印象”这样一个个人的感觉经验之间,那个坚固的联系断裂之后,关于上帝的感知,和“我”到底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我”不能证明关于上帝临在的经验印象与“我”的关系,但我仍然能够证明他的存在。对于这一点,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哲学研究》的第401节说明:“将内感觉的印象视为一种感觉材料,并将感觉材料外化为一种与物质相似的东西,从而使其成为外在的物理世界的一员。”维特根斯坦并没有说感觉印象不能说明外物存在,而是强调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而仅仅是对“印象”一词作了语言逻辑上的确认:它仅仅是作为语言中的一个环节来使用,或者说“印象”这个词就是要遵守这样的语言规则。“我有一个印象”并不能够指出印象的实体根源,也不能表达它必然存在一个主体,这只是使用“印象”一词时造成的语言的漩涡,而并非是一个实在,一切都是使用“印象”这个词的语法。
在切断主体“我”和经验印象之间的关系之后,又切断了印象与造成印象的外在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之后,外在实体地存在似乎已经龟缩在其所属的名称之下了,那么命名是如何发生的呢?桌子一词是指桌子的共相还是指一张具体的桌子?命名既不是只对“这一个”,也不是没有“这一个”。在语言的使用中任何器物都不是以“这一个”的身份存在,而是以共同的名称在语言中彼此发生作用,共同构成意义。但是这个意义并不是语词的对象,而是指向一个具体的动作,如:“把桌子搬进来。”中所指的桌子一定是一个具体的桌子;此外,不是指向桌子而是命令一个动作;但更为重要的是,指出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那么,上帝之名本身是无法证明存在的实体性;关于上帝的种种言说,仅仅说出了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言说确认关系的存在,而不是对象存在;尽管我们也无法通过言说了解这是一种何等的关系。
这样一来,外在的实体已经靠不住了,我”的印象也面目模糊起来,退守成了一个语法规则,但是只要“我”存在,为了寻找“我”的根据,上帝似乎又一次充满了力量。
维特根斯坦另一个非常著名的讨论是有关于疼痛,这个讨论最终将“我”驱逐出实体范畴。简单的讲,当一个人说“我疼”,而不是说“这只手疼,或者这个头疼”时,这个“我”就已经被灵魂化了。因为只有灵魂才能够感受到疼痛。与此同时,疼痛是无法被他人感受到的,于是,一切都被归结于对疼痛的表达上。语言永远是公共的。疼痛一经说出,就瞬间失去了唯一性的,而成为一个概念。而这个表达恰恰和感觉印象一样需要一个主体——我。此时“我”仅仅是一个语言上的假设,内感觉被驱赶到语言逻辑之外,疼痛不再标示灵魂或者心灵的存在。内感觉和主体“我”之间自明的紧密联系也成为一则语法的假设,自我的存在面目可疑。
维特根斯坦取消了外物经验的实在性,取消了内在自我的实体化,同时也一并取消了两者之间的必然关联,或许他并未取消,只是不说,既不说有,也不说没有,他将这些坚固的概念纷纷模糊化,那么当我们谈论上帝时,到底说出了什么?
维特根斯坦显然反对将语言的产生归结到指物命名和一一对应。语词的意义是发散性的,其具体的意义取决于对语词的使用。但是名词意蕴并非为空。语言,不是抛弃语词的内涵而仅仅暗示整个语言系统抑或在语词背后的整个语法规则。正如对上帝一词的使用,对上帝的呼唤,无论表示赞美,还是忏悔,上帝一词绝非一个空洞的叹词。语词是有意义的。显然上帝这个词必然指向某处。按照传统对上帝概念的理解,它本来指向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着的实体。
在为特根斯坦割断了种种联系之后,上帝这个词依然充满力量。这样说,那个独一无二的存在着的实体和上帝这个语词之间,是否有着某种更为隐秘的联系:是这个不可经验的实体充实了上帝这个语词,使其具有特定的功能,在整个语言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如同棋盘上的棋子,与整个语言构成一个关系;还是上帝这个词规定了这个实体,使其呈现,使其具有语言的外衣并在语言中践行自身,并由此对人们的日常经验发生影响?
沉默表达出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一个重大的特点,即界限。沉默划分了可以言说的和不可言说的部分。在他看来凡是可以说出的都是可以经验到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但人的生活世界却不仅仅是现实的,无疑,精神领域的生活是真实的;也正因为精神领域的生活,现实世界的生活才变得可以忍受。于是不可言说的沉默并非归于寂静,而是强调此时的言说,语词处于意义的边缘——它们被超越日常语义范畴来使用,命题不再是命题本身所表达的意思,而是,通过言说建立彼此的联系。在维特根斯坦要求我们必须要保持沉默的领域中,他本人还保留着足够的敬畏和谦卑。无疑,他相信存在,沉默正是对其存在的一种独特的表达,在这个意义上沉默是一种巨大的言说。
参考文献
1[荷]C.A.Van Peurson.刘东,谢维和,译.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英]麦金.李国山,译.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美]谢尔兹(P.R.Shields).黄敏,译.逻辑与罪[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涂纪亮.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美]贾可·辛提卡.方旭东,译.维特根斯坦[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李国山.言说与沉默[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7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王平复,译.逻辑哲学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关键词】上帝;沉默;维特根斯坦
【中图号】B01【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8)11-0164-01
撇开种种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他完全存在于人们可能的经验之外——关于上帝,人们的笃信和犹疑,并为此不厌其烦的谈论,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又是如何谈论的呢?
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研究集中于对日常语言逻辑空间的研究,他将一切归于语言现象——语词并不指涉实体,其作用方式依赖于其语言环境,即如何使用这个词。于是他整理了语言现象,将诸多哲学命题的混乱状况予以清理,在他看来哲学命题的谬误在于使用语言不当,最终他认为凡是可以表达清楚的,都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么凡是不可表达的,要保持沉默。这是他的著作《逻辑哲学论》中最后一句话(whereof one cannot speak,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在他看来上帝无疑是必须保持沉默的领域,但真是如此吗?
简单的说,上帝,是外在于人的存在,他与实体和灵魂紧密相连;同时,他又呈现于人们的经验之中,并以此来证明其存在的真实性。可是,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与其经验之间,原本确定不疑的关联呈现出荒谬的一面。当我们强调这译经验印象是属于“我的”,并且是“这一个”经验时,说明了这个印象不仅完全属于我,并且只有我才能明确的看到它,知道它具体的细微的样子;此时,另一个人是绝对不能体察的。维特根斯坦问题在于:“我”是在什么意义上“拥有”这样一个视觉印象的呢?一个印象似乎从开始就已经意味着它的出现必存在一个主体,然而当这个“如何拥有”的问题提出来,他的视觉房间比喻就明确起来:一个视觉中的房间,他的主人既不能进入这个房间又不能远离这个房间使其无主,那么这个人在什么意义上和这个房间发生关系呢?顺着他的问题:当“我”这个感知的主体和“印象”这样一个个人的感觉经验之间,那个坚固的联系断裂之后,关于上帝的感知,和“我”到底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我”不能证明关于上帝临在的经验印象与“我”的关系,但我仍然能够证明他的存在。对于这一点,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哲学研究》的第401节说明:“将内感觉的印象视为一种感觉材料,并将感觉材料外化为一种与物质相似的东西,从而使其成为外在的物理世界的一员。”维特根斯坦并没有说感觉印象不能说明外物存在,而是强调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而仅仅是对“印象”一词作了语言逻辑上的确认:它仅仅是作为语言中的一个环节来使用,或者说“印象”这个词就是要遵守这样的语言规则。“我有一个印象”并不能够指出印象的实体根源,也不能表达它必然存在一个主体,这只是使用“印象”一词时造成的语言的漩涡,而并非是一个实在,一切都是使用“印象”这个词的语法。
在切断主体“我”和经验印象之间的关系之后,又切断了印象与造成印象的外在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之后,外在实体地存在似乎已经龟缩在其所属的名称之下了,那么命名是如何发生的呢?桌子一词是指桌子的共相还是指一张具体的桌子?命名既不是只对“这一个”,也不是没有“这一个”。在语言的使用中任何器物都不是以“这一个”的身份存在,而是以共同的名称在语言中彼此发生作用,共同构成意义。但是这个意义并不是语词的对象,而是指向一个具体的动作,如:“把桌子搬进来。”中所指的桌子一定是一个具体的桌子;此外,不是指向桌子而是命令一个动作;但更为重要的是,指出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那么,上帝之名本身是无法证明存在的实体性;关于上帝的种种言说,仅仅说出了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言说确认关系的存在,而不是对象存在;尽管我们也无法通过言说了解这是一种何等的关系。
这样一来,外在的实体已经靠不住了,我”的印象也面目模糊起来,退守成了一个语法规则,但是只要“我”存在,为了寻找“我”的根据,上帝似乎又一次充满了力量。
维特根斯坦另一个非常著名的讨论是有关于疼痛,这个讨论最终将“我”驱逐出实体范畴。简单的讲,当一个人说“我疼”,而不是说“这只手疼,或者这个头疼”时,这个“我”就已经被灵魂化了。因为只有灵魂才能够感受到疼痛。与此同时,疼痛是无法被他人感受到的,于是,一切都被归结于对疼痛的表达上。语言永远是公共的。疼痛一经说出,就瞬间失去了唯一性的,而成为一个概念。而这个表达恰恰和感觉印象一样需要一个主体——我。此时“我”仅仅是一个语言上的假设,内感觉被驱赶到语言逻辑之外,疼痛不再标示灵魂或者心灵的存在。内感觉和主体“我”之间自明的紧密联系也成为一则语法的假设,自我的存在面目可疑。
维特根斯坦取消了外物经验的实在性,取消了内在自我的实体化,同时也一并取消了两者之间的必然关联,或许他并未取消,只是不说,既不说有,也不说没有,他将这些坚固的概念纷纷模糊化,那么当我们谈论上帝时,到底说出了什么?
维特根斯坦显然反对将语言的产生归结到指物命名和一一对应。语词的意义是发散性的,其具体的意义取决于对语词的使用。但是名词意蕴并非为空。语言,不是抛弃语词的内涵而仅仅暗示整个语言系统抑或在语词背后的整个语法规则。正如对上帝一词的使用,对上帝的呼唤,无论表示赞美,还是忏悔,上帝一词绝非一个空洞的叹词。语词是有意义的。显然上帝这个词必然指向某处。按照传统对上帝概念的理解,它本来指向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着的实体。
在为特根斯坦割断了种种联系之后,上帝这个词依然充满力量。这样说,那个独一无二的存在着的实体和上帝这个语词之间,是否有着某种更为隐秘的联系:是这个不可经验的实体充实了上帝这个语词,使其具有特定的功能,在整个语言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如同棋盘上的棋子,与整个语言构成一个关系;还是上帝这个词规定了这个实体,使其呈现,使其具有语言的外衣并在语言中践行自身,并由此对人们的日常经验发生影响?
沉默表达出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一个重大的特点,即界限。沉默划分了可以言说的和不可言说的部分。在他看来凡是可以说出的都是可以经验到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但人的生活世界却不仅仅是现实的,无疑,精神领域的生活是真实的;也正因为精神领域的生活,现实世界的生活才变得可以忍受。于是不可言说的沉默并非归于寂静,而是强调此时的言说,语词处于意义的边缘——它们被超越日常语义范畴来使用,命题不再是命题本身所表达的意思,而是,通过言说建立彼此的联系。在维特根斯坦要求我们必须要保持沉默的领域中,他本人还保留着足够的敬畏和谦卑。无疑,他相信存在,沉默正是对其存在的一种独特的表达,在这个意义上沉默是一种巨大的言说。
参考文献
1[荷]C.A.Van Peurson.刘东,谢维和,译.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英]麦金.李国山,译.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美]谢尔兹(P.R.Shields).黄敏,译.逻辑与罪[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涂纪亮.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美]贾可·辛提卡.方旭东,译.维特根斯坦[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李国山.言说与沉默[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7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王平复,译.逻辑哲学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