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髋关节骨折采用CT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3月,观察对象为5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58例患者采用CT检查诊断作为研究组,采用X线检查诊断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确诊率。结果: 研究组骨折漏诊率(5.17%)、关节内骨碎片漏诊率(1.72%)均低于对照组(20.69%、31.03%),组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研究组关节骨碎片误诊率(1.72%)略低于对照组(3.45%),组间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 CT检查对髋关节骨折患者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对临床救治具有指导性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髋关节骨折的有效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CT检查;X线检查;髋关节骨折
髋关节骨折是骨折的一种类型,临床常见且多发,主要是因为退行性关节病变、外伤、股骨头无菌坏死等引发。临床中针对此病的确诊主要是采用X线进行检查,但髋关节骨折常为复杂性骨折,采用X线检查未能对关节内部的骨折碎片进行精准定位。此时临床通过CT检查可对上述情况进行精准定位[1]。为比较CT检查与X线检查对髋关节骨折诊断的临床价值,笔者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5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分组行诊断,现将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骨科收治的5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58例患者即是研究组也是对照组,仅是检查方式不同。其中男性35例,女性23例,年龄20岁~55岁,平均(36.8±5.2)岁;致伤原因:车祸32例、摔伤15例、高空坠落8例、其他类型损伤3例;损伤类型:闭合性损伤45例,开放性损伤13例。入院时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昏迷、紫绀、休克等,伴心脏损伤10例,肺部损伤23例,胸骨骨折21例,肋骨骨折49例,合并颅脑损伤8例。整个研究均在家属及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完成。
1.2检查方式
对照组行X线检查,X线光机(意大利,IDC),相关参数设置,电压为120kV,电流为500mA。可站立的患者分别进行髋部的正位、侧位检查;无法站立患者取倾斜床位,拍摄前后位片。研究组行CT检查,CT机为单排扫描机(东芝,Aeteion),相关参数设置电压为130kV,电流为200mA,螺距为1.0,层厚为5.0mm,层距为5.0mm。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髋前上嵴直至坐骨结节,对全部髋部范进行重点扫描。
1.3阅片
由3位本院高年资主治医师对58例患者影像进项独立分析,诊断意见不统一时,共同协商取一致意见[2]。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值<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骨折漏诊3例,关节骨碎片漏诊1例,关节内骨碎片误诊1例;对照组骨折漏诊12例,关节骨碎片漏诊18例,关节内骨碎片误诊2例;骨折漏诊率、关节内骨碎片漏诊率组间比较, P均<0.05,差异显著;关节骨碎片误诊率组间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详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结果比较(n;%)
3讨论
髋关节属于轴性关节,具有屈伸、旋转、收展、环转等运动功能,由于股骨头与髋臼关系为嵌入关系,髋臼因其关节盂缘较深,对股骨头约2/3部分进行包绕,故关节头与窝面积较少,故其活动的范围减小[3]。加上关节囊增厚,增强关节运动的韧性,但对其运动幅度产生限制,故与肩关节、膝关节等相比髋关节稳定性高,灵活性相对较低,是人类保持直立行走的有效保证。重力通过髋关节传导,当髋关节内收、屈曲、内旋时,大部分的股骨头脱离髋臼,移向关节囊后下部分,此时若遭受膝关节前方外力,极易导致髋关节后脱位。
临床相关研究发现[4]:髋臼较容易发生粉碎性骨折,且损伤后骨碎片容易发生位移,极易造成髋关节的不稳定,患者骨折后移动过程中会进一步导致骨折碎片的游离,X线检查对其判断难度较大,而CT检查可对骨折碎片的形态、位置等进行清晰的显示。本次研究发现:髋关节骨折诊断中骨折漏诊率、关节骨碎片漏诊率的比较中,研究组分别为5.17%、1.72%,对照组分别为20.69%、31.03%,组间差异显著(P<0.05);关节内骨碎片误诊率研究组为1.72%,对照组为3.4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CT检查对髋关节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更高,临床误诊率、漏诊率低。考虑为X线片是复合平面图像的一种,会造成大部分病变组织和解剖结构图像重叠,无明显的空间感,无法全面对解剖结构进行判断。髋关节骨折行X线检查时,仅对骶骨、耻骨支、及股骨等多发性骨折能够进行显示,但髋关节骨折中特别是髋臼骨折者,因为软组织的损伤会导致水肿的发生,造成X线片无法判断碎骨片及髋臼前后缘的存在和位移情况,进而导致临床误诊、漏诊率的提升[5]。而CT检查可对骶髂部、髋臼顶、关节面、关节间隙、股骨头等部位的情况进行清晰显示。特别是在骨折发生部位的准确数目、位置、位移、大小等均显示清晰,故CT检查对髋关节骨折、软组织损伤、血肿、骶髂关节损伤等的诊断优于X线诊断。
综上所述,髋关节骨折采用CT诊断安全有效,且误诊、漏诊率低,对骨折部位显示清晰,是临床诊断中的重要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金勇.X线片与CT检查在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22(2):150-151.
[2] 方义海,沈玉英,朱文钟等.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与容积重建在髋关节创伤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81-82.
[3] 周炎,瞿新丛,易成腊等.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诊疗失误及并发症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3,15(3):216-219.
[4] 张积春,吴大,石敏琴等.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J].甘肃医药,2013,32(3):210-211.
[5] 郑洪益.螺旋CT三维多平面重建在髋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3):314-315.
关键词:CT检查;X线检查;髋关节骨折
髋关节骨折是骨折的一种类型,临床常见且多发,主要是因为退行性关节病变、外伤、股骨头无菌坏死等引发。临床中针对此病的确诊主要是采用X线进行检查,但髋关节骨折常为复杂性骨折,采用X线检查未能对关节内部的骨折碎片进行精准定位。此时临床通过CT检查可对上述情况进行精准定位[1]。为比较CT检查与X线检查对髋关节骨折诊断的临床价值,笔者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5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分组行诊断,现将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骨科收治的5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58例患者即是研究组也是对照组,仅是检查方式不同。其中男性35例,女性23例,年龄20岁~55岁,平均(36.8±5.2)岁;致伤原因:车祸32例、摔伤15例、高空坠落8例、其他类型损伤3例;损伤类型:闭合性损伤45例,开放性损伤13例。入院时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昏迷、紫绀、休克等,伴心脏损伤10例,肺部损伤23例,胸骨骨折21例,肋骨骨折49例,合并颅脑损伤8例。整个研究均在家属及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完成。
1.2检查方式
对照组行X线检查,X线光机(意大利,IDC),相关参数设置,电压为120kV,电流为500mA。可站立的患者分别进行髋部的正位、侧位检查;无法站立患者取倾斜床位,拍摄前后位片。研究组行CT检查,CT机为单排扫描机(东芝,Aeteion),相关参数设置电压为130kV,电流为200mA,螺距为1.0,层厚为5.0mm,层距为5.0mm。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髋前上嵴直至坐骨结节,对全部髋部范进行重点扫描。
1.3阅片
由3位本院高年资主治医师对58例患者影像进项独立分析,诊断意见不统一时,共同协商取一致意见[2]。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值<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骨折漏诊3例,关节骨碎片漏诊1例,关节内骨碎片误诊1例;对照组骨折漏诊12例,关节骨碎片漏诊18例,关节内骨碎片误诊2例;骨折漏诊率、关节内骨碎片漏诊率组间比较, P均<0.05,差异显著;关节骨碎片误诊率组间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详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结果比较(n;%)
3讨论
髋关节属于轴性关节,具有屈伸、旋转、收展、环转等运动功能,由于股骨头与髋臼关系为嵌入关系,髋臼因其关节盂缘较深,对股骨头约2/3部分进行包绕,故关节头与窝面积较少,故其活动的范围减小[3]。加上关节囊增厚,增强关节运动的韧性,但对其运动幅度产生限制,故与肩关节、膝关节等相比髋关节稳定性高,灵活性相对较低,是人类保持直立行走的有效保证。重力通过髋关节传导,当髋关节内收、屈曲、内旋时,大部分的股骨头脱离髋臼,移向关节囊后下部分,此时若遭受膝关节前方外力,极易导致髋关节后脱位。
临床相关研究发现[4]:髋臼较容易发生粉碎性骨折,且损伤后骨碎片容易发生位移,极易造成髋关节的不稳定,患者骨折后移动过程中会进一步导致骨折碎片的游离,X线检查对其判断难度较大,而CT检查可对骨折碎片的形态、位置等进行清晰的显示。本次研究发现:髋关节骨折诊断中骨折漏诊率、关节骨碎片漏诊率的比较中,研究组分别为5.17%、1.72%,对照组分别为20.69%、31.03%,组间差异显著(P<0.05);关节内骨碎片误诊率研究组为1.72%,对照组为3.4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CT检查对髋关节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更高,临床误诊率、漏诊率低。考虑为X线片是复合平面图像的一种,会造成大部分病变组织和解剖结构图像重叠,无明显的空间感,无法全面对解剖结构进行判断。髋关节骨折行X线检查时,仅对骶骨、耻骨支、及股骨等多发性骨折能够进行显示,但髋关节骨折中特别是髋臼骨折者,因为软组织的损伤会导致水肿的发生,造成X线片无法判断碎骨片及髋臼前后缘的存在和位移情况,进而导致临床误诊、漏诊率的提升[5]。而CT检查可对骶髂部、髋臼顶、关节面、关节间隙、股骨头等部位的情况进行清晰显示。特别是在骨折发生部位的准确数目、位置、位移、大小等均显示清晰,故CT检查对髋关节骨折、软组织损伤、血肿、骶髂关节损伤等的诊断优于X线诊断。
综上所述,髋关节骨折采用CT诊断安全有效,且误诊、漏诊率低,对骨折部位显示清晰,是临床诊断中的重要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金勇.X线片与CT检查在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22(2):150-151.
[2] 方义海,沈玉英,朱文钟等.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与容积重建在髋关节创伤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81-82.
[3] 周炎,瞿新丛,易成腊等.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诊疗失误及并发症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3,15(3):216-219.
[4] 张积春,吴大,石敏琴等.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J].甘肃医药,2013,32(3):210-211.
[5] 郑洪益.螺旋CT三维多平面重建在髋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3):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