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体育教学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认识到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创新教育目标,推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分析中职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提出创新体育教学的目标:倡导人文主义教学观,实施情趣性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教学优化。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体育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传统中职体育教学以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为主。无论是课堂形式,还是教学内容,都比较单一、乏味。加之,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教学设备缺乏,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部门和中职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了解,注重体育课堂的创新性,以提升整体教学品质,实现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人才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该为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一、中职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体育教学教什么体现了中职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分析中职体育教学的特点,其教学大纲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体育和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体育卫生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立作用。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三者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身体心理素质处于基础地位,是硬件。中职体育教学与社会健康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集体性活动,达到人与人之间的配合、关心、理解和协作,从而实现增进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健康。
2.明确中职体育教学的目标。目标是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也是人们通过努力在一定时期内期望达到的结果。而体育的目标则是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在平时教学中,需要摸清学生的需求兴趣、喜欢的运动项目、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选择更能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教材组合类型,树立目标决定内容的体育教育理念。
3.科学地选择教材内容。参照有关学者的观点,运动项目可以分成几类。包括趣味性强,教学意义强;趣味性差,教学意义强;趣味性差,教育意义不强;趣味性强,教学意义不强等四种。体育教学应把各类项目互相穿插,充分调节教学气氛,使体育教材的选择融科学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实用性为一体。中职学生的培养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因此体育教学应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教材内容。如钳工专业可安排提高上肢力量、腰背力量等方面的教材;保安专业可安排武术、耐力、体操等方面的教材,等等。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在强健身体的同时,进行与职业相关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训练,提高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力求达到职业教育岗前培训的目的,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培养创新能力。中职学校除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技能外,还要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方法训练,开展创造性教育,培養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
二、影响体育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
1.传统价值取向的约束导致人文精神的缺乏。人文主义精神作为一种强势教育思潮备受人们关注。“人文以人类的精神文化为主体,指人的内在精神。人文精神是对人生存状态的价值的思考,表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普适性真理。以人为本,创造和表达人性化的自由生活理想与价值理想就是人文精神。”追求个性化发展,承认个体地位与价值,尊重其尊严、价值,应始终成为体育教育的初衷和人文精神的最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大致分为技术、规范、思想三个层面,其观念和文化与之一一对应。中职教学同样受价值取向的制约。大多数学校仍运行着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体的课程教学体系,采用着“三阶段式”亘古不变的教学模式,男生与女生都用同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每一个学生的技术要领要求都相同,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依然“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确定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构筑教学体系。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形式、统一的考试,“一刀切”、整齐划一地崇尚权威一统观念,使学生日趋缺乏个性与创新精神,更难以培养创新能力,难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自由发展。同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严重扭曲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使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兴趣淡化,体育教学“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宗旨没有得到弘扬与实现,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目标未能得到彰显。
2.环境的影响。环境是一把双刃剑,能造就人,也能影响人。学校体育教育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之中,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不但能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还能制约它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密切,影响至深。社会上重文轻武的观念,导致人们视学校体育为偏门,错误地认为体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辈,以致于学生学习观念错位,对体育课兴趣全失,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动脑思考、去主动创新更是无从谈起。中国向来以儒家文化为正统,尊“惟古是法,以老是宝”为教条,如果师生都陷于这种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里,就会窒息他们的创造灵感。因此,教师常常以前人的经验是从,学生则以教师为范,都是“依葫芦画瓢”,一招一式地按教材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教与学,千篇一律的套路把学生压抑得个性全无,难有创新的余地。很多中职体育教师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视体育课为儿戏,上课时“一只口哨,两个球,玩玩耍耍混到头”,实行放养式教学,从未把教授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作为己任,严重偏离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社会同行歧视的尴尬局面,使学生失去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职业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创新体育教育的目标
体育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主要形式与途径,也是学生获得其它信息、个体发展成熟、完善自我的过程。因此,中职体育教学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教学观念,倡导人文主义教学观,实施情趣化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多角度、多维度、多层面地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促进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从内外兼修的层面上得到发展。
1.转变教学观念,倡导人文主义教学观。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只注重体育的健身功能,忽略了体育的教育功能及体育锻炼的终身性问题。体育教学应始终贯彻“健身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体育人文精神,让学生的体育思想朝“快乐化、生活化、终身化”发展,不断培养体育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人的创新能力与其人格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情绪、动机、独立性等都影响着创造力的发展。体育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稳定、良好的心理品质,鼓励他们完善自信敢为、豁达乐观、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人格品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直至终身。
2.注重合作化教学,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应注重合作化教学,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舒适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教师应确立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与教师在人格上平等的个体,教师也因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呵斥学生,多一些鼓励与关怀。对学生的疑问应热诚以待,回答语气要平和、生动、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听起来舒畅,便于他们有感而发,有问就提。还要鼓励学生互问互答,相互帮助,充分发展个性。为了建立互动、双向、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参加运动,进行教学比赛或做游戏,完全体现体育教学的娱乐性。要积极融入学生集体中,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启发思维,创造自然、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求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积极的思维,一些绝妙的动作和思想灵感就能应运而生。
3.实施情趣化教学。教学水平的提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基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开放性与复杂性,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握运动的本源,发掘运动的游戏性和娱乐性的本质特征。“情趣化”教学应是首选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要徹底摒弃以竞技体育项目为出发点的教学观念,多侧面、多层次地设计教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习中体会运动的乐趣,乐于参与运动。同时,应广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录像等,使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加深运动记忆,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激励创新思维。“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体育教学应遵循各种运动变化多端的特点,不断更新教法,创设教学情景,指导学生学习和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技战术,在实战中磨练技战术和意志。既强身健体,还学会在变化中找问题,培养在复杂的情况下果断采取对策、解决问题的思维倾向和能力。
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既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思维和创新性。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当前我国中职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育部门和教师要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学习要求,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满足中职体育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中职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需要教和学的有机融合。只有更新落后的教育观念,改革单一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人文主义教学思想,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才能促进中职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真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成长为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渊彦.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刘飞平.高校篮球教学中体育人文精神教育[J].新西部,2008,(3):164-165.
[3]林娟.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科技,2005,(3):81-83.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体育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传统中职体育教学以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为主。无论是课堂形式,还是教学内容,都比较单一、乏味。加之,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教学设备缺乏,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部门和中职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了解,注重体育课堂的创新性,以提升整体教学品质,实现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人才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该为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一、中职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体育教学教什么体现了中职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分析中职体育教学的特点,其教学大纲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体育和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体育卫生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立作用。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三者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身体心理素质处于基础地位,是硬件。中职体育教学与社会健康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集体性活动,达到人与人之间的配合、关心、理解和协作,从而实现增进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健康。
2.明确中职体育教学的目标。目标是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也是人们通过努力在一定时期内期望达到的结果。而体育的目标则是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在平时教学中,需要摸清学生的需求兴趣、喜欢的运动项目、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选择更能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教材组合类型,树立目标决定内容的体育教育理念。
3.科学地选择教材内容。参照有关学者的观点,运动项目可以分成几类。包括趣味性强,教学意义强;趣味性差,教学意义强;趣味性差,教育意义不强;趣味性强,教学意义不强等四种。体育教学应把各类项目互相穿插,充分调节教学气氛,使体育教材的选择融科学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实用性为一体。中职学生的培养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因此体育教学应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教材内容。如钳工专业可安排提高上肢力量、腰背力量等方面的教材;保安专业可安排武术、耐力、体操等方面的教材,等等。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在强健身体的同时,进行与职业相关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训练,提高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力求达到职业教育岗前培训的目的,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培养创新能力。中职学校除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技能外,还要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方法训练,开展创造性教育,培養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
二、影响体育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
1.传统价值取向的约束导致人文精神的缺乏。人文主义精神作为一种强势教育思潮备受人们关注。“人文以人类的精神文化为主体,指人的内在精神。人文精神是对人生存状态的价值的思考,表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普适性真理。以人为本,创造和表达人性化的自由生活理想与价值理想就是人文精神。”追求个性化发展,承认个体地位与价值,尊重其尊严、价值,应始终成为体育教育的初衷和人文精神的最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大致分为技术、规范、思想三个层面,其观念和文化与之一一对应。中职教学同样受价值取向的制约。大多数学校仍运行着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体的课程教学体系,采用着“三阶段式”亘古不变的教学模式,男生与女生都用同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每一个学生的技术要领要求都相同,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依然“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确定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构筑教学体系。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形式、统一的考试,“一刀切”、整齐划一地崇尚权威一统观念,使学生日趋缺乏个性与创新精神,更难以培养创新能力,难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自由发展。同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严重扭曲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使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兴趣淡化,体育教学“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宗旨没有得到弘扬与实现,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目标未能得到彰显。
2.环境的影响。环境是一把双刃剑,能造就人,也能影响人。学校体育教育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之中,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不但能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还能制约它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密切,影响至深。社会上重文轻武的观念,导致人们视学校体育为偏门,错误地认为体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辈,以致于学生学习观念错位,对体育课兴趣全失,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动脑思考、去主动创新更是无从谈起。中国向来以儒家文化为正统,尊“惟古是法,以老是宝”为教条,如果师生都陷于这种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里,就会窒息他们的创造灵感。因此,教师常常以前人的经验是从,学生则以教师为范,都是“依葫芦画瓢”,一招一式地按教材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教与学,千篇一律的套路把学生压抑得个性全无,难有创新的余地。很多中职体育教师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视体育课为儿戏,上课时“一只口哨,两个球,玩玩耍耍混到头”,实行放养式教学,从未把教授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作为己任,严重偏离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社会同行歧视的尴尬局面,使学生失去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职业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创新体育教育的目标
体育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主要形式与途径,也是学生获得其它信息、个体发展成熟、完善自我的过程。因此,中职体育教学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教学观念,倡导人文主义教学观,实施情趣化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多角度、多维度、多层面地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促进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从内外兼修的层面上得到发展。
1.转变教学观念,倡导人文主义教学观。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只注重体育的健身功能,忽略了体育的教育功能及体育锻炼的终身性问题。体育教学应始终贯彻“健身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体育人文精神,让学生的体育思想朝“快乐化、生活化、终身化”发展,不断培养体育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人的创新能力与其人格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情绪、动机、独立性等都影响着创造力的发展。体育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稳定、良好的心理品质,鼓励他们完善自信敢为、豁达乐观、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人格品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直至终身。
2.注重合作化教学,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应注重合作化教学,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舒适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教师应确立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与教师在人格上平等的个体,教师也因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呵斥学生,多一些鼓励与关怀。对学生的疑问应热诚以待,回答语气要平和、生动、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听起来舒畅,便于他们有感而发,有问就提。还要鼓励学生互问互答,相互帮助,充分发展个性。为了建立互动、双向、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参加运动,进行教学比赛或做游戏,完全体现体育教学的娱乐性。要积极融入学生集体中,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启发思维,创造自然、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求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积极的思维,一些绝妙的动作和思想灵感就能应运而生。
3.实施情趣化教学。教学水平的提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基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开放性与复杂性,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握运动的本源,发掘运动的游戏性和娱乐性的本质特征。“情趣化”教学应是首选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要徹底摒弃以竞技体育项目为出发点的教学观念,多侧面、多层次地设计教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习中体会运动的乐趣,乐于参与运动。同时,应广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录像等,使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加深运动记忆,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激励创新思维。“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体育教学应遵循各种运动变化多端的特点,不断更新教法,创设教学情景,指导学生学习和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技战术,在实战中磨练技战术和意志。既强身健体,还学会在变化中找问题,培养在复杂的情况下果断采取对策、解决问题的思维倾向和能力。
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既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思维和创新性。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当前我国中职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育部门和教师要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学习要求,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满足中职体育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中职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需要教和学的有机融合。只有更新落后的教育观念,改革单一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人文主义教学思想,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才能促进中职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真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成长为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渊彦.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刘飞平.高校篮球教学中体育人文精神教育[J].新西部,2008,(3):164-165.
[3]林娟.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科技,2005,(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