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ream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再骨折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南大学附属南阳南石医院接受PVP术治疗的122例腰椎骨折患者,设计基线资料统计表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患者术后1年再骨折发生情况,纳入全部可能因素,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腰椎骨折患者行PVP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影响因素。

结果

122例腰椎骨折患者行PVP术后1年发生再骨折23例,再骨折发生率为18.85%。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椎间隙渗漏、骨水泥注入量高、骨密度T值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高、椎体内裂隙样变是腰椎骨折患者PVP术后再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

结论

腰椎骨折患者行PVP后有较高的再骨折发生风险,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骨水泥注入量多、骨密度T值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高、椎体内裂隙样变有关,临床应据此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再骨折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了解近视患者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并为近视矫正手术提供心理学评估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将其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注重三位目标策略,导致学生对物理失去信心。  关键词: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的实施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操作措施是将课程标准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
本文报道田理教授立足肝脾,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