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生态农业服务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贡献及策略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er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达峰和碳中和已成为当今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热点问题,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将对国内各行业的结构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药生态农业在生产优质药材的同时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通常不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及生长调节剂,重视农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输出,因而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极小,是典型的低碳源和高碳汇农业.该文综述了中药生态农业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与潜力,并选择典型模式为案例分析了中药生态农业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的具体方式,进而提出加强中药生态农业及“双碳”理论和方法研究,为低碳高效发展指明方向;全面推进中药生产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模式转变,提升碳中和贡献率的综合收益;探索建立中药生态农业碳汇补偿机制,为中药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加强中药生态农业及“双碳”理论和技术培训,提升中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期为中药生态农业的生态功能提升及通过生态功能助力经济功能发展提供思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坚定文化自信就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是深入领会习总书记思想和认真贯彻习总书记指示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借助国内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利用国内外各种平台和媒体,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内外传播,让中医药文化造福全人类.
中医药凭借整体观和两千多年来临床使用天然药物的实践经验,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独特优势.中医药诊疗思想和丰富临床经验中的“整体”特色孕育了以“网络”和“系统”为特色的新一代研究模式.该模式在生物医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领域——“网络药理学”为人工智能与中西医学交叉研究、分析海量生物医学数据、建立从数据到知识的转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医药领域在提出“网络靶标”核心理论、促进网络药理学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率先制订了第一个网络药理学国际标准《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
卒中后丘脑痛是一种病程较长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中枢性疼痛.西医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不良反应较大.作者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总结近年来中医对卒中后丘脑痛的研究进程.从中医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辨证分型以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认识.特别是从近年来中药治疗、中成药治疗及中医疗法联合治疗等方面对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作一综述.
目的 研究蒸制和浸泡对四制益母草药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益母草水溶性浸出物、盐酸水苏碱和盐酸益母草碱测定方法检测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四制益母草水溶性浸出物、盐酸水苏碱和盐酸益母草碱含量.结果 浸泡的四制益母草水溶性浸出物增加;蒸制的四制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含量减少,盐酸益母草碱含量明显减少;浸泡的四制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和盐酸益母草碱含量均明显减少.结论 蒸制和浸泡均会使四制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和盐酸益母草碱含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