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国平,湖南省邵东县人,1906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92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此后,袁国平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五次反“围剿”作战和红军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历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政治部主任、西北红军大学政治委员等职,为红军培养了大批干部。
1938年4月26日,袁国平经毛泽东亲自推荐,就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使用干部既讲究“五湖四海”政策,又重视经过考验锻炼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为全面加强新四军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他提议新四军创办教导营,后又以教导营为基础,扩建为新四军教导总队,他亲自兼任总队政委,并为教导总队编写了教材。在他的领导下,新四军政治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1941年1月6日,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共9000余人准备北上,在途经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共计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新四军将士血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而大部分牺牲。军长叶挺冒死请命,被国民党扣押,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被叛徒杀害。就在新四军群龙无首之时,袁国平挺身而出,带着剩下的战士突围。1月14日晚,袁国平在突围中身负重伤,战士们用树枝扎了个简易担架抬着他转移。天亮前,他们在章家渡渡河时又被敌人发现,顶着枪林弹雨艰难到达对岸后,100多人的队伍只剩下三四十人。在渡河时再度受伤的袁国平挣扎着把一个笔记本和七块大洋交给卫士连副连长李甫,断断续续地说:“你们赶快突围,不要管我了,否则一个都出不去,向组织上替我汇报。”并指着大洋说:“这是党费!”在大家泣不成声的时候,袁国平悄悄地摸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袁国平,这位不足35岁的新四军高级将领,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实现了他所说的“如果有100发子弹,要用99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决不做俘虏”的诺言。他的遗骸于1955年6月19日移葬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袁国平的妻子邱一涵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女战士,《续西行漫记》中提到的三十位“红军女领袖”之一。二人于1929年结婚,是军中闻名的恩爱夫妻,政治上相互关心,工作中相互支持。1940年,他俩还被新四军军部评为模范夫妻。为了革命事业,他们把子女寄养在鄉下,以致女儿殁于贫病无医,儿子幼年失学。皖南事变后,党组织调邱一涵到豫皖苏边根据地,彭雪枫推荐她到抗大四分校工作,后担任校政治部主任。她强忍失去丈夫的悲痛,继续努力工作。渡江战役胜利后,邱一涵从部队转到地方,参加了南京市的接管工作。1952年10月,苏北区和苏南区合并成立江苏省,邱一涵任江苏省委常委、监察委员会书记,1956年因患癌症去世,走完了光辉的一生。
毛泽东主席曾对袁国平作过高度评价,把他誉为“我军著名的宣传鼓动家”,并于1938年3月18日致电项英,称袁国平“政治开展,经验亦多”。周恩来总理也曾说,袁国平“牺牲很英勇,是政治工作的专家,对我们军队建设贡献很大”。
1938年4月26日,袁国平经毛泽东亲自推荐,就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使用干部既讲究“五湖四海”政策,又重视经过考验锻炼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为全面加强新四军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他提议新四军创办教导营,后又以教导营为基础,扩建为新四军教导总队,他亲自兼任总队政委,并为教导总队编写了教材。在他的领导下,新四军政治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1941年1月6日,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共9000余人准备北上,在途经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共计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新四军将士血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而大部分牺牲。军长叶挺冒死请命,被国民党扣押,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被叛徒杀害。就在新四军群龙无首之时,袁国平挺身而出,带着剩下的战士突围。1月14日晚,袁国平在突围中身负重伤,战士们用树枝扎了个简易担架抬着他转移。天亮前,他们在章家渡渡河时又被敌人发现,顶着枪林弹雨艰难到达对岸后,100多人的队伍只剩下三四十人。在渡河时再度受伤的袁国平挣扎着把一个笔记本和七块大洋交给卫士连副连长李甫,断断续续地说:“你们赶快突围,不要管我了,否则一个都出不去,向组织上替我汇报。”并指着大洋说:“这是党费!”在大家泣不成声的时候,袁国平悄悄地摸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袁国平,这位不足35岁的新四军高级将领,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实现了他所说的“如果有100发子弹,要用99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决不做俘虏”的诺言。他的遗骸于1955年6月19日移葬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袁国平的妻子邱一涵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女战士,《续西行漫记》中提到的三十位“红军女领袖”之一。二人于1929年结婚,是军中闻名的恩爱夫妻,政治上相互关心,工作中相互支持。1940年,他俩还被新四军军部评为模范夫妻。为了革命事业,他们把子女寄养在鄉下,以致女儿殁于贫病无医,儿子幼年失学。皖南事变后,党组织调邱一涵到豫皖苏边根据地,彭雪枫推荐她到抗大四分校工作,后担任校政治部主任。她强忍失去丈夫的悲痛,继续努力工作。渡江战役胜利后,邱一涵从部队转到地方,参加了南京市的接管工作。1952年10月,苏北区和苏南区合并成立江苏省,邱一涵任江苏省委常委、监察委员会书记,1956年因患癌症去世,走完了光辉的一生。
毛泽东主席曾对袁国平作过高度评价,把他誉为“我军著名的宣传鼓动家”,并于1938年3月18日致电项英,称袁国平“政治开展,经验亦多”。周恩来总理也曾说,袁国平“牺牲很英勇,是政治工作的专家,对我们军队建设贡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