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有人曾这样说,既然当上教师,就要百分之百地投入,正正经经地把学生教好。可是,大家都知道,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尤其是要做好中学生的思想工作,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好中学生的思想工作呢?
一、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温暖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既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就应该起主导作用,启发和疏导学生思维,使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那天下午,阳光猛烈地炙烤着大地,邻居三叔婆的大黄狗趴在地上吐着舌头不停地喘着粗气。可是,我还是照例提前15分钟回到学校。不知道是谁把已经发黄了的一份报纸摆在我的办公桌上。不知哪来的兴致,我翻动那尘封已多年的毛笔和墨汁,迅速在报纸上乱写起来。“老师,你的毛笔字写得好漂亮呀!”从我背后传来一个细小的声音。我不以为然地瞟了他一眼,继续练习。然而,他却站在我的旁边默默地盯着我如何运笔。“老师,你教我们写毛笔字,好吗?”“唔?”我回过头望了他一眼,有点怀疑。后来,我把他的想法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对呀,就教我们班的学生写字,于是,我找来一些有关珍惜时间,鼓励学习,思想进步的名人警句作为书法内容,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与学生练习书法。通过这个方法,确立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了他们遇事沉着、稳重的个性,顽强的意志,学习较以往刻苦了许多,纪律性也强了许多,在学校举行的软笔书法比赛中,我班的李燕梅同学、谭志杰同学分别获得了年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其他同学的字体都比较美观、端正,受到学校的表扬。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都重新评价自己,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二、要尊重学生,巧妙地把批评化作激励的力量
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最好不要在课堂上当众批评他们,无论做错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大声斥责,以免使他们的情绪消沉或者引起逆反心理。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最主要的教育工作者手段,就是良好的教师集体和组织完善的统一学生集体。一方面,讲究环境效应,可以组织学生把课室打扮得生机勃勃。例如,在黑板上方帖上上“勤奋学习,开拓创新”几个醒目大字,课室的后墙上粘贴学生的美术手工制作,比如画一些花草,并在那些花草上写上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关内容,左右墙壁上贴上一些名人名言。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会感受到了美的快乐,体会到集体的和谐,懂得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这些都可以为日常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班主任必须培养优秀的班干部,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让班干部积极参与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认真管理好班级。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立、自主和自理能力,又可以增强组织纪律性和领导能力。所以,我经常与学生一起打篮球或者跑步等有益身心的活动。这样学生无论是在生活或是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先想到我。如:没钱买文具,会问我借钱;生病了,会找我带他们去看医生;有什么心事会通过日记、周记的形式告诉我。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才会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有一次,我发现我那可爱的班长上课精神不怎么集中,便叫他回答问题。不出所料,他答不上来,我不假思索当众批评了他:“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你怎么做班长的!”他红着脸,很不服气地坐下。想不到第二天,他就把其“号召力”发挥出来了。他竟然带着几个同学有意捣乱课堂纪律,而且就是在我的课堂上,太不给面子了吧!那时,我意识到昨天当众批评他,也许已经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引发了他的逆反心理。于是,下课铃响过后,我借口让他帮忙拿教具到办公室和他谈话,并诚恳地向他承认昨天自己实在过火了,对不起。他听到老师向他道歉,紧绷着的脸顿时不好意思地红了。看到这一变化,我便指出他也有不该的地方,接着告诉他,当班干部无论什么时候,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才能起模范作用。他心悦诚服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向我保证,今后一定认真听课,任何时候都要以身作则。
这件事,使我明白,对待学生最好不要在课堂上当众批评,才能解开他们心中之结,真正教育了学生,巧妙地把批评化作激励的力量。
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化学生
一些表现较差的学生,由于他们思想上的问题,教师平时苦口婆心的教育,往往效果不大。我们只有在弄清楚什么状况下,才能动之以情,使其“迷途知返”。
我班有个叫范同学,本来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小学生,但是,近来却经常迟到、旷课,就算是按时上学,在课堂上也是打瞌睡,怎样教育都不顶用,成绩下降了很多。于是,我决定对其进行家访。走了几里路之后,我来到了一所矮小的瓦房前。接待我的是他年迈的奶奶。通过谈话我才知道,原来不久前他的妈妈病故了。原本他们的家境也不太好,现在又欠下一身债,父亲只好外出打工,现在他和奶奶相依为命。范同学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迟到、旷课,都是为了帮奶奶干活儿。每天中午回家,都会帮奶奶干一会儿家务,然后吃上几口稀粥又匆匆地回校了。现在,他正帮奶奶喂猪呢!在回校的路上,我心潮起伏不定,我决心像妈妈一样关心他、帮助他,使他能“迷途知返”。
就这样,我开始找他谈心,告诉他,奶奶对他的期望并不是帮她干活,而是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长大做个有贡献的人。他激動地说,就算成绩再好,爸爸也没钱送他读书了,他想辍学外出打工。我感觉到他情绪波动,我告诉他:“还有老师呢!只要你好好学习,老师一定想办法帮你。”听到这话,他激动的情绪稍有缓和,于是我跟他讲了有关《义务教育法》的有关内容,并让他明确青少年时期是读书求学的黄金时间,希望他要好好珍惜。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他迟到、旷课、打瞌睡的现象减少了,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成绩也提高了。
只要给学生多一点爱,又有谁不会为情所动呢?所以,我认为对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不应该无端地批评或做些无关痛痒的责罚,而是应做到“了解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班主任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中才会事半功倍,更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巧妙地把批评化作激励的力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化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中学生的思想工作。
一、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温暖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既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就应该起主导作用,启发和疏导学生思维,使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那天下午,阳光猛烈地炙烤着大地,邻居三叔婆的大黄狗趴在地上吐着舌头不停地喘着粗气。可是,我还是照例提前15分钟回到学校。不知道是谁把已经发黄了的一份报纸摆在我的办公桌上。不知哪来的兴致,我翻动那尘封已多年的毛笔和墨汁,迅速在报纸上乱写起来。“老师,你的毛笔字写得好漂亮呀!”从我背后传来一个细小的声音。我不以为然地瞟了他一眼,继续练习。然而,他却站在我的旁边默默地盯着我如何运笔。“老师,你教我们写毛笔字,好吗?”“唔?”我回过头望了他一眼,有点怀疑。后来,我把他的想法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对呀,就教我们班的学生写字,于是,我找来一些有关珍惜时间,鼓励学习,思想进步的名人警句作为书法内容,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与学生练习书法。通过这个方法,确立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了他们遇事沉着、稳重的个性,顽强的意志,学习较以往刻苦了许多,纪律性也强了许多,在学校举行的软笔书法比赛中,我班的李燕梅同学、谭志杰同学分别获得了年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其他同学的字体都比较美观、端正,受到学校的表扬。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都重新评价自己,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二、要尊重学生,巧妙地把批评化作激励的力量
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最好不要在课堂上当众批评他们,无论做错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大声斥责,以免使他们的情绪消沉或者引起逆反心理。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最主要的教育工作者手段,就是良好的教师集体和组织完善的统一学生集体。一方面,讲究环境效应,可以组织学生把课室打扮得生机勃勃。例如,在黑板上方帖上上“勤奋学习,开拓创新”几个醒目大字,课室的后墙上粘贴学生的美术手工制作,比如画一些花草,并在那些花草上写上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关内容,左右墙壁上贴上一些名人名言。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会感受到了美的快乐,体会到集体的和谐,懂得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这些都可以为日常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班主任必须培养优秀的班干部,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让班干部积极参与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认真管理好班级。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立、自主和自理能力,又可以增强组织纪律性和领导能力。所以,我经常与学生一起打篮球或者跑步等有益身心的活动。这样学生无论是在生活或是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先想到我。如:没钱买文具,会问我借钱;生病了,会找我带他们去看医生;有什么心事会通过日记、周记的形式告诉我。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才会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有一次,我发现我那可爱的班长上课精神不怎么集中,便叫他回答问题。不出所料,他答不上来,我不假思索当众批评了他:“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你怎么做班长的!”他红着脸,很不服气地坐下。想不到第二天,他就把其“号召力”发挥出来了。他竟然带着几个同学有意捣乱课堂纪律,而且就是在我的课堂上,太不给面子了吧!那时,我意识到昨天当众批评他,也许已经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引发了他的逆反心理。于是,下课铃响过后,我借口让他帮忙拿教具到办公室和他谈话,并诚恳地向他承认昨天自己实在过火了,对不起。他听到老师向他道歉,紧绷着的脸顿时不好意思地红了。看到这一变化,我便指出他也有不该的地方,接着告诉他,当班干部无论什么时候,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才能起模范作用。他心悦诚服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向我保证,今后一定认真听课,任何时候都要以身作则。
这件事,使我明白,对待学生最好不要在课堂上当众批评,才能解开他们心中之结,真正教育了学生,巧妙地把批评化作激励的力量。
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化学生
一些表现较差的学生,由于他们思想上的问题,教师平时苦口婆心的教育,往往效果不大。我们只有在弄清楚什么状况下,才能动之以情,使其“迷途知返”。
我班有个叫范同学,本来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小学生,但是,近来却经常迟到、旷课,就算是按时上学,在课堂上也是打瞌睡,怎样教育都不顶用,成绩下降了很多。于是,我决定对其进行家访。走了几里路之后,我来到了一所矮小的瓦房前。接待我的是他年迈的奶奶。通过谈话我才知道,原来不久前他的妈妈病故了。原本他们的家境也不太好,现在又欠下一身债,父亲只好外出打工,现在他和奶奶相依为命。范同学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迟到、旷课,都是为了帮奶奶干活儿。每天中午回家,都会帮奶奶干一会儿家务,然后吃上几口稀粥又匆匆地回校了。现在,他正帮奶奶喂猪呢!在回校的路上,我心潮起伏不定,我决心像妈妈一样关心他、帮助他,使他能“迷途知返”。
就这样,我开始找他谈心,告诉他,奶奶对他的期望并不是帮她干活,而是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长大做个有贡献的人。他激動地说,就算成绩再好,爸爸也没钱送他读书了,他想辍学外出打工。我感觉到他情绪波动,我告诉他:“还有老师呢!只要你好好学习,老师一定想办法帮你。”听到这话,他激动的情绪稍有缓和,于是我跟他讲了有关《义务教育法》的有关内容,并让他明确青少年时期是读书求学的黄金时间,希望他要好好珍惜。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他迟到、旷课、打瞌睡的现象减少了,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成绩也提高了。
只要给学生多一点爱,又有谁不会为情所动呢?所以,我认为对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不应该无端地批评或做些无关痛痒的责罚,而是应做到“了解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班主任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中才会事半功倍,更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巧妙地把批评化作激励的力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化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中学生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