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盏与日月齐辉的明灯,是我们上下求索的方向和力量。
——题记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一位面容枯槁、头发凌乱的男子徘徊在汨罗江畔。他目光黯淡,步履沉重,望着面前浑浊不清的江水,久久不语。
许久的沉寂后,他将目光投向远方,望眼欲穿,目眦尽裂,仿佛要把破碎凋零的楚地山河永远地烙印在脑海中。突然,他长叹一声,浑浊的眼眸迸发出决绝的光芒,怀抱大石,毅然决然跳入奔流的江水中。
这一刻,慷慨悲壮的《国殇》,沉痛凄怆的《哀郢》,椎心泣血的《招魂》,都伴随着历史的浩叹化为苍茫天地间不散的回响。
这一刻,满怀着对家国命运的忧思的屈原,化作了一盏与日月齐辉的明灯,用光明照亮后世人上下求索之路,用温暖给予他们力量。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是什么力量让屈原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宁愿投江自尽也不愿苟活于世?我想,是屈原对楚国与楚王无以复加的热爱与忠诚。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屈原首创“香草美人”的写法。在屈原的笔下,他所钟爱的楚国正是一位美人,一位他毕生苦苦追求和守候的美人。
屈原年方弱冠之时,便凭借屈氏家族的世代忠名与自己的政治才能获得了这位美人的青睐。楚国宫殿内,屈原峨冠博带,意气风发,在威严的楚怀王面前神态自若,侃侃而谈。往返驳诘间,君臣二人的眼眸中不约而同地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那是一对雄心勃勃的君臣对于富民强国的渴求与期盼。变法将成,楚国将盛。当荡气回肠的《九歌》响彻在合纵大典上,屈原与这位美人在朝阳下执手相伴,君臣一心,踌躇满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好景不长。在变法的草稿尚未撰写完成的时候,以上官大夫为首的同僚就给了屈原猝不及防的致命一击。祸不单行。在利益驱使下,秦相张仪,宠姬郑袖,公子子兰先后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这个一心报国的青年,趁屈原尚未站稳脚跟之时将他推向深渊。众口铄金,三人成虎。谗言的利刃和怀王的昏聩多疑将昔日的君臣情分消弭殆尽,屈原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流放。
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张仪欺楚,怀王被囚,齐楚反目,蓝田之战惨败,白起大军兵临郢都。楚国已是危若累卵,日薄西山。而此时的屈原,仍远在汉北流浪。
当强秦攻郢的消息传来,屈原心如刀绞。仿佛每一支攻城的箭矢都射穿他的身躯,每一个楚人的死都使他痛苦不堪。纵使远在汉北,他依然能想象到郢都兵燹四起的惨烈——他魂牵梦萦的楚国百姓正伸出一双双血肉模糊的手,在遍地的残肢烂肉中凄惶无助地哀号。
国将不国,而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昔日富饶美丽的郢都被战火吞噬,直至面目全非。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汨罗江畔,他对终生眷恋的郢都作最后的遥望,对终生坚守的理想作最后的祭奠,对终生守候的爱人作最后的告白。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在那個风云变幻、朝秦暮楚的时代,他矢志不渝地守候在楚国这位爱人的身旁;在那个百家争鸣、待价而沽的时代,他竭忠尽智地想让楚国变得富强;在那个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时代,他不合时宜地成为最后的清醒者。
王立群在《大风歌》里写道:“每个人生来都带着一份特殊的历史使命,他是否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去完成,则需要综合各种因素与条件……没有天时地利的大环境,再生猛的人也无法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屈原,就偏偏生在了一个晦暗的年代。
国家不幸诗家幸。屈原赋《离骚》,贾谊作《过秦论》,司马迁编《史记》,杜甫书《春望》,字字读来皆是泪!那是血的凝聚,是生命的挽歌,是苍茫山河间一缕华夏儿女的精魂!这魂魄必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辉。
简 评
本文深沉、大气,文采斐然,颇能展现屈原的特质。
全文激情飞扬,多有灵动之妙笔,诗意盎然,韵味十足。最值得肯定的是小作者的活学活用,文中想象屈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楚国的遥望、眷恋和不舍,用了《鸿门宴》中“目眦尽裂”一词,生动传神;用古乐府《箜篌引》、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及屈原的相关诗句巧妙地搭起文章的框架,来写自己对屈原的认识和理解。读有所思,思而有悟,悟而有得,诉诸文字,无论是引用还是化用,议论还是抒情,都渗透了小作者自己的感悟,遣词造句中显露出小作者广博的知识积累及不凡的见识、感悟。整篇文章气韵贯通,内容丰富。
阅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之一,没有源源不断的“输入”,何来下笔如有神的“输出”呢?这是本文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朱香平老师)
——题记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一位面容枯槁、头发凌乱的男子徘徊在汨罗江畔。他目光黯淡,步履沉重,望着面前浑浊不清的江水,久久不语。
许久的沉寂后,他将目光投向远方,望眼欲穿,目眦尽裂,仿佛要把破碎凋零的楚地山河永远地烙印在脑海中。突然,他长叹一声,浑浊的眼眸迸发出决绝的光芒,怀抱大石,毅然决然跳入奔流的江水中。
这一刻,慷慨悲壮的《国殇》,沉痛凄怆的《哀郢》,椎心泣血的《招魂》,都伴随着历史的浩叹化为苍茫天地间不散的回响。
这一刻,满怀着对家国命运的忧思的屈原,化作了一盏与日月齐辉的明灯,用光明照亮后世人上下求索之路,用温暖给予他们力量。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是什么力量让屈原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宁愿投江自尽也不愿苟活于世?我想,是屈原对楚国与楚王无以复加的热爱与忠诚。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屈原首创“香草美人”的写法。在屈原的笔下,他所钟爱的楚国正是一位美人,一位他毕生苦苦追求和守候的美人。
屈原年方弱冠之时,便凭借屈氏家族的世代忠名与自己的政治才能获得了这位美人的青睐。楚国宫殿内,屈原峨冠博带,意气风发,在威严的楚怀王面前神态自若,侃侃而谈。往返驳诘间,君臣二人的眼眸中不约而同地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那是一对雄心勃勃的君臣对于富民强国的渴求与期盼。变法将成,楚国将盛。当荡气回肠的《九歌》响彻在合纵大典上,屈原与这位美人在朝阳下执手相伴,君臣一心,踌躇满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好景不长。在变法的草稿尚未撰写完成的时候,以上官大夫为首的同僚就给了屈原猝不及防的致命一击。祸不单行。在利益驱使下,秦相张仪,宠姬郑袖,公子子兰先后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这个一心报国的青年,趁屈原尚未站稳脚跟之时将他推向深渊。众口铄金,三人成虎。谗言的利刃和怀王的昏聩多疑将昔日的君臣情分消弭殆尽,屈原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流放。
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张仪欺楚,怀王被囚,齐楚反目,蓝田之战惨败,白起大军兵临郢都。楚国已是危若累卵,日薄西山。而此时的屈原,仍远在汉北流浪。
当强秦攻郢的消息传来,屈原心如刀绞。仿佛每一支攻城的箭矢都射穿他的身躯,每一个楚人的死都使他痛苦不堪。纵使远在汉北,他依然能想象到郢都兵燹四起的惨烈——他魂牵梦萦的楚国百姓正伸出一双双血肉模糊的手,在遍地的残肢烂肉中凄惶无助地哀号。
国将不国,而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昔日富饶美丽的郢都被战火吞噬,直至面目全非。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汨罗江畔,他对终生眷恋的郢都作最后的遥望,对终生坚守的理想作最后的祭奠,对终生守候的爱人作最后的告白。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在那個风云变幻、朝秦暮楚的时代,他矢志不渝地守候在楚国这位爱人的身旁;在那个百家争鸣、待价而沽的时代,他竭忠尽智地想让楚国变得富强;在那个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时代,他不合时宜地成为最后的清醒者。
王立群在《大风歌》里写道:“每个人生来都带着一份特殊的历史使命,他是否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去完成,则需要综合各种因素与条件……没有天时地利的大环境,再生猛的人也无法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屈原,就偏偏生在了一个晦暗的年代。
国家不幸诗家幸。屈原赋《离骚》,贾谊作《过秦论》,司马迁编《史记》,杜甫书《春望》,字字读来皆是泪!那是血的凝聚,是生命的挽歌,是苍茫山河间一缕华夏儿女的精魂!这魂魄必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辉。
简 评
本文深沉、大气,文采斐然,颇能展现屈原的特质。
全文激情飞扬,多有灵动之妙笔,诗意盎然,韵味十足。最值得肯定的是小作者的活学活用,文中想象屈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楚国的遥望、眷恋和不舍,用了《鸿门宴》中“目眦尽裂”一词,生动传神;用古乐府《箜篌引》、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及屈原的相关诗句巧妙地搭起文章的框架,来写自己对屈原的认识和理解。读有所思,思而有悟,悟而有得,诉诸文字,无论是引用还是化用,议论还是抒情,都渗透了小作者自己的感悟,遣词造句中显露出小作者广博的知识积累及不凡的见识、感悟。整篇文章气韵贯通,内容丰富。
阅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之一,没有源源不断的“输入”,何来下笔如有神的“输出”呢?这是本文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朱香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