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以来,温州当地监管机构人士小邹的电话成了热线。“每天都有好几个电话,都是企业家打来的,问金融改革到底怎么做,特别是村镇银行这一块,民营资本怎么进入,进入的范围是怎样的,是全民营化还是有银行在里头?”
温州金改方案在3月28日通过国务院批准,方案的“十二项任务”中,第二项关于“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被认为民间金融的合理性得到决策层的承认,并为民间资本进入合法金融机构打开了准入大门。
但民间资本如何大规模切入金融机构,切入后如何正常发展面临现实难题。首先是利率市场化未放开的情况下,民资创办金融机构因吸收存款难很难经营下去。其次,民间资金要求高风险高回报,这与银行要求稳健经营形成矛盾。“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市场,使民间放贷规范合法化,并不意味着私人资本愿意服务小微企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此外,民间资本进入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并非一蹴即就。小额贷款公司除准入门槛设置外,融资成为问题,由于没有核心客户,如何确保小额贷款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村镇银行方面,存款的吸收、结算的不畅、同业拆借准入限制都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形成制约。
温州金改及其引发的全国范围的金改热潮,对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将形成挑战。目前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及队伍建设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监管力量较为薄弱,监管制度尚不健全。对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基本上只做准入监管和数据统计,监管方法、手段不足等。
投机金融业?
“民营企业的资金在现实中实则很难进入金融机构。银行对民间资本放开,如果监督不严,可以参股的肯定不少是行长的亲朋。”温州方兴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培林说。
温州当地监管机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未来村镇银行中民间资本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是一个问题:若银行在其中股份被弱化,可能就会因风险大而放弃参股村镇银行;若银行占大股,银行股和民营股在沟通和价值取向上也会有差异。
“温州瓯海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3个亿,这两年就赚了1个亿,这在银行是不太可能的。”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孙天宏说,温州人追求高风险、高回报,而银行要求稳健发展,风险第一。
上述温州当地监管人士认为,民营资本的逐利性与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是一对矛盾。当大批量不同层级的民资进入金融机构时,如何对民资进行鉴定,使之经营时符合银行业监管要求,较难把握。
由于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没有解决利率市场化,带来一个较大的问题是,法定利率下,存款保险制度又没有解决,老百姓存款担心安全,民营金融机构将难以吸收存款,也很难经营下去。“小型金融机构,本小利微,要保本微利就必须高进高出,只有存款利率也浮动,才能保持它有利润活下去。”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说。
保育钧说,“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逼迫我们去启动民间资金。”
“一个实质问题是,大家回避了经济速度下调这么一个事实。现在就是围绕金融改革在转圈圈。”上述温州当地监管机构人士说。
温州的实业已错过了产业转型的最佳期,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实业已没有创新、扩产、技术改造的动力。而国内金融业利润位于所有行业利润金字塔顶端,这对民间资本形成巨大诱惑。
据人行温州中心支行去年7月储户问卷调查也显示,在“最合算投资方式”中,选择“民间借贷”的储户占24.5%,首次成为温州人的首选投资方式。这是自2009年人行推出这项调查以来,“民间借贷”首次超过“实业投资”位居首位。
“大家如果能进入金融领域赚大钱,谁还会去搞实体经济啊?所以都在拼了命的削尖脑袋往里头挤。” 上述温州当地监管机构人士说。
不过,瓯联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总经理李建江认为,民间资本不投向实体经济,而投向虚拟经济或者资产价格的炒作,首先就是因为市场部分领域限制进入。民间资本进入产业领域,关键是要把虚拟经济支撑在哪个点上,这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引导。
资金来源灰与白
多位温州民营企业家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对进入金融机构的民间资金来源较为关注。“改革开放30年,温州老板炒楼、炒煤,如果说一点也没有灰色资金积累,恐怕是很难的。”
“入股资金来源的合法性是一般金融机构的审慎性要求之一,如果是非法资金,查处后可能被没收,设立的银行资本金就会受影响,入股的话就会清退出来;股东不能诚实守信,由这些股东组成的银行也不能诚实守信。不诚信行为还会在银行的股东间传导。”接近银监会法规部人士说,做银行与做一般公司影响不一样,一家银行倒闭,会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倒掉,影响社会公众信心,对市场造成很大危害,比一般企业波及面宽得多。这也是银行风险扩散性的基本原理。
对“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说,小额贷公司的发展目前面临几个问题,一是市场准入门槛的设置。大家抱怨小额贷款公司设置的门槛太高,但门槛太低,可能小额贷款公司的实力又不够,生命力不强;二是注册后资金来源问题,现在50%的杠杆率太低,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成问题。
孙天宏认为,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做的都是拼客业务,没有核心客户。只能靠关系打点业务,要说向实体经济推动多少值得怀疑;其次,对银行业务不了解,没有银行经营规范,也是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为村镇银行的问题。
村镇银行方面,以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曾都汇丰村镇银行为例,正规渠道资金来源不足一直是制约曾都汇丰信贷业务发展的“短板”。截至2011年6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约4.96亿,比年初增长15.4%,远远低于各项贷款37%的增长比率。此外,储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任度与接受程度,直接影响了其存款增长。
“最大的问题就是结算不畅。”浙江衢江上银村镇银行行长何文远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自2007年银监会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以来,结算渠道不畅、同业拆借准入限制都使村镇银行在吸收储蓄存款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这势必导致一些从业人士“剑走偏锋”。
地方金融监管挑战
温州金改试验中,温州金融办专门成立了温州市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该中心主要负责股权投资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寄售行和其他各类投资公司的监督和管理,以及负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各类新兴金融行业的专项检查等。
上述温州当地监管机构人士说,温州市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具体操作起来将面临很多细节问题,例如监管依据是什么、如何监控、数据如何上报、数据如何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怎么产生一些措施或手段,会计标准是按金融产业标准还是按企业标准,会计准则怎么实施等等。
“在所有的会计财务制度、税收制度没有健全之前,这种民间资本的走向你完全控制不住,资金怎么走,你怎么去检测它呢?”他说。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十二条”中最后两条已针对地方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设计。在“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方面,成立了温州市地方金融监管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市经信委、公安局、财税局、商务局、金融办、工商局、人行、银监分局。由温州市金融办设立温州市金融监管中心,承担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和检查工作。而“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 主要是明确人民银行、银监局、金融办等政府机构的职责边界。
上述接近银监会法规部人士说,温州地方金融监管方向是难以突破的,只能在既定的监管框架下进一步明确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准金融机构的监管。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PE 和V C 等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典当行、阳光私募基金、对冲基金等不受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直接监管, 而是下放到地方政府。
温州地方金融监管将面临改革后建立起来的多层次的融资市场带来的监管挑战,而当前我国尚未对准金融机构形成成熟的监管框架。
此外,地方监管部门还要独立于地方利益主体。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由于金融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增值要素, 地方政府内在地具有主导金融资源配置的强烈动机。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也存在权力博弈与行政掣肘, 监管真空与职能重叠并存的现象。
在温州市政府加快温州地方金融业创新发展的“1+8”文件体系中,温州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总体方案里,对优化法人股结构方面,将引入省、市、区、县级国有企业股份,最后逐步达到相对并列第一股东目标。
上述温州当地监管机构人士指出,政府参股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容易在行政管理与行使出资人权利中职能混淆,加强了在政府对金融机构人事权和股权安排上,对现有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施加影响的能力。
温州金改方案在3月28日通过国务院批准,方案的“十二项任务”中,第二项关于“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被认为民间金融的合理性得到决策层的承认,并为民间资本进入合法金融机构打开了准入大门。
但民间资本如何大规模切入金融机构,切入后如何正常发展面临现实难题。首先是利率市场化未放开的情况下,民资创办金融机构因吸收存款难很难经营下去。其次,民间资金要求高风险高回报,这与银行要求稳健经营形成矛盾。“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市场,使民间放贷规范合法化,并不意味着私人资本愿意服务小微企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此外,民间资本进入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并非一蹴即就。小额贷款公司除准入门槛设置外,融资成为问题,由于没有核心客户,如何确保小额贷款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村镇银行方面,存款的吸收、结算的不畅、同业拆借准入限制都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形成制约。
温州金改及其引发的全国范围的金改热潮,对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将形成挑战。目前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及队伍建设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监管力量较为薄弱,监管制度尚不健全。对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基本上只做准入监管和数据统计,监管方法、手段不足等。
投机金融业?
“民营企业的资金在现实中实则很难进入金融机构。银行对民间资本放开,如果监督不严,可以参股的肯定不少是行长的亲朋。”温州方兴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培林说。
温州当地监管机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未来村镇银行中民间资本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是一个问题:若银行在其中股份被弱化,可能就会因风险大而放弃参股村镇银行;若银行占大股,银行股和民营股在沟通和价值取向上也会有差异。
“温州瓯海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3个亿,这两年就赚了1个亿,这在银行是不太可能的。”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孙天宏说,温州人追求高风险、高回报,而银行要求稳健发展,风险第一。
上述温州当地监管人士认为,民营资本的逐利性与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是一对矛盾。当大批量不同层级的民资进入金融机构时,如何对民资进行鉴定,使之经营时符合银行业监管要求,较难把握。
由于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没有解决利率市场化,带来一个较大的问题是,法定利率下,存款保险制度又没有解决,老百姓存款担心安全,民营金融机构将难以吸收存款,也很难经营下去。“小型金融机构,本小利微,要保本微利就必须高进高出,只有存款利率也浮动,才能保持它有利润活下去。”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说。
保育钧说,“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逼迫我们去启动民间资金。”
“一个实质问题是,大家回避了经济速度下调这么一个事实。现在就是围绕金融改革在转圈圈。”上述温州当地监管机构人士说。
温州的实业已错过了产业转型的最佳期,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实业已没有创新、扩产、技术改造的动力。而国内金融业利润位于所有行业利润金字塔顶端,这对民间资本形成巨大诱惑。
据人行温州中心支行去年7月储户问卷调查也显示,在“最合算投资方式”中,选择“民间借贷”的储户占24.5%,首次成为温州人的首选投资方式。这是自2009年人行推出这项调查以来,“民间借贷”首次超过“实业投资”位居首位。
“大家如果能进入金融领域赚大钱,谁还会去搞实体经济啊?所以都在拼了命的削尖脑袋往里头挤。” 上述温州当地监管机构人士说。
不过,瓯联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总经理李建江认为,民间资本不投向实体经济,而投向虚拟经济或者资产价格的炒作,首先就是因为市场部分领域限制进入。民间资本进入产业领域,关键是要把虚拟经济支撑在哪个点上,这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引导。
资金来源灰与白
多位温州民营企业家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对进入金融机构的民间资金来源较为关注。“改革开放30年,温州老板炒楼、炒煤,如果说一点也没有灰色资金积累,恐怕是很难的。”
“入股资金来源的合法性是一般金融机构的审慎性要求之一,如果是非法资金,查处后可能被没收,设立的银行资本金就会受影响,入股的话就会清退出来;股东不能诚实守信,由这些股东组成的银行也不能诚实守信。不诚信行为还会在银行的股东间传导。”接近银监会法规部人士说,做银行与做一般公司影响不一样,一家银行倒闭,会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倒掉,影响社会公众信心,对市场造成很大危害,比一般企业波及面宽得多。这也是银行风险扩散性的基本原理。
对“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说,小额贷公司的发展目前面临几个问题,一是市场准入门槛的设置。大家抱怨小额贷款公司设置的门槛太高,但门槛太低,可能小额贷款公司的实力又不够,生命力不强;二是注册后资金来源问题,现在50%的杠杆率太低,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成问题。
孙天宏认为,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做的都是拼客业务,没有核心客户。只能靠关系打点业务,要说向实体经济推动多少值得怀疑;其次,对银行业务不了解,没有银行经营规范,也是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为村镇银行的问题。
村镇银行方面,以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曾都汇丰村镇银行为例,正规渠道资金来源不足一直是制约曾都汇丰信贷业务发展的“短板”。截至2011年6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约4.96亿,比年初增长15.4%,远远低于各项贷款37%的增长比率。此外,储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任度与接受程度,直接影响了其存款增长。
“最大的问题就是结算不畅。”浙江衢江上银村镇银行行长何文远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自2007年银监会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以来,结算渠道不畅、同业拆借准入限制都使村镇银行在吸收储蓄存款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这势必导致一些从业人士“剑走偏锋”。
地方金融监管挑战
温州金改试验中,温州金融办专门成立了温州市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该中心主要负责股权投资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寄售行和其他各类投资公司的监督和管理,以及负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各类新兴金融行业的专项检查等。
上述温州当地监管机构人士说,温州市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具体操作起来将面临很多细节问题,例如监管依据是什么、如何监控、数据如何上报、数据如何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怎么产生一些措施或手段,会计标准是按金融产业标准还是按企业标准,会计准则怎么实施等等。
“在所有的会计财务制度、税收制度没有健全之前,这种民间资本的走向你完全控制不住,资金怎么走,你怎么去检测它呢?”他说。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十二条”中最后两条已针对地方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设计。在“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方面,成立了温州市地方金融监管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市经信委、公安局、财税局、商务局、金融办、工商局、人行、银监分局。由温州市金融办设立温州市金融监管中心,承担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和检查工作。而“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 主要是明确人民银行、银监局、金融办等政府机构的职责边界。
上述接近银监会法规部人士说,温州地方金融监管方向是难以突破的,只能在既定的监管框架下进一步明确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准金融机构的监管。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PE 和V C 等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典当行、阳光私募基金、对冲基金等不受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直接监管, 而是下放到地方政府。
温州地方金融监管将面临改革后建立起来的多层次的融资市场带来的监管挑战,而当前我国尚未对准金融机构形成成熟的监管框架。
此外,地方监管部门还要独立于地方利益主体。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由于金融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增值要素, 地方政府内在地具有主导金融资源配置的强烈动机。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也存在权力博弈与行政掣肘, 监管真空与职能重叠并存的现象。
在温州市政府加快温州地方金融业创新发展的“1+8”文件体系中,温州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总体方案里,对优化法人股结构方面,将引入省、市、区、县级国有企业股份,最后逐步达到相对并列第一股东目标。
上述温州当地监管机构人士指出,政府参股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容易在行政管理与行使出资人权利中职能混淆,加强了在政府对金融机构人事权和股权安排上,对现有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施加影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