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成功的连续创业者”拉卡拉CEO:现在的创业舆论完全错误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g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号称国内最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孙陶然说:
  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大潮正在中国兴起。是的,我们正身处一个让所有人心潮澎湃的时代。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自己就是一个是创业的忠实信徒。我从1991年毕业就不断地参与各种企业,过去24年,我创办了6家企业,每一家所隶属的行业都不一样,但都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还算做的不错。
  在我看来,创业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每一个从无到有都是历史的进步机会,每一个能够生存并发展的从无到有都会推动历史的进步。即便有些不适合的人投身到创业之中失败了,他们的试错对于后来者而言也是一种进步。
  从某些层面来看,眼下的创业环境确实非常不错。首先舆论环境很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政府倡导下几乎成为共识,创业者被社会认可和接纳。要知道在1991年我创业时还被叫做“下海”,被看成是不务正业;第二个是融资环境非常好,现在遍地VC和PE,而我2015年第6次创业拉卡拉才第一次拉到融资,之前没有那么多资本能够借力。
  但是整体上我觉得现在的创业氛围比较浮躁,很多年轻人对于要不要创业、为什么创业、怎么创业这些基本问题其实并不清楚,只是被裹挟进了这股大潮。我自己也常会被人问到为什么会6次创业都顺风顺水,可能在这些基本问题上我想得比一般人都明白一些。
  为什么创业?
  创业这个词确实好,但现在被说得太烂了,而且产生了另外一种味道,好象要搞一场运动,其实创业不是这样。
  靠领导、靠树典型这种方式搞的产业都很难起来。我们一度最热的主导行业是光伏行业,国家投了很多钱,树了很多典型,恨不得所有的相关部门都来帮助做光伏的企业,结果最后都不行了。
  相反很多行业没有人关注,却悄悄跟国际接轨了。比如互联网业。十几年前互联网开始的时候,国内没有任何一个基金敢投资,因为看不明白,也没人管,没人引导。海外的VC进来,一些海龟创业者和国内创业者奋不顾身地冲进去,让这个行业整体发展起来了。
  中国的互联网其实非常了不起,现在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大批针对中国特色、针对中国不同消费需求来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我还想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我认为大概世界上有10%的人适合创业,90%的人不适合创业。因为就像前面讲到的,创业是在做一件非常难的事。
  难到什么程度?就是要找一帮不认识的人跟你一起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首先要去找这些人就非常难,而且会有矛盾,另外去的路上中间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你要具备处理所有这些问题的能力。
  什么人有这种能力?如果在朋友圈里你都不是孩子王,如果在生活中你都不是主心骨,那如何找到一批不知道在哪的人跟你去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我建议大家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你不适合创业,就不要去创业。因为一旦创业之后你可能就会陷入到一个长时间的泥潭中,很难自拔。
  一旦开业,房子要租,执照要有,还要雇员工等等,一关门所有人遣散,所有损失由你承担。不适合创业的人其实公司里打工最适合,在大的系统里承担局部职责。   还有一种是适合创业不适合做领导,最好的办法是给自己去找一个老大。我以前就被很多人忽悠过,说这个事特别好,你來带着我干,2005年拉卡拉就是这样被忽悠成立的。
  我当时本来没想做这个,好几个朋友对我说金融特别好,已经把方向想好了,公司也差不多了,说你来当老大吧,就被他们绑过来当老大。他们每次鼓励我时都说,你看这事不是你带着我们干绝对干不到今天这么大。但是要知道,每天晚上睡不着觉的也是我。
  走正道、找需求
  如果你决定创业了,什么事最重要?我的朋友冯仑曾说“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我非常认同。“学先进”就是要保持一个学习心态。“傍大款”,就是要努力寻求与强者合作,不论是资本层面还是业务层面。“走正道”就是要恪守道德底线、按照客观规律去经营,要履行社会责任。
  走正道这点,我个人认为是创业的时候最最重要的。
  这不是唱高调,在创业路上最后你会发现人品对成败非常重要,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看,走正道其实是捷径,走歪门邪道的总要还的,现在看到很多企业失败了因为什么?因为抄了近道。对原则和道义的坚持,越来越多人愿意帮你,机会会找到你,是决定创业后非常重要的事,尤其现在政府主导的时候。
  创业第二大重要事情就是如果你决定创业,重要的不是概念,不是理念,不是人脉,不是融资,是什么?是需求。
  一旦决定开始创业,你要去找需求。需求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能找到人人每时每刻都要用的需求,你的创业就成了。
  如果你找到的是一个没有人需要它的东西,创业阵容再豪华,钱再多,再怎么做没用。创业所有的核心是需求。
  现在经常有很多创业者跑来问我,你觉得未来的技术方向在哪,他考虑的是技术、概念等等,而不是需求。
  一千年前老祖宗不知道创业这个词,他们叫做买卖。武大郎担着担子卖烧饼,然后攒钱有一个店面,然后再攒钱就兼并其他的店面,如果做到现在可能就变成了连锁,这背后就三个字——做买卖。做出一种有人愿意买的产品,找到一种方法,源源不断的卖出去。这就是创业。
  但是往往现在很多创业者忽略了这一点,包括我自己。在我投企业和我现在操盘企业的时候,经常也是把这三个字忽略了,被带走了。今天研究竞争对手,后天研究趋势,大后天董事会对你有什么期待,最后你把做买卖给淡化了。
  凡是创业不顺的时候就想想这三个字,当产品卖得不好的时候,就看看需求是什么?你找到的需求是不是刚性的、硬性。
  每个人创业情况和行业不一样,但普遍看,能不能在各种诱惑前坚持走正道,能不能时刻抓到需求去确定产品和公司方向,是在创业路上非常重要的两点。
其他文献
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7点,2016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正式揭晓,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奖。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当天中午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揭晓诺贝尔文学奖。文学院在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迪伦因为“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而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达尼乌斯说,迪伦将他的诗歌通过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与古希腊那些通过音乐表达的经典作品别无二致。鲍勃·迪
唱吧,一款在手机上唱歌的应用软件。自2012年5月31日在苹果App Store上线以来,唱吧的成长速度连创始人陈华都未预料到——上线短短5天,跃升至App中国区总榜第1名,至今一直保持在总榜的前列,每天有超过百万用户为此着迷,其中还不乏很多明星大腕。  二次创业 一次豪赌  当很多互联网产业关注者得知时下热门手机应用“唱吧”创始人是陈华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马上意识到,这个陈华,就是当年酷讯的那个陈
近日,由海南省青年联合委员会、海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共同组织了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一行17人赴台湾开展了为期7天的考察交流活动。交流活动以“琼台青年心连心 凝聚共识促发展”为主题,通过与中国国民党青年工作总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中国信托金融控股公司、统一集团等部门和企业的青年座谈交流,进一步探寻琼台两地企业经济发展合作项目,学习和借鉴台湾地区青年工作开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考察团以“中国
苏曼:四川成都人,女中音歌手,词曲创作人。成名较早的她,近年来人气顿旺,上两张专辑《佳人曲》《苏曼的夜晚》获得业界不少好评,同时她还参与了电影《梅兰芳》、《建国大业》等影片的首映式演唱。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她坚持长期写作和独立创作,她拒绝了酬劳颇丰的商业合作与包装。在沉淀了4年多时间后,她终于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让人期待已久的首张个人原创音乐专辑《壹玖柒零》。  苏曼:是一位潜心于音乐的
男青年站成一排,肩并肩,小手指勾住小手指。姑娘们站成一行,小手指也勾住小手指,站在男青年的对面。男的手一摇脚一摆,舞了起来,如狂风逐浪,热烈而又激荡。随着,歌声飞起,长短徐疾,粗犷激越,像群马奔腾,像洪水下坡,山和水应。男的歌罢,女的腰身一扭一晃,随之起舞,如春风抚柳,婀娜多姿。歌声就在舞蹈中缓缓飘动,柔和悦耳,婉转清雅,似丝竹之声,似春莺夜啼,荡漾于旷野,摇动人的心旌。——这就是儋州调声。记者曾
愈加遮掩,愈暴其质。  ——印度谚语    2007年2月29日,一名年仅24岁的漂亮女孩开着他人的捷达轿车撞死了一名男子。因无证驾驶涉嫌交通肇事,她当即被公安机关刑拘。谁知事后不到一个星期,她就被取保候审,原因是她主动赔偿了死者家属45万元的赔款,其标准远远超过国家规定!  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何来如此巨款?当地人们议论纷纷。随着当地纪委的调查,谜团逐渐解开:原来,这个女孩竟是某区经济商务局局长宁
早高峰,在北京地铁八通线上,面前坐着的一个姑娘强忍着眼里的泪水,表情因为控制而反复扭曲,但始终压制着没有哭出声来。我不知道她在经历着什么,也沒有办法给她一丝安慰,但那种感觉却可以深深体会。  想起有一次的自己,走在一号线和十四号线中间的换乘通道里也是同样地强忍着在眼眶里打转的眼泪,但脚下依然快步奔走,没有放慢一拍。所以我知道,她和当时的我一样,一旦从地铁中再次冒出头来,就会毫无异样地微笑着去面对同
2010离我们远去,一个年代的开始,中国再次为世界奉献了两次盛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今天,辉煌已经落去,但品牌树立了起来。  2010,中国的品牌创造了吉利吞并沃尔沃这一被称为“蛇吞象”的创举,也经历了蒙牛和伊利、QQ和360两场令人心寒的内斗,中国品牌在磕磕绊绊中崛起,在全民的期待中成长。  这一年,有多少人为中国民族品牌的辉煌书写下无数精彩与梦想;这一年,又有多少人为中国品牌建设与发展的
突然想写这个,是因为看到个微博,博主说她男朋友的姐姐是个月入两万的一线城市女孩,她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住市中心的大房子,想买什么买什么,高兴了给自己买个大钻戒,一年出去玩几十次,出国玩五次以上,一天想吃某地的美食当晚就坐高铁去了,住了一天再回来。最后总结:没结婚没生娃的两万女孩儿,钱简直多到没有地方花,真是羡慕啊。  What?这是月入两万的一线城市女孩生活?我简直都要怀疑自己和她是不是在一个国度
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好悲伤的传说:河神刻菲索斯和水泽神女之子那喀索斯长得十分美貌,有一天他在水里看到自己的倒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自己,最后变成了水边的一株水仙花。  那喀索斯从小被禁止照镜子认识自己,但是马天宇可以! “我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我的美毋庸置疑”、“生活的摧残依然让我貌美如花,我天生富贵命”,马天宇对自己容貌有着极尽放纵的喜爱。他可以掩饰他的自卑,但是他绝不会掩饰他对自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