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x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政府财政助学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政府财政助学资源在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实现助学资源高效配置的策略,对于有效促进国家助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012-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resource situation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studi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relevant strategies of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Therefore, the study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an effe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Keywords: resource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allocation; existing problems; solving strategies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教育大众化趋势明显,高校降低了学生到高校就读的门槛,很多学生都有资格进入到高校进行学习深造。高校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繁荣。然而,高校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收费标准也不断提高,这对于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显现,贫富差距较大,有很多优秀的贫困学生因为学费、生活费问题被迫放弃了到大学生深造的机会。为了解决贫困生的上学难问题,为了有效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我国积极推行各种助学政策,国家助学资源不断丰富。为贫困学子就学提供了新路子。但在助学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与矛盾,影响到助学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對政府财政助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助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成为需要积极研究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有助于有效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难的问题,有助于有效地体现教育公平公正。
  一、政府财政助学资源现状
  自1987年以来,我国教育部、财政部和地方政府一直很关心对贫困学生进行资源资助工作,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助学资助政策。如今,我国助学资源主要有五种类型:奖、补、贷、助、减。
  “奖”是奖学金,奖学金是国家政府为高校贫困学生提供的各种形式的现金奖励,这种现金奖励是为了帮助家庭特别困难而学习优秀的学生完成学业。这种政府奖学金涉及面很广,按学生类别可以分为本科生奖学金、硕士生奖学金、博生生奖学金、汉语进修生奖学金、普通进修生奖学金等等多种类型。这种奖学金的覆盖面较广,资助额度较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
  “补”是指对贫困生的经济补助。这部分补助一部分来源于国家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国家通过专款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补助。专款专用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另外还有一部分是高校从收取学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补助,但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学校的勤工俭学项目建设,学校为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对特别困难学生进行经济扶持,以帮助贫困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学业。
  “贷”主要是指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依照国家政策设立的,由财政贴息,各级银行参与对学生发放贷款资金,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实现的。助学贷款形式丰富,助学贷款主要是有各级金融机构提供的,只要是符合一定条件的经济困难学生都可以按照国家政策申请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上大学难的问题,有效地帮助困难学生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
  目前,在我国高校贫困生补助体系中,助学贷款资源丰富,贷款力度较大,可以解决很多学生的上学难问题。
  “助”也是国家政府学校对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一项补助政策,主要是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难题,为了学生解决上学期间的后顾之忧。这笔开支主要是从国家助学金中得来,另外一部分是学校在相关教学、科研、管理及校园环境维护等方面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的岗位,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以贴补自己在学习期间的一些开支。
  “减”是指国家对公办高校的一些经济苦难,而学习优异的学生提供的减免学费的政策。特别是一些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如果家庭条件特别困难,无力承担学费,可以按照国家政策享有减免学费待遇。
  目前,我国政府财政助学资源基本上包括以上五大类型,国家通过对着五大类型助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资源投入力度,能够解决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就学难,上大学难的问题。然而,实际情况是在这五种助学资源的配置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的效率,我们要认真研究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助学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政府助学资源利用效率,为经济困难学生有效就学,有效学习提供保障。
  二、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高校的国家政府财政助学资源是为了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的,对个别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意义非凡,但在政府助学资源配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保证助学资源有效地应用于经济困难学生身上,不能保障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覆盖。
  (一)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要实现政府财政助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的作为保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制度保证资源配置的高效运行。然而,现在关于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以助学贷款为例,助学贷款涉及的面较广,涉及到政府、高校、银行、及学生个人四方面的债权责利关系。需要制定完善的助学贷款制度才能保障其助学贷款工作的有效推行。但目前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还存在着不足,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助学贷款发放主体设计存在缺陷,导致银行承担的风险较高,银行助学贷款发放金额较小,覆盖面较窄,难以有效满足所有经济困难学生的现实需要。第二,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存在缺陷,导致贷款回收出现问题。出现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第三,助学贷款回收机制存在问题。第四,个人信用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助学资源配置制度的不完善,影响到政府财政助学资源的有效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影响到助学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二)政府助学资源配置的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目前,政府助学资源配置中存在一种问题,有些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并不能得到国家的助学资助,但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却可以得到国家助学资助。这种现象反映出,国家助学资源配资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诚信的缺失是影响国家助学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问题。
  这种诚信缺失问题是社会诚信缺失的缩影。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却可以通过关系,制造一些虚假资料,领取国家的助学资助。而相关民政部门的人员对材料不加认真审批,只是向征性地盖个公章,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也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对于高校而言,不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逐一核实,盲目认同学生的贫困生申请资格,盲目发放助学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一些非贫困的学生成立贫困学生领取国家助学资助,而一些真正贫困的学生却没有资格领取贫困资助,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助学资源的配置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三)政府财政助学资源内部配置不协调,覆盖面不广泛,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
  目前,我国政府助学资源较为欠缺,而经济困难学生面却比较大,助学资源配置覆盖率不高,无法满足学生不断上调的学费压力,无法对所有的贫困学生进行全覆盖地资源资助。就全国范围而言,高校学费在逐渐增加,尽管国家关于稳定学校收费标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高校的学费标准在社会物价普遍上涨的背景下,还是不断的提高。而国家助学资源是有限的,同时,各种助学资源体系内部有缺乏有效的政策对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导致助学资源在配置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缺乏有效的机制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助学资源配置无法满足所有贫困学生的助学需求,甚至连学生的基本需求都难以满足。
  (四)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中存在着平均主义的问题
  当前,国家助学资源是保障贫困大学生有效就学,成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同时,国家财政助学资源的金额每年都在增大,助学形式也在不断丰富,资助对象每年都在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在国家财政助学资源配置中存在著平均主义的问题,国家在助学资源配置中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的保障,又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缺乏对助学资源的监督,导致国家助学资源配置中出现了按人数分配助学资源的现象,真正的经济困难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帮助,而一部分不需要帮助的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却得到了助学资助。比如,一些高校助学资金评定会实现平均主义,全班同学评分助学资源,或者是几个学生共享一份助学金。或者是不分贫困档次,所有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都可以平均分配助学资源等等。这种问题的客观存在,严重影响到助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助学资源由于管理不善,在配置中存在腐败现象
  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对高校助学资源的配置工作都很重视,并出台相关文件指导高校贫困生助学资源的配置工作。但在助学资源配置中,依然存在着管理不善的问题,导致助学资源配置存在着一些腐败现象。比如,由于国家对贫困生界定标准不够明确,有些高校的教师为了个人私利,把不该贫困的学生订为贫困学生,接受国家助学资助。还有一些高校,对国家下拨的助学资源管理不善,导致助学资源没有用到贫困生的补助方面,而是挪为他用,导致助学资源不能按时按量的发放。另外,还有部分高校班级存在着截留助学资源作为班费的现象或者是转为他用,甚至是一部分道德低下的教师截取一部分助学资金装入自己的口袋等等,这都是国家助学资源在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优化设计策略
  (一)完善政府助学资源配置制度,加大财政资助力度
  要保障政府助学资金的有效配置,必须要通过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国家要出台完善的制度,促进助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具体而言,完善助学资源配置制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通过法律形式明确资主体,国家要能够广泛地吸收社会各方面的可用资源进行助学资助,要加大国家资助力度,以保障充沛的资源用于贫困生就学资助方面。第二,要明确助学资源的发放主体。通过法律制度明确教育银行,高校,商业银行的助学资源发放主体地位,明确其权利和义务。第三,要明确助学资源标准设置,对各种国家助学资源认真研究,研究学生需要的情况,制定统一的标准,对助学资源进行设置。第四,建立政府担保制度。助学资源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国家就应该承担自主资源配置所产生的风险,需要建立政府担保制度,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商业银行的助学贷款积极性,有效保障助学资源的丰富性。
  (二)加强诚信教育
  从社会大环境而言,需要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社会要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加大诚信教育的宣传力度,要积极营造浓厚的诚信氛围,从正反两方面宣传诚信的可贵,弄虚作假的可耻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环境,提高社会的诚信力度。高校更需要积极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要能够加大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积极宣传诚信的可贵,欺骗的可耻,积极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加强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习惯。在国家助学资源分配工作中,要加大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助学资源对贫困学生的意义,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避免学生为了领取国家资助制造一些假材料现象的发生。要通过加强诚信教育,从社会层面和学生个人层面上做好诚信教育工作,为国家助学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群众基础。
  (三)合理配置助学资源体系中各类资助模式所占的比
  重,拓宽助学资源的来源
  在助学资源中,要能够以奖学金为主,加大奖学金的额度,提高经济困难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同时,要加大助学贷款的额度,能够通过助学贷款,保证每个经济困难学生只要达到入学条件,就可以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到大学中深造。同时,要增加对学生的困难补助金额,要适度地减免贫困生的学费,能够使贫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效得到国家政府的帮助,完成学业,避免一些学生的中途辍学现象。要能够制定合理的机制,协调各种助学资源的比例和分配形式,科学鉴定与审核各种助学资源的关系。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合理调配各种助学资源的关系,对助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助学资源的合理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助学资源的价值。   另外,要能够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不断增加助学资源的额度,拓宽助学资源的来源渠道。助学是一项公众事业,政府需要承担起责任,同时企业也需要为做好这项公益事业尽一份力量。政府要积极调动企业力量参与到助学事业中来,积极鼓励企业设置相应的助学基金,以有效满足经济困难而优秀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学校企业需要积极为经济困难的优秀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调动社会力量,丰富助学资源,扩大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面,大家共同努力,搞好助学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的共同发展。
  (四)国家助学资源配置要杜绝平均主义
  平均主义应用于助学资源配置中显得不合时宜,违背了经济发展的潮流,更消弱了助学资源实际推行的价值。国家助学资源在配置过程中,要坚决杜绝平均主义。作为助学资源配置的评定者和管理者,一定要负起责任,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严格按照学生的贫困人数,贫困程度,学习情况进行助学资源的配置管理。现在有很多助学资源评定者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对助学资源进行平均分配,看似这种分配体制消除了很多怨愤,堵住了很多人的口,公正完美的完成了助学资源的配置任务,但其实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是一种懒惰的表现,是人浮于事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作为评定工作者一定要负起责任,对自己手中的助学资源负责,对学生负责,能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真正使贫困学生能够得到应用的资助。另外,学校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要能够对学生加强自立自强教育、诚信教育,要引导树立正直无私的观念,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国家助学资源是为了解决贫困学生的现实困难设置的,不能为了自己的自私观念,冒领贫困资助,这种行为是可耻的,只有把机会让给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才是伟大的。要通过思想引导教育,为国家助学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提供群众基础。
  (五)加强管理,严惩财政助学资源配置中的腐败现象
  高校要认识到国家助学资源高效配置对于家庭困难学生有效完成学业的重要意义,能够把合理配置助学资源问题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能够积极做好国家助学資源的宣传工作、认定工作,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制度,对学生的经济状况进行客观合理的评定,以确定贫困生,确定贫困生的贫困程度。要建立完善的贫困生信息资料库,能够规范贫困生的认定程序,加强对国家财政助学资源的有效管理。根据学生的困难程度确定学生需要领取国家资助的档次。同时,要加强制度管理,对于贫困资助过程中的腐败情况坚决按照制度对有关人员进行严惩,要坚决杜绝国家助学资源在配置中的腐败现象,建立有效的配置制度和策略,定性、定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以保障国家贫困资助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贫困生身上,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监督管理,实现国家助学资源的高效配置。
  参考文献
  [1]张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展望——以上海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4(2).
  [2]魏建国.我国助学贷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1(Z1).
其他文献
浅谈支局机房的维护与管理张忠兴近两年来,由于通信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在各大小乡镇驻地,住房楼房化,电话程控化和传输光缆化的"三化"邮电局,已不足为奇了。但与此同时,通信的大发
从1978年到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在改革开放30年里,萧山人以"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精神在祖国各地和海外.谱写了一篇篇激情创业的华章,开拓出一片
期刊
经营报纸近两年来成为指导报业发展的一个核心理念。很多报业老总和学界精英都大力推行经营报纸的思路,有人甚至提出“现代报业领导人不仅要转变自己的理念,更要让‘经营报纸’
如何培育开发市话潜在市场董坚电话市场目前正处于一种潜在需求很大,现实需求较小的状态。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除了受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通信
前景广阔的INTERNET颜秉壮,王奕龙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当今世界,INTERNET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那么INTERNET起源于何时何地,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处于冷战时代充当重
开发车(船)载公用电话大有可为张小章报载,武汉市电信局在全市选用100辆出租车安装车载移动公用电话,允许车主按公用电话收费模式向乘客出租,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00元,交电信部门0.34元,其余归车
日本企业管理的反传统倾向张培玉,小林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世界瞩目,被称之为20世纪的“经济奇迹”。人们在探索日本经济成功的奥妙时,都认为其独特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是重要
孝感局开发数据市场初见成效五大银行全部进入公用数据网程刚我国电信业务家族中的后起之秀──数据通信业务,在湖北孝感市已呈现出勃勃生机,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今年8月中旬,随
广播新闻是有音响的新闻,快捷、贴近、活泼,现场报道作为广播新闻一种独特表现形式,要求广播记者应具备更强的新闻敏感,快速抢发新闻;以清晰的结构和情感描写,体现人文关怀内
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本质属性和中小学校的人才需求特征,决定了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的必要性。以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的问题为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