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与高校田径体育教学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gr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以人为本”“快乐体育”等体育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应用。学生在体育教学项目上拥有了越来越广泛的选择权。由于学生不了解田径项目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因而田径教学课程受到冷落,无人问津。本文着重对高校田径教学与学生健康发展进行探究,提出了合理安排田径课程,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学生健康
  【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09-01
  新世纪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还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就是田径教学,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能全面发展人们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各项身体素质,它享有“运动之母”的美誉。经常参加田径运动能提高人体各项身体机能,提高人们抵御疾病的能力。
  一、高校田径教学的重要性
  无论是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都把田徑类项目作为必修课程内容,这表明田径运动项目对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武汉高校的近几年体质检测中,发现心肺功能方面普遍减弱,这与运动的缺乏有着一定的联系。学校开展的田径课程,增加同学们的运动量,既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索质及机体免疫力,又可减缓学习等方面的压力。田径项目中的跨栏、跳高、跳远等项目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这类项目的开展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能力,而长跑、竞走项目又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
  1.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田径教学能够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练习,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有利于学生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如:在田径教学当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蕴含于游戏、竞赛、提问、辩论、电教之中,创新练习方法,教学手段生动活泼,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运动、在快乐中健身,使教学在良好的气氛中进行,增加教学的娱乐性、知识性、实用性,可以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而选用集体类和那些需要学生互相帮助、保护的项目,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学生之间的情感和友谊。如:在集体游戏中,鼓励学生进行帮助和学习。教学中,通过运用分组练习、接力赛、开展教学比赛等方法,课下组织对抗赛、友谊赛、各种运动会,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配合,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增长解决个人和集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心理疾患,有针对性地选择,安排教学内容。利用项目自身的特点,矫治心理疾患。对于孤僻的个性,选择一些集体项目;对于容易急躁、易冲动的个性,选择散步、慢跑,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田径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趋向于“综合型”,即以游戏形式为先导,自然过渡到学习教材内容,最后以音乐放松动作作为课的结束部分,从而取代传统的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增强学生身体健康
  经常进行运动能增强体质,促进人的正常发育和机能发展,促进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疾病的能力,这已基本形成共识。田径教学长久以来以参加比赛为中心所体现的强身健体功能是不全面的。体育教学具有与社会体育相衔接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学生已获得的体育乐趣和体验、体育知识与技能、体育方法与手段、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多方面加以融合和升华,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增强学生机体能力的目的,完成与终身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完美结合。
  二、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田径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缺乏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技术教学,具有强烈的竞技色彩,运动强度很大,练习内容较为单调,因而缺乏娱乐性和趣味性。再加上教学考核标准过高,考核方式和内容单一,片面地用“速度、远度、高度”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导致学生厌倦田径项目。
  2.体育教学主管部门不重视田径教学
  在我国很多高校,体育教学部门不作为,对田径教学不够重视,没有为田径课程教学进行宣传教育,没有为田径教学安排足够的人数、班级和时段,没有采用一套合适的教材。因而田径教学课程逐渐被取消。
  三、提升高校田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合理安排田径课程
  高校体育教学主管部门应对田径课程进行强制干预,保证在每个学期的田径课程有足够的人数、班数和时段。与此同时,在田径课程教学方面,应减小田径技术教学难度,采取多种组合练习方法,使得田径教学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适应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2.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
  田径任课教师应注意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改進,突出田径运动项目的多样性、知识性、娱乐性。教师应对教材进行甄别,选择以健身、兴趣为主的教学内容,注重介绍练习形式、练习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并将田径课程、素质提高、比赛、课余健身有机结合在一起。
  3.锐意进取,对田径课程进行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主管部门应积极推进田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考试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田径课程教学水平。应从多个方面利用和开发田径项目,保留对提高身体素质有效的、大众化的练习方法和内容,剔除复杂的技术练习。与此同时,还应将其运动价值和健身作用作为知识补充,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升田径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
  只有通过全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积累,田径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教师应经常看课听课,参加专家讲座,开展专题科研活动,进行实验研究。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田径项目相关动态,对教学方法、教材、学生进行研究,从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昌硕,王丹.浅谈高校田径教学与学生健康发展[J].才智,2014,(21):83-83.
  [2]张晓陆,首洁,刘汉生等.高校田径教学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44-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快速发展,网络教学产生的历史性时刻,给田径教学提供了教学资源环境,减少课堂实践的时空的制约,目前的教学过程,方式方法面临着不好实施的境地。网络教学从转变传统观念出发,注重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网络教学具有自己的特征,可能我们的一线教师还没有能够及时的挖掘,没有看到它的优势所在,还不能够顺其自然的发挥它的作用,文章在分析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对高校田径教学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呼吸衰竭应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小潮气量通气组)和传统组(传统潮气量通气组),每组各42例,根据潮气量
对5例空鼻综合征患者在鼻内镜下行脱(无)细胞真皮鼻腔黏膜骨下植入.结果 术后随访6~14个月,5例患者嗅觉、呼吸功能障碍、干燥等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提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器
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较差,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较高.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亦发现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发病增加.本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56例血流感染组和56非血流感染组分别取血做血培养和降钙素原检测,以SPSS 19.0软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
心电监护仪是医院重要的医疗设备,它集心电、呼吸、血氧以及NIBP测量为一体,主要用于危重患者的监护,临床使用十分普遍.特别是外科手术患者使用更加频繁,经常造成心电监护探
1 胆囊结石和胆囊炎rn老年人群易出现胆囊功能紊乱,胆汁过度浓缩、沉淀,从而引起胆固醇结晶或胆红素钙盐等结石样物质沉积. 老年胆囊结石通常无症状,虽然胆囊结石病史越长,发
目的 探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挂林市人民医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8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
结核性腹膜炎的B型超声诊断国内报导较少,现就我院1997年10月~1999年12月通过B超诊断24例结核性腹膜炎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多腹水、腹部肿块或其它疾病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