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人,四十很惑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后,外企开始陆陆续续进驻国内。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声名卓著的跨国企业纷纷拓展中国版图,外企更是开启了一段中国的“蜜月期”,国内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对在华的跨国公司趋之若鹜。一个外企的offer不仅仅象征着城市里最现代化的办公场所、中英文混杂的多元文化环境,还包括本土企业难以企及的薪资福利与人才培养机制。
  如今10年过去了,当高层的商务写字楼和带咖啡机的茶水间早已不再那么稀罕,人到中年的外企人的职业困惑也就接踵而至,天涯上一篇《人在外企,45岁以后漂向哪里?》的帖子道出了某种尴尬,作者在外企待了将近十年,除了获得一份在外人看起来不错的薪水,但是在行业内绝对属于中等偏下的生活之外,工作上的技能很难再有大的长进,即便自己的英语能力还可以,能弄明白外国人是如何想事情的,但是始终无法跨越文化的沟通障碍,最可怕的就是,眼见自己年龄越来越大,渐渐预感到饭碗在后来者的竞争之下朝不保夕。
  这种焦虑并非杞人忧天,一位年轻的外企CFO这样描述外企的职位进阶,“如果从大学毕业进入公司开始算起,3-5年是第一道坎,如果过了5年,不能升任最初级的基层管理人员(好比居委主任),后面的上升空间会非常狭隘,可能再过10年最多不过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10年或许会是第二道坎,10年后,不能升任经理职位的(中层管理人员),往往未来10年也就停留在原来的平台上;而从10到20年,这是外企里最奇妙的阶段,运气一般的或许在原地踏步,运气好的可以平步青云直达公司高阶甚至一把手。”
  “现在很多外企总经理的年龄普遍在40岁出头。相对来说,高科技企业总经理年龄往往会比较轻,而传统企业尤其是金融行业高层年龄往往偏大。而过了20年,40出头无法升任总监级别的中高层,那么未来的职业道路就会立马停滞,甚至是走下坡路。”
  不过这位CFO也承认20年后,外企变动会太过戏剧化,无法获得普遍的规律。“不过有一个统计数据显示,一般只有1.7%的人,能够在最后成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所以做总经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做不到总经理的位置,那么普通员工在公司岗位上正式告别职业生涯时,将从公司得到怎样的“待遇”呢?这一点还不得而知,因为即使是最早一批加入外企的中国本地员工,也都还没有到传统意义上可以退休的年纪。
  外企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梦想,不过在这里待了足够长时间后,外企人都存在一些什么样的职业状态呢?外企这条路是否可以一直走到底呢?
   40岁外企人众生相
  安稳型
  一家外企公司的经理级管理人员,在过去的十年里,事业上几乎停滞不前。他并非没有努力过,不过或许是方向不对,或许时运不济,每次的结果总是好不容易和老板产生了Chemistry,老板就离开了,所以他之后就不再努力,过着平平稳稳的陆家嘴白领生活,10年在同一间办公室上班下班,没挪过地方。不过,这样的好处也不少。作为公司最老的员工之一,平日和大家关系都不错,而且老板也不敢轻易惹他,所以,每天可以准时上下班,有大把的时间照顾家庭,10年里陪儿子成长,家庭和睦。而买房置业成了他最大的乐趣;而工作方面自然是驾轻就熟,相当地轻松,甚至可以说他上班和下班一样无忧无虑。唯一的可惜之处就是由于职位不高,工资薪金方面甚至低于市场水平。可是一旦提到跳槽,安逸惯了的他,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想法,甚至有点害怕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尽管嘴上对收入抱怨不断,但是还是抱着一颗“生是公司的人死是公司的鬼”的决心,做他轻松写意的职业经理人。
  功成身退型
  一位顶级快消公司的华东区的老大,刚过40,突然就递交辞呈。之后没过多久,自己开了一家销售公司,做原来公司和竞争对手华东区的经销商,由于之前积累的渠道和关系,销售业务不是一般的好,基本上他已经过上了一直向往的闲云野鹤的衣食无忧的生活。
  另一位银行业高管,辞职后开了一家猎头公司,公司创立初期还招呼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够帮忙捧场。谁知时隔一年,她已经利用自己原来的资源,和很多大银行合作,业务如日中天。用她自己的话说,她现在只需要打电话给几个老朋友热络一下就行,剩下的事情,可以都交给下面的人来办理,根本不用去办公室,每天过着清新的小资生活,一年至少两次旅行,夏天在澳洲,冬天在非洲,令人羡慕不已。
  点评
  只要进入外企按部就班、极为细分的职业上升路径,就会过得很舒服。可是,时间一长,例如超过十年,外企人的适应能力自然就会很差,存活率非常低。特别是一些大的公司,哪怕像IBM这些老牌的比较传统的外资公司的老员工,面临重新求职,要么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被洗脑了,要么发现文化差距太大,因为他已经习惯并且依赖这种公司里面既有的架构和程序,当一些完善的东西都不存在了,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花时间去建立时,他就会觉得很难受了。
  点评
  外企中最成功的不是拼命往前冲的那些人,而是功成身退的人。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外企中不可改变的“职业天花板”, 大部分服务于外企的中国雇员担任的都是技术层面、执行层面的职务,到了一定的职位后就再难高升,即使是“外企的中国高管”,也必须是那些有总部工作经验的海归,或者有政府关系及客户背景的人。但天花板显然不仅存在于公司高管这一群体中,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遭遇“我是谁,我应该是谁?”的职场困惑。 中基层的“天花板”甚至比高层管理者更为广泛:可体现在职位、薪酬、职责或职业前景上。
  平步青云型
  在外企,40岁就能获得总经理头衔,就可谓平步青云了,这种人往往都非常有冲劲和干劲,就是老外喜欢的所谓“非常有Passion”“非常Aggressive”的人。面对事务总是有很多想法很多观点,愿意表达,总是能够在任何场合保持积极进取和向上的精神,每时每刻都能保持能量十足和风风火火的热情。就有这样一位经理人,一路发展很顺利,当然也是付出很多,经常没日没夜地加班,不过他的努力还是有回报的,35岁担任部门总监,40岁副总经理,42岁总经理。尽管旁人不知道他的梦想是否实现,但他还是一样热情积极地工作,或许乐在其中吧。虽然在外人眼里他是平步青云,但或许他自己甘苦自知。
  挫折型
  有位台湾来的大佬,业内名声大噪,实力非同凡响,曾经号称业内工资最高的打工皇帝。但是时运不济,突然因为总部大换血,引发权力斗争的血案,战火蔓延到中国,空降一个老外放在他的头上,老外来了三个月,就让他直接回家。尽管他得到了一大笔赔偿,但是刚好赶上全球金融危机,适合他的职位根本没有。结果在家待了整整3年。结果3年后,屈就在一家中型规模的公司担任老总,偏安一隅,已经全然没有了当初的霸气。人过40,职场上已经跨过鼎盛,进入了衰退期,这时拼的不是体力,不是努力,或许是运气和人脉。
  点评
  外企雇员过了40岁,如果还不能掌控一个更大的团队,赚更多的钱,去掌控公司这盘生意的话,那你的职业生涯就会受限制了。当你达到这一切的时候,又会发现工作和生活不能平衡。平步青云除了很好的运气之外,自身的不断突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要以国际化的管理风格而不是本地化的管理风格来加强自己的工作,其次要做一些继续教育的投资。
  外企公司不可能一直提供大量的中高层职位,后来者困于论资排辈,也相应缺乏对公司的忠诚度。有时,为避免公司政治斗争过盛,外企更倾向以“空降”方式配置高层职位,这迫使相关人员跳槽。除此之外,很多40岁以上从企业被动出来求职的高层外企人,很多都是因为公司被兼并或者机构被裁员,尤其是面临金融危机的时候。
  逃离外企访谈
  从执行层上升到管理层,很难!
  


  2004年夏天,在欧莱雅中国任职的俞雷毅然辞职,在家闭门写书,名字惊世骇俗,就叫做“逃离外企”,书中记录了许许多多他亲眼所见的年轻人,充满梦想,进入外企之后,碰到职业天花板却始终无法突破,最终被岁月消磨了斗志,变成混日子的一群人。
  写书期间各种猎头也纷纷找到俞雷,许诺各种以National开头的职位,而俞雷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回去了。
  尽管当时本土企业还是显得那么粗糙与简单,但是俞雷坚信中国本土企业能够崛起,他把这一信念也写进自己的书中,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本书2006年出版后就上了新浪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当时书都卖到了欧莱雅门口,不过欧莱雅的气度还是很大。”俞雷笑着说。
  外企不好吗?这个问题让俞雷很难回答,“如果是一个毕业生,就他个人的职业选择来说,著名的世界500强企业肯定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外企会让你学会什么是职业素养,什么是规范,什么是正确的工作方式。然而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在你学会这些的同时,你也会失去很多。职业素养和规范会让你变得职业,但同时让你失去的是创造、创新和创业的梦想。而很多正确的工作方式到最后,也许培养出来的便是官僚和官样文章。外企有时候甚至是一帖毒药,当你在职的时候,你感觉仿佛什么都有,而一旦离职,这些也同样会离你而去。”
  在离开外企之后,俞雷进入民营企业,在经过好几年的适应阶段后,他终于成了一位民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风尚周报》:你在外企呆了十年,什么时候开始触摸到天花板?
  俞雷:我是做销售的,2004年离开外企,当时已经做到了全国销售的排头位置,也不是明显感觉到天花板,而是那种越干越没劲的感觉,就是感觉自己有很多没有发挥出来,但在企业这个流程规章制度之内,是没办法突破的了。
  《风尚周报》:在外企的十年职业生涯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俞雷:外企的职业生涯是远超国内企业的职业生涯的,最大的收获就是职业素养,当然国内的一些企业也在慢慢变化,因为我们国内的一些企业也变成了跨国企业了,像在广东和浙江这样的企业很多。像前段时间还有猎头找我让我去做海外的总经理,那个位置好像是印度尼西亚的总经理,其实有这个机会还是不错的,现在对我来说不太有吸引力了,另一方面事情还是得讲缘分。
  《风尚周报》:那你当时经历的不同的外企公司有什么特点吗?
  俞雷:玛氏是比较典型的美国文化,欧莱雅是比较典型的法式文化,所有的外企脱离不了它母国的文化。美国的比较强调个人,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另外一个是效率很高,休息的时候就是休息,当然这个欧美都是一样的,特别强调效率。法国企业跟中国企业差不多,宫廷内斗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很多,效率明显没有美国人高。他们还是比较浪漫一点的,中午吃个饭可以吃三个小时。
  《风尚周报》:外企最大的一个职业天花板是什么?
  俞雷:从一个执行层上升到一个决策层很难,这是我逃离外企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人很难翻越这个层次。在外企,中国人最多做到副总裁,而且也真的不多。另外有些貌似中国人的高层也不是真正的中国人。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也慢慢从一个发展中市场变成一个核心市场。像大众,中国是他们最重要的海外市场,甚至超过了本土市场,也会开始启用一些中国的CEO。
  《风尚周报》:你刚才说的是关于外企的血统论的问题,你对外企员工的年龄危机有什么看法呢?
  俞雷:年龄危机当然有。因为尤其是在中低层,如果都快40了,不可能还混在区域经理这种层次,但在外企这种职位的中国人其实最多,你在20岁的时候会觉得很光鲜,但到了40岁完全不会这么想。你可能会拿很高的工资,玛氏的区域经理就是50万-100万,但你会发现收入跟你的社会地位不匹配。
  《风尚周报》:你在外企呆了那么多年,出来以后会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吗?
  俞雷:人际关系能力。外企特别是美资企业出来的人特别没有政府出来的人会整事。我觉得这个还是跟文化特色有关,中国人比较会整事。还有就是文化的适应过程了。外企的文化实际上是和内企很不一样的,外企比较直截了当,那些东西可能在内企就吃不开。
  《风尚周报》:外企大浪淘沙那么多年,你看到过你身边的人都有一些什么样的转向?
  俞雷:他们纷纷转到了其他体制的公司。民企的多一些,国企可能不太好吧!民企和外企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资本主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文化的不同。
  《风尚周报》你是如何完成从外企到民企转型的呢?
  俞雷:我第一年不太适应,后来就越来越适应了。这种转变需要时间,一个是文化的改变,另一个是管理体制的改变。打个比方,在外企顶多面对一个领导,但在民企你会发现有很多的领导,人际关系呀这些比你的直属领导更厉害。文件也不一样,任何文件还要加盖个红头文件,在外资企业一份文件就可以了。我觉得民企还是受到官方的一些管理模式的影响。 民企比外企好的就是灵活。这其实是中国企业的一大特色,目前在中国市场,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你可以看到其实能打败中国企业的外企很少。这不单纯是政府原因,而是因为互联网这个行业是最纯粹的资本主义。但是民企不好的也是灵活。这表现在不讲制度,讲人情。如果不习惯,你就无法生存。
  


  留在本公司担任更高管理层岗位
  这些人本身的业绩和工作成绩都非常出色的,英文也比较不错,沟通、表达以及演讲能力都比较强,EQ也比较高,擅长处理内部的人际关系。
  由于外企常常会有比较完善的组织架构,以及很完整的规范和管理体制,岗位晋升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让上级如何去接受你的想法,从而将自己的想法和总部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如果真的要在外企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领导力和全球商业视角是必不可少的,职场人需要不断地学习,积极争取内部轮岗的机会,到不同的部门,任不同的职位,带不同的团队。
  成为专业领域的咨询顾问
  如果在外企从事的是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员工出来后可以去第三方机构做专业领域的咨询顾问,比如做人力资源的工作,可以去做薪酬福利调查顾问。从事IT的话,可以出来做一些IT的技术顾问。如果你有些信用背景,或者在银行里面专门做投资这一块的,那可以去到一些企业里面去做投资战略规划。 此类工作可以全日制,也可以采用灵活雇佣类的项目制。
  转换岗位,退居职场二线
  这类转型多发生在从事项目和销售的人员身上,而且以女性居多,很多情况都属于过渡类型,因为做销售和项目的人员,经常出差,每年都要承受新的压力,时间长了之后身心都非常疲惫。在无法持续上升的前提下,一些员工会选择去某个培训公司做兼职,或者做专职的培训师,或者从事一些短期的项目,比如三个月或者六个月,做一个项目,然后中途休息一段时间。这样可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生活和家庭上。
  自行创业
  这一类的转型者大多具有野心、冒险精神和自信心,当发现自己在外企没有上升空间,而自己又想做一些事情,恰好在公司也积累了一些人脉,他就会尝试着将这些资源转换成财富。当然,创业最重要的是能力和时机。外企员工大多是某一领域的专家,然而创业需要具备商业链条中多项能力,包括运营、财务、市场、销售等,角色的转换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创业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整个市场的环境、政策都决定着创业的成败。
  不过创业首先是一个心理博弈的过程,需要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考虑资金和创业伙伴的问题。
  去民营企业工作
  一些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特别需要这种在外企呆过的人过来帮他们搭建公司的各种规范架构,如果将来这个企业有可能上市,一些有理想的外企人可以帮助这一类企业去争取更多的利益,所以这类转型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需要认真考察这个企业的文化,包括老板的价值观、气场、人生观道德等等,跟自己是不是相符或者相似的,如果差距比较大,则需要慎重考虑。
  转化为投资人身份
  这一种比较少,也许会有一些类似天使投资、风投的那些人,或者有一些是海归,他们曾经在外企做过,他们可能有一些原来是做资本运作的,在一些投资公司里面做的,或者是在银行做,但普通员工比较少。你要做到某种程度,而且要有一定的资本,然后你也要找到很好的合作人,有一个平台,这样才能实现转换。
  自由职业者
  还有一种就是从事一些时间相对自由的工作。例如有设计师、摄影师、网站评论编辑,编程人员等。自由职业或者属于灵活雇佣类型的不定期工作者,常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工作,个人品牌的树立非常重要,服务品质、口碑、宣传都是自由职业者持续获得“订单”和收入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尽管台湾苦情剧与大陆宫斗剧以漫天狗血的姿态占领中国小荧屏的时候,美剧同样往“虐心”的方向一路狂奔,甭管这些角色有多迷人,编剧照样能痛下杀手,在亿万观众跟前将他们“一剑封喉”,从此无缘再会。于是乎,《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三季第九集中出现了惊世骇俗的“血色婚礼”,几个主要角色全部在该集最后十分钟内被捅刀或割喉,事实上主角突然死亡的戏码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该剧中上演,第一季里的男一号便在季尾惨遭斩首。
期刊
1 不能用甜蜜点(或者杆面的中心)保持扎实的触球效果。击球时,在触球瞬间每偏离甜蜜点四分之一英寸,就会损失12码的击球距离。防泄漏守则:到专卖店去买专门的杆面胶纸贴在杆面上,这样可以把你杆面的触球点印在胶纸上。通过印记,去调整你的杆面直到你能用甜蜜点的中心触球,以达到扎实的击球效果。  2 下杆时从挥杆平面外侧下来。你的手臂在下杆时远离自己的身体,造成了杆面“由外到内”的运行轨迹,这样的击球非常
期刊
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我想说,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踏进两条河流。就像黄磊、田沁鑫、孟京辉,你很难让他们在同一时间出现,而我们正准备做这样的事情,乌镇戏剧节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于是,大片上演。  宽阔的剧场被清场,而一向主宰舞台的他们,将被安排坐在观众席上,戏里戏外,多角度地審视人生。  孟京辉姗姗来迟,这个自称“对中国话剧的贡献,是把圈子搞得乱七八糟”的导演性格爽朗,一进剧院
期刊
亚洲娱乐圈中同性恋者大有人在,但真正公开承认者实在不多。即使当年张国荣在街上与男友拖手,也从没亲口承认过性取向。难怪黄耀明早前在演唱会中公开“出柜”,盼望各同道中人有天可光明正大生活,即令全场拍掌大赞。今回我们以玄学角度看看同性恋,及出柜的黄耀明感情生活又将如何?  《风尚周报》:同性恋可在命格里看出来吗?  麦玲玲:同性恋的种类也很多,有先天、突变、双性、一时情迷意乱……用算命的方式,顶多只能看
期刊
早年间,我有一次出门,进了意大利一酒店,带队大哥说,前台本来放了一筐苹果,那个服务员见咱们进来了,就把苹果收起来了,真他妈孙子。我说,是吗,我没看见。我们办理入住手续,带队大哥越琢磨越气愤,他跟那个服务员说,我能吃一个苹果吗?服务员把苹果筐端了上来,带队大哥拿了一个,问他,你刚才为什么把苹果筐藏起来呢?服务员不承认,只说他在整理,带队大哥示意我们,都来拿个苹果吃,我非常拘谨,摇摇手说我不吃,队里其
期刊
自1817年轩尼诗家族应英国王储乔治四世所需而创造以来,轩尼诗V.S.O.P缔造了近两个世纪的传奇,并不断推陈出新。2012年3月,在上海世博园区案例联合馆发布的轩尼诗V.S.O.P全新包装,将轩尼诗V.S.O.P的传奇带入全新纪元。融汇美学与现代感设计的轩尼诗V.S.O.P全新瓶身由世界著名工业设计师克里斯.班格(Chris Bangle)倾力打造。这位传奇设计大师为此经典之作注入年轻时尚之感,
期刊
设计师经纪、大型网站艺术总监、设计师联盟这些推动者,挑选并判断这些设计师的创造力、稳定性和设计实穿度,将合适的设计师出售给合适的品牌,或者为他们提供资助设计品牌的资金来源。在每个人都在追求与别不同的时代,独立设计师就像是一亩青苗,一旦发掘眼光到位,便可预期长势良好后的收获。这些工作是兴趣使然?是的。但这之中从来没有人不谈利润。从另一面看,还能在设计师最渴水的时期给予滋养,最后成为新晋设计师的最佳聚
期刊
通过时装周、服装展示会、网络预售等样衣展示的渠道,专业的品牌或网站买手挑选设计师作品,通过订单推动样衣生产成衣化;时尚媒体、品牌公关和时尚意见领袖,为当季流行的风潮和流行关键词圈定一个更狭小的范围,引领大众朝着相对集中的方向前进;专卖店和各类买手店铺、网购页面,将经过筛选后的风潮和流行关键词具体化成商品供你选择、购买。  以上这些,便是一件时装在原发聚合之后,用最媚俗的传播力量,真真切切地灌入每位
期刊
2012年的夏天气候格外反复无常,流行风潮也似一团乱麻般胡乱摇摆。这厢里印花大热,Givenchy和Prada纷纷推出全身印花的“花花公子”;那厢里海洋风再度回潮,H&M、ZARA等一系列快时尚品牌整个货架都换成了蓝白两色;上上代购网站,明明还是基本款T恤牛仔裤最受欢迎;光顾一下先锋派的独立设计师店面,好像未完工的解构主义裙装穿在男生身上,似乎也不那么阴柔得可怕,不妨购一套回家作为派对礼服穿一穿…
期刊
设计师是最原初的力量。从艺术、科技、建筑等领域汲取灵感,绞尽脑汁重构元素,框架出不同的概念,最终形成系列样衣。敏感的Alexander McQueen觉得衣服体现了人的保护本能,所以他的设计棱角分明,哥特强势。设计师们对季节自然、人际社会的种种理解,都可能从一件件不同色彩、材质、线条的时装上流露出来。这些原力,最终能否在消费者当中引发一场爆炸,却是一股合力拉扯与推动的成果。   Jaehoon 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