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f012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结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4年11月期间在甘肃省酒泉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进行传统切除手术,对研究组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分析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为(132.1±41.7)m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68.4±65.3)mL,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吻合漏及局部复发的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解剖基础 临床应用
  结直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方面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实施传统手术之后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高,而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可减少患者术后复发的情况,提高患者的保肛率,应用效果较好[1-3]。本文对结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所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將2012年6月到2014年11月期间甘肃省酒泉市中医院所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的年龄为43~80岁,平均年龄为(56.4±3.7)岁;研究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的年龄为44~81岁,平均年龄为(56.5±3.8)岁。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病情等方面基本相似(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组间数据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对照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传统的切除手术方式,在患者的直肠约2cm部位的直肠系膜的位置进行切除,对患者的直肠系膜均存在一定的残留情况。对研究组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全麻,然后于患者左下腹的部位通过腹直肌进行切开,使患者的乙状结肠系膜往中线的位置进行一定的游离直至充分的暴露出患者的骶岬,对患者乙状结肠的左边的腹膜进行分离,将患者肠系膜下面的静脉进行解剖出来,然后在距离患者的主动脉及脾静脉约1cm的部位对患者肠系膜下面的动脉及静脉均进行结扎,锐性的分离患者左、右腹下部的神经内侧的脏层筋膜、恶性的肿瘤和直肠部位周围的系膜直到患者的侧韧带,然后将侧韧带进行切断并分离患者直肠的前间隙部位,对于中下段的保肛的结直肠癌患者,患者的后壁分离需超过尾骨尖的部位,然后患者直肠耻骨的筋膜进行切开,切除并分离患者的直肠系膜,对患者的肠管进行闭合的离断然后将其近端从患者腹部的切口中提出来,在对切口进行保护的基础上离断患者的直肠。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发生感染、吻合漏和局部复发的情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用χ2检验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吻合漏及局部复发的情况较少,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复发现象,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解剖基础进行分析,(1)直肠系膜指的是包围在患者的直肠之外的神经、淋巴管、血管和之间的相关脂肪结缔组织等,腹膜的返折之上的直肠被腹膜所覆盖,而腹膜的返折之下的直肠未被腹膜所覆盖,直肠固有的筋膜和骶前的筋膜的中间是直肠的间隙,容易被分离,腹膜的返折到尿道生殖器官的部位存在直肠的前筋膜,和它前面的精囊、前列腺及精囊(男性)或阴道壁(女性)的联系不密,容易被分离;(2)直肠的中动脉是在患者的前列腺(男性)或阴道(女性)的洞口部位,用于对直肠进行支持从而固定在患者的骨盆位置,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时多对侧韧带进行锐性的分离;(3)和直肠存在关系的下腹神经是来源于患者腹主动脉的前方,于患者的左右髂的总血管的分叉部位的前面表现出网状的分布情况,而和直肠存在关系的骨盆的内脏神经于男性的精囊、直肠、前列腺和膀胱后面的左右侧又形成了次级的神经丛,在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时需对其进行分离保护,避免损伤[4-5]。
  本研究中,研究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为(132.1±41.7)mL,比对照组患的(368.4±65.3)mL较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吻合漏症状和局部复发的情况也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低,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朝福.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4:34-35.
  [2]邱清泉. 全直肠系膜切除并自主神经保留术应用于男性直肠癌治疗的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2013,34:4202-4203.
  [3]邢艳霞.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的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567-568.
  [4]王勇,黄鑫,唐恬.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直肠癌的治疗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3,34:114-116.
  [5]张键,骆成玉,季晓昕,杨齐,林华,周永桥,段煜飞. 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01:27-29.
其他文献
【摘 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形成一股合力,需要有强有力的体制机制对其进行支持。为此,需要积极的创新体制机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奠定基础。文中主要就长汀县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工作进行分析,探讨创新体制机制所能够带来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体制 机制 改革  近年来,长汀县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工作按照国家、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
纵览古今中外,所有改变时代的人物,在当时都是不被主流的价值观欣赏的。但是他们能被时代所铭记,是时间证明了一切。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个超越时代的人物,面对当时主流物理学界思潮,他大胆提出疑问,并以实证为出发点去研究问题。他在读大学时就因为好辩不为教授们喜爱。在瑞士专利局工作时,他发表的论文为将来量子理论与相对论这两大重要理论的提出奠基。当时人们认为宇宙中有一种叫“以太”的弹性介质,光在其中传递
在我十八岁那年的冬天,遇到了一只白鹤立在白雪皑皑的小山头上,它仰头望着天空,洁白的羽毛覆盖着细长的脖子,正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吞咽。我靠近它,并出声恐吓,它也不动分毫,专心致志地吞咽着一条鱼。  我把它带回了家。  夜夜都被一种不明情绪折磨哭,已经不能宣泄出什么了,我伸手进口袋里摸出一把美工刀,“滋啦啦”,我把刀片全推了出来,我靠在衣柜的边缘,左手颤抖着伸向右边。只要不划断血管,是不会死的,我只是要看
万物皆有天性。不同的天性,使万物独立迥异,每一物都被赋予仅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不同的天性,令世界缤纷丰富,让一个斑斓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古人听雨觉悲,望山抒怀,寄雁传思,赏花拾悦,不正印证了这一点?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古往今来凡有所成者,无不时时观照自身,以一颗明智之心发掘自己的天性,凭一股随性之意信步前行,写就一个简简单单、潇潇洒洒的人字。  陶渊明,他身上就有那么一种闲适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