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西酮钠多次给药在健康受试者的药代动力学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315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注射用头孢西酮钠在中国健康受试者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开放、静脉滴注多次给药方法,12名受试者每次静脉注射头孢西酮钠2 g,滴注时间45 min,每12 h给药1次,连续7 d。给药第1,7 d给药前和给药后采集一系列的血和尿样本,给药第4~6 d,给药前采血。用HPLC法测定血、尿样本中头孢西酮浓度。结果受试者静脉注射头孢西酮钠后第1 d和第7 d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如下:Cmax分别为(242.18±44.02),(228.82±40.71)mg.L-1;tmax分别为(0.75±0.00),(0.75±0.00)h;t1/2β分别为(1.68±0.20),(1.61±0.16)h;AUC0-t分别为(529.48±98.63),(441.93±80.78)mg.h.L-1;Vd分别为(9.44±2.68),(10.63±1.61)L;CL分别为(3.86±0.76),(4.62±0.87)L.h-1。多次给药后12 h原型药物尿中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为(78.36±10.82)%,(78.54±13.62)%。结论连续给药后第1 d和第7 d头孢西酮主要药代动力学结果相似,药物在体内无蓄积。
其他文献
以132-氧代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为起始原料,碱性条件下的空气氧化和重排反应定量地将其转化成红紫素-18甲酯;在三氟化硼催化下,与苯乙酮的羟醛缩合反应分别给出131-苯甲酰亚甲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新课改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X学院教育学专业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结合国情、省情和校情,
歌唱的目的是要把作品的内涵及演唱者的心声奉献给听众给他们一种美的享受。引起听众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充分理解歌曲内容,依据词中所提供的文字形象和曲中音乐形象。
当前我国民族乐坛中,由于受到通俗音乐、电声乐器等的冲击,从而使社会上学民乐的人少了,音乐院校的民乐考生少了,民乐毕业生不好分配了,许多文艺团体中的民乐工作者被迫改行
为了提高羧甲基壳聚糖(CMCT)的物理机械性能,采用溶液共混法以羧甲基壳聚糖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不同比例的PVA/CMCT共混膜。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共混膜的截面形貌;用DSC、FTIR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高氟病区的改水工程完成情况、水质氟含量达标情况、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的调查,综合评价高氟病区的改水降氟工作施行15年的阶段效果,为进一步做好改水降氟工
文章对近年来流行的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标准进行研究,指出该协议不能满足商品交易原子性和确认发送原子性。该文在原有协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案采用商家额
更年期神经症,不同于更年期综合征,躯体多方面不适感突出,症见:失眠多梦、早醒、疲劳无力、食欲不振、头痛、头晕、心慌、气短、腹部不适、腹痛腹胀、便秘、排尿难等症。病人
会议
瘢痕性下睑外翻是整形外科的常见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角膜溃疡、失明等严重后果。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自体脂肪移植和透明质酸注射
本文对吉林满族乌拉街镇进行深入调研,结合满族政治、建筑雕刻工艺特征与民俗文化传承等方面,研究了满族民居建筑布局与雕刻装饰工艺,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吉林民居建筑形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