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中职文化课程改革的重点,出色的语文新教材更要带来出彩的语文课堂,笔者从小说类型课文的教学入手,紧扣学习中的重要注意点,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中职语文;小说类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49-2
一、人物形象体会:抓住小说的魅力点
无论从中职学生的阅读、生活经验,还是心理特点来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他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最能引起共鸣的因素。所以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不仅仅是教学的突破点,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线索,成为体现小说内涵的魅力点所在。
文学是人学,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优秀作品必须具备的主要条件。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为例,该文写了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介绍了贾府的一批重要人物。描写人物血肉饱满、个个鲜明,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笔者发现,学生在初始阅读中,基本上是认同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的。但对于这么容貌标致、气派不凡的人身上,同时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与自卑感,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笔者的教学切入点是通过人物描写来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学生进行了一定的自由分析后,感觉他们对人物分析往往可能局限于某一处、某一方面的性格。由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围绕这关键句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出:这正是林黛玉性格的底色。
在把握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后,学生兴趣盎然地延伸阅读思考。例如当邢夫人“苦留”林黛玉吃晚饭时,她婉言谢绝了;再如,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更有些学生很有见地地提出:黛玉的留心与在意,还表现在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等等。自然而然,林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和寄人篱下的无奈、心酸,就鲜活、神然地呈现于学生的思考和理解中。
有了对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的充分铺垫,学生对于杀伐决断、威重令行的铁腕人物王熙凤,封建贵族的叛逆者贾宝玉的形象有了更快捷、更准确、更全面的把握,看到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也能对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势有了若干领悟。
正值青春少年的中职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感性多于理性,对于容易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小说人物,自然会投入更多的目光与关注。所以选择小说中的人物分析体会作为突破点,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通过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走近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旨,直至走入文字深处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学生一旦感悟到这一点,就已经进入到小说阅读最有魅力的高度和层次了,进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的目标维度。
二、内容精心取舍:破除学习的障碍点
中职专业课的项目教学实施中,教师经常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难以掌握或运用的知识难点或重点,而后通过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问题、跨越“障碍点”、激发“兴奋点”。笔者将之借鉴引进于小说类课文的教学实践中,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对于知识的主动需求,在领会、解决一个个“障碍点”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升学习激情和自信,建构一个个体现高效的“兴奋点”。
每篇课文和每个语文课时的学习都想让学生收获多多,是教师的理想追求,但实践中难以企及。必须删繁就简,对内容进行精心取舍,通过指导学生集中思考解决主要的知识点和难点,紧紧抓住“主线”教学,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小说《药》时,教师的精妙取舍作用显著。《药》一文可以提供的教学选择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认识本文以明暗两线结构内容、组织推动情节的方式,并理解这种结构方式在表述内容、突出主题上的积极作用;学习以人物的言行、心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手法;辨析以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以及表现主题的作用;理解本文人物的典型意义,通过人物认识作品深刻而重大的主题……如果教师想要面面俱到、追求透彻,那将会是个错误的选择。
笔者紧紧抓住《药》中的“暗示艺术手法的多种多样”作为重要“障碍点”进行分析探讨,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真正深入文本,不温不火,慢工出细活。经过师生的互动琢磨,连续找出文本中的标题暗示、线索暗示、人名暗示、人物暗示,最后学生还总结发现,全文的环境景物描写,都有深刻的暗示意义。在一个个暗示语言揭开,一处处“分障碍点”顺利破除的同时,学生也领悟了极其深刻的题旨,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也达到了我们所向往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课堂艺术效果。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赏析暗示艺术的巧妙运用,对于学生理解其艺术效果,并运用于写作实践是大有裨益的。
课堂学习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是消除了一个个“障碍点”,等于增长了学生的信心,激发着他们学习语文的“兴奋点”,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成功的,就是出彩的。
三、文本细节品读:感受小说的关键点
“一滴水中见海洋,一朵花中品世界”,优秀的小说总是不乏精彩的细节描写。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教材文本,发现并抓取能表现中心人物深层思想的典型细节,细致耐心品味,同样可“抵千言万语”。
鲁迅先生曾说过:“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祝福》就可以说是这样一个生动的明证,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生动体现了祥林嫂性格的发展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从而印记着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正所谓:“眼神里透出的悲剧命运。”
课堂教学实践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梳理分析祥林嫂的各时段不同的眼神,细细品读描写眼神的语句、词语,推敲体会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性格发展。
当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对她的刻画是“两颊还是红的”、“顺着眼”,虽然夫死悲切,但尚年轻,尽管有初当佣工的胆怯,但尚可自食其力相慰。师生互动交流归纳:这时的祥林嫂是从严厉的婆家逃出来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无疑这只是她恐怖命运的开始。 第二次再见祥林嫂时,尽管她还是做了鲁四老爷家的佣工,也还是“顺着眼”,但“眼光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的“眼光”里,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这时她忍受的精神痛苦,实际上比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更为深重,她的悲剧命运进一步发展着。
教师围绕“眼神”细节,让学生再寻找、多细读,思考祥林嫂悲剧的发展延续:她捐了门槛回来,为什么“眼光也分外有神”;当“我”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时,她怎么就显得“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但后来当她向“我”发问时,“那没有精采的眼睛突然发光了”,这又是为什么?
“画眼睛”引导着学生们体会和讨论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遭遇、语言的描述……大家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祥林嫂在无数次的严重打击和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很明显已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同学们不禁感叹:这是一双多么可怜的眼睛,一个多么可怜可叹的人啊!对她的同情与伤感溢于言表,内心感受着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深沉的悲哀。
四、方法体悟指导:语文素养的增长点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曾说过:“孩子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就是那心灵之火的点燃者,点燃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扶上马,向更广阔的空间驰骋,激发学生自学、甚至终身学习的热情。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相机诱导。”就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蔡澄清提出的“点拨教学法”,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学习《警察与赞美诗》一课,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国社会黑暗的现实,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祖国的真挚感情。因为自诩为世界强国和文明的美国,并非是人人享有民主自由幸福的天堂国家,让学生直观美国社会以了解更多状况。为此,笔者设计了三个环节“创设情景、学会质疑”、“联想思维、学会解疑”、“拓展训练、学会创新”。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自己探究:追求“警察”(“警察”代指监狱),警察不理他;追求“赞美诗”(“赞美诗”代指自新),被捕入狱,请破译这个怪圈现象。如果按照“人穷志短”的说法,可以说苏比正是被贫穷逼到不知羞耻的地步,但作者并没用“人穷志短”去解释苏比的行为,那么苏比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当苏比决心重新做人时,按常理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局,然而作品却安排苏比被警察被判入狱。这样的结局是给人遗憾呢还是一种艺术的成功?让学生或讨论或独自思索分析其人物形象,让“阅读贴上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标签”。这样的教学就给学生留足了学习的空间,由消化而探究而创新,学生兴趣浓厚,不同基础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关键词:中职语文;小说类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49-2
一、人物形象体会:抓住小说的魅力点
无论从中职学生的阅读、生活经验,还是心理特点来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他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最能引起共鸣的因素。所以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不仅仅是教学的突破点,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线索,成为体现小说内涵的魅力点所在。
文学是人学,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优秀作品必须具备的主要条件。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为例,该文写了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介绍了贾府的一批重要人物。描写人物血肉饱满、个个鲜明,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笔者发现,学生在初始阅读中,基本上是认同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的。但对于这么容貌标致、气派不凡的人身上,同时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与自卑感,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笔者的教学切入点是通过人物描写来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学生进行了一定的自由分析后,感觉他们对人物分析往往可能局限于某一处、某一方面的性格。由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围绕这关键句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出:这正是林黛玉性格的底色。
在把握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后,学生兴趣盎然地延伸阅读思考。例如当邢夫人“苦留”林黛玉吃晚饭时,她婉言谢绝了;再如,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更有些学生很有见地地提出:黛玉的留心与在意,还表现在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等等。自然而然,林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和寄人篱下的无奈、心酸,就鲜活、神然地呈现于学生的思考和理解中。
有了对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的充分铺垫,学生对于杀伐决断、威重令行的铁腕人物王熙凤,封建贵族的叛逆者贾宝玉的形象有了更快捷、更准确、更全面的把握,看到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也能对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势有了若干领悟。
正值青春少年的中职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感性多于理性,对于容易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小说人物,自然会投入更多的目光与关注。所以选择小说中的人物分析体会作为突破点,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通过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走近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旨,直至走入文字深处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学生一旦感悟到这一点,就已经进入到小说阅读最有魅力的高度和层次了,进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的目标维度。
二、内容精心取舍:破除学习的障碍点
中职专业课的项目教学实施中,教师经常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难以掌握或运用的知识难点或重点,而后通过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问题、跨越“障碍点”、激发“兴奋点”。笔者将之借鉴引进于小说类课文的教学实践中,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对于知识的主动需求,在领会、解决一个个“障碍点”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升学习激情和自信,建构一个个体现高效的“兴奋点”。
每篇课文和每个语文课时的学习都想让学生收获多多,是教师的理想追求,但实践中难以企及。必须删繁就简,对内容进行精心取舍,通过指导学生集中思考解决主要的知识点和难点,紧紧抓住“主线”教学,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小说《药》时,教师的精妙取舍作用显著。《药》一文可以提供的教学选择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认识本文以明暗两线结构内容、组织推动情节的方式,并理解这种结构方式在表述内容、突出主题上的积极作用;学习以人物的言行、心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手法;辨析以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以及表现主题的作用;理解本文人物的典型意义,通过人物认识作品深刻而重大的主题……如果教师想要面面俱到、追求透彻,那将会是个错误的选择。
笔者紧紧抓住《药》中的“暗示艺术手法的多种多样”作为重要“障碍点”进行分析探讨,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真正深入文本,不温不火,慢工出细活。经过师生的互动琢磨,连续找出文本中的标题暗示、线索暗示、人名暗示、人物暗示,最后学生还总结发现,全文的环境景物描写,都有深刻的暗示意义。在一个个暗示语言揭开,一处处“分障碍点”顺利破除的同时,学生也领悟了极其深刻的题旨,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也达到了我们所向往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课堂艺术效果。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赏析暗示艺术的巧妙运用,对于学生理解其艺术效果,并运用于写作实践是大有裨益的。
课堂学习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是消除了一个个“障碍点”,等于增长了学生的信心,激发着他们学习语文的“兴奋点”,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成功的,就是出彩的。
三、文本细节品读:感受小说的关键点
“一滴水中见海洋,一朵花中品世界”,优秀的小说总是不乏精彩的细节描写。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教材文本,发现并抓取能表现中心人物深层思想的典型细节,细致耐心品味,同样可“抵千言万语”。
鲁迅先生曾说过:“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祝福》就可以说是这样一个生动的明证,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生动体现了祥林嫂性格的发展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从而印记着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正所谓:“眼神里透出的悲剧命运。”
课堂教学实践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梳理分析祥林嫂的各时段不同的眼神,细细品读描写眼神的语句、词语,推敲体会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性格发展。
当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对她的刻画是“两颊还是红的”、“顺着眼”,虽然夫死悲切,但尚年轻,尽管有初当佣工的胆怯,但尚可自食其力相慰。师生互动交流归纳:这时的祥林嫂是从严厉的婆家逃出来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无疑这只是她恐怖命运的开始。 第二次再见祥林嫂时,尽管她还是做了鲁四老爷家的佣工,也还是“顺着眼”,但“眼光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的“眼光”里,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这时她忍受的精神痛苦,实际上比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更为深重,她的悲剧命运进一步发展着。
教师围绕“眼神”细节,让学生再寻找、多细读,思考祥林嫂悲剧的发展延续:她捐了门槛回来,为什么“眼光也分外有神”;当“我”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时,她怎么就显得“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但后来当她向“我”发问时,“那没有精采的眼睛突然发光了”,这又是为什么?
“画眼睛”引导着学生们体会和讨论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遭遇、语言的描述……大家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祥林嫂在无数次的严重打击和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很明显已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同学们不禁感叹:这是一双多么可怜的眼睛,一个多么可怜可叹的人啊!对她的同情与伤感溢于言表,内心感受着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深沉的悲哀。
四、方法体悟指导:语文素养的增长点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曾说过:“孩子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就是那心灵之火的点燃者,点燃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扶上马,向更广阔的空间驰骋,激发学生自学、甚至终身学习的热情。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相机诱导。”就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蔡澄清提出的“点拨教学法”,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学习《警察与赞美诗》一课,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国社会黑暗的现实,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祖国的真挚感情。因为自诩为世界强国和文明的美国,并非是人人享有民主自由幸福的天堂国家,让学生直观美国社会以了解更多状况。为此,笔者设计了三个环节“创设情景、学会质疑”、“联想思维、学会解疑”、“拓展训练、学会创新”。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自己探究:追求“警察”(“警察”代指监狱),警察不理他;追求“赞美诗”(“赞美诗”代指自新),被捕入狱,请破译这个怪圈现象。如果按照“人穷志短”的说法,可以说苏比正是被贫穷逼到不知羞耻的地步,但作者并没用“人穷志短”去解释苏比的行为,那么苏比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当苏比决心重新做人时,按常理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局,然而作品却安排苏比被警察被判入狱。这样的结局是给人遗憾呢还是一种艺术的成功?让学生或讨论或独自思索分析其人物形象,让“阅读贴上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标签”。这样的教学就给学生留足了学习的空间,由消化而探究而创新,学生兴趣浓厚,不同基础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