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社会,还会有人坠入爱河吗?”——我认为这是残雪作品中蕴含的中心问题。像她这样严苛的实验主义作家沉迷于这样的个人主题,的确让人费解。狭义地去理解“爱“会造成对残雪作品的误读。
“坠入爱河”是一种动态的表达,既表现人陷入激情时的状态,也表示人从高到低的一种身份的改变。在《创世纪》中,亚当吃完苹果,躲在伊甸园的灌木丛中。上帝大声地喊:“你在哪里?”上帝感觉到了孤独。亚当是个人,一个躲着不出来的男孩。一直以来他总是无精打采,因为他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懂,所以他的苦是没有苦。他在发现了欺骗的同时,也创造了自我。从此为人定下一生的基调——逃避苦难。人无法逃避苦难是个一直存在的可怕的真相。自我是亚当的避难所,从一个自我坠入另一个自我是他得到救赎的唯一希望。
残雪的小说《最后的情人》中,没有在爱情中陷得很深的角色。这些可能的情人也许比那些屈服于欲望的人更绝望,但是他们走在追求爱情的路上。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成不成功并不重要。走在努力追爱的路上,回应爱的呼唤,认识自我,对爱情永不满足,这是残雪给予读者的挑战。
《最后的情人》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没有名字的国家,类似于卡夫卡作品中的“美国”,是A国的B城。宇宙视野使作品获得的影响力超过国际小说和全球小说。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没有谁觉得自己很特别,比如说处在国界之外,没有民族和部落归属感。有关这部小说的评论中有很多高调的提法,再谈文化身份难免让人感觉老套,有种多因素决定心理状态的感觉。每个人都只不过是一个欲望系统,是地球村里的一个微宇宙,那种感觉自己就是整个人类的最原始的冲动,实际上只能归入另一个更高级的过程。
说这本小说是潜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对人物存在的一种错误理解。残雪要展示的是人无法掌控生命。她在寻求一种无法传递的人与灵魂的关系,目的是要卸下包袱,释放自我,或者说是自我启发,让自己轻松起来。
乔是一家服装公司的经理,他喜欢读书。可是贪婪的阅读吞噬了他身边的世界,他迷失在两个世界中,失去了区分它们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说,乔是作者为了让我们全身心地投入阅读这本小说而设置的一种挑战。
地震、泥石流、疾病、战争,世界上所有的这些灾难都停泊在作家精确的书写中。文字表面的现实在不断地颠覆,但是用“非线性”定义她的叙事方法又过于简单。读者首先要怀抱这样一种信念,相信她的写作一定是沿着直线出发的。
残雪在这本书里写道:“在我努力创造的世界里,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人物的活动总是超出我们的预期,他们通过个人的表演驱赶死亡,在自己的理想王国走向人生的尽头。”读残雪关于小说写作的书比读她的小说要难得多。感觉像一个哲学家在思考:它是系统的,自省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逼迫自我。关于她的小说,只说它在美学上是超现实的,这种说法不够充分。因为在她的作品中,即使是十分熟悉的人物环境,在地图上都是找不到的。故事的主线贯穿于不足采信的街谈巷议,人物之间彼此认识,认识的方式也许让人感觉舒服,但实际上并不可靠。还有人把她的小说比作梦,但是怎么把做梦的人和他所做的梦区分开来呢?读她的书的时候我不觉得自己在做梦,因为这个时候我绝对睡不着。如果一定要谈感觉的话,那就是我觉得自己很有意识,特别清醒。我认为她是在用梦的方式书写现实。
残雪自己说她的小说像哲学作品。她的小说世界遵循严密的逻辑。对在生活中体会生命的方式和感觉存在的方式,读者必须保持敏感。残雪把她对人物的展示放置在两种经典的哲学思维模式——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是介于西方世界解读自我的两种模式之间的一种精神平衡模式。到目前为止,我一直沿用西方哲学(实际上是古希腊哲学)来理解残雪。毫无疑问,残雪的作品是中国的。她采纳中国的物质主义,把对现实事物的爱与西方哲学的抽象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起来读中国经典《易经》的开头部分:这个开头包含着音乐,是说出来的歌,是画出来的线,有一种不被语言学打扰的美。例如第一行的四个词:开始、拓展、盈利和公正。它们并未构建一个现实,而是依靠其元素,追寻一种弧度,描绘一个简单的开端。它是一个持续的变形的过程。在这里,上帝和人都可以不存在,神话和神学或者小说都失去作用。除了思考以外,我们无事可做。文本劝诫我们拥抱极限。让我们在封闭自己的思维之前,后退一步,超越天赋。为了更开阔的视野,我们必须往后退。
文学翻译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个“短暂繁荣”,但是中国作家的作品依然很少,特别女性作家的作品更少。我们的翻译安妮蕾丝·芬尼根·沃斯莫尔很了不起,残雪的这部作品她翻译得很成功。对于翻译中存在的挑战,残雪自己这样说过:中文抽象、简洁,是隐藏的;而英文清晰、流动,是直白的。
十年前在北京我第一次见到残雪。当时我们在一个饭店里吃饭,饭店设计得很高档,我感觉残雪对那种设计有种模糊的怀疑。我不懂中文,她自己说她的英文也好不到哪儿去。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坐下来,点了单,开始聊,不知不觉四个小时过去了。聊到了我们喜欢的作家,包括卡夫卡、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穆西尔、尼采、柏拉图和康德。聊到她的写作习惯的时候,她说自己每天都是上午写稿子,但是不会有很多改动,下午就进行“惩罚性跑步”,尤其是在下雨天。每天剩下的时间她就用来读书。整个谈话的过程,我记得她一直是笑着的。那次面谈之后,我们一直保持十分规律的互动。她是个很特别的读者,很慷慨,每次读到让她感动的内容,她都会和我分享。最近她读了穆西尔的《没有个性的人》,还把下面这几句发给了我:
艺术是破坏性的,因为艺术是爱,爱能听让被爱者美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爱之外没有别的方法能让事物和生物变得美丽。
这才是阅读残雪的正确语境。从表面上看,《最后的情人》很难懂。尽管它有线性的叙事和连贯的描写,但是它是对抗理性主义的引力,沿着反重力方向垂直建构的。所以对于那些感觉残雪作品难读的读者来说,我认为难度在于要学会克服自己的对抗,放弃自己先前接受的阅读训练,不再等待沉浸式叙事,不再对故事的讲述方式怀有某种期待,不再只追求简单描写,不再忽略潜意识,因为正是潜意识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的轮廓。我们应该把阅读残雪所面临的挑战当作是作家的慷慨,而不是困难。残雪期待有更多人来读她的作品。我们是她的共谋者、同居者和她创作的伙伴。阅读残雪就是去一座桥上与她约会,这是她在我们的意识和灵魂之间的搭建的一座桥。因为她是一个本质主义者,所以她相信人与人的相见可以发生在灵魂之间。
这就是残雪作品要表达的“爱”。
〔约翰·唐纳蒂契(John Donatich),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社长,作家;朱思衡,自由撰稿人,职业翻译〕
“坠入爱河”是一种动态的表达,既表现人陷入激情时的状态,也表示人从高到低的一种身份的改变。在《创世纪》中,亚当吃完苹果,躲在伊甸园的灌木丛中。上帝大声地喊:“你在哪里?”上帝感觉到了孤独。亚当是个人,一个躲着不出来的男孩。一直以来他总是无精打采,因为他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懂,所以他的苦是没有苦。他在发现了欺骗的同时,也创造了自我。从此为人定下一生的基调——逃避苦难。人无法逃避苦难是个一直存在的可怕的真相。自我是亚当的避难所,从一个自我坠入另一个自我是他得到救赎的唯一希望。
残雪的小说《最后的情人》中,没有在爱情中陷得很深的角色。这些可能的情人也许比那些屈服于欲望的人更绝望,但是他们走在追求爱情的路上。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成不成功并不重要。走在努力追爱的路上,回应爱的呼唤,认识自我,对爱情永不满足,这是残雪给予读者的挑战。
《最后的情人》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没有名字的国家,类似于卡夫卡作品中的“美国”,是A国的B城。宇宙视野使作品获得的影响力超过国际小说和全球小说。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没有谁觉得自己很特别,比如说处在国界之外,没有民族和部落归属感。有关这部小说的评论中有很多高调的提法,再谈文化身份难免让人感觉老套,有种多因素决定心理状态的感觉。每个人都只不过是一个欲望系统,是地球村里的一个微宇宙,那种感觉自己就是整个人类的最原始的冲动,实际上只能归入另一个更高级的过程。
说这本小说是潜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对人物存在的一种错误理解。残雪要展示的是人无法掌控生命。她在寻求一种无法传递的人与灵魂的关系,目的是要卸下包袱,释放自我,或者说是自我启发,让自己轻松起来。
乔是一家服装公司的经理,他喜欢读书。可是贪婪的阅读吞噬了他身边的世界,他迷失在两个世界中,失去了区分它们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说,乔是作者为了让我们全身心地投入阅读这本小说而设置的一种挑战。
地震、泥石流、疾病、战争,世界上所有的这些灾难都停泊在作家精确的书写中。文字表面的现实在不断地颠覆,但是用“非线性”定义她的叙事方法又过于简单。读者首先要怀抱这样一种信念,相信她的写作一定是沿着直线出发的。
残雪在这本书里写道:“在我努力创造的世界里,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人物的活动总是超出我们的预期,他们通过个人的表演驱赶死亡,在自己的理想王国走向人生的尽头。”读残雪关于小说写作的书比读她的小说要难得多。感觉像一个哲学家在思考:它是系统的,自省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逼迫自我。关于她的小说,只说它在美学上是超现实的,这种说法不够充分。因为在她的作品中,即使是十分熟悉的人物环境,在地图上都是找不到的。故事的主线贯穿于不足采信的街谈巷议,人物之间彼此认识,认识的方式也许让人感觉舒服,但实际上并不可靠。还有人把她的小说比作梦,但是怎么把做梦的人和他所做的梦区分开来呢?读她的书的时候我不觉得自己在做梦,因为这个时候我绝对睡不着。如果一定要谈感觉的话,那就是我觉得自己很有意识,特别清醒。我认为她是在用梦的方式书写现实。
残雪自己说她的小说像哲学作品。她的小说世界遵循严密的逻辑。对在生活中体会生命的方式和感觉存在的方式,读者必须保持敏感。残雪把她对人物的展示放置在两种经典的哲学思维模式——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是介于西方世界解读自我的两种模式之间的一种精神平衡模式。到目前为止,我一直沿用西方哲学(实际上是古希腊哲学)来理解残雪。毫无疑问,残雪的作品是中国的。她采纳中国的物质主义,把对现实事物的爱与西方哲学的抽象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起来读中国经典《易经》的开头部分:这个开头包含着音乐,是说出来的歌,是画出来的线,有一种不被语言学打扰的美。例如第一行的四个词:开始、拓展、盈利和公正。它们并未构建一个现实,而是依靠其元素,追寻一种弧度,描绘一个简单的开端。它是一个持续的变形的过程。在这里,上帝和人都可以不存在,神话和神学或者小说都失去作用。除了思考以外,我们无事可做。文本劝诫我们拥抱极限。让我们在封闭自己的思维之前,后退一步,超越天赋。为了更开阔的视野,我们必须往后退。
文学翻译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个“短暂繁荣”,但是中国作家的作品依然很少,特别女性作家的作品更少。我们的翻译安妮蕾丝·芬尼根·沃斯莫尔很了不起,残雪的这部作品她翻译得很成功。对于翻译中存在的挑战,残雪自己这样说过:中文抽象、简洁,是隐藏的;而英文清晰、流动,是直白的。
十年前在北京我第一次见到残雪。当时我们在一个饭店里吃饭,饭店设计得很高档,我感觉残雪对那种设计有种模糊的怀疑。我不懂中文,她自己说她的英文也好不到哪儿去。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坐下来,点了单,开始聊,不知不觉四个小时过去了。聊到了我们喜欢的作家,包括卡夫卡、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穆西尔、尼采、柏拉图和康德。聊到她的写作习惯的时候,她说自己每天都是上午写稿子,但是不会有很多改动,下午就进行“惩罚性跑步”,尤其是在下雨天。每天剩下的时间她就用来读书。整个谈话的过程,我记得她一直是笑着的。那次面谈之后,我们一直保持十分规律的互动。她是个很特别的读者,很慷慨,每次读到让她感动的内容,她都会和我分享。最近她读了穆西尔的《没有个性的人》,还把下面这几句发给了我:
艺术是破坏性的,因为艺术是爱,爱能听让被爱者美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爱之外没有别的方法能让事物和生物变得美丽。
这才是阅读残雪的正确语境。从表面上看,《最后的情人》很难懂。尽管它有线性的叙事和连贯的描写,但是它是对抗理性主义的引力,沿着反重力方向垂直建构的。所以对于那些感觉残雪作品难读的读者来说,我认为难度在于要学会克服自己的对抗,放弃自己先前接受的阅读训练,不再等待沉浸式叙事,不再对故事的讲述方式怀有某种期待,不再只追求简单描写,不再忽略潜意识,因为正是潜意识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的轮廓。我们应该把阅读残雪所面临的挑战当作是作家的慷慨,而不是困难。残雪期待有更多人来读她的作品。我们是她的共谋者、同居者和她创作的伙伴。阅读残雪就是去一座桥上与她约会,这是她在我们的意识和灵魂之间的搭建的一座桥。因为她是一个本质主义者,所以她相信人与人的相见可以发生在灵魂之间。
这就是残雪作品要表达的“爱”。
〔约翰·唐纳蒂契(John Donatich),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社长,作家;朱思衡,自由撰稿人,职业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