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爱的难度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velgato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社会,还会有人坠入爱河吗?”——我认为这是残雪作品中蕴含的中心问题。像她这样严苛的实验主义作家沉迷于这样的个人主题,的确让人费解。狭义地去理解“爱“会造成对残雪作品的误读。
  “坠入爱河”是一种动态的表达,既表现人陷入激情时的状态,也表示人从高到低的一种身份的改变。在《创世纪》中,亚当吃完苹果,躲在伊甸园的灌木丛中。上帝大声地喊:“你在哪里?”上帝感觉到了孤独。亚当是个人,一个躲着不出来的男孩。一直以来他总是无精打采,因为他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懂,所以他的苦是没有苦。他在发现了欺骗的同时,也创造了自我。从此为人定下一生的基调——逃避苦难。人无法逃避苦难是个一直存在的可怕的真相。自我是亚当的避难所,从一个自我坠入另一个自我是他得到救赎的唯一希望。
  残雪的小说《最后的情人》中,没有在爱情中陷得很深的角色。这些可能的情人也许比那些屈服于欲望的人更绝望,但是他们走在追求爱情的路上。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成不成功并不重要。走在努力追爱的路上,回应爱的呼唤,认识自我,对爱情永不满足,这是残雪给予读者的挑战。
  《最后的情人》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没有名字的国家,类似于卡夫卡作品中的“美国”,是A国的B城。宇宙视野使作品获得的影响力超过国际小说和全球小说。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没有谁觉得自己很特别,比如说处在国界之外,没有民族和部落归属感。有关这部小说的评论中有很多高调的提法,再谈文化身份难免让人感觉老套,有种多因素决定心理状态的感觉。每个人都只不过是一个欲望系统,是地球村里的一个微宇宙,那种感觉自己就是整个人类的最原始的冲动,实际上只能归入另一个更高级的过程。
  说这本小说是潜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对人物存在的一种错误理解。残雪要展示的是人无法掌控生命。她在寻求一种无法传递的人与灵魂的关系,目的是要卸下包袱,释放自我,或者说是自我启发,让自己轻松起来。
  乔是一家服装公司的经理,他喜欢读书。可是贪婪的阅读吞噬了他身边的世界,他迷失在两个世界中,失去了区分它们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说,乔是作者为了让我们全身心地投入阅读这本小说而设置的一种挑战。
  地震、泥石流、疾病、战争,世界上所有的这些灾难都停泊在作家精确的书写中。文字表面的现实在不断地颠覆,但是用“非线性”定义她的叙事方法又过于简单。读者首先要怀抱这样一种信念,相信她的写作一定是沿着直线出发的。
  残雪在这本书里写道:“在我努力创造的世界里,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人物的活动总是超出我们的预期,他们通过个人的表演驱赶死亡,在自己的理想王国走向人生的尽头。”读残雪关于小说写作的书比读她的小说要难得多。感觉像一个哲学家在思考:它是系统的,自省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逼迫自我。关于她的小说,只说它在美学上是超现实的,这种说法不够充分。因为在她的作品中,即使是十分熟悉的人物环境,在地图上都是找不到的。故事的主线贯穿于不足采信的街谈巷议,人物之间彼此认识,认识的方式也许让人感觉舒服,但实际上并不可靠。还有人把她的小说比作梦,但是怎么把做梦的人和他所做的梦区分开来呢?读她的书的时候我不觉得自己在做梦,因为这个时候我绝对睡不着。如果一定要谈感觉的话,那就是我觉得自己很有意识,特别清醒。我认为她是在用梦的方式书写现实。
  残雪自己说她的小说像哲学作品。她的小说世界遵循严密的逻辑。对在生活中体会生命的方式和感觉存在的方式,读者必须保持敏感。残雪把她对人物的展示放置在两种经典的哲学思维模式——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是介于西方世界解读自我的两种模式之间的一种精神平衡模式。到目前为止,我一直沿用西方哲学(实际上是古希腊哲学)来理解残雪。毫无疑问,残雪的作品是中国的。她采纳中国的物质主义,把对现实事物的爱与西方哲学的抽象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起来读中国经典《易经》的开头部分:这个开头包含着音乐,是说出来的歌,是画出来的线,有一种不被语言学打扰的美。例如第一行的四个词:开始、拓展、盈利和公正。它们并未构建一个现实,而是依靠其元素,追寻一种弧度,描绘一个简单的开端。它是一个持续的变形的过程。在这里,上帝和人都可以不存在,神话和神学或者小说都失去作用。除了思考以外,我们无事可做。文本劝诫我们拥抱极限。让我们在封闭自己的思维之前,后退一步,超越天赋。为了更开阔的视野,我们必须往后退。
  文学翻译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个“短暂繁荣”,但是中国作家的作品依然很少,特别女性作家的作品更少。我们的翻译安妮蕾丝·芬尼根·沃斯莫尔很了不起,残雪的这部作品她翻译得很成功。对于翻译中存在的挑战,残雪自己这样说过:中文抽象、简洁,是隐藏的;而英文清晰、流动,是直白的。
  十年前在北京我第一次见到残雪。当时我们在一个饭店里吃饭,饭店设计得很高档,我感觉残雪对那种设计有种模糊的怀疑。我不懂中文,她自己说她的英文也好不到哪儿去。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坐下来,点了单,开始聊,不知不觉四个小时过去了。聊到了我们喜欢的作家,包括卡夫卡、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穆西尔、尼采、柏拉图和康德。聊到她的写作习惯的时候,她说自己每天都是上午写稿子,但是不会有很多改动,下午就进行“惩罚性跑步”,尤其是在下雨天。每天剩下的时间她就用来读书。整个谈话的过程,我记得她一直是笑着的。那次面谈之后,我们一直保持十分规律的互动。她是个很特别的读者,很慷慨,每次读到让她感动的内容,她都会和我分享。最近她读了穆西尔的《没有个性的人》,还把下面这几句发给了我:
  艺术是破坏性的,因为艺术是爱,爱能听让被爱者美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爱之外没有别的方法能让事物和生物变得美丽。
  这才是阅读残雪的正确语境。从表面上看,《最后的情人》很难懂。尽管它有线性的叙事和连贯的描写,但是它是对抗理性主义的引力,沿着反重力方向垂直建构的。所以对于那些感觉残雪作品难读的读者来说,我认为难度在于要学会克服自己的对抗,放弃自己先前接受的阅读训练,不再等待沉浸式叙事,不再对故事的讲述方式怀有某种期待,不再只追求简单描写,不再忽略潜意识,因为正是潜意识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的轮廓。我们应该把阅读残雪所面临的挑战当作是作家的慷慨,而不是困难。残雪期待有更多人来读她的作品。我们是她的共谋者、同居者和她创作的伙伴。阅读残雪就是去一座桥上与她约会,这是她在我们的意识和灵魂之间的搭建的一座桥。因为她是一个本质主义者,所以她相信人与人的相见可以发生在灵魂之间。
  这就是残雪作品要表达的“爱”。
  〔约翰·唐纳蒂契(John Donatich),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社长,作家;朱思衡,自由撰稿人,职业翻译〕
其他文献
在广西北流这个小城,活跃着一个“漆”诗歌群体,包括吉小吉、朱山坡、谢夷珊、陈琦、琬琦、伍迁、陈前总、方为等诗人,他们的口号是:“在我们的目光中/漆即是诗/我们无法为生活镀金/但可以给生活上漆。”“漆”诗群形成了北流诗坛上的一道独特风景,所办诗刊《漆》被誉为“中国诗坛黑皮书”。70后的诗人吉小吉(笔名虫儿)是“漆”诗群的中坚力量之一,他试图用自己的诗作,触摸生命的灵魂。  吉小吉的诗歌内容具有关注生
期刊
电视剧《琅琊榜》播出后,主创团队一再申明这是一部“男人戏”①。然而在朝斗、武侠、战争等看似“男人戏”的表壳包裹下,却藏着一颗“女性向”的内核——小说《琅琊榜》出身于“女性向”网站(最初连载于晋江原创网,后转到起点女频)②;身兼原著作者与电视剧编剧双重身份的海宴也是一位女性;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彰显了一种“女性本位”的心理趋向。在《琅琊榜》中,“大历史叙述”是通过男性的“情义千秋”实现的。一方面,海
期刊
将臧棣划归到“知识分子写作”阵营,现在看来,有些过于简单了。不管他认同还是反对这一标签,如今仍纠缠于这样的问题,早已没有意义,而我们唯一需要弄清楚的是,臧棣为何这些年对“纯诗”情有独钟?不少诗人都在变化,包括当年那些被称为“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像肖开愚、西川、王家新等都有不同的选择,或者向现实靠拢,或者向神秘转型,或者投入日常经验,唯有臧棣一如既往地在自己的“协会”和“丛书”中坚持不懈地走到现在
期刊
时间:2015年12月23日下午  地点:北京大学人文学苑1号楼108会议室  主办: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南方文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持:陈晓明、张燕玲  嘉宾:谢冕、洪子诚、曹文轩、孙郁、程光炜  作者代表:李敬泽、陈晓明、孟繁华、戴锦华、施战军、臧棣、贺桂梅、李云雷、丛治辰、邵燕君、杨庆祥、金理、黄平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常务副
期刊
当我们的任务是识别一部(纯)文学著作时,不论是戏剧和叙事,即文史传统可以提供一系列标准投入使用。其中有些是多层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有些甚至是相互矛盾,也许最明显的但不是寻找最微不足道的特点是一个直观的无可争辩的开始。  亚里士多德有过这样的论断,刘勰也有类似观点。  在情节坐实之前,不管背景阴谋多么精彩诱人,后台的情节多么复杂精细,大幕终于拉起,即从故事的第一句、第一段、第一页,它的唯一有说服力
期刊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早期名称是“新文学”,它与旧文学的明显区别,除了胡适、周作人、陈独秀等对其内容所做的判断标准外(如言之有物、人的文学、贵族的文学等),在形式上它的主要标志是白话,所以旧文学的形式如诗词歌赋等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自然也就不进入“新文学”史。这个传统延续很久,近年才稍有改变。完全以文学形式判断文学的新旧,内含了一个自设的矛盾,即旧形式无论表达了何种先进时代精神,都不进入新文学史,而新形
期刊
在当代华文文学界的作家谱系中,黄碧云无疑是特质十分清晰的一位。其语言的高辨识度以及早年文学立场的独特鲜明,为其赢得“扬眉女子”的美称。然而,晚近作品《微喜重行》的出版,成为黄氏创作的新的转折点,外界对这位作家的认知维度也由此而发生了改变。  《微喜重行》以“微喜”为女性叙事人,以“你”与“我”为基本人称,在叙述形式上构成了两位主人公的对话关系。作者本人称其“不是独白”,更似“一纸祭文”①。一对兄妹
期刊
光盘是一位创作路子宽阔的作家,既有富于现代主义色彩的力作,也有传统现实主义手法的佳篇。他具有左右开弓和打组合拳的出色能力。  新时期以来,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学习和借鉴使中国文学出现了崭新的景观,涌现了不少让中国读者耳目一新的作品。但这其中也有弊端,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食洋不化、水土不服和夹生饭的现象,只有不多的作家能够真正融会贯通,穿越自如。光盘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他的长篇小说《英雄水雷》(漓江出版
期刊
一、阶段和变化  张新颖(著名文学评论家、复旦大学教授):上一次我们集中谈你的创作,就是整理成《谈话录》那本书的,应该是在2006年。  王安忆(著名作家、复旦大学教授):对,很早以前的,我记得我那时刚刚到学校里来不久。  张新颖:过了十年。那么,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你自己也会有一个感觉吧,就是自己的变化。我不知道——但很想知道——你自己会怎么表述这个变化。这十年里,单说长篇,就是《启蒙时代》《天香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后期,笔者曾经迷恋过一段时间残雪的小说,之所以有这种迷恋,一方面是由于那段时间里个人对存在主义哲学与精神分析学说的爱好,残雪的小说创作可以说是最有这份厚重,经得起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学说任意诠释的作品,另一方面则是残雪小说公认的“读不懂”激发起了自己的探索欲望,而且确实也在这种探索中获得了一份智力的愉悦。最近读了残雪的长篇新作《边疆》,一个强烈的感觉是,残雪又一次证实了自己的艺术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