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50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e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我院用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研究该手术在治疗子宫腺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在我院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并行TUAE手术患者50例,年龄19~50岁,平均35.6±2.3岁,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痛经、月经不调,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贫血、不孕、子宫增大等。其中40例患者已生育,生育1胎为26例,生育2胎10例,生育3胎4例;其中3例有人工流产史2次。不孕3例,均为原发不孕。剩余7例未婚。其中23例以前服用过止痛类药物但效果不佳。均术前行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有5例行核磁共振检查后确诊。确诊后向患者充分解释UAE治疗的一般情况后,都自愿进行UAE治疗。
  术前准备:常规检查血三大常规及白带常规、心脏,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性激素测定、碘过敏试验,彩超测量子宫体积及局限病灶的大小。必要时做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子宫内膜的恶性病变。都选择在月经干净后的3~6天进行。
  操作方法:均应用局部麻醉,用Seldinger技术法经单侧股动脉穿刺置管,使用5F子宫动脉管,在DSA造影协助下,置于髂内动脉,后超选择至一侧子宫动脉,显示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血管情况;假如插管困难,则选用较细3F微导管,行子宫动脉造影并观察患者子宫动脉的走行情况,血供以及子宫体造影的染色、病灶分布情况等。根据子宫动脉粗细及病灶大小、分布情况,注入混合抗生素和碘海醇对比剂的海藻酸钠微球颗粒,其量和速度由子宫动脉的情况而定,血管较粗,血供比较丰富者注入的栓塞剂较多,在X线透视的监测下栓塞子宫动脉,栓塞结束后第2次行血管造影检查来证实栓塞无误。以成襻技术完成对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栓塞结束后,拔出导管及导管鞘,压迫穿刺点10分钟左右,加压包扎穿刺点。
  术后治疗:加压包扎穿刺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穿刺点周围及腹部,臀部疼痛情况,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并属患者术测下肢保持伸直。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炎、补液、止痛治疗,5~7天,常规给予镇痛泵镇痛,或用止痛剂,或杜冷丁肌注100mg,吗啡10mg皮下注射。
  随访:所有患者术后第1、3、6、12个月后门诊随访。主要为术前经彩超测得的子宫及局部病灶的体积、痛经程度及持续时间,月经量相比较。
  结 果
  痛经缓解情况:术后3个月疼痛消失或明显好转者20例;疼痛部分好转,但痛经未完全消失者23例;疼痛无改善7例;术后6个月疼痛消失或明显好转者45例;疼痛部分好转,但痛经未完全消失者5例。
  月经量的改变:贫血患者术后4~5天之基本恢复,1个月后复查可见贫血症状完全消失。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多数患者月经量减少,但6个月后复查发现所有患者的月经量可恢复至正常。
  病灶改善以及子宫大小变化: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可见子宫体积缩小,平均缩小33.8%,病灶面积平均缩小26.2%。6个月后复查可见子宫体积缩小,平均缩小54.7%,病灶面积平均缩小53.2%,6个月后复查彩超可见比术前子宫内血流信号的改善,说明子宫肌层血流供基本恢复。
  讨 论
  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原理:本病是一种良性病变,主要病理变化为子宫内膜侵入肌层而引起。因为肌层的供血足够,使得异位内膜得以增生而致病,但是也正是异位于子宫肌层的内膜处于增生期,对缺血缺氧敏感[1],本手术机制为通过子宫动脉栓塞,使子宫肌层的内膜缺血缺氧坏死,增生异位内膜细胞和肌细胞,结缔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吸收而达到病灶缩小甚至病灶消失目的,患者痛经症状也得到明显缓解或消失,因为子宫体积及宫腔面积的缩小,月经量也会明显减少。
  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术后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栓塞后综合征:①腹部疼痛:常常由于栓塞所造成的缺血所致,对此可以对症使用止痛剂;②发热:术后坏死组织吸收所致,对此可用对症使用消炎,退热药;③尿路刺激征:由于术后子宫充血刺激膀胱有关;④恶心、呕吐,阴道出血:术后阴道出血可能与术后子宫壁的渗出有关,不需要特殊治疗。异位栓塞是最严重并发症,为了避免其发生,术中推注栓塞剂时特别小心,应该要缓慢输注,并在密切透视观察下进行。文献报告术后有可能出现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泌尿系统损伤等[2],但在随访中没有发现此类并发症。
  该方法给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提供了崭新、安全并且效率高的新的治疗方式,创伤极小,痛苦少,术后症状缓解迅速、术后不容易复发,因为不需要开腹,也没有腹腔粘连等传统手术常见并发症[3],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对妇女的生育能力没有损坏,比传统手术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很容易被众多患者所接受。虽然该法应用时间还是较短,仍然会存在一些更加深入探讨的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介入学的不断应用和发展,UAE会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中发挥更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孔秋英,谢红宁.妇产科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58-459.
   刘萍,陈春林.子宫腺肌病的血管性介入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12-13.
  3 艾志刚,杨彦粉,管洁.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80例疗效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325-32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牙列及牙槽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牙周病伴牙列及牙槽骨缺损患者8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圆锥型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经过观察,治疗后治疗组的PLI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
期刊
当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慢性心房颤动(AF)时,心房颤动与心力衰竭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预后差,病死率高[1]。本研究采用稳心颗粒和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性心房颤动后,观察其静息心室率、心功能、心室重塑的變化。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胰腺炎并发坏死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其中并发坏死感染41例,均采用经皮肾镜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分析其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所有患者皆取得满意的疗效,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案例,发生并发症1例,经及时发现后及时处理。结论:经皮镜治疗后,仔细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做好关于引流管路的管理,并在患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20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护理常规,全胃肠营养支持,禁食水,常规补液等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两组都均能改善术后患者的全身状况,但是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与首次排便时间明显优于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孕期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收治孕妇228例,按照住院号位数的奇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4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孕期健康教育以及临床护理,治疗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孕期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自然分娩率80.7%,与对照组55.3%相比,明显具有优越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剖宫产与经阴助产方面,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0例患者进行观察与综合护理。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后,150例患者中,對于护理非常满意100例,基本满意4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98.7%。在SCL-90评分中,患者的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等评分有了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身体与心理状况。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内
期刊
CPR技术和设备更新进展  为了在复苏期间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灌注压进而提高存活率,替代传统的人工CPR的设备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传统的CPR相比,这些技术和设备特别需要更多人员、训练和装备,或能在特殊的环境中使用。受过良好训练的救援人员应用这些CPR替代技术和装置可能改善一些特定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或短期的存活率。  一些设备最近已成为一些临床试验的焦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应用阻力单向活瓣装置(ITD
期刊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指出,目前我国每15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2004年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200/10万人,农村142/10万人,分别占死亡构成的37%和38%,居死亡原因的首位,在总死亡的威胁因素中排在第1位的是
期刊
目前国内外对肺外淋巴结核的内科治疗仍以全身化疗为主,其方案同肺结核治疗,为12~18个月。由于单纯全身用药治疗时间长、不良反应大,部分病例往往遗留窦道,且出现反复感染,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1]。本研究对家兔应用介入技术注射白及抗痨凝胶,使其在病变部位缓慢释放高浓度抗痨药物,从而抑制和杀死耐药结核杆菌,达到治疗目的。
期刊
溶栓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是通过溶解冠状动脉内的新鲜血栓,使血管再通,从而部分或完全恢复心肌组织的血流灌注。在大部分基层医院尚不能开展介入治疗的情况下,静脉溶栓仍是恢复心肌再灌注最常用的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