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变速器各车型结构不同,在遇到不熟悉的变速器时,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其结构与原理、装配顺序及各部调整方法,防止乱拆乱装而损坏变速器。
关键词:汽车 变速器 装配 调整
由于变速器各车型结构不同,在遇到不熟悉的变速器时,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其结构与原理、装配顺序及各部调整方法,防止乱拆乱装而损坏变速器。
一.变速器齿轮部分的装配与调整
变速器的装配顺序一般都是先装中间轴、倒档轴,再装第一轴或第二轴,最后装变速器盖。
1、装中间轴:先将三档、五档、取力与常啮齿轮以及承推垫圈、前轴承装在中间轴上,然后装上前轴承固定螺母,再把轴与齿轮一起装入壳内,最后装上后轴承和两端的轴承盖。
中间轴装完后,应检查齿轮端面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一般应为0.10—0.35mm,最大不得超过1.00mm)。经验检查法是用手转动齿轮,应旋转灵活而无卡滞现象,用螺钉旋具前后撬动齿轮,感觉不到有轴向间隙,即认为合适。如间隙过大,多数是由于轴承的钢珠与滚道间轴向磨损严重松旷,或因垫片过厚使轴承盖没有压紧轴承外座圈等原因而造成的。应予调整至适当的厚度。
2、装倒档轴:装倒档轴时,先将倒档齿轮轴承和隔离环装入齿轮孔中,放进壳体内(大齿轮向前),再装入倒档轴和锁片。其齿轮在轴上的轴向间隙为0.10~0.35mm,过大可在齿轮两端面加适当厚度的钢质垫圈进行调整。与中间轴倒档齿轮啮合间隙应均匀,一般不超过0.70mm,齿轮端面圆跳动量要小,齿轮的端面与壳体间隙不得超过1.00mm。
齿轮端面圆跳动误差可用百分表检查,也可用划线针或螺钉旋具等接近旋转齿轮端面时,是否有间断性摩擦声响而定。产生端面圆跳动误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轴的弯曲或齿轮孔的歪斜,应将轴校正或更换齿轮。如果换新齿轮,最好成对更换,否则初期运行中会有响声,因新旧齿廓不同。此外还应检查齿合印痕,正常的啮合印痕距齿顶和齿根应为0.50~2.00mm,啮合面积不得小于齿工作面的1/2,否则应另行选配或用软轴砂轮进行修整。如果当倒档齿轮组端面与壳体间间隙超过1mm时,可在它们之间垫以适当厚度的垫片,以保证倒档齿轮不能与中间轴或第二轴上其他档齿轮相碰撞,然后再装上倒档轴及其锁片。
3、装第一轴:装配第一轴时要求轴向间隙不得超过0.30mm。同时,要检查常啮齿轮齿合情况,检查内容与方法同上。装上卡环和第一轴后轴承盖衬垫及后轴承盖和螺栓。
4、装第二轴:将止推垫圈,三档齿轮和滚针轴承,止推垫圈,五档齿轮和衬套,四、五档齿毂,锁紧垫圈套在第二轴上。将一、倒档齿轮和二、三档齿轮放在壳体内,插入第二轴,装上第二轴后轴承、里程表蜗轮。前端套上止推环,四、五档齿套(有锥形的一端向前)。然后将第二轴前滚针轴承装入第一轴孔中,装上第一轴。将第二轴轴承盖配好衬垫,装回壳体,再装上凸缘及螺母,并紧固前后两盖的螺栓。
检查三档齿轮与五档齿轮止推垫圈间的间隙、五档齿轮与齿毂的间隙。间隙应为0.10~0.40mm,最大不得超过0.80mm。这个间隙是必要的,因为三、五档齿轮在其他档工作时会相对于第二轴转动,为减少摩擦阻力和齿轮端面的磨损,就必须有轴向间隙。但这个间隙又不宜过大,因为三、五档齿轮啮合靠的是短套齿,在负荷交变时,这些齿轮都可能产生轴向移动而减少齿轮啮合长度,使“跳档”倾向增大。
如果间隙过小或无间隙,往往在扭紧二轴前端固定螺母后,出现三、五档轮转动不灵活或卡着现象,即使挂人空档,二轴仍然在旋转,造成换档发响,齿轮严重磨损,变速器工作失常。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三档齿轮止推垫圈过厚,使三档齿轮卡死,无法空转;衬套长度不够,当扭紧轴端螺母时,齿毂首先压紧了五档齿轮,使五档齿轮卡死而无法空转;衬套与五档齿轮的配合方法不对。衬套压人五档齿轮内成静配合时,即使衬套长度合适,当扭紧二轴前端固定螺母后,衬套被压紧,与衬套静配合的齿轮无法转动。可见这种配合情况是不合适的。如果在这种配合情况下为使五档齿轮能够转动,而把前端固定螺母旋松,或事先不按规定的扭紧力矩扭紧螺母,这样的做法同样也是不正确的,而且后果将很严重。因为由于固定螺母的旋松,就使齿毂、齿轮的轴向窜动增大,轻者使跳档趋势增大,严重时甚至使固定螺母有完全松脱的可能,造成齿轮牙齿打坏,引起严重事故。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选择衬套时,其长度要大于五档齿轮宽度,以保证齿毂压紧衬套时与五档齿轮间保持0.10~0.40mm的间隙。衬套外径要小于五档齿轮内径,以保证五档齿轮与衬套之间的滑动配合。在衬套端头有一圆柱形销钉,应卡在第二轴的花键里,使衬套定位,以保证衬套与第二轴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而只允许衬套和五档齿轮之间有相对运动。这样,当扭紧前端固定螺母,齿毂压紧衬套时,齿轮将不再被卡死。由此可见,若间隙不当,可通过更换三档齿轮止推垫圈和选择长度不同的五档齿轮衬套进行调整。
最后将轴承盖、第二轴联结突缘上紧,固定螺母的扭紧力矩应为196N·m,检查第二轴轴向间隙应在0.10~0.48mm之间,最大不得超过0.50mm。若间隙过大应检查轴承、锁环及垫片是否选配适当。当齿轮传动部分装配完毕后,必须逐档检查传动情况,要求:各档转动自如,不能有碰撞现象;滑动齿轮移动自如,啮合顺利;齿轮啮合时无不正常的声响。
二.变速器盖及操纵部分的装配与检查
在装叉轴时必须在空档位置进行,以免锁住球卡死而损坏零件。在安装锁止装置的弹簧及钢球时,为防止钢球飞出丢失或伤人,可采用一直径略小于变速叉轴直径的导向轴利用导向轴的斜面,将钢球压入定位孔内,变速叉轴便很容易跟随装入。在装复倒档锁销时,应旋转调整螺母,使锁销的顶端与导动块的缺口平齐,即为合适。
叉轴装完后,应用铁丝将叉的固定螺钉锁好,检查操纵部分的定位、互锁装置是否正确完善。即把变速器盖夹在台虎钳上,轮流换人各档位置时应自如;换人任何一档,扳动其他变速叉时,应不能再换人其他档为正常。最后把变速杆和变速叉均拨至空档位置,再装上变速器壳体(判断空档位置的方法是,转动第一轴时第二轴不转;变速叉在空档时与导动块的缺口应平齐),扭紧螺栓。
变速器的装配与调整的良好与否,对修理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仅有零件修理质量而无正确的装配和调整质量,仍无法保证变速器的正常工作,甚至还会出现新的故障。在装配过程中,要按照零件相互配合的各种构造形式,根据具体情况及特点,严格技术标准要求,一丝不苟地认真装配,否则将会造成返工,甚至失败,浪费工时和材料。
关键词:汽车 变速器 装配 调整
由于变速器各车型结构不同,在遇到不熟悉的变速器时,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其结构与原理、装配顺序及各部调整方法,防止乱拆乱装而损坏变速器。
一.变速器齿轮部分的装配与调整
变速器的装配顺序一般都是先装中间轴、倒档轴,再装第一轴或第二轴,最后装变速器盖。
1、装中间轴:先将三档、五档、取力与常啮齿轮以及承推垫圈、前轴承装在中间轴上,然后装上前轴承固定螺母,再把轴与齿轮一起装入壳内,最后装上后轴承和两端的轴承盖。
中间轴装完后,应检查齿轮端面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一般应为0.10—0.35mm,最大不得超过1.00mm)。经验检查法是用手转动齿轮,应旋转灵活而无卡滞现象,用螺钉旋具前后撬动齿轮,感觉不到有轴向间隙,即认为合适。如间隙过大,多数是由于轴承的钢珠与滚道间轴向磨损严重松旷,或因垫片过厚使轴承盖没有压紧轴承外座圈等原因而造成的。应予调整至适当的厚度。
2、装倒档轴:装倒档轴时,先将倒档齿轮轴承和隔离环装入齿轮孔中,放进壳体内(大齿轮向前),再装入倒档轴和锁片。其齿轮在轴上的轴向间隙为0.10~0.35mm,过大可在齿轮两端面加适当厚度的钢质垫圈进行调整。与中间轴倒档齿轮啮合间隙应均匀,一般不超过0.70mm,齿轮端面圆跳动量要小,齿轮的端面与壳体间隙不得超过1.00mm。
齿轮端面圆跳动误差可用百分表检查,也可用划线针或螺钉旋具等接近旋转齿轮端面时,是否有间断性摩擦声响而定。产生端面圆跳动误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轴的弯曲或齿轮孔的歪斜,应将轴校正或更换齿轮。如果换新齿轮,最好成对更换,否则初期运行中会有响声,因新旧齿廓不同。此外还应检查齿合印痕,正常的啮合印痕距齿顶和齿根应为0.50~2.00mm,啮合面积不得小于齿工作面的1/2,否则应另行选配或用软轴砂轮进行修整。如果当倒档齿轮组端面与壳体间间隙超过1mm时,可在它们之间垫以适当厚度的垫片,以保证倒档齿轮不能与中间轴或第二轴上其他档齿轮相碰撞,然后再装上倒档轴及其锁片。
3、装第一轴:装配第一轴时要求轴向间隙不得超过0.30mm。同时,要检查常啮齿轮齿合情况,检查内容与方法同上。装上卡环和第一轴后轴承盖衬垫及后轴承盖和螺栓。
4、装第二轴:将止推垫圈,三档齿轮和滚针轴承,止推垫圈,五档齿轮和衬套,四、五档齿毂,锁紧垫圈套在第二轴上。将一、倒档齿轮和二、三档齿轮放在壳体内,插入第二轴,装上第二轴后轴承、里程表蜗轮。前端套上止推环,四、五档齿套(有锥形的一端向前)。然后将第二轴前滚针轴承装入第一轴孔中,装上第一轴。将第二轴轴承盖配好衬垫,装回壳体,再装上凸缘及螺母,并紧固前后两盖的螺栓。
检查三档齿轮与五档齿轮止推垫圈间的间隙、五档齿轮与齿毂的间隙。间隙应为0.10~0.40mm,最大不得超过0.80mm。这个间隙是必要的,因为三、五档齿轮在其他档工作时会相对于第二轴转动,为减少摩擦阻力和齿轮端面的磨损,就必须有轴向间隙。但这个间隙又不宜过大,因为三、五档齿轮啮合靠的是短套齿,在负荷交变时,这些齿轮都可能产生轴向移动而减少齿轮啮合长度,使“跳档”倾向增大。
如果间隙过小或无间隙,往往在扭紧二轴前端固定螺母后,出现三、五档轮转动不灵活或卡着现象,即使挂人空档,二轴仍然在旋转,造成换档发响,齿轮严重磨损,变速器工作失常。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三档齿轮止推垫圈过厚,使三档齿轮卡死,无法空转;衬套长度不够,当扭紧轴端螺母时,齿毂首先压紧了五档齿轮,使五档齿轮卡死而无法空转;衬套与五档齿轮的配合方法不对。衬套压人五档齿轮内成静配合时,即使衬套长度合适,当扭紧二轴前端固定螺母后,衬套被压紧,与衬套静配合的齿轮无法转动。可见这种配合情况是不合适的。如果在这种配合情况下为使五档齿轮能够转动,而把前端固定螺母旋松,或事先不按规定的扭紧力矩扭紧螺母,这样的做法同样也是不正确的,而且后果将很严重。因为由于固定螺母的旋松,就使齿毂、齿轮的轴向窜动增大,轻者使跳档趋势增大,严重时甚至使固定螺母有完全松脱的可能,造成齿轮牙齿打坏,引起严重事故。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选择衬套时,其长度要大于五档齿轮宽度,以保证齿毂压紧衬套时与五档齿轮间保持0.10~0.40mm的间隙。衬套外径要小于五档齿轮内径,以保证五档齿轮与衬套之间的滑动配合。在衬套端头有一圆柱形销钉,应卡在第二轴的花键里,使衬套定位,以保证衬套与第二轴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而只允许衬套和五档齿轮之间有相对运动。这样,当扭紧前端固定螺母,齿毂压紧衬套时,齿轮将不再被卡死。由此可见,若间隙不当,可通过更换三档齿轮止推垫圈和选择长度不同的五档齿轮衬套进行调整。
最后将轴承盖、第二轴联结突缘上紧,固定螺母的扭紧力矩应为196N·m,检查第二轴轴向间隙应在0.10~0.48mm之间,最大不得超过0.50mm。若间隙过大应检查轴承、锁环及垫片是否选配适当。当齿轮传动部分装配完毕后,必须逐档检查传动情况,要求:各档转动自如,不能有碰撞现象;滑动齿轮移动自如,啮合顺利;齿轮啮合时无不正常的声响。
二.变速器盖及操纵部分的装配与检查
在装叉轴时必须在空档位置进行,以免锁住球卡死而损坏零件。在安装锁止装置的弹簧及钢球时,为防止钢球飞出丢失或伤人,可采用一直径略小于变速叉轴直径的导向轴利用导向轴的斜面,将钢球压入定位孔内,变速叉轴便很容易跟随装入。在装复倒档锁销时,应旋转调整螺母,使锁销的顶端与导动块的缺口平齐,即为合适。
叉轴装完后,应用铁丝将叉的固定螺钉锁好,检查操纵部分的定位、互锁装置是否正确完善。即把变速器盖夹在台虎钳上,轮流换人各档位置时应自如;换人任何一档,扳动其他变速叉时,应不能再换人其他档为正常。最后把变速杆和变速叉均拨至空档位置,再装上变速器壳体(判断空档位置的方法是,转动第一轴时第二轴不转;变速叉在空档时与导动块的缺口应平齐),扭紧螺栓。
变速器的装配与调整的良好与否,对修理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仅有零件修理质量而无正确的装配和调整质量,仍无法保证变速器的正常工作,甚至还会出现新的故障。在装配过程中,要按照零件相互配合的各种构造形式,根据具体情况及特点,严格技术标准要求,一丝不苟地认真装配,否则将会造成返工,甚至失败,浪费工时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