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開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常态,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通过分析得知:学生对活动的意义不了解、组队形式单一、内容专业性不足、活动流于形式、没有长效机制等。通过从教师资源、资金支持、点对点精准长期服务和结合时代主题提高成果转化等做出对策。
关键词:三下乡;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是各高校在暑期开展的一项意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2]。“三下乡”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通过参加“三下乡”能够让大学生真正感受社会、了解国情、服务社会、专业技能。然而,现阶段“三下乡”活动存在着对活动的意义不了解、组队形式单一、内容专业性不足、活动流于形式、没有长效机制等问题。因此,为更好地让大学生参与到实际中达到良好的实践的效果,本研究对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对教师开展座谈。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及存在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800份,收回772份。其中18-30岁占比755(97.8%)人,18岁以下17(2.2%)人。男生455(58.94%)人、女生317(41.06%)人。大一年级148(19.17%)人,大二年级371(48.06%)人,大三年级204(26.42%)人、大四年级占47(6.09%)人、其他年级占2(0.26%)人。
1.活动了解程度高,积极性强
多数学生对暑期“三下乡”活动了解度较高且都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从数据上看,知道“三下乡“活动的人数为545(70.6%)人;知道但不太了解的为205(26.55%)人;完全不知道的有22(2.85%)人(表1)。从接受培训的情况看,接受过关于三下乡培训的人数为539(69.8%)人;未受到过培训为233(23.58%);活动之前队伍内有过说明人数为590(76.42%)人,未说明的人数为182(23.58%)(图3);学生对“三下乡”的态度,非常积极的有490(63.47%)人,比较积极的有232(30.05%)人、不积极的有23(2.98%)人、不参加的有27(3.05%)人。从以上数据分析得知,学校和各学院对“三下乡”活动的宣传已达到活动要求。
2.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专业性不足
从问卷数据分析得知,活动形式大多与跟班级组队和跨班级组队为主,班级内部组队的人数占517(66.97%)人,跨班级组队人数占164(21.24%)人,回到家乡做志愿者的只占29(3.76%)人,跟随校队或者重点队的有62(8.03%)人(表2)。活动内容主要为到公园等场所的有419(54.27%)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调研活动的有399(51.68%)人,普及环境、卫生、科普、法律知识等有354(45.85%)人、支教开设英语、语文、数学等具体开课程的有141(18.26%)人、为当地居民解惑的有182(23.58%)人、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有102(13.21%)人(表3),从这些数据可知学生组队形式主要以班级和跨班级的组队较为多,所掌握知识内容范围相近且解决问题范围减小,活动很难凸显专业特色。
3.活动流于形式
从活动持续的时间看302(39.12%)的人会一天内结束活动,300(38.86%)的人会在三天或三天以内结束活动,114(14.77%)的人会一周一周以内、只有56(7.25%)的人用时一周以上(表4)。发现活动持续的时间过短,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一、学校要重视度和考核机制不足;二、学生把活动当成赚学分平台或者游玩的机会;三、学生没有联系实践的渠道。
活动收获上主要是:一般、有点触动的有525(68.01%)人,对当地民风民俗和乡村山区环境的了解和体验420(54.4%)人,磨炼意志,能吃苦耐劳,锻炼了创新实践、应变等能力104(13.74%)人等(表5)。发现学生在磨炼意志、吃苦耐劳、创新实践、提高应变等能力等方面得不到锻炼。
3.活动没有长效机制
从负责“三下乡”活动的老师了解到很多学生的每年的“三下乡”活动的内容和地点都会不同,一般只有重点队可能有连续服务,其他小分队都没有连续服务,很难达到三下乡本来的效果。观察发现,近几年连续去红色公园和烈士陵园扫墓活动是大学生青睐的主题,说明学生对三下乡的了解只是程序了解并没有真正了解其内涵和意义。
二、对策及解决方案
1.合理利用教师资源
高校和地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围绕专业优势,结合当地需求,力求解决地方企业、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高校和地方在合作中互惠双赢。动员专业课教师形成“导师制”参加项目和团队,多方面、多层次指导三下乡。
2.加大资金支持
经费支持是三下乡开展的重要的因素,由于经费有限,因此有很多的创新创意的活动无法进行,所以学院和学校层面适当给予经费支持,减少学生经费压力。此外,可向政府、企业寻求赞助等方法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3.精准长期服务
利用新媒体高效宣传精准长期服务的方针政策,台相关的保障机制保护学生安全的同时让国家、高校、基地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保障活动的连续性,深化活动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力,激发学生看准基地的难点、盲点从而进行精准服务。
4.提高成果转化
社会实践的成果转化与否,对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效果有直接影响。高校应该立足于长远,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将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结合脱贫攻坚主题和各科技类比赛项目进行成果转化。真正为乡村振兴做出可实施的方案,通过各种科技比赛实时成果转化。
三、总结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当代高校培养学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磨炼意志、锻炼能力重要的途径。学校、社会、学生要高度重视,正确面对“三下乡”活动,不断探索新时代暑期三下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理念。
参考文献
[1]周胜良, 王业兵, 邢亮.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1(04):14-15.
[2]韩金凤.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面面观[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0(006):8-10.
[3]谭卉, 荣梓娴. 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林类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34):181-181,182.
关键词:三下乡;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是各高校在暑期开展的一项意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2]。“三下乡”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通过参加“三下乡”能够让大学生真正感受社会、了解国情、服务社会、专业技能。然而,现阶段“三下乡”活动存在着对活动的意义不了解、组队形式单一、内容专业性不足、活动流于形式、没有长效机制等问题。因此,为更好地让大学生参与到实际中达到良好的实践的效果,本研究对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对教师开展座谈。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及存在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800份,收回772份。其中18-30岁占比755(97.8%)人,18岁以下17(2.2%)人。男生455(58.94%)人、女生317(41.06%)人。大一年级148(19.17%)人,大二年级371(48.06%)人,大三年级204(26.42%)人、大四年级占47(6.09%)人、其他年级占2(0.26%)人。
1.活动了解程度高,积极性强
多数学生对暑期“三下乡”活动了解度较高且都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从数据上看,知道“三下乡“活动的人数为545(70.6%)人;知道但不太了解的为205(26.55%)人;完全不知道的有22(2.85%)人(表1)。从接受培训的情况看,接受过关于三下乡培训的人数为539(69.8%)人;未受到过培训为233(23.58%);活动之前队伍内有过说明人数为590(76.42%)人,未说明的人数为182(23.58%)(图3);学生对“三下乡”的态度,非常积极的有490(63.47%)人,比较积极的有232(30.05%)人、不积极的有23(2.98%)人、不参加的有27(3.05%)人。从以上数据分析得知,学校和各学院对“三下乡”活动的宣传已达到活动要求。
2.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专业性不足
从问卷数据分析得知,活动形式大多与跟班级组队和跨班级组队为主,班级内部组队的人数占517(66.97%)人,跨班级组队人数占164(21.24%)人,回到家乡做志愿者的只占29(3.76%)人,跟随校队或者重点队的有62(8.03%)人(表2)。活动内容主要为到公园等场所的有419(54.27%)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调研活动的有399(51.68%)人,普及环境、卫生、科普、法律知识等有354(45.85%)人、支教开设英语、语文、数学等具体开课程的有141(18.26%)人、为当地居民解惑的有182(23.58%)人、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有102(13.21%)人(表3),从这些数据可知学生组队形式主要以班级和跨班级的组队较为多,所掌握知识内容范围相近且解决问题范围减小,活动很难凸显专业特色。
3.活动流于形式
从活动持续的时间看302(39.12%)的人会一天内结束活动,300(38.86%)的人会在三天或三天以内结束活动,114(14.77%)的人会一周一周以内、只有56(7.25%)的人用时一周以上(表4)。发现活动持续的时间过短,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一、学校要重视度和考核机制不足;二、学生把活动当成赚学分平台或者游玩的机会;三、学生没有联系实践的渠道。
活动收获上主要是:一般、有点触动的有525(68.01%)人,对当地民风民俗和乡村山区环境的了解和体验420(54.4%)人,磨炼意志,能吃苦耐劳,锻炼了创新实践、应变等能力104(13.74%)人等(表5)。发现学生在磨炼意志、吃苦耐劳、创新实践、提高应变等能力等方面得不到锻炼。
3.活动没有长效机制
从负责“三下乡”活动的老师了解到很多学生的每年的“三下乡”活动的内容和地点都会不同,一般只有重点队可能有连续服务,其他小分队都没有连续服务,很难达到三下乡本来的效果。观察发现,近几年连续去红色公园和烈士陵园扫墓活动是大学生青睐的主题,说明学生对三下乡的了解只是程序了解并没有真正了解其内涵和意义。
二、对策及解决方案
1.合理利用教师资源
高校和地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围绕专业优势,结合当地需求,力求解决地方企业、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高校和地方在合作中互惠双赢。动员专业课教师形成“导师制”参加项目和团队,多方面、多层次指导三下乡。
2.加大资金支持
经费支持是三下乡开展的重要的因素,由于经费有限,因此有很多的创新创意的活动无法进行,所以学院和学校层面适当给予经费支持,减少学生经费压力。此外,可向政府、企业寻求赞助等方法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3.精准长期服务
利用新媒体高效宣传精准长期服务的方针政策,台相关的保障机制保护学生安全的同时让国家、高校、基地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保障活动的连续性,深化活动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力,激发学生看准基地的难点、盲点从而进行精准服务。
4.提高成果转化
社会实践的成果转化与否,对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效果有直接影响。高校应该立足于长远,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将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结合脱贫攻坚主题和各科技类比赛项目进行成果转化。真正为乡村振兴做出可实施的方案,通过各种科技比赛实时成果转化。
三、总结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当代高校培养学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磨炼意志、锻炼能力重要的途径。学校、社会、学生要高度重视,正确面对“三下乡”活动,不断探索新时代暑期三下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理念。
参考文献
[1]周胜良, 王业兵, 邢亮.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1(04):14-15.
[2]韩金凤.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面面观[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0(006):8-10.
[3]谭卉, 荣梓娴. 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林类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34):18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