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入手,重点对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有效的提升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加快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城镇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不仅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处理,从而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然而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造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还存在一些小足和缺陷,影响到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科学的对策进行处理,从而推进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 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水土流失严重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管是经济发展的程度如何,都会对地资源和水资源都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和破坏,从而保证相关基础设施的方便建设。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水土流失面积有35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37.1%,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有200多万平方公里,治理的范围和力度仍需大大加强。水土流失已成为威胁中国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特别是西南地区的石漠化、西北地区的土地沙化、东北地区的黑土流失,以及遍布全国的坡耕地和侵蚀沟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1.2 城镇居民垃圾污染问题显著
现阶段,很多的城镇并小具有完善的污水处理技术,这样一来,城镇居民生活产生的大量污水就会在没有经过处理之后就会排放到江河湖海,对城镇的水质、土壤和农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降低了农作物的生产产量。城镇的大部分生活垃圾随意的堆积,垃圾的运输营运系统也小是很完善,与城镇化发展发展步伐严重脱节,垃圾也没有固定存放的场所,只是将垃圾简单的堆集在一起,对其的处理也没有专业化的设备,从容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和多次污染,对城镇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1.3 城镇工业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比较重视,因此城市工业的发展和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但事实上,很多的乡镇企业的经营模式都是粗放型的,缺乏规范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加之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小是很大,所以企业投资到污染治理方而的资金是有限的,从而造成重的工业污染,形成“三废“。在2013年,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出现严重的雾霆天气,经过专家的分析和研究,获得的结果是山于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的,当然也包括工业废气。
1.4 农业资源污染严重
农药、化肥、农膜面源污染。我国是农药、化肥生产及使用大国,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化肥施用量为5561.7万吨,从趋势上看化肥的施用量仍在持续增加。中国还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严重超标的农药、化肥使用量,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大量的农药、化肥流失,对地表及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使用农膜产生的下可降解的“白色污染”严重地危害着土壤质量。
养殖场粪便污染。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建设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大量养殖场的建成,使畜禽由原来的分散养殖变成了集中养殖,下但增加了产出数量,也大大提高了畜禽的质量。然而,规模化养殖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其中一小部分被用于农家肥使用,而绝大部分粪便露天堆放,严重地污染空气、土壤及水源,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啊。由于技术的匾乏,畜禽粪便下能得到资源化的处理,进而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及应有利益的损失。
2 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水土资源流失的保护
相关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植被覆盖率,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问题。一些城市政府为了提高政绩水平,会加强形象工程的建设,因此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比较看重的是眼前的经济利益,对城镇土地过多的占用,促使建筑用地越来越大,单纯的追求经济增加,但是监管工作却没有做到位,这样一来,促使城镇土壤的植被率大幅度的下降。为了有效控制该项问题,需要对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减少城市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促进城镇化的建设水平的提升。
2.2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口问题一直是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口问题是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源。为此,只有对人口当前过快的增长局而子以合理控制,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然而,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下断地掠夺资源,污染环境。在人们陶醉于自己战胜自然的时候,大自然也用各种灾害狠狠的报复了人类。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使农村社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合理利用协调发展。此外,还需要通过电视、媒体等平台大力宣传,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子以普及,有效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成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的自觉行为。
2.3 建立完善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着重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及污染受害者建立补偿办法。建立生态环保投入的长效机制,多设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增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并且出台配套的优惠政策,如优惠贷款、税收的减免、补贴等措施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按照污染种类、污染程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等级的补偿标准,以及规范的生态补偿操作流程,使补偿资金有针对性,合理化、透明化。
2.4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尤为重要。我国应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实施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行动。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等。各级政府、企业在开发项目之前,务必考虑到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啊,杜绝无规划的开发。
另外,在完善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同时,应该结合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制定地方性配套法规及规章制度,填补法律空白,进一步约束乡镇企业排污问题,畜禽污染问题,农村农药、化肥、农膜污染问题以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方面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是城镇化进程的首要任务。要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加强公众环保意识,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高伟宽.浅析区域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科技,2009,(1):108-109
[2]史亚楠,咚光雾.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3.
[3]杨仕康.试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国土经济,2002(8).
[4]张娜.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4(4):57-58.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有效的提升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加快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城镇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不仅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处理,从而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然而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造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还存在一些小足和缺陷,影响到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科学的对策进行处理,从而推进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 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水土流失严重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管是经济发展的程度如何,都会对地资源和水资源都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和破坏,从而保证相关基础设施的方便建设。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水土流失面积有35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37.1%,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有200多万平方公里,治理的范围和力度仍需大大加强。水土流失已成为威胁中国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特别是西南地区的石漠化、西北地区的土地沙化、东北地区的黑土流失,以及遍布全国的坡耕地和侵蚀沟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1.2 城镇居民垃圾污染问题显著
现阶段,很多的城镇并小具有完善的污水处理技术,这样一来,城镇居民生活产生的大量污水就会在没有经过处理之后就会排放到江河湖海,对城镇的水质、土壤和农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降低了农作物的生产产量。城镇的大部分生活垃圾随意的堆积,垃圾的运输营运系统也小是很完善,与城镇化发展发展步伐严重脱节,垃圾也没有固定存放的场所,只是将垃圾简单的堆集在一起,对其的处理也没有专业化的设备,从容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和多次污染,对城镇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1.3 城镇工业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比较重视,因此城市工业的发展和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但事实上,很多的乡镇企业的经营模式都是粗放型的,缺乏规范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加之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小是很大,所以企业投资到污染治理方而的资金是有限的,从而造成重的工业污染,形成“三废“。在2013年,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出现严重的雾霆天气,经过专家的分析和研究,获得的结果是山于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的,当然也包括工业废气。
1.4 农业资源污染严重
农药、化肥、农膜面源污染。我国是农药、化肥生产及使用大国,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化肥施用量为5561.7万吨,从趋势上看化肥的施用量仍在持续增加。中国还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严重超标的农药、化肥使用量,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大量的农药、化肥流失,对地表及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使用农膜产生的下可降解的“白色污染”严重地危害着土壤质量。
养殖场粪便污染。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建设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大量养殖场的建成,使畜禽由原来的分散养殖变成了集中养殖,下但增加了产出数量,也大大提高了畜禽的质量。然而,规模化养殖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其中一小部分被用于农家肥使用,而绝大部分粪便露天堆放,严重地污染空气、土壤及水源,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啊。由于技术的匾乏,畜禽粪便下能得到资源化的处理,进而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及应有利益的损失。
2 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水土资源流失的保护
相关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植被覆盖率,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问题。一些城市政府为了提高政绩水平,会加强形象工程的建设,因此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比较看重的是眼前的经济利益,对城镇土地过多的占用,促使建筑用地越来越大,单纯的追求经济增加,但是监管工作却没有做到位,这样一来,促使城镇土壤的植被率大幅度的下降。为了有效控制该项问题,需要对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减少城市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促进城镇化的建设水平的提升。
2.2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口问题一直是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口问题是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源。为此,只有对人口当前过快的增长局而子以合理控制,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然而,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下断地掠夺资源,污染环境。在人们陶醉于自己战胜自然的时候,大自然也用各种灾害狠狠的报复了人类。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使农村社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合理利用协调发展。此外,还需要通过电视、媒体等平台大力宣传,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子以普及,有效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成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的自觉行为。
2.3 建立完善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着重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及污染受害者建立补偿办法。建立生态环保投入的长效机制,多设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增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并且出台配套的优惠政策,如优惠贷款、税收的减免、补贴等措施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按照污染种类、污染程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等级的补偿标准,以及规范的生态补偿操作流程,使补偿资金有针对性,合理化、透明化。
2.4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尤为重要。我国应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实施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行动。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等。各级政府、企业在开发项目之前,务必考虑到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啊,杜绝无规划的开发。
另外,在完善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同时,应该结合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制定地方性配套法规及规章制度,填补法律空白,进一步约束乡镇企业排污问题,畜禽污染问题,农村农药、化肥、农膜污染问题以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方面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是城镇化进程的首要任务。要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加强公众环保意识,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高伟宽.浅析区域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科技,2009,(1):108-109
[2]史亚楠,咚光雾.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3.
[3]杨仕康.试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国土经济,2002(8).
[4]张娜.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4(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