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当下“问题学生”呈现出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多样,“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难度越来越大。本文将结合笔者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成长性视角探寻“问题学生”转化的策略,为其健康发展开启一扇温暖的窗。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温度
一、迷茫摸索中不知所措
初为班主任时,靠着生冷的校规班纪和一腔热血,处理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有时甚至还出现过难以收拾的局面。对问题学生,纵然我使尽了我懂得的十八般武艺,他则“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魏然不动”,深深的挫败感粉碎了我坚守多年的教育理想和期盼学生向好、向上的各种念想。失望、失落参杂着自责、彷徨,然后继续我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迷茫的我曾一度找不到前行的方向。2002年,刚从福州师专毕业的我,被分配到距家乡十几里外的邻镇——店下镇工作,这是我教师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也是我与一届又一届学生朝夕相伴的地方,刚开始还可以,但随着高一升高二进行文理分科,我接手了文科班开始,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里,通常是理科读不来的孩子才选择走上文科的道路,由此可见,这班孩子的层次、素养是个什么情况,鱼龙混杂,问题是一件接一件弄得我焦头烂额。未踏入教育行业前,未接触到这班孩子前,我曾经认为我可以做得很好,但如今现实却给了我重重地一击,也给我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这个男孩是练体育的,一个瘦小的男生,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论老师还是同学,他都不爱搭理,我想这也正常,人总有内向和外向,内向点也没什么不好。但随着深入地相处,我发现他有着一身的恶习,翘课、睡觉、抽烟,本该好好读书,勇于追梦的大好年纪,却都献给了混社会,那时的他不知理想为何物,不知学习的意义,也无半点学习的兴趣。他的父亲总埋怨母亲太宠着他了,他的母亲则倾诉着自己内心的委屈,他爸爸从没有管过他,从小孩子犯点错非打即骂,我也没少跟孩子说要好好读,但一点用也没有,孩子不听我的。看着夫妻两满脸的无奈,无声的叹息,我也是长长的叹息,不知所以……,反复数次违纪后父母把孩子领了回去,孩子就再也没来学校上学了,这个孩子后来我再也没有遇见。
二、反思积淀中砥砺前行
如今的我在教育这个平凡又不凡的岗位上已走过十八年,亲历许许多多孩子,在教育问题学生上,我有个更深刻地认知,感谢阅读,让我接触到张文质老师生命化教育,陶秒如老师做温暖的教育和许多优秀的教育影片,他们用自己的教育故事让我逐渐明白:教师的本分是给孩子一生的温暖,这份温暖,问题学生更需要。
1.用爱滋润“问题学生”的心田
身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对待“问题学生”要有“他虐我千百遍,我待他如初恋”的博大师爱和教育情怀,“想为你好,你值得被爱”是教师威严所在,也是教师生命特别精彩的一格。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有一段话特别感人:“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面对一群被老师和家长放弃的孩子,一群自暴自弃在问题学生的路上越走越远的孩子,马修老师却告诉他们:你值得享受宽容和善意;你值得被爱、被期待;你值得一切美好的东西。他把爱分给了每个孩子,这群习惯被责骂惩罚的孩子,终于在爱中变得柔软。这是影片深深打动人的地方,发生在这些学生的故事,竟使我对命运感产生某种触动,要是他们没有遇上马修这样的老师,他们的人生之路将有怎样的不同?
2.找病因,究病理,对症下药
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是解决“问题学生”存在问题的关键。每一个“问题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帮扶“问题学生”时,我们得找准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出现问题?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同伴的,网络世界里的,进行分析寻找对策。《教育故事——汤普森夫人》中汤普森夫人面对衣服很邋遢,身上也不整洁,无法跟其他孩子玩到一块的泰迪。起初很喜欢在他的卷子上用红笔画一个个红叉,后来通过审阅档案意识到泰迪为何从一个优秀的孩子沦为为性格孤僻,上课睡觉,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在自责后开始特别关注、并以实际行动给予泰迪最大的鼓励,让这个“问题学生”成功蜕变,最终成为一名医学博士。
3.标本兼治,重建班风,重塑心灵
再者,“问题学生”的问题不能停留在治标上,还需要多点耐心在治本上,要让灵魂无纷扰,必须让美德占据心灵。为实现这样的宏愿,我们必须站在建设者的高度,重建良好班风班貌,重建认同,让问题学生时时沐浴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去思考,去践行,去改变。“问题学生”问题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因此“问题学生”的转化也不可能是一日之功,正如生命化教育家张文质老师所说:“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慢教育”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来。
三、共同研磨中坚定成长
在社会浮躁、家长盲目、学校功利的教育生态下,滋生出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他们身上的问题复杂多变,有的甚至很极端,单靠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很难让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因而我们需要报团,需要组成共同体形式,排忧解难,共同学习,合作交流,共研方法,让智慧在碰撞中生成。因此,當我们学校的德育处主任提议通过德育沙龙形式来推动我校德育工作更有效开展时,我们一拍即合,基于校情和师情,我们想先从案例分析、班级建设开始做,从研讨鲜活的案例中汲取教书育人的点滴智慧。我们已经开展了第一期,我们也期待将有更多的教育同仁参与到这个队伍中来,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做好当下,改变学生的未来,也改变自己。
愿教育因为我们而更有希望,也期望我们因教育而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蒲莉,“问题学生”的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S1期
[2]李梅,转变问题学生的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6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温度
一、迷茫摸索中不知所措
初为班主任时,靠着生冷的校规班纪和一腔热血,处理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有时甚至还出现过难以收拾的局面。对问题学生,纵然我使尽了我懂得的十八般武艺,他则“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魏然不动”,深深的挫败感粉碎了我坚守多年的教育理想和期盼学生向好、向上的各种念想。失望、失落参杂着自责、彷徨,然后继续我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迷茫的我曾一度找不到前行的方向。2002年,刚从福州师专毕业的我,被分配到距家乡十几里外的邻镇——店下镇工作,这是我教师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也是我与一届又一届学生朝夕相伴的地方,刚开始还可以,但随着高一升高二进行文理分科,我接手了文科班开始,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里,通常是理科读不来的孩子才选择走上文科的道路,由此可见,这班孩子的层次、素养是个什么情况,鱼龙混杂,问题是一件接一件弄得我焦头烂额。未踏入教育行业前,未接触到这班孩子前,我曾经认为我可以做得很好,但如今现实却给了我重重地一击,也给我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这个男孩是练体育的,一个瘦小的男生,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论老师还是同学,他都不爱搭理,我想这也正常,人总有内向和外向,内向点也没什么不好。但随着深入地相处,我发现他有着一身的恶习,翘课、睡觉、抽烟,本该好好读书,勇于追梦的大好年纪,却都献给了混社会,那时的他不知理想为何物,不知学习的意义,也无半点学习的兴趣。他的父亲总埋怨母亲太宠着他了,他的母亲则倾诉着自己内心的委屈,他爸爸从没有管过他,从小孩子犯点错非打即骂,我也没少跟孩子说要好好读,但一点用也没有,孩子不听我的。看着夫妻两满脸的无奈,无声的叹息,我也是长长的叹息,不知所以……,反复数次违纪后父母把孩子领了回去,孩子就再也没来学校上学了,这个孩子后来我再也没有遇见。
二、反思积淀中砥砺前行
如今的我在教育这个平凡又不凡的岗位上已走过十八年,亲历许许多多孩子,在教育问题学生上,我有个更深刻地认知,感谢阅读,让我接触到张文质老师生命化教育,陶秒如老师做温暖的教育和许多优秀的教育影片,他们用自己的教育故事让我逐渐明白:教师的本分是给孩子一生的温暖,这份温暖,问题学生更需要。
1.用爱滋润“问题学生”的心田
身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对待“问题学生”要有“他虐我千百遍,我待他如初恋”的博大师爱和教育情怀,“想为你好,你值得被爱”是教师威严所在,也是教师生命特别精彩的一格。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有一段话特别感人:“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面对一群被老师和家长放弃的孩子,一群自暴自弃在问题学生的路上越走越远的孩子,马修老师却告诉他们:你值得享受宽容和善意;你值得被爱、被期待;你值得一切美好的东西。他把爱分给了每个孩子,这群习惯被责骂惩罚的孩子,终于在爱中变得柔软。这是影片深深打动人的地方,发生在这些学生的故事,竟使我对命运感产生某种触动,要是他们没有遇上马修这样的老师,他们的人生之路将有怎样的不同?
2.找病因,究病理,对症下药
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是解决“问题学生”存在问题的关键。每一个“问题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帮扶“问题学生”时,我们得找准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出现问题?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同伴的,网络世界里的,进行分析寻找对策。《教育故事——汤普森夫人》中汤普森夫人面对衣服很邋遢,身上也不整洁,无法跟其他孩子玩到一块的泰迪。起初很喜欢在他的卷子上用红笔画一个个红叉,后来通过审阅档案意识到泰迪为何从一个优秀的孩子沦为为性格孤僻,上课睡觉,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在自责后开始特别关注、并以实际行动给予泰迪最大的鼓励,让这个“问题学生”成功蜕变,最终成为一名医学博士。
3.标本兼治,重建班风,重塑心灵
再者,“问题学生”的问题不能停留在治标上,还需要多点耐心在治本上,要让灵魂无纷扰,必须让美德占据心灵。为实现这样的宏愿,我们必须站在建设者的高度,重建良好班风班貌,重建认同,让问题学生时时沐浴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去思考,去践行,去改变。“问题学生”问题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因此“问题学生”的转化也不可能是一日之功,正如生命化教育家张文质老师所说:“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慢教育”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来。
三、共同研磨中坚定成长
在社会浮躁、家长盲目、学校功利的教育生态下,滋生出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他们身上的问题复杂多变,有的甚至很极端,单靠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很难让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因而我们需要报团,需要组成共同体形式,排忧解难,共同学习,合作交流,共研方法,让智慧在碰撞中生成。因此,當我们学校的德育处主任提议通过德育沙龙形式来推动我校德育工作更有效开展时,我们一拍即合,基于校情和师情,我们想先从案例分析、班级建设开始做,从研讨鲜活的案例中汲取教书育人的点滴智慧。我们已经开展了第一期,我们也期待将有更多的教育同仁参与到这个队伍中来,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做好当下,改变学生的未来,也改变自己。
愿教育因为我们而更有希望,也期望我们因教育而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蒲莉,“问题学生”的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S1期
[2]李梅,转变问题学生的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