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推进辽阳县城镇化建设的进展,对首山新城和刘二堡新市镇实施控详规,并对该地区长期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辽阳县;城镇化;控详规
背景
按照辽宁省辽阳市文件要求,辽阳县对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落实,成立了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部门及乡镇参加的专题会议,结合辽阳县“十二五”规划,针对推进城镇化工作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并明确了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在有序进行。
1 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1.1 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推进城镇化实施方案
辽阳县委托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刘二堡前杜村城镇化实施规划编制任务,并上报市里。规划涵盖首山镇和兴隆镇25个行政村42个居民点,规划面积78.1k㎡。估算动迁投资54亿元。规划2011年重点完成马伊屯和安庄子的城中村改造工程,2012年重点完成向阳寺和土台子的城中村改造工程,为城市近期发展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指标。2015年将逐步完成首山镇其余村庄改造,并初步启动兴隆镇部分村庄的集中建设工作,为远期首山新城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用地指标。到2015年末实现建设用地18.0 k㎡,人均建设用地120㎡/人.
1.2 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编制重点区域的控详规
1.2.1 首山新城城镇化基本情况:
1、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辽阳县责成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以马伊屯整村改造为重点编制了控详规。马伊屯村作为新城建设的起步区,规划控制范围1.6 KM2,回迁安置为就地安置,动迁核量工作已结束。拟动迁人口0.53万人,拟动迁房屋总建筑面积1.41万M2。西部控股有限公司年前与政府已签署了改造框架协议,相信不久将会签署正式协议。
2、改造向阳寺、土台村。两地均为就地回迁安置,其中将向阳寺村整体动迁改造,打造山水入城的公园式高档居住区;将土台村整体动迁改造,打造宜居小区。这两个项目西部控股有限公司均有意改造,其中土台村浙江一开发公也有意开发,目前正在洽谈之中。
3、辽鞍路两侧改造完成了控详规,以辽鞍路为突破口对辽鞍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对两侧厂房等建筑进行改造,通过对道路两侧建筑和景观的美化处理,提升辽阳县城市整体形象,形成辽阳县的十里景观画廊。
1.2.2 刘二堡新市镇城镇化基本情况:
1、老城区改造工作紧锣密鼓。
2011年计划动迁刘柳街两侧的居民,藤空土地17万平方米,用于建设一座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商贸城,其余土地建居民区,安置村屯居民。目前刘二堡城镇拆迁核量工作已完成,现正进入规划阶段。
2、前杜中心村建设全面展开
由省规划院负责的《中心村总体规划》现已完成编制工作。计划将后杜村、陆家村并入前杜中心村。实现生活城镇化、环境花园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住宅小区3月份起开始建设。
3、金桥街贯通及金廊花园小区开发
动迁河南村居民,腾空土地10万平方米;可建设回迁安置房15万平方米。现已进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阶段。
4、刘柳大街东贯及安置房建设工程
拆迁东堡村、中心村居民,腾空土地200万平方米,可建设安置房300万平方米。现已转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阶段。
1.3 全面铺开新城新市镇建设工作
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总体规划已委托同济大学规划院完成论证,进入报批阶段。
1.3.1 首山新城村屯拆迁动迁核量工作基本结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首山新城投资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实现了城市雨污分流;投资的燃气项目完成燃气站建设和主管道铺设工程,已经实现供气;投资的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主体施工完成,铺设城区一级主管网9.5公里;投资的兴隆大街项目完成了地道桥穿越工程;投资自来水改造工程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投资实施了首山公园、兵马河植物园、外环路和城区绿化工程;投资实施了老城区路面修复、小区改造工程。
1.3.2刘二堡新市镇推进工作进展顺利。金桥街贯通、刘柳大街东贯、金廊花园小区及安置房建设工程拆迁核量、规划设计已经完成,马上转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工作;前杜村《中心村总体总体规划》已开始编制,计划将后杜村、陆家村并入前杜中心村,实现生活城镇化、环境花园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
2 城镇化建设的工作安排
2.1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抓紧完成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总体规划报批工作,同时做好拆迁补偿等前期工作,确保3月初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刘二堡前杜村三个试点安置区启动工作。首山新城启动马伊屯、安庄子1253户回迁楼建设。
作为首山新城的北侧入口,以风景区、清风寺广场的建设带动居住区的建设,居住区紧临高速出入口和兵马河景观带千亩植物园,同时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包括:初中、小学、酒店、医疗设施、市场等。
马伊屯地区北侧即靠近烈士陵园一侧,规划绿带40米,将风景区与居住区分隔开。兴隆大街红线宽50米,一侧各25米绿化带。沿兴隆大街两侧布置商业,打造该区的繁华景象。
2.2抓紧实施向阳寺、土台子、辽鞍路两侧的拆迁动迁核量工作,加大开发力度,以重点区域改造带动整个首山新城建设。
2.3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方案,将以刘二堡前杜村为重点抓紧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完成前杜村剩余300户居民回迁,确保整村动迁改造到位,开发设施农业5000亩。刘二堡新市镇启动安置600户回迁楼建设。通过土地增减挂钩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用地提供保证。
3 城镇化建设的工作建议
3.1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鼓励农民向城镇集聚
1、科学布点,认真做好集聚区建设。总结推广昆山市千灯镇“三置换”和花桥镇“双置换”工作中对集体资产股份“先量化,后拆迁;不量化,不撤村”的经验,彻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积极性。要防止为降低建设成本,选择边远地块建设集中居住区的情况。为增强小城镇建设的集聚效应,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率,集中居住区的建设,要紧靠城镇建城区、紧靠工业开发区、紧靠各类市场。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创业和就业机会,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2、加强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素质。要改变进城农民的培训方式,推动培训工作从普通技能培训向高级技能培训转化,从就业型培训向创业型培训转化,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培训引导创业。要把培养新型农民和新型农场主作为一种方向,加快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专业型、管理型高素质农民。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适时引进国内外或省内外高层次农业、农技优秀人才,引领农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3、深化改革,完善进城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大力扶持富民合作社发展,现有农村富民合作社营运能力及资源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要承担房产税、企业所得税、个人红利和政府基金,税负负担过重,影响发展。建议采取“能免则免,不能免则减”或“先征后返”等扶持政策。其他农村股份合作社也能给予相应的阶段性政策扶持。要创造环境,探索政策,鼓励农村富民合作社参与城镇化建设,使之通过参与建设而壮大经济实力,致富当地农民。要创新股份合作运作模式,完善股权分红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资金管理、产权量化等监督管理机制。
3.2 整合优化资源,培育支柱产业
1、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对城镇规划区内通过置换取得的建设用地,以及撤村并镇后腾出的土地资源,建议建立镇级土地储备机制。坚持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原则,提高土地资源的整体效益。在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时,对于土地资源的流向,政府要有适度的调控,并充分考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保证一定的股份比例,让所剩无几的土地资源,保证后续利用的发展有限空间。
2、加快培育支柱产业。确立主导产业,并不断扩大主导产业经营规模,以产业的集聚带动生产要素的集聚。各镇的产业发展定位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辅之以必要的产业政策引导,错位发展,尽可能避免同一层次城镇产业发展的过分雷同与重复,避免低水平恶性竞争和资源的浪费。
3、大力发展经营性实体。目前,木渎镇已组建七大经济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在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富民强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总结推广木渎镇多元化开发建设的模式和运作机制,优化镇级经济形态,良性运营集体资产,闯出一条城镇化建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之路。
4、加大生态和农田保护区异地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对于太湖、阳澄湖等生态和农田保护经济薄弱地区,一方面,要通过出台农业生态补偿办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异地发展”来注入“造血功能”。苏州已有“异地发展”的试点和成功经验,建议在土地指标置换、项目计划安排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3.3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管理资源向城镇延伸
1、强化镇级管理职能。借鉴嘉兴等地做法,出台强镇扩权政策,根据城镇的规模、发展定位,确定组织机构。赋予县级市政府驻地(城关)镇、中心镇、农业示范区,特别是改革试点先导区更多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用好“先试先行”的政策空间。建议重点中心镇党委政府机构适时升格,领导高配。同时,建议规划建设、城市管理、国土资源以及公安等派驻机构充实力量,强化职能,并授予相应的管理权职,提高办事效率和城镇管理水平。
2、推进新型社区管理。加强新型社区管理力量,实现由农村行政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转变,实现进城镇落户农民居住社区化、资产股份化、福利社保化和服务公共化的目标。在“农民”转变成“居民”的过程中,要把进城农民的就业创业服务、党团组织生活、民主选举权益等具体事项落到实处。
3、推进考核机制改革。根据城镇化建设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如把规划执行、特色立镇、改善民生、产业转型、生态保护、土地集约利用等等列入考核内容。考核办法由各职能部门联合制定、分类考评,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引导科学发展。
3.4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把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提高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来定位、来推进。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投入足够精力,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重大问题,建立城镇化建设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监督机制,齐抓共管,统筹协调,扎实工作,保证城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4 总结
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城镇的产业集中和人口集聚能力、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竞争能力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转变(即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由农民思想意识转变为市民思想意识;人均受教育年限等)、城镇所能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社区建设水平等质量要素作为衡量城镇化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体系。
关键词:辽阳县;城镇化;控详规
背景
按照辽宁省辽阳市文件要求,辽阳县对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落实,成立了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部门及乡镇参加的专题会议,结合辽阳县“十二五”规划,针对推进城镇化工作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并明确了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在有序进行。
1 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1.1 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推进城镇化实施方案
辽阳县委托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刘二堡前杜村城镇化实施规划编制任务,并上报市里。规划涵盖首山镇和兴隆镇25个行政村42个居民点,规划面积78.1k㎡。估算动迁投资54亿元。规划2011年重点完成马伊屯和安庄子的城中村改造工程,2012年重点完成向阳寺和土台子的城中村改造工程,为城市近期发展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指标。2015年将逐步完成首山镇其余村庄改造,并初步启动兴隆镇部分村庄的集中建设工作,为远期首山新城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用地指标。到2015年末实现建设用地18.0 k㎡,人均建设用地120㎡/人.
1.2 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编制重点区域的控详规
1.2.1 首山新城城镇化基本情况:
1、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辽阳县责成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以马伊屯整村改造为重点编制了控详规。马伊屯村作为新城建设的起步区,规划控制范围1.6 KM2,回迁安置为就地安置,动迁核量工作已结束。拟动迁人口0.53万人,拟动迁房屋总建筑面积1.41万M2。西部控股有限公司年前与政府已签署了改造框架协议,相信不久将会签署正式协议。
2、改造向阳寺、土台村。两地均为就地回迁安置,其中将向阳寺村整体动迁改造,打造山水入城的公园式高档居住区;将土台村整体动迁改造,打造宜居小区。这两个项目西部控股有限公司均有意改造,其中土台村浙江一开发公也有意开发,目前正在洽谈之中。
3、辽鞍路两侧改造完成了控详规,以辽鞍路为突破口对辽鞍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对两侧厂房等建筑进行改造,通过对道路两侧建筑和景观的美化处理,提升辽阳县城市整体形象,形成辽阳县的十里景观画廊。
1.2.2 刘二堡新市镇城镇化基本情况:
1、老城区改造工作紧锣密鼓。
2011年计划动迁刘柳街两侧的居民,藤空土地17万平方米,用于建设一座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商贸城,其余土地建居民区,安置村屯居民。目前刘二堡城镇拆迁核量工作已完成,现正进入规划阶段。
2、前杜中心村建设全面展开
由省规划院负责的《中心村总体规划》现已完成编制工作。计划将后杜村、陆家村并入前杜中心村。实现生活城镇化、环境花园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住宅小区3月份起开始建设。
3、金桥街贯通及金廊花园小区开发
动迁河南村居民,腾空土地10万平方米;可建设回迁安置房15万平方米。现已进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阶段。
4、刘柳大街东贯及安置房建设工程
拆迁东堡村、中心村居民,腾空土地200万平方米,可建设安置房300万平方米。现已转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阶段。
1.3 全面铺开新城新市镇建设工作
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总体规划已委托同济大学规划院完成论证,进入报批阶段。
1.3.1 首山新城村屯拆迁动迁核量工作基本结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首山新城投资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实现了城市雨污分流;投资的燃气项目完成燃气站建设和主管道铺设工程,已经实现供气;投资的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主体施工完成,铺设城区一级主管网9.5公里;投资的兴隆大街项目完成了地道桥穿越工程;投资自来水改造工程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投资实施了首山公园、兵马河植物园、外环路和城区绿化工程;投资实施了老城区路面修复、小区改造工程。
1.3.2刘二堡新市镇推进工作进展顺利。金桥街贯通、刘柳大街东贯、金廊花园小区及安置房建设工程拆迁核量、规划设计已经完成,马上转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工作;前杜村《中心村总体总体规划》已开始编制,计划将后杜村、陆家村并入前杜中心村,实现生活城镇化、环境花园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
2 城镇化建设的工作安排
2.1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抓紧完成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总体规划报批工作,同时做好拆迁补偿等前期工作,确保3月初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刘二堡前杜村三个试点安置区启动工作。首山新城启动马伊屯、安庄子1253户回迁楼建设。
作为首山新城的北侧入口,以风景区、清风寺广场的建设带动居住区的建设,居住区紧临高速出入口和兵马河景观带千亩植物园,同时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包括:初中、小学、酒店、医疗设施、市场等。
马伊屯地区北侧即靠近烈士陵园一侧,规划绿带40米,将风景区与居住区分隔开。兴隆大街红线宽50米,一侧各25米绿化带。沿兴隆大街两侧布置商业,打造该区的繁华景象。
2.2抓紧实施向阳寺、土台子、辽鞍路两侧的拆迁动迁核量工作,加大开发力度,以重点区域改造带动整个首山新城建设。
2.3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方案,将以刘二堡前杜村为重点抓紧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完成前杜村剩余300户居民回迁,确保整村动迁改造到位,开发设施农业5000亩。刘二堡新市镇启动安置600户回迁楼建设。通过土地增减挂钩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用地提供保证。
3 城镇化建设的工作建议
3.1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鼓励农民向城镇集聚
1、科学布点,认真做好集聚区建设。总结推广昆山市千灯镇“三置换”和花桥镇“双置换”工作中对集体资产股份“先量化,后拆迁;不量化,不撤村”的经验,彻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积极性。要防止为降低建设成本,选择边远地块建设集中居住区的情况。为增强小城镇建设的集聚效应,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率,集中居住区的建设,要紧靠城镇建城区、紧靠工业开发区、紧靠各类市场。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创业和就业机会,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2、加强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素质。要改变进城农民的培训方式,推动培训工作从普通技能培训向高级技能培训转化,从就业型培训向创业型培训转化,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培训引导创业。要把培养新型农民和新型农场主作为一种方向,加快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专业型、管理型高素质农民。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适时引进国内外或省内外高层次农业、农技优秀人才,引领农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3、深化改革,完善进城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大力扶持富民合作社发展,现有农村富民合作社营运能力及资源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要承担房产税、企业所得税、个人红利和政府基金,税负负担过重,影响发展。建议采取“能免则免,不能免则减”或“先征后返”等扶持政策。其他农村股份合作社也能给予相应的阶段性政策扶持。要创造环境,探索政策,鼓励农村富民合作社参与城镇化建设,使之通过参与建设而壮大经济实力,致富当地农民。要创新股份合作运作模式,完善股权分红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资金管理、产权量化等监督管理机制。
3.2 整合优化资源,培育支柱产业
1、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对城镇规划区内通过置换取得的建设用地,以及撤村并镇后腾出的土地资源,建议建立镇级土地储备机制。坚持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原则,提高土地资源的整体效益。在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时,对于土地资源的流向,政府要有适度的调控,并充分考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保证一定的股份比例,让所剩无几的土地资源,保证后续利用的发展有限空间。
2、加快培育支柱产业。确立主导产业,并不断扩大主导产业经营规模,以产业的集聚带动生产要素的集聚。各镇的产业发展定位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辅之以必要的产业政策引导,错位发展,尽可能避免同一层次城镇产业发展的过分雷同与重复,避免低水平恶性竞争和资源的浪费。
3、大力发展经营性实体。目前,木渎镇已组建七大经济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在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富民强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总结推广木渎镇多元化开发建设的模式和运作机制,优化镇级经济形态,良性运营集体资产,闯出一条城镇化建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之路。
4、加大生态和农田保护区异地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对于太湖、阳澄湖等生态和农田保护经济薄弱地区,一方面,要通过出台农业生态补偿办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异地发展”来注入“造血功能”。苏州已有“异地发展”的试点和成功经验,建议在土地指标置换、项目计划安排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3.3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管理资源向城镇延伸
1、强化镇级管理职能。借鉴嘉兴等地做法,出台强镇扩权政策,根据城镇的规模、发展定位,确定组织机构。赋予县级市政府驻地(城关)镇、中心镇、农业示范区,特别是改革试点先导区更多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用好“先试先行”的政策空间。建议重点中心镇党委政府机构适时升格,领导高配。同时,建议规划建设、城市管理、国土资源以及公安等派驻机构充实力量,强化职能,并授予相应的管理权职,提高办事效率和城镇管理水平。
2、推进新型社区管理。加强新型社区管理力量,实现由农村行政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转变,实现进城镇落户农民居住社区化、资产股份化、福利社保化和服务公共化的目标。在“农民”转变成“居民”的过程中,要把进城农民的就业创业服务、党团组织生活、民主选举权益等具体事项落到实处。
3、推进考核机制改革。根据城镇化建设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如把规划执行、特色立镇、改善民生、产业转型、生态保护、土地集约利用等等列入考核内容。考核办法由各职能部门联合制定、分类考评,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引导科学发展。
3.4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把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提高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来定位、来推进。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投入足够精力,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重大问题,建立城镇化建设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监督机制,齐抓共管,统筹协调,扎实工作,保证城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4 总结
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城镇的产业集中和人口集聚能力、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竞争能力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转变(即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由农民思想意识转变为市民思想意识;人均受教育年限等)、城镇所能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社区建设水平等质量要素作为衡量城镇化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