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引入与学生直接经验、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已逐步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要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发挥其功能,达成其目的,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四突破”。
一、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
实践活动不应拘泥于传统数学模式,应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给他们自由的时空,使学生在课外这个大课堂中,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并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价值,促使其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在不断的分享中积累。
在小学数学教材苏教版第七册中,安排有“我们去秋游”这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如果以传统的集体教学方式,在课堂的有限40分钟内,学生仅能借助于书本上呈现的材料来设计秋游方案,这种单一、枯燥的学习资料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因此,在课前、课后应让学生以同伴学习的方式自由结合,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秋游资料,将课内的学习成果有效地延续到课外,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就为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自主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可自由选择调查的地点、调查的内容、调查的方式等。
二、突破分科教学的学科限制
新的课程改革引入了综合课程的理念,唯有跳出了学科界限,才能以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地审视社会生活,进而引导关注整个生活,才能使课堂数学成为生活数学、社会数学,从而走出基础教育分科主义的泥沼。
“文学中的数学问题”适用于高年级段,通过欣赏学生在课前收集到的有趣的数字诗词、数字对联、数字成语,领略文学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文学中的妙用。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醉的山村风景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都不见。”利用数数,使得全诗妙趣横生。又如,崂山上的一副对联 “一蓑一笠一叶舟,一枝竹竿一条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10个“一”字恰到好处地渲染了月夜的幽静,烘托出了无尽的秋思;还可根据成语中涉及的数字写成算式:( )打碎敲+( )鸣惊人=( )望无际,( )丝万缕×( )全十美=( )古长青……学生在收集资料的活动过程中,必定会对数学有全新的认识,用全新的视角看待数学,从而喜爱数学。
三、突破教科书的教材限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挖掘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善于开发社会、自然等各领域的教育资源,将符号化、公式化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的素质和实际的素材,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资源,一笔宝贵的财富。
如,小学教学教材苏教版第七册“简单的统计(一)”,教材安排的例题是:统计一个班的学生最喜爱的球类活动的数据,这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很紧密,很难引起心理共鸣,没有心理体验。在此课教学前,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会运用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如,数数、记数等,能有意识地进行数据的统计,教师则结合生活中白色污染现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调查、收集快餐盒的一周使用量的资料,并学会用统计表的形式进行整理,同时通过对数据的计算、比较、分析和描述,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增强合作意识,锻炼实践能力,这些都是课本教材所提供的单一、枯燥的学习资料所无法达到的。
四、突破主客体的定位限制
教师的劳动价值正在相应发生转变,师生的“主体——客体”关系也转变为“你——我”的关系,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转变为“教师式学生”与“学生式教师”,教师在教的同时也在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师生共同成长、发展。
如,“我们去秋游”实践活动时,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装订成小册子,既有文字资料,也有图片资料,并将这些劳动成果向大家展示。当学生在介绍时,所有的学生都睁大眼睛看着屏幕,聚精会神地听着,好像在听一位导游为大家介绍景点:有文笔塔的来历,有卢沟桥的故事;有黄山的云海、怪石、奇松、温泉四大奇景,有峨眉山的特色药材和风味小吃……我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中学生迸发出的潜能。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一、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
实践活动不应拘泥于传统数学模式,应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给他们自由的时空,使学生在课外这个大课堂中,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并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价值,促使其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在不断的分享中积累。
在小学数学教材苏教版第七册中,安排有“我们去秋游”这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如果以传统的集体教学方式,在课堂的有限40分钟内,学生仅能借助于书本上呈现的材料来设计秋游方案,这种单一、枯燥的学习资料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因此,在课前、课后应让学生以同伴学习的方式自由结合,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秋游资料,将课内的学习成果有效地延续到课外,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就为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自主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可自由选择调查的地点、调查的内容、调查的方式等。
二、突破分科教学的学科限制
新的课程改革引入了综合课程的理念,唯有跳出了学科界限,才能以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地审视社会生活,进而引导关注整个生活,才能使课堂数学成为生活数学、社会数学,从而走出基础教育分科主义的泥沼。
“文学中的数学问题”适用于高年级段,通过欣赏学生在课前收集到的有趣的数字诗词、数字对联、数字成语,领略文学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文学中的妙用。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醉的山村风景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都不见。”利用数数,使得全诗妙趣横生。又如,崂山上的一副对联 “一蓑一笠一叶舟,一枝竹竿一条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10个“一”字恰到好处地渲染了月夜的幽静,烘托出了无尽的秋思;还可根据成语中涉及的数字写成算式:( )打碎敲+( )鸣惊人=( )望无际,( )丝万缕×( )全十美=( )古长青……学生在收集资料的活动过程中,必定会对数学有全新的认识,用全新的视角看待数学,从而喜爱数学。
三、突破教科书的教材限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挖掘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善于开发社会、自然等各领域的教育资源,将符号化、公式化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的素质和实际的素材,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资源,一笔宝贵的财富。
如,小学教学教材苏教版第七册“简单的统计(一)”,教材安排的例题是:统计一个班的学生最喜爱的球类活动的数据,这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很紧密,很难引起心理共鸣,没有心理体验。在此课教学前,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会运用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如,数数、记数等,能有意识地进行数据的统计,教师则结合生活中白色污染现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调查、收集快餐盒的一周使用量的资料,并学会用统计表的形式进行整理,同时通过对数据的计算、比较、分析和描述,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增强合作意识,锻炼实践能力,这些都是课本教材所提供的单一、枯燥的学习资料所无法达到的。
四、突破主客体的定位限制
教师的劳动价值正在相应发生转变,师生的“主体——客体”关系也转变为“你——我”的关系,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转变为“教师式学生”与“学生式教师”,教师在教的同时也在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师生共同成长、发展。
如,“我们去秋游”实践活动时,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装订成小册子,既有文字资料,也有图片资料,并将这些劳动成果向大家展示。当学生在介绍时,所有的学生都睁大眼睛看着屏幕,聚精会神地听着,好像在听一位导游为大家介绍景点:有文笔塔的来历,有卢沟桥的故事;有黄山的云海、怪石、奇松、温泉四大奇景,有峨眉山的特色药材和风味小吃……我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中学生迸发出的潜能。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