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在学校,常听人感叹“学生不愿读书”,对此,我有一些话想说。
先举个例子吧。
2018年,长治市潞城区举行小学毕业统考,我所在的枣臻小学六年级语文成绩荣获全区三类校第一。这源于我们在枣臻小学开展的“师生共读”工程。虽然此时我已不在该校工作,但我常自豪地说:“考第一,不能充分证明一定是读书的功劳,但读书肯定功不可没呀!”
接下来就谈谈“师生共读”的问题。师生共读,顾名思义,就是师生共同读书(不是同读一本书,而是同时读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很简单:我们天天说读书很重要,要求学生多读书,但教师却不读书,甚至对读书“不屑一顾”。打铁首先要自身硬。我们针对师生共读中这类教师大胆提出“形式大于内容”的要求,也就是教师即使真不乐意读,也应做好样子。因此,我们力推“师生共读”工程。
讀书,当然首先要有时间读。我们把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的一个小时自习(活动时间)一分为二,拿出半个小时,硬性规定为全校读书时间。依据教师任课情况,将其分派至各班读书。读书一开始,全校就响起专门的“读书音乐”。光有氛围还不够,我校少先队还专门成立了“读书监督组”,由副校长带领着逐班进行巡查打分。一方面是由学生督查教师是否静坐在教室读书,对于迟到早退或人虽在却没读书而是在批改作业之类,一律扣分或记零分;另一方面,是学生督查班级学生是否在认真读书。读书监督组当日即将分数公示在校园醒目的版面上。教师、学生的读书情况定期汇总并以一定等级分别计入绩效、优秀班级评选中。这是因为,光督查不行,公示久了也会失效,必须要对结果有一个重要说法才行。至于“读什么书”的问题,学校给学生平时颁发的奖品就是精挑细选的儿童读物,我们也会精心给学生推荐书目(比如窦桂梅老师给清华附小推荐的阅读书籍),让孩子们利用假期时间购买。
当然,在“师生共读”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但我们都依据实际情况使之一一得到解决。
教师不情愿读怎么办?
我们首先打印出于永正老师的《学好语文,其实很简单》,秉持并响亮地喊出“读书其实就是无形的备课”“不读书就是潜在的差生”“如果你想更美,就请读书吧”等理念和口号,以此推动师生共读。
读书没兴趣、读不懂怎么办?
首先,我们从孩子们喜欢的书籍入手,购来《淘气包马小跳》《胡小闹日记》等系列丛书,以及一些连环画分发给孩子们读。其次,降低标准,把课标推荐的四年级书目推给五六年级学生阅读,把三年级的书目推给四五年级学生阅读,以此类推。第三,在督查各班读书时,要求值班教师让沉浸在读书中的孩子讲出读书感受,当这些孩子们被当做典型表扬时,他们会觉得读书竟然也能如此光荣。还有,偶尔触动某些孩子的阅读积淀,他们会唇枪舌剑起来,被老师大加赞赏,其他孩子们会投去羡慕的目光……这,都是可以熊熊燎原的电光火石!
这样没主题、没要求的读书有效吗?
我们提出“师生共读”的原则之一就是“无为而读”,即秉持“通过阅读、为了阅读、阅读就是目的”的理念。硬逼着孩子读或一开始就规定背好词写感受,反而容易扼杀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倒不如让他读书先“上了瘾”再说。
有人认为,利用此大好时光,不如多做几套题、上会儿课,这样自由地读书无用。但我的理解是“无用乃大用”。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描述了一个“慢”的美丽场景:“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慢教育”是一种大情怀,是一种难得而清晰的教育哲学。读书也一样,只要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孩子们就会主动去写,你不让他写,他也忍不住。如此,读书就会像春风吹过大地,只需耕耘,不问收获。
当然,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也要求语文教师进行适当的“浅指导”,比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各班和学校也定期开展读书分享、好书推荐、评选“阅读小明星”等一系列的活动。
真要读,每天半小时怎能够?
的确如此。我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达到三个目的:激发兴趣、指点方法、形成习惯。在此基础上,要求孩子们在家,比如晚上做完作业少玩会游戏,多读读书;孩子们不想午休,躺在床上无聊时,多读读书。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常常看见,下课的时候,有些孩子抱着书在看;举行运动会时,有些孩子还随身带了本书,见缝插针地看……我见了,如获至宝,就会想方设法找机会在学校宣传。如此,很多孩子真的变了,读书确实也是很好的管理孩子的方式呀。随着我们“伟大工程”的推进,“师生共读”已成为枣臻小学师生的生物钟,一天不读就觉得不舒服,督查打分也早已从必要内容开始向外在形式转变……
试想,一个偌大美丽的校园,每日的某个时段,恬静轻灵的乐声就会飘荡在上空,一群师生静静地安坐下来,清空所有的杂念,沉浸在书香中,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与文学同舟……此种情状,怎不是一种诗意的栖居!此中滋味,怎一个幸福了得!
如此读书,何难之有?
(作者单位:长治市潞城区史回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