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没有教育的公平,就没有社会的公平。而在现实条件下,实现教育公平受到诸多限制。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 教育公平 和谐教育
[作者简介]张丽(1965-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6-0144-02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前途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教育公平,是指人们对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机会供给的认识和价值判断。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有研究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应包括入学机会均等、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均等和获得就业成功的机会均等三个方面。
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看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它表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并从科学发展观高屋建瓴。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理论概念,又是一个实践命题,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又一新举措,是与时俱进的表现。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构建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和谐教育,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如果没有这四个方面的和谐,和谐社会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这四个方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而和谐教育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没有和谐的教育,就没有和谐的社会。而教育公平问题作为公平在教育中的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和谐的社会需要教育的公平,就像没有教育的和谐就没有和谐的社会一样,没有教育的公平就没有教育的和谐,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2.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就像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样,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是多方位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但并不是说和谐社会的建设高高在上,它和教育公平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教育公平,两者密不可分。和谐社会的建设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全部的内容。和谐社会除了教育和谐之外,在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各方面都要达到和谐的程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这个目标需要分解成若干子目标,只有全部子目标都实现才能实现总目标。而各个子目标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经济政治的和谐可以促进教育的和谐,教育的和谐也可以促进其他目标的实现。只有实现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才能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社会的和谐。也只有实现其他各方面的和谐才能促进教育的和谐,从根本上做到教育公平。因此可见,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除了前面所述的关系之外,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相当重要。
二、我国当前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进展。但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公平问题却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显失公平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障碍之一,是当前大环境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一般认为目前的国民教育显失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国家建立了旨在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尖子”人才的重点学校制度,构造了城乡二元、重点和非重点二元划分的学校制度,即城市学校具有比乡村学校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配置,重点学校较之非重点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也能享受进一步的优化。此外,为了抓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投入要远远大于基础教育阶段。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某种历史合理性。但随着全民性义务教育制度的实行,这一制度早已没有任何科学性、合理性可言。
总的说来,这一制度的不公平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据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调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于不足总人口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乡村教师工资被无故拖欠和挪用,遭受工资“拖欠”的乡村教师构成了各地上访队伍中令人瞩目的群体。(2)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教育部已决定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取消小升初考试,实行就近入学。但这一政策并没有真正被废止,各地仍然以建设示范校、实验校、星级学校等名义,人为制造和扩大学校差距,实行一种“没有重点学校的重点学校”政策。与此相对应,在同一个城市,重点中学教职员工的收入可能是普通中学的五六倍以上。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亦然。一个县里的大部分高中教育经费通常投向一两所高中,力求培养几个尖子、状元,结果“树起一根杆,倒掉一大片”。农村地区的教育不仅承受了城市给予的不公正,还将这种不公正的模式在自己身上继续复制。(3)基础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中国教育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所获资源远远多于基础教育。为创办所谓的“一流高等学府”,往往有上亿财政拨款投给办学条件已相当不错的大学,而农村中小学的危险教室改造经费则以农民集资方式解决。从数据上看,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平均公共教育经费之比为1∶1∶23,而教育发达的美国仅为1∶3∶2。
2.城乡差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差别的拉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城乡家庭子女在经济上和教育上投入的差异。城市家庭除子女的学校花费外还有很多花费,如为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各种教育费用,这在小学及学前儿童中尤为明显。而农村学生则不具有这些校外教育条件。(2)城乡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差异。教育期望影响成功机会。出于保险和自我防御的心理意识,低阶层父母不会对孩子抱有太高的期望。而父母的期望又直接影响孩子的期望,一个孩子关于教育与职业的抱负又深受父母及其他同类人教育经历和文化生活机会的影响。(3)城乡早期教育结果的差异。由于家庭环境和幼儿园早期教育的差异,城乡儿童在进小学以前已经有很大差异。从知识的掌握来看,城市孩子眼界开阔、知识面广,而乡村孩子视野则相对狭窄,所了解的多是松散零星的日常生活常识;从语言来看,城市儿童由于接触书面知识较多,对普通话和书面语言掌握较好,而农村孩子在这一点上几乎为零;从艺术素质上看,城市孩子大多上过兴趣班,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而农村孩子在这方面几乎从未涉及。
与此同时,教育的区域差距也不断拉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策便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这在无形中导致了教育投入的差距。由于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在教育投入上相对较低,导致教育设施短缺。再加上国家的西部人才支持政策不到位或滞后,西部人才匮乏也就在所难免。
3.考试招生制度不公平。特别表现在名校省际配额制度以及高考招生制度上。录取分数线的差异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的考生占据优势,经济落后地区的考生由于录取名额少,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更加激烈的竞争。2000年北京地区二批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分别为443分和440分,上海的二批录取分数线相应为423分和429分。而湖北省的二批录取分数线分别为465分和468分,差距达几十分之多。由于分数线的差异,相对而言,经济落后地区考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要小得多。1999年清华大学招生人数中农村学生占19%,北京大学仅为16.3%。由于“城市利益集团”“部门利益集团”“高校利益集团”处于社会优势地位,从而在分配教育机会时首先会保障自身的利益,牺牲其他学生的利益,导致地区间入学机会的不均等。
三、推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1.政府必须加强教育管理,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兼顾到社会相对的弱势群体,向贫困、落后地区作适当的政策倾斜。政府应将有限的资金多用于贫穷地区、落后山乡,给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更多、更实际的关爱与帮助。鼓励社会各界建立各种形式的助学基金,对支持教育的企业和个人在税收、政策上采取适当的优惠措施,保护它们支持教育的热情。只有具备充分的物质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公平才有可能实现。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就是提供公平的个人发展机会,而公平的个人发展机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2.在城乡间调配教师资源。优秀教师聚集于城市主要是因为城市学校待遇好。对此,政府可以在农村学校为优秀师资提供与城市同等的待遇,包括住房条件、医疗保险、工资与奖金等,并制定教学成果的相关激励措施。此外,还可以给予到农村的优秀教师其他形式的优惠待遇,如补贴、物质与精神的奖励等。采取这些措施确保城乡教师待遇一体化,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积极性,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完善扶贫助学机制,确保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国家应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应建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制度,实施勤工助学制度,发放特殊困难补助,实行学费减、免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宏观调节力度,逐步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4.改革现有高考招生制度。打破身份、户口、地域界限,统一试卷、统一录取线、统一分专业。现在教育的最大不公就是高考的不公。京津沪等发达地区本就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大大优于贫困地区,而在高招录取上又再次受到优待,这无法体现教育的公平。
5.加强教育立法,维护教育公平。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仅仅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进行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办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依法进行调整和规范。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乱收费现象,以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袁新文,杨明方.教育公平成新关键词党和国家承诺免费义务教育[N].人民日报,2006-12-28.
[2]林伦伦.教育公平:和谐社会基础工程[N].广州日报,2006-10-23.
[3]于冬雪,杨汉波.教育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南方日报,2007-01-12.
[4]钱民辉.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民族教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5(4).
[5]朱磊.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6](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和谐社会 教育公平 和谐教育
[作者简介]张丽(1965-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6-0144-02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前途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教育公平,是指人们对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机会供给的认识和价值判断。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有研究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应包括入学机会均等、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均等和获得就业成功的机会均等三个方面。
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看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它表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并从科学发展观高屋建瓴。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理论概念,又是一个实践命题,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又一新举措,是与时俱进的表现。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构建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和谐教育,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如果没有这四个方面的和谐,和谐社会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这四个方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而和谐教育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没有和谐的教育,就没有和谐的社会。而教育公平问题作为公平在教育中的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和谐的社会需要教育的公平,就像没有教育的和谐就没有和谐的社会一样,没有教育的公平就没有教育的和谐,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2.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就像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样,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是多方位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但并不是说和谐社会的建设高高在上,它和教育公平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教育公平,两者密不可分。和谐社会的建设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全部的内容。和谐社会除了教育和谐之外,在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各方面都要达到和谐的程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这个目标需要分解成若干子目标,只有全部子目标都实现才能实现总目标。而各个子目标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经济政治的和谐可以促进教育的和谐,教育的和谐也可以促进其他目标的实现。只有实现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才能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社会的和谐。也只有实现其他各方面的和谐才能促进教育的和谐,从根本上做到教育公平。因此可见,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除了前面所述的关系之外,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相当重要。
二、我国当前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进展。但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公平问题却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显失公平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障碍之一,是当前大环境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一般认为目前的国民教育显失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国家建立了旨在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尖子”人才的重点学校制度,构造了城乡二元、重点和非重点二元划分的学校制度,即城市学校具有比乡村学校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配置,重点学校较之非重点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也能享受进一步的优化。此外,为了抓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投入要远远大于基础教育阶段。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某种历史合理性。但随着全民性义务教育制度的实行,这一制度早已没有任何科学性、合理性可言。
总的说来,这一制度的不公平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据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调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于不足总人口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乡村教师工资被无故拖欠和挪用,遭受工资“拖欠”的乡村教师构成了各地上访队伍中令人瞩目的群体。(2)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教育部已决定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取消小升初考试,实行就近入学。但这一政策并没有真正被废止,各地仍然以建设示范校、实验校、星级学校等名义,人为制造和扩大学校差距,实行一种“没有重点学校的重点学校”政策。与此相对应,在同一个城市,重点中学教职员工的收入可能是普通中学的五六倍以上。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亦然。一个县里的大部分高中教育经费通常投向一两所高中,力求培养几个尖子、状元,结果“树起一根杆,倒掉一大片”。农村地区的教育不仅承受了城市给予的不公正,还将这种不公正的模式在自己身上继续复制。(3)基础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中国教育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所获资源远远多于基础教育。为创办所谓的“一流高等学府”,往往有上亿财政拨款投给办学条件已相当不错的大学,而农村中小学的危险教室改造经费则以农民集资方式解决。从数据上看,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平均公共教育经费之比为1∶1∶23,而教育发达的美国仅为1∶3∶2。
2.城乡差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差别的拉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城乡家庭子女在经济上和教育上投入的差异。城市家庭除子女的学校花费外还有很多花费,如为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各种教育费用,这在小学及学前儿童中尤为明显。而农村学生则不具有这些校外教育条件。(2)城乡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差异。教育期望影响成功机会。出于保险和自我防御的心理意识,低阶层父母不会对孩子抱有太高的期望。而父母的期望又直接影响孩子的期望,一个孩子关于教育与职业的抱负又深受父母及其他同类人教育经历和文化生活机会的影响。(3)城乡早期教育结果的差异。由于家庭环境和幼儿园早期教育的差异,城乡儿童在进小学以前已经有很大差异。从知识的掌握来看,城市孩子眼界开阔、知识面广,而乡村孩子视野则相对狭窄,所了解的多是松散零星的日常生活常识;从语言来看,城市儿童由于接触书面知识较多,对普通话和书面语言掌握较好,而农村孩子在这一点上几乎为零;从艺术素质上看,城市孩子大多上过兴趣班,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而农村孩子在这方面几乎从未涉及。
与此同时,教育的区域差距也不断拉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策便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这在无形中导致了教育投入的差距。由于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在教育投入上相对较低,导致教育设施短缺。再加上国家的西部人才支持政策不到位或滞后,西部人才匮乏也就在所难免。
3.考试招生制度不公平。特别表现在名校省际配额制度以及高考招生制度上。录取分数线的差异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的考生占据优势,经济落后地区的考生由于录取名额少,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更加激烈的竞争。2000年北京地区二批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分别为443分和440分,上海的二批录取分数线相应为423分和429分。而湖北省的二批录取分数线分别为465分和468分,差距达几十分之多。由于分数线的差异,相对而言,经济落后地区考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要小得多。1999年清华大学招生人数中农村学生占19%,北京大学仅为16.3%。由于“城市利益集团”“部门利益集团”“高校利益集团”处于社会优势地位,从而在分配教育机会时首先会保障自身的利益,牺牲其他学生的利益,导致地区间入学机会的不均等。
三、推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1.政府必须加强教育管理,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兼顾到社会相对的弱势群体,向贫困、落后地区作适当的政策倾斜。政府应将有限的资金多用于贫穷地区、落后山乡,给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更多、更实际的关爱与帮助。鼓励社会各界建立各种形式的助学基金,对支持教育的企业和个人在税收、政策上采取适当的优惠措施,保护它们支持教育的热情。只有具备充分的物质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公平才有可能实现。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就是提供公平的个人发展机会,而公平的个人发展机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2.在城乡间调配教师资源。优秀教师聚集于城市主要是因为城市学校待遇好。对此,政府可以在农村学校为优秀师资提供与城市同等的待遇,包括住房条件、医疗保险、工资与奖金等,并制定教学成果的相关激励措施。此外,还可以给予到农村的优秀教师其他形式的优惠待遇,如补贴、物质与精神的奖励等。采取这些措施确保城乡教师待遇一体化,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积极性,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完善扶贫助学机制,确保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国家应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应建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制度,实施勤工助学制度,发放特殊困难补助,实行学费减、免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宏观调节力度,逐步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4.改革现有高考招生制度。打破身份、户口、地域界限,统一试卷、统一录取线、统一分专业。现在教育的最大不公就是高考的不公。京津沪等发达地区本就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大大优于贫困地区,而在高招录取上又再次受到优待,这无法体现教育的公平。
5.加强教育立法,维护教育公平。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仅仅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进行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办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依法进行调整和规范。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乱收费现象,以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袁新文,杨明方.教育公平成新关键词党和国家承诺免费义务教育[N].人民日报,2006-12-28.
[2]林伦伦.教育公平:和谐社会基础工程[N].广州日报,2006-10-23.
[3]于冬雪,杨汉波.教育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南方日报,2007-01-12.
[4]钱民辉.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民族教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5(4).
[5]朱磊.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6](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