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大量理论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概括了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影响西部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之处了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西部经济发展唯一的可选路径就是可持续发展。当下正是西部经济腾飞的重要时机,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利用现有的客观条件,克服不利因素的阻碍,深入挖掘西部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的承接和转移。走出一条适合西部现状的发展之路,早日为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西部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西部经济发展现状简述
2012年,中国的区域经济”百家争鸣”、”四处开花”:实施了长达13年的西部大开发和10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分别得到了”十二五”规划的知道;意在沿海开发、海洋主权的海洋经济规划也分别在山东、浙江和广东落地,舟山新区也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皖江城市带、成渝经济开发区等多个区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发展。
西部大开发进入到第十三个年头。2012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这与201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表述的相一致。将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主要是出于均衡区域发展、缩小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差距的考虑。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发展迅速,与东部地区共同发展,相对差距缩小,但是绝对差距仍在扩大,西部地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现实问题。
探索我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 ,需要分析影响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充分利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有利因素,有利于增强我国西部地区的综合实力,缩小与中部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协调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东西部地区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早日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
我国西部地域辽阔,土地、森林和草原资源丰富,而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开发潜力巨大;矿物资源品种多样,人均占有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也非常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受到资本的约束,开发进程缓慢,资源尚未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价值,潜在优势也未能实现向现实优势的转化,这不仅影响了西部地区当地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全国经济的发展速度,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探索适合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路径,加速西部地区的发展,可以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现实推动力量;另一方面,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家内需:一是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修建铁路、公路,需要发展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以此改善投资的环境,以此需要大量的自己投入,增加了对投资品的需求;二是,目前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程度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三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购买能力提高,消费的潜在市场正转化为巨大的现实需求。
目前,西部地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这也成为影响我国民族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探索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找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然能够粗口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加快,增加本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为改善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创造有力的条件。
二、影响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导致我国目前西部地区发展现状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历史的也有现代的,既有地理的也有人文的,既与国家政策的倾向性有关也和当地居民的思想观念有关,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封闭,观念落后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原因多种多样,从表面上看来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综合实力薄弱,人均收入较低等方面。但是从更深层次上进行分析,制约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源是思想观念。农耕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部地区更为严重,人们思想观念非常保守,很少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生产和经济活动大多是自给自足,即使交易也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劳动生产率也较为低下,使得日复一日的生产都是在习惯的模式中低效率的运行着。
2.科技、教育投入不足,生产落后
科技投入,尤其是高科技的投资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限制高科技企业向西部开发、生产的障碍。一项成熟的或成功的运用于生产的科技学术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要大致经历研发、中试、产业化三个阶段。由于前后两个阶段的资金投入较有保障,第二个阶段,因存在较大的风险,加之我国传统的科技体制和投资体制的影响,使得目前我国在这一阶段的资金严重不足,对科技成果的转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和發展的主要障碍。
教育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也极其重要。然而,我国西部面临着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基础水平落后的问题。东西部的教育发展程度在办学条件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3.资源开发难度大,耗竭速度快,环境日趋恶化
在西部,地形平坦、土层深、土壤肥沃的耕地面积仅占西部耕地面积的21.4%,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都相当低。而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收入来源少,加上国家逐年加大对西部资源的开发,通过长期的粗放式开发使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矿藏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耗竭速度也相当快。西部环境的恶化也导致了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自然灾害增多。环境的恶化也是的一些原本可能在西部投资的企业望而却步,大大的阻碍的西部经济发展。 4.金融体系和制度落后,融资渠道有限
目前在西部地区,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其他国有匪银行金融机构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是寥寥无几的,而且在广大西部地区没有一家属于自己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机构银行更是少之又少。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企业效益差,偿付能力有限,企业进行市场融资的能力相对较低,加上西部上市公诉资产规模普遍偏小,股权结构单一,公司的科技含量较低,初产品多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西部地区信息渠道相对想封闭,证券化融资渠道受限。
三、探索西部发展的新思路
产业转移是东部地区摆脱现阶段落后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引进国外先进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时机,也是西部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机遇,因此,对两个地区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中东部地区要携手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一发展机遇,实现中国经济的发展。
1.用政策推动政府间经济合作
通过转入地和转出地之间产业链的再造,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扩散。通过逐步把附加值较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转移,可以使东部地区有更多的空间和资本去接受更发达地区的技术和管理的良好辐射,可以是东部地区有更多的空间和资本去接受更发达地区的技术和管理的辐射,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产业转型。对于转入地地方政府来说,其目标是实现转入产业带动效应的最大化。为此,转入地政府应该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为转入企业提供相比东部地区更加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可以为当地实际建立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为转入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重点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同时积极发展相关配套展业,充分发挥转入企业的带动作用。
2.政府提供指导,建立合作组织
政府应当支持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上的支持,鼓励企业和高科技人才刀西部地区进行创业,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实现自身发展和当地发展双赢的局面。在鼓励东部企业在西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企业部分外包,联合生产等等,以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同时,东部地区可以尝试多种形式的产业转移,如企业的兼并、收购,技术的转移,人员培训等。政府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对当地企业的转移进行政策上的指导,并且在适时建立经济合作组织。
3.制定经济发展的总体计划
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有序和统一。因此,在政府层面上,要制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在遵循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调配。以此来避免经济发展中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同时还要防止东部地区借产业转移之机,将污染严重型、资源耗费型企业转移到西部地区,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避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脆弱、人力资源水平较低、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问题,政府必须及时制定总体的长远规划,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早日实现西部地区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4.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智力资本的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路径。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便是人才。因此,在西部地区要不断加大智力资本的投资,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扩大专业教育,提高西部民族地区整体的受教育水平,培养本土化的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建设做好人才的储备。同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正对民族特点,发展双语教育,以达到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科技的传播和交流,为当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小结
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在国家的战略高度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全国人口的素质水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国家安全和稳定都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鼓励西部地区走特色产业之路,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爽,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1.12
[2] 蒋健一,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J],对外经,2012.11
[3] 高布权,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制度创新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0.2
[4] 周靖祥,西部经济发展走向何处[J],西部时报,2012.2
作者简介:
赵雪敏(1989),女,安徽黄山人,安徽大学2011级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关键词:西部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西部经济发展现状简述
2012年,中国的区域经济”百家争鸣”、”四处开花”:实施了长达13年的西部大开发和10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分别得到了”十二五”规划的知道;意在沿海开发、海洋主权的海洋经济规划也分别在山东、浙江和广东落地,舟山新区也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皖江城市带、成渝经济开发区等多个区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发展。
西部大开发进入到第十三个年头。2012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这与201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表述的相一致。将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主要是出于均衡区域发展、缩小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差距的考虑。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发展迅速,与东部地区共同发展,相对差距缩小,但是绝对差距仍在扩大,西部地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现实问题。
探索我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 ,需要分析影响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充分利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有利因素,有利于增强我国西部地区的综合实力,缩小与中部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协调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东西部地区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早日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
我国西部地域辽阔,土地、森林和草原资源丰富,而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开发潜力巨大;矿物资源品种多样,人均占有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也非常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受到资本的约束,开发进程缓慢,资源尚未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价值,潜在优势也未能实现向现实优势的转化,这不仅影响了西部地区当地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全国经济的发展速度,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探索适合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路径,加速西部地区的发展,可以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现实推动力量;另一方面,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家内需:一是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修建铁路、公路,需要发展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以此改善投资的环境,以此需要大量的自己投入,增加了对投资品的需求;二是,目前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程度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三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购买能力提高,消费的潜在市场正转化为巨大的现实需求。
目前,西部地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这也成为影响我国民族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探索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找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然能够粗口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加快,增加本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为改善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创造有力的条件。
二、影响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导致我国目前西部地区发展现状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历史的也有现代的,既有地理的也有人文的,既与国家政策的倾向性有关也和当地居民的思想观念有关,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封闭,观念落后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原因多种多样,从表面上看来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综合实力薄弱,人均收入较低等方面。但是从更深层次上进行分析,制约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源是思想观念。农耕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部地区更为严重,人们思想观念非常保守,很少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生产和经济活动大多是自给自足,即使交易也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劳动生产率也较为低下,使得日复一日的生产都是在习惯的模式中低效率的运行着。
2.科技、教育投入不足,生产落后
科技投入,尤其是高科技的投资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限制高科技企业向西部开发、生产的障碍。一项成熟的或成功的运用于生产的科技学术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要大致经历研发、中试、产业化三个阶段。由于前后两个阶段的资金投入较有保障,第二个阶段,因存在较大的风险,加之我国传统的科技体制和投资体制的影响,使得目前我国在这一阶段的资金严重不足,对科技成果的转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和發展的主要障碍。
教育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也极其重要。然而,我国西部面临着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基础水平落后的问题。东西部的教育发展程度在办学条件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3.资源开发难度大,耗竭速度快,环境日趋恶化
在西部,地形平坦、土层深、土壤肥沃的耕地面积仅占西部耕地面积的21.4%,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都相当低。而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收入来源少,加上国家逐年加大对西部资源的开发,通过长期的粗放式开发使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矿藏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耗竭速度也相当快。西部环境的恶化也导致了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自然灾害增多。环境的恶化也是的一些原本可能在西部投资的企业望而却步,大大的阻碍的西部经济发展。 4.金融体系和制度落后,融资渠道有限
目前在西部地区,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其他国有匪银行金融机构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是寥寥无几的,而且在广大西部地区没有一家属于自己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机构银行更是少之又少。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企业效益差,偿付能力有限,企业进行市场融资的能力相对较低,加上西部上市公诉资产规模普遍偏小,股权结构单一,公司的科技含量较低,初产品多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西部地区信息渠道相对想封闭,证券化融资渠道受限。
三、探索西部发展的新思路
产业转移是东部地区摆脱现阶段落后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引进国外先进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时机,也是西部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机遇,因此,对两个地区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中东部地区要携手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一发展机遇,实现中国经济的发展。
1.用政策推动政府间经济合作
通过转入地和转出地之间产业链的再造,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扩散。通过逐步把附加值较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转移,可以使东部地区有更多的空间和资本去接受更发达地区的技术和管理的良好辐射,可以是东部地区有更多的空间和资本去接受更发达地区的技术和管理的辐射,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产业转型。对于转入地地方政府来说,其目标是实现转入产业带动效应的最大化。为此,转入地政府应该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为转入企业提供相比东部地区更加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可以为当地实际建立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为转入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重点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同时积极发展相关配套展业,充分发挥转入企业的带动作用。
2.政府提供指导,建立合作组织
政府应当支持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上的支持,鼓励企业和高科技人才刀西部地区进行创业,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实现自身发展和当地发展双赢的局面。在鼓励东部企业在西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企业部分外包,联合生产等等,以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同时,东部地区可以尝试多种形式的产业转移,如企业的兼并、收购,技术的转移,人员培训等。政府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对当地企业的转移进行政策上的指导,并且在适时建立经济合作组织。
3.制定经济发展的总体计划
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有序和统一。因此,在政府层面上,要制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在遵循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调配。以此来避免经济发展中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同时还要防止东部地区借产业转移之机,将污染严重型、资源耗费型企业转移到西部地区,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避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脆弱、人力资源水平较低、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问题,政府必须及时制定总体的长远规划,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早日实现西部地区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4.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智力资本的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路径。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便是人才。因此,在西部地区要不断加大智力资本的投资,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扩大专业教育,提高西部民族地区整体的受教育水平,培养本土化的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建设做好人才的储备。同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正对民族特点,发展双语教育,以达到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科技的传播和交流,为当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小结
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在国家的战略高度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全国人口的素质水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国家安全和稳定都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鼓励西部地区走特色产业之路,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爽,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1.12
[2] 蒋健一,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J],对外经,2012.11
[3] 高布权,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制度创新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0.2
[4] 周靖祥,西部经济发展走向何处[J],西部时报,2012.2
作者简介:
赵雪敏(1989),女,安徽黄山人,安徽大学2011级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