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和动机。一般来说,和成人一样,孩子的行为目的通常有四种:
获得注意力
获得注意力:我的父亲年纪大退休之后,身体常常有很多地方不舒服。我常对他说:“爸爸你没病。”可是他坚持说有病,每次总要住几天医院。于是,儿子、女儿、媳妇、女婿全回来看他,病床成了注意的焦点,他的心里才稍得安慰。
孩子又如何获得注意力呢?老大用成就感,唱歌、跳舞、表现、功课;老么则用撒娇、乖巧、可爱,这些是正向、有用、建设、良好的表现。有时则反之,用负向、没用、破坏、不好的方式,例如看电视时,他会在你眼前走来走去,你叫他:“走开!”,可是没一会他又回来;或是你在打电话,他总在一旁吵闹,骂他时乖一乖,过一会又故态复萌。
有的孩子会用各种武器和方法来获得注意力,有些人是骚扰,有些则是苦肉计。有位小学生的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常带伤回来,今天青一片,明天紫一块。我问她:“你孩子受伤时,你会有什么反应?”她说:“我当然非常心疼啦!帮他上药,加倍呵护他。”我就告诉她:“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你的孩子几乎天天带伤回来。”
父母亲常给孩子过多不必要的注意力和服务,做孩子的仆人和佣人而不自觉:一个孩子经常忘记带东西去学校,妈妈就替他送,今天是课本,明天是午餐。有一天,孩子竟然打电话回来说:“妈妈,我忘了带书包。”这是千真万确的例子。
一个记性不好的孩子,通常是有一个记性太好的父母;一个不爱清洁的儿童,大约是他的父母太过整洁。因此说,我们为下一代做了太多他们自己当做的事。
逆反报复的小心灵
逆反(争取权利):在发展心理学的说法里,孩子的逆反时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三四岁时,另一是青少年时期。可是渐渐地,我们发现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仅只在这两个时期,而是从小到大连续不断,每个阶段都有逆反。最标准的逆反语言之一是:“我要!我偏要!”在什么时候出现呢?上街的时候最明显,孩子看见可乐要喝可乐,看见玩具要买玩具,“我要,我偏要!”不买给他就哭闹耍赖。
另一个标准用语是:“不,我不要!”要他往东偏往西,要他往南偏往北。还有一种是固执的态度,骂他说他时,表面认错,可是口服心不服,顽强到底。
报复:在以前的研究报告中,学前儿童的行为目的大多只是争取注意力、争取权利,而报复行为直到青少年时期才渐发生。在现代社会中,报复动机的行为表现正有愈来愈提早的趋势,不仅中、高年级已很普遍,甚至提前到七八岁的低年级。
报复行为之一是坏脾气,经年累月的情绪暴躁,摔东西,似乎心中有极深的仇恨。
此外,如说谎、打架、偷窃、暴力攻击等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也属于报复。这些孩子的想法是既然没有人关心我、爱我,我受了伤害,我就要去伤害别人。
有一年我去少辅会办事,看见一对父母正要去保儿子出来,这个孩子才小学六年级就犯了偷窃,他的父母苦苦哀求辅导员,怜悯他的孩子是初犯。然而我却见他的孩子在一旁撇着嘴角笑,一只脚还翘在椅子上抖着,似乎在说:“哈哈!受到伤害了吧!如果这次做得不够厉害,下次我再做个更严重的事让你们伤心。”
逃学、离家、堕落
自暴自弃(无助):最典型的想法是:“没有人爱我、关心我,那么多的挫折失败,我没药救了。”许多逃学、逃家、流浪、堕落的,都是这样的孩子,并且为数不少。
几年前张老师接到一个个案:一个13岁的女孩流落街头、吸食强力胶,在路上当街拉男人,谁愿意给钱,就跟谁上床。真是令人痛心。
一般孩子的行为过程不一定是按照以上四个现象顺序展现,但会有三种情形最易发生:
一是先是有成就表现,吸引别人注意,不成则走抗拒,再走行为不当。
二是先是乖巧可爱听话,不成则懒散,不负责任,再则顽固,最后无助。
三是直接升降起落——先是乖巧可爱,不达目的,直接转成无助。
当孩子的社会兴趣没有被满足时,不管他的行为是以什么方式呈现,最后一定是沮丧、堕落、无助。(吴嘉玲 整理) ■
获得注意力
获得注意力:我的父亲年纪大退休之后,身体常常有很多地方不舒服。我常对他说:“爸爸你没病。”可是他坚持说有病,每次总要住几天医院。于是,儿子、女儿、媳妇、女婿全回来看他,病床成了注意的焦点,他的心里才稍得安慰。
孩子又如何获得注意力呢?老大用成就感,唱歌、跳舞、表现、功课;老么则用撒娇、乖巧、可爱,这些是正向、有用、建设、良好的表现。有时则反之,用负向、没用、破坏、不好的方式,例如看电视时,他会在你眼前走来走去,你叫他:“走开!”,可是没一会他又回来;或是你在打电话,他总在一旁吵闹,骂他时乖一乖,过一会又故态复萌。
有的孩子会用各种武器和方法来获得注意力,有些人是骚扰,有些则是苦肉计。有位小学生的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常带伤回来,今天青一片,明天紫一块。我问她:“你孩子受伤时,你会有什么反应?”她说:“我当然非常心疼啦!帮他上药,加倍呵护他。”我就告诉她:“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你的孩子几乎天天带伤回来。”
父母亲常给孩子过多不必要的注意力和服务,做孩子的仆人和佣人而不自觉:一个孩子经常忘记带东西去学校,妈妈就替他送,今天是课本,明天是午餐。有一天,孩子竟然打电话回来说:“妈妈,我忘了带书包。”这是千真万确的例子。
一个记性不好的孩子,通常是有一个记性太好的父母;一个不爱清洁的儿童,大约是他的父母太过整洁。因此说,我们为下一代做了太多他们自己当做的事。
逆反报复的小心灵
逆反(争取权利):在发展心理学的说法里,孩子的逆反时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三四岁时,另一是青少年时期。可是渐渐地,我们发现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仅只在这两个时期,而是从小到大连续不断,每个阶段都有逆反。最标准的逆反语言之一是:“我要!我偏要!”在什么时候出现呢?上街的时候最明显,孩子看见可乐要喝可乐,看见玩具要买玩具,“我要,我偏要!”不买给他就哭闹耍赖。
另一个标准用语是:“不,我不要!”要他往东偏往西,要他往南偏往北。还有一种是固执的态度,骂他说他时,表面认错,可是口服心不服,顽强到底。
报复:在以前的研究报告中,学前儿童的行为目的大多只是争取注意力、争取权利,而报复行为直到青少年时期才渐发生。在现代社会中,报复动机的行为表现正有愈来愈提早的趋势,不仅中、高年级已很普遍,甚至提前到七八岁的低年级。
报复行为之一是坏脾气,经年累月的情绪暴躁,摔东西,似乎心中有极深的仇恨。
此外,如说谎、打架、偷窃、暴力攻击等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也属于报复。这些孩子的想法是既然没有人关心我、爱我,我受了伤害,我就要去伤害别人。
有一年我去少辅会办事,看见一对父母正要去保儿子出来,这个孩子才小学六年级就犯了偷窃,他的父母苦苦哀求辅导员,怜悯他的孩子是初犯。然而我却见他的孩子在一旁撇着嘴角笑,一只脚还翘在椅子上抖着,似乎在说:“哈哈!受到伤害了吧!如果这次做得不够厉害,下次我再做个更严重的事让你们伤心。”
逃学、离家、堕落
自暴自弃(无助):最典型的想法是:“没有人爱我、关心我,那么多的挫折失败,我没药救了。”许多逃学、逃家、流浪、堕落的,都是这样的孩子,并且为数不少。
几年前张老师接到一个个案:一个13岁的女孩流落街头、吸食强力胶,在路上当街拉男人,谁愿意给钱,就跟谁上床。真是令人痛心。
一般孩子的行为过程不一定是按照以上四个现象顺序展现,但会有三种情形最易发生:
一是先是有成就表现,吸引别人注意,不成则走抗拒,再走行为不当。
二是先是乖巧可爱听话,不成则懒散,不负责任,再则顽固,最后无助。
三是直接升降起落——先是乖巧可爱,不达目的,直接转成无助。
当孩子的社会兴趣没有被满足时,不管他的行为是以什么方式呈现,最后一定是沮丧、堕落、无助。(吴嘉玲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