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639-01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是发病率高、对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身体的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因此,研究对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并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与治疗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预防;治疗
高血压病是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病因不明、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95%的高血压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能引发诸多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全世界约有9.72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到2075年将达到15.6亿,届时将有25-35%成年人成为高血压患者,而年龄大于70岁人群中则上升到60-70%。我国约有高血压病人1.3亿人,并以每年3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而且我国北方高血压得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1]。高血压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加重了社会公共卫生负担。因此,早期发现及预防高血压,针对病因及早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高血压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一般起病缓慢,患者早期常无症状,或仅有头昏,心悸,耳鸣,失眠,肢体麻木等症状,因为此阶段症状不具有特异性,而且症状比较轻微,极易被患者所忽视,从而得不到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不断进展,各种并发症相继发生,最终导致心、脑、肾、眼底等重要器官的损害[2]。在最新调查显示,中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总之,我国高血压依然呈现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特点。所以要更加关注高血压,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而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
1.1 高血压相关知识普及
由于许多患者对高血压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其不重视或恐惧心理,所以要根据不同患者的自身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如个体咨询、团体授课等,加大宣传力度,向广大患者普及高血压基础知识包括诱因、发病症状等,让患者充分高血压病的危害,促使高血压患者及潜在高血压患者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但同时应树立早期高血压可控性的信心,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勿不遵医嘱用药[3]。
1.2 正确的用药方式
通过用药以便维持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是预防和延缓高血压状态对重要脏器损害的必要措施。但不同患者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遵循医生为其制定的治疗方案,服用药效平稳、副作用小的降压药,通过用药知识辅导,掌握基本用药原则,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坚持长期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 饮食控制
饮食应主要以清淡为宜,每天的钠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要对饮酒量进行限制,在日常饮食中尽量多摄入钾钙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含量相对较高食物,少食或者不食脂肪类食物和甜食要尽量少食,增加新鲜蔬菜和瓜果的摄入,防止出现超重和肥胖现象。
1.4 适度增加体育运动
运动以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为宜,运动结束后以轻度疲劳感为度,循序渐进。通过运动,可使体内NO释放增加,从而具有降压、扩冠作用,有效运动还可降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抗凝、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以及增加体质[4]。
1.5 保持平和心态
高血压诱发因素之一就是情绪不稳定、激动。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比健康人更内向、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等,所以要调整紧张情绪,保持健康平和心态[5]。紧张所以在日常的生活與工作中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克服紧张,放松心情,保持心态平和可以降低血压。
2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2.1 药物的选择[6]
常用降压药主要包括:①噻嗪类利尿剂,是最常用的一线降压药;②肾上腺素能阻滞剂;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④血管紧张素Ⅱ阻滞剂;⑤钙拮抗剂;⑥直接血管扩张剂,该类药物几乎从不单独使用而常在其他药物不能有效降低血压时才使用。
2.2 药物治疗原则
(1)循证医学原则;(2)个体化治疗原则;(3)有效治疗和终生治疗原则;(4)不良反应最小原则;(5)保护靶器官原则;(6)联合用药原则;(7)避免频繁换药原则;(8)平稳降压原则。
作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之一,高血压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不易控制、诱发多种并发症的特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血压不仅受生物遗传因素控制,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而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给予恰当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接受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和服药习惯,改善生活质量,加快疾病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宪衍.高血压[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29.
[2] 李惠萍.走出健康教育的误区[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57.
[3] 刘娟.健康教育在住院患者护理中应有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2011,27(6):69.
[4] 徐连文.护理健康教育所面临问题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82-1583.
[5] 戴秀菊,杨金娟,周志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43.
[6] 王子昱,沈桂英.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与健康管理[J].海军医学杂志,2012,33(2):105-106.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是发病率高、对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身体的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因此,研究对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并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与治疗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预防;治疗
高血压病是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病因不明、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95%的高血压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能引发诸多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全世界约有9.72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到2075年将达到15.6亿,届时将有25-35%成年人成为高血压患者,而年龄大于70岁人群中则上升到60-70%。我国约有高血压病人1.3亿人,并以每年3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而且我国北方高血压得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1]。高血压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加重了社会公共卫生负担。因此,早期发现及预防高血压,针对病因及早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高血压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一般起病缓慢,患者早期常无症状,或仅有头昏,心悸,耳鸣,失眠,肢体麻木等症状,因为此阶段症状不具有特异性,而且症状比较轻微,极易被患者所忽视,从而得不到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不断进展,各种并发症相继发生,最终导致心、脑、肾、眼底等重要器官的损害[2]。在最新调查显示,中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总之,我国高血压依然呈现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特点。所以要更加关注高血压,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而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
1.1 高血压相关知识普及
由于许多患者对高血压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其不重视或恐惧心理,所以要根据不同患者的自身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如个体咨询、团体授课等,加大宣传力度,向广大患者普及高血压基础知识包括诱因、发病症状等,让患者充分高血压病的危害,促使高血压患者及潜在高血压患者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但同时应树立早期高血压可控性的信心,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勿不遵医嘱用药[3]。
1.2 正确的用药方式
通过用药以便维持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是预防和延缓高血压状态对重要脏器损害的必要措施。但不同患者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遵循医生为其制定的治疗方案,服用药效平稳、副作用小的降压药,通过用药知识辅导,掌握基本用药原则,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坚持长期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 饮食控制
饮食应主要以清淡为宜,每天的钠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要对饮酒量进行限制,在日常饮食中尽量多摄入钾钙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含量相对较高食物,少食或者不食脂肪类食物和甜食要尽量少食,增加新鲜蔬菜和瓜果的摄入,防止出现超重和肥胖现象。
1.4 适度增加体育运动
运动以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为宜,运动结束后以轻度疲劳感为度,循序渐进。通过运动,可使体内NO释放增加,从而具有降压、扩冠作用,有效运动还可降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抗凝、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以及增加体质[4]。
1.5 保持平和心态
高血压诱发因素之一就是情绪不稳定、激动。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比健康人更内向、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等,所以要调整紧张情绪,保持健康平和心态[5]。紧张所以在日常的生活與工作中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克服紧张,放松心情,保持心态平和可以降低血压。
2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2.1 药物的选择[6]
常用降压药主要包括:①噻嗪类利尿剂,是最常用的一线降压药;②肾上腺素能阻滞剂;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④血管紧张素Ⅱ阻滞剂;⑤钙拮抗剂;⑥直接血管扩张剂,该类药物几乎从不单独使用而常在其他药物不能有效降低血压时才使用。
2.2 药物治疗原则
(1)循证医学原则;(2)个体化治疗原则;(3)有效治疗和终生治疗原则;(4)不良反应最小原则;(5)保护靶器官原则;(6)联合用药原则;(7)避免频繁换药原则;(8)平稳降压原则。
作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之一,高血压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不易控制、诱发多种并发症的特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血压不仅受生物遗传因素控制,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而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给予恰当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接受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和服药习惯,改善生活质量,加快疾病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宪衍.高血压[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29.
[2] 李惠萍.走出健康教育的误区[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57.
[3] 刘娟.健康教育在住院患者护理中应有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2011,27(6):69.
[4] 徐连文.护理健康教育所面临问题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82-1583.
[5] 戴秀菊,杨金娟,周志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43.
[6] 王子昱,沈桂英.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与健康管理[J].海军医学杂志,2012,33(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