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指挥者。校长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在当前,学校能否顺利推进课程改革,能否通过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键在于校长的情感态度和工作力度。因此,作为一校之长,在课程改革中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落实自己的责任,率先垂范走进新课程,积极进取开创新教育。
我校创建于1964年,原为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子弟学校,2009年正式移交小店区教育局,同时被指定为农民工子女接收学校。面对这样一所面积小、教师教学能力不强、学生人数少、学生来源层次有差别的学校,在课程改革中,校长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肩负着更重的责任。为此,“特色立校”的理念深深地植入校长工作思路中。在这一理念引领下,我校从实际出发,本着传承、创新、发展的思路,走上课程改革之路。
传承
传承工作作风 我校几代教育工作者肩负民族责任,具有无私奉献的品行和“用心做教育,用爱教学生”的坚韧执着精神,像晶莹的水一样,呈现自己的纯洁和剔透,彰显自己的明亮和光润。为此,我们借“水文化”的涵韵,提出“若水精神,浸润生命”,进行“浸润教育”特色建设的设想。
传承特色项目 2012年,我校将葫芦丝课程引进课堂,确立为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课程,并形成了自己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传承校刊、校报、校歌 学校的校报《校园风》已经创办两年半,教研刊物《水工教研》、学生作文集《新芽》都已发行两年。另外,我校编写的校本课程《弟子规释读》和《经典诗文诵读》获得山西省校本课程二等奖。校歌《雏鹰之歌》反映了水工学校五十年的优良传统。
创新
课堂教学之创新——“一三六”浸润课堂教学模式打造灵动课堂 第一,一条主线:师生共同成长。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富人性化。第二,三个基本点:自主、合作、探究。第三,六个步骤:课前交流——自学质疑——合作释疑——点拨提升——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课程设置之创新——坚持多元开放,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第一,开设综合性课程。依据学生学习兴趣,在以国家课程为主的基础性课程中开设新型“综合课程”,让国家课程校本化。第二,开设拓展性课程。一是开设“传承传统文化”必修课,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书籍,开展“讲经典”活动,全校师生一起练习书法;二是继续开设学校传统葫芦丝艺术特色课程;三是开设“水工学生志在四方体验行”课程,带领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亲身体验,开展探究性学习。第三,开设探究性课程。成立两个实践基地,开设探究课。一是水文化探究课程,开展关于水的研究;二是开展探究“本土文化”之旅,以山西的母亲河——汾河之韵为探寻、实践主题,将山西本土文化在学生当中普及、传承。第四,开设实践性课程。我校开设“水如世界”实践性课程,学生自主选择,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职业意识。
教师队伍建设之创新——搭建多维平台,锻造教师团队 第一,若水读书。我校专门布置一间供教师读书的场所——若水书屋。书屋内图书涉及多个领域,每学期更换。书屋全天开放,教师可随时到书屋查阅资料,充实自己。第二,若水反思。我们提倡教师每天要反思。一是反思教学,二是反思生活。第三,若水实践。我校为教师搭建三个实践平台。一是课题研究实践。学校鼓励教师申报课题,创造更好的研究空间和条件。二是校本教研实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本教研。三是课堂教学实践。开展“每月一人,每人一课”全员参与的磨课活动。
评价之创新——坚持全面有效,激发学生潜能 第一,“水如币”让评价多元发展。学校采用“水如币”评价媒介,对学生进行360度全面评价。“水如币”是指像钱币一样具有价值感的流通物,如水滴状。将“水如币”评价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方面紧密结合,围绕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实施多元化立体式评价。第二,“水如银行”让学生学会理财。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水如币”,学校建立存储场所——“水如银行”。银行职员从招聘到选聘,全部由学生竞选自主完成,实现自主管理的全过程。“水如银行”营业期间,所有手持“水如币”的“客户”都可在柜台前办理业务。第三,“特权享有”让学生爱上评价。“水如币”存储到一定数量后,学生可享有某些特殊权利,如获得精美小礼品、图书、作业免写卡、当护旗手等。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学生可运用积攒的“水如币”当做门票,参与各项活动,进行体验。
发展
课程改革的内涵是“以生为本”,对于规模小的薄弱学校来说,校长必须把学生、把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我们教育者美好的教育理想,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校长一定要本着整体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整体提升学生成长快乐感的原则,不断努力,前行在课改的道路上。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水工学校)
我校创建于1964年,原为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子弟学校,2009年正式移交小店区教育局,同时被指定为农民工子女接收学校。面对这样一所面积小、教师教学能力不强、学生人数少、学生来源层次有差别的学校,在课程改革中,校长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肩负着更重的责任。为此,“特色立校”的理念深深地植入校长工作思路中。在这一理念引领下,我校从实际出发,本着传承、创新、发展的思路,走上课程改革之路。
传承
传承工作作风 我校几代教育工作者肩负民族责任,具有无私奉献的品行和“用心做教育,用爱教学生”的坚韧执着精神,像晶莹的水一样,呈现自己的纯洁和剔透,彰显自己的明亮和光润。为此,我们借“水文化”的涵韵,提出“若水精神,浸润生命”,进行“浸润教育”特色建设的设想。
传承特色项目 2012年,我校将葫芦丝课程引进课堂,确立为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课程,并形成了自己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传承校刊、校报、校歌 学校的校报《校园风》已经创办两年半,教研刊物《水工教研》、学生作文集《新芽》都已发行两年。另外,我校编写的校本课程《弟子规释读》和《经典诗文诵读》获得山西省校本课程二等奖。校歌《雏鹰之歌》反映了水工学校五十年的优良传统。
创新
课堂教学之创新——“一三六”浸润课堂教学模式打造灵动课堂 第一,一条主线:师生共同成长。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富人性化。第二,三个基本点:自主、合作、探究。第三,六个步骤:课前交流——自学质疑——合作释疑——点拨提升——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课程设置之创新——坚持多元开放,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第一,开设综合性课程。依据学生学习兴趣,在以国家课程为主的基础性课程中开设新型“综合课程”,让国家课程校本化。第二,开设拓展性课程。一是开设“传承传统文化”必修课,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书籍,开展“讲经典”活动,全校师生一起练习书法;二是继续开设学校传统葫芦丝艺术特色课程;三是开设“水工学生志在四方体验行”课程,带领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亲身体验,开展探究性学习。第三,开设探究性课程。成立两个实践基地,开设探究课。一是水文化探究课程,开展关于水的研究;二是开展探究“本土文化”之旅,以山西的母亲河——汾河之韵为探寻、实践主题,将山西本土文化在学生当中普及、传承。第四,开设实践性课程。我校开设“水如世界”实践性课程,学生自主选择,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职业意识。
教师队伍建设之创新——搭建多维平台,锻造教师团队 第一,若水读书。我校专门布置一间供教师读书的场所——若水书屋。书屋内图书涉及多个领域,每学期更换。书屋全天开放,教师可随时到书屋查阅资料,充实自己。第二,若水反思。我们提倡教师每天要反思。一是反思教学,二是反思生活。第三,若水实践。我校为教师搭建三个实践平台。一是课题研究实践。学校鼓励教师申报课题,创造更好的研究空间和条件。二是校本教研实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本教研。三是课堂教学实践。开展“每月一人,每人一课”全员参与的磨课活动。
评价之创新——坚持全面有效,激发学生潜能 第一,“水如币”让评价多元发展。学校采用“水如币”评价媒介,对学生进行360度全面评价。“水如币”是指像钱币一样具有价值感的流通物,如水滴状。将“水如币”评价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方面紧密结合,围绕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实施多元化立体式评价。第二,“水如银行”让学生学会理财。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水如币”,学校建立存储场所——“水如银行”。银行职员从招聘到选聘,全部由学生竞选自主完成,实现自主管理的全过程。“水如银行”营业期间,所有手持“水如币”的“客户”都可在柜台前办理业务。第三,“特权享有”让学生爱上评价。“水如币”存储到一定数量后,学生可享有某些特殊权利,如获得精美小礼品、图书、作业免写卡、当护旗手等。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学生可运用积攒的“水如币”当做门票,参与各项活动,进行体验。
发展
课程改革的内涵是“以生为本”,对于规模小的薄弱学校来说,校长必须把学生、把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我们教育者美好的教育理想,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校长一定要本着整体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整体提升学生成长快乐感的原则,不断努力,前行在课改的道路上。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水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