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公司政治,不要权力斗争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kagel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避免公司政治发展为权力斗争?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首先要有契约,更重要的是,要在“契约”后面加上“精神”。也就是说,必须找到能够为现代公司组织提供文化支撑的价值观。
  
  毛泽东有段名言,大意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这话包含着部分真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知识背景、利益等各不相同,在任何一个组织中,总是会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冲突。这一点,不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免。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组织形态之一,公司内部同样充满了各种冲突和矛盾,它们往往被人们冠以一个“贬义”词:“公司政治”。
  
  公司政治:决策稳定剂?
  
  尽管大部分人都对“公司政治”抱有厌恶感,但如果将“公司政治”视为组织体内必须完全清除的“肿瘤”,不仅没有可行性,也有失偏颇。正像每一枚硬币都有其两面,“公司政治”的存在确实会对企业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它也自有其功能,即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企业错误决策带来的损害。
  在具体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决策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外部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及内部的资源禀赋。一个决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否有益,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取决于它多么富有创意和远见,或者它多么富有效率,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而是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契合了内部和外部各种复杂因素的约束,并在这样的约束条件下找到最具效率的方法。因此,尽可能地考虑到企业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和人们各自的利益需求,才能制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帮助企业避免因错误决策而付出惨痛代价。
  要达到这个目标,一个办法是尽量让组织的全部成员参与到决策的形成过程中。民主制度在现代社会中最大的组织——国家中起到的正是这样的作用。但是公司与国家不同,国家通常并不把效率作为优先的考虑的问题,而公司是一个单一的目标组织,必然是效率优先。国家组织中适用的民主制度在公司中会因为过于低效而无法运转。对公司而言,目前最有效的做法只能是通过人数非常有限的董事会来作出决策。
  问题在于,在一个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密、价值观越来越趋向多元的时代里,不论这个决策层拥有多么超人的知识和智慧,也不可能完整地了解各种可能影响决策正确性和实施效果的因素。而且,决策层内部也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意见,尽管这可以通过简单的投票解决,但并不能保证投票的结果恰好选中正确的意见。
  当一个错误的决策被通过并付诸实施的时候,组织内部那些可能会受到这一决策不利影响的成员,就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运用种种办法推诿、抵制,令这个决策远远背离决策者的初衷。这一过程总是以“公司政治”的面目出现,但它的实际作用是对决策的一种修正,最终降低错误决策带来的损害。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没有“公司政治”、领导者具有绝对权威、所有来自他的命令全部可以“令行禁止”的公司,就像一个极权统治下的国家一样极度危险,并且极易酿成巨大灾难。因此,有些欧美公司会用人为制造的“公司政治”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下面这个案例就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位曾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员工跳槽到美国一家著名高科技公司,却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公司政治”的漩涡——几乎每一个项目都会召开全球电话会议,参加会议的很多部门与该项目并无直接关系,却总是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要求解答。最让她感到难以接受的,是这些部门常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积极配合决策的执行,最终导致项目延缓或搁置。在她看来,这样的“公司政治”大大拖累了工作进度,远远比不上民营企业中老板拍板、下属执行的高效率。但是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公司政治”降低了公司做错事的风险,这家美国公司已经在其行业中雄居垄断地位几十年,而“大干快上”的民营企业往往只有数年寿命,这足以说明“公司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稳定剂”的角色。
  
  “以江湖的方式进人,以商人的方式退出”
  
  “公司政治”不分中外,并非某国公司的特色。但是与国外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的“公司政治”更容易演变为恶性的权力斗争。由于公司高层权力斗争而导致企业衰落的例子不胜枚举。这的确是中国公司的一个“特色”。
  中国公司容易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其根本原因不是中国人有斗争的嗜好或者权力倾轧的传统文化,而是作为“舶来品”的公司组织缺乏支撑它的社会文化基础,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契约精神”的普遍匮乏。
  作为一种组织,公司不是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即使最复杂的现代公司组织,都离不开其所处社会的文化给予它的支撑。公司如果是一幢楼房,社会文化就是地基,人们不会看到地基,但如果没有它,结构再结实的楼房也会瞬间倒塌。
  诞生于欧美的现代公司组织,其“地基”建立在基督教文化传统、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革命等一脉相承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自由主义契约精神。它强调个人权利,强调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社会契约,在契约下公民制定法律并同意加以遵守,对于契约的尊重在西方社会中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观。
  正是因为具备这一共识,欧美公司中虽然存在“公司政治”,但冲突和矛盾是在明确的合同、制度等契约的框架内进行的,从而是可控的。即使公司发生大的变动,人们也只需“按约行事”。
  然而在中国,并不存在西方社会的文化基础。中国社会强调以伦理关系内的等级制度,以及按照血缘远近进行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原则。所有这些制度和原则,并不是以明确的合约出现,而是以“习惯法”的形式来调整组织内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这造成中国社会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熟人社会”,二是利益分配信息的非透明化。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当人们需要同陌生人组成一个组织的时候,通常就会采取“拟制血亲”的办法形成维系利益关系的信任纽带,将陌生人变成“熟人”,最典型的就是“结拜兄弟”。由于缺乏明确的利益分配契约,“结拜兄弟”几乎总是会这样收场:一方或几方都认为自己付出很多,却并未得到期待中的回报,维护和夺回自己利益的途径只剩下一个:攫取能够主导利益分配的权力。“兄弟”分裂、权力倾轧、组织瓦解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最终,人们会完全丧失对他人的信任,每一个人都成为社会中的孤岛。
  只有不到30年历史的中国公司还没有接受西方社会的“契约精神”作为组织存在的“地基”,只能在传统的组织文化里寻找支撑。虽然没有极端到“结拜兄弟”,但大多数中国的创业企业确实是像冯仑所说,“以江湖的方式进入”,缺乏明确的契约规定彼此的权利义务,从根本上说,也缺乏对契约的尊重,因此就失去了“以商人的方式退出”的可能性。最终往往以权力斗争夺取利益、公司震荡受损结局。
  只有很少的中国企业能够从一开始就按照“商人的方式”建立契约关系,并且最终依靠契约来解决问题。携程和如家两家上市公司的创业团队就成为一个很特殊的案例,这个四人团队原本是校友和朋友关系,创业期间也经历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如家的创始 人之一季琦甚至在公司准备上市的时候出局,如果在其他民营企业中,这足以酿成一场将企业拖入深渊的恶斗,但是如家的权力过渡却波澜不惊。这里面固然有创业团队的海外教育和职业背景、上海地域文化特点、团队成员性格特点等因素,然而究其根本,还在于企业创立之初就有清晰的股权划分,契约得到了各方的遵守。因此,虽然创始人离开了公司,但是他没有失去股份,利益有明确的保障。
  奇虎董事长周鸿袢说,中国企业在成功之后通常会“抹桌子”——掌握最大权力的人独享利益而将合作者清理出局。携程、如家创业团队基于契约的利益分配不仅避免了公司震荡,也给中国企业做出了一个有益的示范。正是在这一点上,这个创业团队堪称“第一团队”。
  
  避免公司政治演变为“权力斗争”
  
  携程、如家创业团队的案例证明,中国企业是有可能按照“契约精神”的原则处理利益分歧,从而避免因权力斗争导致企业受损的。从技术层面上看,避免权力斗争的最重要措施就是在公司创立之初制定明确合理的契约,对公司成员的责任和利益分配作出详细的规定。在有风险投资介入的企业中,由于资本的要求,这一点已经比较容易做到了。
  但只靠这一点,并不能保证公司远离权力斗争。因为契约最终发挥作用,还需要受契约约束的各方不管外界条件如何变化,都能在契约的框架下解决纷争。一个没有清晰利益分配约定的组织是危险的,一个仅仅依靠利益纽带维系的组织同样是危险的。对更大利益的渴望最终将会使组织成员把一切契约抛之脑后,在并无契约文化传统的中国,这种情况几乎会无可避免地发生。
  因此,携程、如家的案例又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如果董事会剥夺了如家出局的创始人的股权,如果这位创始人认为所持有的股份并不能弥补他的损失,接踵而至的必然会是双方的恶斗。这个局面没有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团队成员均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了解西方企业的行事规则,自身又能够从长远利益着眼考虑问题,使他们得以在原有的契约框架内完成权力转移。
  因此,对于中国公司而言,制定契约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在“契约”后面加上“精神”两个字。也就是说,必须找到能够为现代公司组织提供文化支撑的价值观。
  正如前文所述,现代公司组织诞生于西方,与之最为契合的价值观是西方社会主流的自由主义思想。在中国,尽管自由主义思想在知识分子中有较为广泛的传播,但整个社会并无这样的文化基础。期待以西式的“契约精神”作为中国公司的文化地基,就个别企业而言或许可行,但就中国公司整体来说,此路不通。
  中国公司需要在现实的约束条件——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下寻找能够支撑现代企业组织的价值观,这并非没有可能。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本就是在本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独特的公司组织文化,在制造领域内创造出了超越美国大规模生产方式的精益生产。同日本相比,中国有更多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例如曾经有过数百年辉煌历史的山西票号,其组织文化就与现代企业组织有诸多相通之处。此外,当代的中国企业家也逐渐开始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之成为公司价值观的来源之一,例如以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知名的山东皇明创始人黄鸣,就致力于以儒家文化作为公司的价值观。
  在中国现实的社会条件下,为企业寻找价值观的路途注定会是一条艰难之路,但这是一个不能逃避的旅程。这不仅是为了让企业远离权力斗争,保持平稳发展,它还意味着,中国企业如果想摆脱“世界工厂”的命运,具备与发达国家角力的能力,就必须在企业价值观上有创造性的突破。
其他文献
1998年4月,美国旅行者集团和花旗银行合并成为花旗集团,最初由旅行者集团CEO桑迪·成尔和花旗银行CEO约翰·里德担任花旗集团联合CEO。但时隔不到两年,花旗内部的权力纷争就以里德出局、桑迪成为唯一CEO落幕。在这场和桑迪争夺董事会控制权的斗争中,以花旗为至上光荣的里德由于用权不当而落败,或者说,他输给了桑迪的政治手腕。    1997年2月,摩根士丹利以100亿美元收购了以低收入者为服务对象的
期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公司政治局”中,庆华多方势力的角逐,最终却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    秦蔚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被要求辞职,而且出面劝自己辞职的人还是始终同处一条“战壕”的战友——庆华公司总经理张风帆。  庆华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自动按摩椅等家庭娱乐休闲设备的公司。董事长郑梦初经营着一个年销售额数十亿元的集团公司,庆华只是该集团公司的一个子公司,由郑梦初本人全资持股。  2006年,原本担任某美
期刊
王家卫是中国导演里少数拥有后现代意念的人之一。相对而言,同时拥有强烈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的导演少之又少,唯有在冰冷耸立的大楼下独守一隅的人,才能把两头的困境打成一个结,水远在里面困扰,在纠缠关系中发现一些什么秘密。    当一个人在奢华与孤寂的天平上无法平衡时,他会追求某种影子里的快感。断断续续的独自回忆、夸张变形的漫游、错开的相交,王家卫的电影始终在催化他骨子里的那份浪漫与悲观。  永远是情人般的迷
期刊
作为职业经理人,唐骏认为自己的使命是阶段性的,完成使命就离开更能体现价值。唐骏于1994~2004年服务于微软:2004~2008年效力于盛大网络任总裁:2008年4月以来,加盟新华都集团任总裁兼CEO,创造了职业经理人薪酬的天文数字——10亿元。  唐骏的每一次跳槽都让身价跳跃一次,而且都能很好地处理新老东家的关系。加盟盛大时,微软授予其“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称号:而加盟新华都时,陈天桥指
期刊
编者按:本期封面以营销副总离职风波的案例作为开篇故事,意在呈现公司政治的若干形态。其实对于公司政治,职场人都有着丰富的日常体验:业绩平平者的突然升迂,元老级人物的不辞而别,乃至奖金发放、权责划分、股权分配等一切与利益相关的环节,无不或隐或现地闪现着“政治”的影子。  公司政治如同一双无形大手,无远弗届,悄然左右着公司中人们的命运,也影响着公司本身的兴亡成败。然而,我们对公司政治的思索常常仅限于感性
期刊
当我研究德鲁克的管理哲学思想与所有著作时。就会十分疑惑德鲁克为什么绝口不提公司政治,更不用说是权力了,在他41本巨著中根本就找不到有关公司政治的字眼。有的也只是他的一句名言:“组织不是权力的舞台,而是责任的重心。”  这是为什么?  首先,企业融合了“经济性、社会性和政治性”这三种功能,然而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一样的重点功能倾向。例如。美国偏重于经济绩效导向,力求短期考虑,以至忽视长期的发展。这容易
期刊
追求环保的同时如何保持盈利?“从摇篮到摇篮”的产品规划、绿色供应链等运营战略,能够帮助企业将环保挑战转换为竞争优势。    消费者对天然产品需求的增加、环保组织敦促减少废弃物、立法机构颁布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都使全球各地的公司感受到了“绿色”的压力,纷纷将实现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商业行为。连投资银行在决定是否贷款给那些使用燃煤电厂的组织时,也开始考虑二氧化碳排放的潜在费用了。  我们对全球300
期刊
编者按:  近年来,海尔高层对外发出的声音并不多,而是潜心进行商业模式的锻造和打磨。如其掌舵人张瑞敏所言,希望做到几个“零”——零库存、零签字、零应收、零距离、零冗员。在海尔进行从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的战略转型之际,张瑞敏与长期关注、追踪海尔发展历程的学者胡泳再次碰撞,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就海尔采用的“倒三角”组织结构、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再造的得失体会、与上下游的融合等
期刊
2008年,尽管受到了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中国民营上市企业整体上仍然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本刊此次独家刊发的上市民企百强榜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上海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wind资讯)合作完成。研究发现,在环境的不利影响下,民营上市企业比A股非民营上市企业有更好的表现。
期刊
本笃会修道院拥有很强的内部控制机制,又利用外部机制来支持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转,因此虽然历经岁月,却很少会陷入管理不善、被恶意接管或治理结构剧变的境地。现代股份公司和修道院面临着类似的治理难题。向修道院学习公司治理,不无借鉴之处。    公司治理是个大问题,否则,企业界也不会充斥着高管薪酬和粉饰业绩的丑闻。作为监管措施的“萨班斯法案”看似严峻。但除了推高企业成本,并不能制止高管薪酬膨胀与财务报表欺诈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