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式教学方式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且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收集材料及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等,而被各学科广泛应用,并以不同的学科特点呈现出来。本文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浅论探究式教学方式在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运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方式;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90-02
  一、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课本知识,查找相关资料,或者在生活中展开调查分析,对探究问题进行探讨、交流、论证、梳理,并以一定的方式分享出来。在分享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能够对此内容再次提出质疑,在教师的指导与点拨下进行二次讨论探究,从而真正掌知识,甚至能灵活运用知识的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探究方式上可分为个人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两种常用的方式。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伴学习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在探究的过程中更易产生思维碰撞,能更好地获得有价值且较完整的探究结果。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教师做好指路明灯,更需要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做到勤于思考,细心梳理,敢于表达。
  二、探究式教学方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新教材编写理念就包含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2011年版课标也指出:“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实践。”
  2015年启用的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价值的认同。因此,教材内容有较大的变化,尤其到八年级时,涉及到了国家的制度内容,对学生来说,已有一定学习与理解难度,如果由老师单纯讲授,将难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在新教材教学中,更加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表达能力,而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探讨,可以较好地达到这一要求。
  三、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1.巧设问题,做好“引导”。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探究的前提是要有值得的问题,因此,教师作为激疑者、引导者,应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设计出方向明确,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目的明确的有效探究。比如在讲到八年级下册《基本经济制度》时,我给出了以下探究问题:
  第一组:(1)找一找:身边的国有经济有哪些?谈谈你对这些国有经济的认识。(2)查一查:国有经济在2017年中国500强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占比情况,结合实际生活说说国有经济的特点及作用。(3)结合十九大的内容,了解国家对国有经济的政策。第二组:(1)找一找:身边的集体经济有哪些?(2)谈一谈:结合身边的集体经济,选择一个为例,谈谈集体经济的特点及作用。(3)查找资料,了解国家对集体经济的政策。第三组:(1)查一查:查找资料,说说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2)找一个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为例,分清其不同的成份,并指出哪些是国有成份,哪些是集体成份。第四组:(1)阅读课本并查找资料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有哪些?(2)请分别按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举出相应的例子加以区分并认识非公民制经济的作用。在这些明确问题的指导下,学生的探究方向与目的就会十分明确,就能做出有效探究、学习。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初中生因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展开小组探究,让学生结队学习,效果更加。同时亦能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责任意识等。如在做《基本政治制度》中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探究时,小组成员必须一起查找资料,到身边的村委、居委进行实地考察、拍照、访问,整理,讨论总结。这一过程对学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相互讨论,甚至争辩,更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也会因共同思考、讨论过,而对知识的理解更到位,体会更深刻,认同感也会因此而更强,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3.大胆展示,交流提升。
  探究式教学要求老师在课堂中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以喜欢的方式展示探究成果,这能很好地激励学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其他各组同学又可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交流讨论,使得对问题的探讨更加透彻。比如:学生在展示《基本政治制度》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时,就有同学质疑:民族区域自治与香港自治什么不同吗?我立即捉住时机深化问题“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一国两制有什么异同?”并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讨论,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思维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对此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4.点评梳理,巩固成果。
  学生所探究讨论的是新知识,理解会存在一定偏差甚至错误,探究结果有亮点也必然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对小组成果展示出彩的地方在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得到鼓励,增强自信。如在讲到《基本政治制度》中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时,我惊喜地发现,学生所展示出来的就是自己所在村、社区的村委、居委的图片、本村村民的选票及本村村委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要求、内容的相关文件,并能举出实例加以说明,十分直观,有说服力,理解与表达都相当出彩。我及时给予表扬,学生得到肯定,更加自信。对学生观点有误或者不到位的地方及时进行点拨,让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更加准确到位,深入。如在讲到《基本经济制度》中“我身边的集体经济有哪些”时,学生在举出本村、本区的经济合作社等各种集体经济形式时,也认为“华为集团”“海尔集团”为集体经济形式。在此,我就及时根据这两个集团的实际情况及集体经济的特点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确集体经济形式的特点,重新让学生作出了正确判断。最后因各组分工合作,完成一个知识模块,学生对知识的整理会缺乏一定的条理性,教师还要引导全体学生对所探究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思维导图,让真正体现探究式教学的作用。
  总之,面对新教材改革,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让老师在传统的独自备课,疲于教授的低效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观风.探究式教学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8(82):125.
  [2]李金露.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探析[J].教学研究,2018(3).
  [3]江毅.探究式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研究[D].南昌大学,2017.
  [4]周莉.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性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5]《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2).
其他文献
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之后,我国的文化逐渐地发展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传统文化的元素不但使现在时代的文化研究的框架变得不再单一,而且还带动了现代园林景观的新
【摘要】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研究表明,语言活动区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语言区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教育环境。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梳理语言活动区的含义和价值;接着通过分析教育实践案例,从语言活动区的整体创设与材料投放两方面提出了优化语言区创设的策略。  【关键词】语言 语言活动区 创设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绿化景观施工是城市工程的一大关键环节,同时也很好地展现了一个城市外在的精神风貌。尤其是在当下大力倡导创建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城市的时代背景下,绿化景观的施工更加凸显
【摘要】传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毕业生进入求职市场,就业率、就业情况等因素成为社会评价高校教学水平好坏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等成为高校教育中的重点问题。然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从当今高校就业指导课中存在的问题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旨在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我国城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几年,公园绿地缺乏海绵设施,导致排水系统比较差。因此,要针对公园绿地进行海绵化改造,既要
本文从党的执政地位出发,论述了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方式方法.
我院从1986年-2003年共在门诊经皮穿刺注射治疗精液囊囊肿2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婚后已有生育而不再生育者共23例,年龄31-46平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