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物理难,化学烦,几何数学习题做不完”。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如果师会教、生会学,一切难题都好解决,那么怎样才算会教、会学呢?笔者谨将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共享,望同行们多多指教。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关键是怎样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入门教育很关键
许多学生刚接触物理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若不及时内化,“热”的时间就会很短。所以,我们要在前几节课上专门设计一些有关的物理演示实验,搞好入门教育,引导学生真正地踏入物理学习门槛,把一时的好奇变为永恒的追求,如演示“真空里的闹钟不能传声”“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和疑问,激起他们探求的欲望。再列举一些学生生活中感到好奇而不得其解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物体的影子”“彩虹的出现”等,使学生刚刚入门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又有用,能解开他们心中的好多迷团,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当然,后续工作也放松不得,课堂设计要一切从学生兴趣出发,每节课都要让有趣的实验和丰富的语言等围绕学生,学生才会乐此不疲。
二、以关爱征服厌学
学生只有在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关爱,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课堂教学,师爱要时时存在,才能保障学生学习兴趣的存在。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的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喜欢物理实验,喜欢物理,更要做到让他们喜欢我们,喜欢我们的教学风格。为此,我们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关爱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学生就会喜欢你,靠近你,这样学生对物理就有浓厚的兴趣,努力学习,有困难时会无拘无束地向我们请教,学生就会渐渐进入乐学、好学的境界。
三、以生活实例巩固兴趣
初中生学习物理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学了“浮力”后会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里?学了“大气压”后会问:水枪为什么能吸水?学习“重力”后会问:为什么起跳后的我们又会落地?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问:为什么会有影子的出现呢?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物理学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启发了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同时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巩固了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些抽象概念只要用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尝试操作就能很直观的被学生掌握。初中生对物理实验充满了好奇,看到实验器材,他们就会产生探索的欲望,只要我们用心培养,善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也学得扎实,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好动好奇,喜欢实际操作。所以,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物理学的兴趣自然就增强了,而一些疑问和疑惑在操作中就被解决了,课堂所学知识也得到了理解与巩固。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都准备一些必须用的器材:激光笔、手电筒、洒水壶等,再让拿不同器材的学生演示不同的实验现象,这样,学生就能在多种视角下发现同样的问题,学习的热情自然油然而生了。课堂也就成了孩子们的学习乐园。再如:教学“力”,为了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有哪些,笔者要学生演示手挤压吹鼓的气球实验,气球被压扁,用力向前拍打气球,气球向前运动,这两次实验结果能说明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这是力作用在气球上的两个表现,学生很快就能从中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这样的实验教学,是我们手中的一个省时又省力的教与学的好工具,何乐而不为呢?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出好的在课堂上演示,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还能养成学生创新的习惯。
五、课后训练要跟上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中生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他们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还有,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等,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在启迪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设计一些趣味性很强的练习,加强课后训练,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注意的是,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我们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弥补原有知识中的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差生紧盯不放,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做到了以上几点,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就轻松了,教学效果差不了。
作者单位:湖北省来凤县高级中学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关键是怎样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入门教育很关键
许多学生刚接触物理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若不及时内化,“热”的时间就会很短。所以,我们要在前几节课上专门设计一些有关的物理演示实验,搞好入门教育,引导学生真正地踏入物理学习门槛,把一时的好奇变为永恒的追求,如演示“真空里的闹钟不能传声”“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和疑问,激起他们探求的欲望。再列举一些学生生活中感到好奇而不得其解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物体的影子”“彩虹的出现”等,使学生刚刚入门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又有用,能解开他们心中的好多迷团,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当然,后续工作也放松不得,课堂设计要一切从学生兴趣出发,每节课都要让有趣的实验和丰富的语言等围绕学生,学生才会乐此不疲。
二、以关爱征服厌学
学生只有在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关爱,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课堂教学,师爱要时时存在,才能保障学生学习兴趣的存在。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的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喜欢物理实验,喜欢物理,更要做到让他们喜欢我们,喜欢我们的教学风格。为此,我们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关爱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学生就会喜欢你,靠近你,这样学生对物理就有浓厚的兴趣,努力学习,有困难时会无拘无束地向我们请教,学生就会渐渐进入乐学、好学的境界。
三、以生活实例巩固兴趣
初中生学习物理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学了“浮力”后会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里?学了“大气压”后会问:水枪为什么能吸水?学习“重力”后会问:为什么起跳后的我们又会落地?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问:为什么会有影子的出现呢?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物理学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启发了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同时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巩固了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些抽象概念只要用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尝试操作就能很直观的被学生掌握。初中生对物理实验充满了好奇,看到实验器材,他们就会产生探索的欲望,只要我们用心培养,善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也学得扎实,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好动好奇,喜欢实际操作。所以,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物理学的兴趣自然就增强了,而一些疑问和疑惑在操作中就被解决了,课堂所学知识也得到了理解与巩固。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都准备一些必须用的器材:激光笔、手电筒、洒水壶等,再让拿不同器材的学生演示不同的实验现象,这样,学生就能在多种视角下发现同样的问题,学习的热情自然油然而生了。课堂也就成了孩子们的学习乐园。再如:教学“力”,为了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有哪些,笔者要学生演示手挤压吹鼓的气球实验,气球被压扁,用力向前拍打气球,气球向前运动,这两次实验结果能说明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这是力作用在气球上的两个表现,学生很快就能从中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这样的实验教学,是我们手中的一个省时又省力的教与学的好工具,何乐而不为呢?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出好的在课堂上演示,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还能养成学生创新的习惯。
五、课后训练要跟上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中生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他们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还有,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等,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在启迪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设计一些趣味性很强的练习,加强课后训练,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注意的是,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我们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弥补原有知识中的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差生紧盯不放,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做到了以上几点,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就轻松了,教学效果差不了。
作者单位:湖北省来凤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