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墙黛瓦绿树,小桥流水人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前有场,后有院,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一家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一户一口沼气池,做饭烧菜不用煤和电。村里有乒乓球台、篮球场,道路两旁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和谐富裕的新农村——安徽肥东县的风情画。
据肥东县能源办王存红主任介绍,肥东18个乡镇已经建有一万四千多口沼气池,是全国有名的“万池县”,在国家农业基建项目和国债项目支持之外,又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将继续推进新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沼气能源的建设和使用,大力促进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现代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和完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在推广运用“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模式的基础上,以“积聚产业、融合要素、生态发展”为原则,既解决部分生产、生活的用能问题,又对畜禽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提高无公害畜禽产品质量,形成“畜禽多——肥料多——沼气多——收入多——畜禽多”的良性循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循环组合,在深层次循环利用中产生出高效益。肥东县通过抓项目建设,辐射带动整体工作,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更实实在在地使农民富了起来。
老邓家:利用沼气每年节支增收近两万元
肥东县是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畜牧业和种植业生产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是农村能源发展的好原料。
老邓家在肥东县梁园镇邓岗村,他的儿子媳妇在城里工作,孙子在城里上学,老两口在家务农。还圈了一个院子,养了两百多头猪,是个养猪大户。从2000年建了沼气池之后,猪的粪便就成了极好的沼气发酵原料。沼气池是用钢筋混凝土砌的,有8立方米的容量,建一口沼气池,政府补助800块钱,买来沼气灶台、沼气饭煲,基本家家都形成了一个猪圈、一口自来水井、一个水塔、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一间卫生厨房、一个浴室的格局,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自从沼气建好之后,老邓家不仅生活方便多了,而且每年可以增收节支不少钱。利用沼气饭煲烧饭,7分钟就能煮好,仅做饭烧菜一项,老邓家每年就可以节约5罐液化气四百多元的支出。利用沼液喂猪每头降低成本70元左右,两百多头猪,可增收一万多元。老邓家还种植着五亩大棚草莓,用普通的粪便做肥料,草莓易患黄萎病枯死,以前必须买俄罗斯进口的特殊肥料,很贵,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施用沼肥,原来沼肥也有抗病、抗虫、抗逆性的优势,完全可以替代昂贵的俄罗斯进口肥料,一年可节约2000多元的投入。而长期施用沼肥,可以改善土壤,连用三年后土壤有机质大幅提高,可使低产中产田,变成稳定的丰产高产田,增产又能带来不小的经济收益。
老邓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自从建好沼气之后,沼气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益,使他家每年可节支增收近两万元。
据梁园镇朱江镇长介绍,邓岗村24户农家,家家都建有沼气,每户每年都可增收一万余元,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而整个梁园镇已经建成沼气池800多口,使农民的家庭收入大大提高了。
老邵家:利用沼气每年节支增收达三万元
近日,一种新颖的沼气饭煲在肥东县八斗镇军谢村的村民家中普遍使用。这种沼气饭煲用沼气作为能源,除加热部分之外,功能与普通电饭煲没有两样。煮饭时,按下开关,即打开气阀并自动点火,加热达到控制温度时,饭煲会自动关闭气阀。而它比电饭煲煮饭更快,只要七分钟。村民老邵介绍说,他家煮饭烧菜烧水一项,利用沼气每年能节省开支五六百元。
军谢村在2002年开始新村建设,每户建有一座沼气池、一亩高效经济田、一个养殖圈、一个太阳能热水器。2007年,老邵家养了几十头猪,承包了三十多亩田,都是施用沼肥。他分别种了油菜、大棚蔬菜、西瓜(套种大豆)、甘蔗等。八斗的无籽西瓜很有名,老邵种4亩西瓜,都施用沼肥,西瓜长得又圓又大,甜度又高,亩产达3500公斤,亩产值达到4200元,仅此一项使老邵家亩均增收6000元。老邵家还在承包的6亩高岗地上实施“猪—沼—甘蔗”生态种养模式,用沼肥种植的甘蔗,赚了2.5万元,成了高岗地上开出的“小康花”。“猪—沼—甘蔗”、“猪—沼—菜”、“猪—沼—鱼”等模式,让老邵尝足甜头。一年下来,收入七八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大王”。而有效地利用沼气,让他家每年节支增收近三万元,老邵开怀地笑了。
据八斗镇郑仕新镇长介绍,军谢村是安徽省新农村能源生态示范村,也是八斗镇的致富模范村,整个八斗镇已经建有1000多口沼气池,每户农户都可节支增收四五千元,做的好的,可增收数万元。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广泛使用,既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村民的科学素质,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同时,也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妇女的生产力,使她们在操持家务方面更省心,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技农业、农副产业生产中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建造户用沼气池,解决了“点污染”的问题,而各家各户每天的生活污水。则采用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工程,解决了“面污染”的问题。对解决困扰新农村建设的点、面污染问题,肥东县做了很好的尝试。
(责编 邢荣勤)
据肥东县能源办王存红主任介绍,肥东18个乡镇已经建有一万四千多口沼气池,是全国有名的“万池县”,在国家农业基建项目和国债项目支持之外,又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将继续推进新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沼气能源的建设和使用,大力促进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现代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和完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在推广运用“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模式的基础上,以“积聚产业、融合要素、生态发展”为原则,既解决部分生产、生活的用能问题,又对畜禽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提高无公害畜禽产品质量,形成“畜禽多——肥料多——沼气多——收入多——畜禽多”的良性循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循环组合,在深层次循环利用中产生出高效益。肥东县通过抓项目建设,辐射带动整体工作,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更实实在在地使农民富了起来。
老邓家:利用沼气每年节支增收近两万元
肥东县是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畜牧业和种植业生产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是农村能源发展的好原料。
老邓家在肥东县梁园镇邓岗村,他的儿子媳妇在城里工作,孙子在城里上学,老两口在家务农。还圈了一个院子,养了两百多头猪,是个养猪大户。从2000年建了沼气池之后,猪的粪便就成了极好的沼气发酵原料。沼气池是用钢筋混凝土砌的,有8立方米的容量,建一口沼气池,政府补助800块钱,买来沼气灶台、沼气饭煲,基本家家都形成了一个猪圈、一口自来水井、一个水塔、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一间卫生厨房、一个浴室的格局,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自从沼气建好之后,老邓家不仅生活方便多了,而且每年可以增收节支不少钱。利用沼气饭煲烧饭,7分钟就能煮好,仅做饭烧菜一项,老邓家每年就可以节约5罐液化气四百多元的支出。利用沼液喂猪每头降低成本70元左右,两百多头猪,可增收一万多元。老邓家还种植着五亩大棚草莓,用普通的粪便做肥料,草莓易患黄萎病枯死,以前必须买俄罗斯进口的特殊肥料,很贵,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施用沼肥,原来沼肥也有抗病、抗虫、抗逆性的优势,完全可以替代昂贵的俄罗斯进口肥料,一年可节约2000多元的投入。而长期施用沼肥,可以改善土壤,连用三年后土壤有机质大幅提高,可使低产中产田,变成稳定的丰产高产田,增产又能带来不小的经济收益。
老邓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自从建好沼气之后,沼气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益,使他家每年可节支增收近两万元。
据梁园镇朱江镇长介绍,邓岗村24户农家,家家都建有沼气,每户每年都可增收一万余元,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而整个梁园镇已经建成沼气池800多口,使农民的家庭收入大大提高了。
老邵家:利用沼气每年节支增收达三万元
近日,一种新颖的沼气饭煲在肥东县八斗镇军谢村的村民家中普遍使用。这种沼气饭煲用沼气作为能源,除加热部分之外,功能与普通电饭煲没有两样。煮饭时,按下开关,即打开气阀并自动点火,加热达到控制温度时,饭煲会自动关闭气阀。而它比电饭煲煮饭更快,只要七分钟。村民老邵介绍说,他家煮饭烧菜烧水一项,利用沼气每年能节省开支五六百元。
军谢村在2002年开始新村建设,每户建有一座沼气池、一亩高效经济田、一个养殖圈、一个太阳能热水器。2007年,老邵家养了几十头猪,承包了三十多亩田,都是施用沼肥。他分别种了油菜、大棚蔬菜、西瓜(套种大豆)、甘蔗等。八斗的无籽西瓜很有名,老邵种4亩西瓜,都施用沼肥,西瓜长得又圓又大,甜度又高,亩产达3500公斤,亩产值达到4200元,仅此一项使老邵家亩均增收6000元。老邵家还在承包的6亩高岗地上实施“猪—沼—甘蔗”生态种养模式,用沼肥种植的甘蔗,赚了2.5万元,成了高岗地上开出的“小康花”。“猪—沼—甘蔗”、“猪—沼—菜”、“猪—沼—鱼”等模式,让老邵尝足甜头。一年下来,收入七八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大王”。而有效地利用沼气,让他家每年节支增收近三万元,老邵开怀地笑了。
据八斗镇郑仕新镇长介绍,军谢村是安徽省新农村能源生态示范村,也是八斗镇的致富模范村,整个八斗镇已经建有1000多口沼气池,每户农户都可节支增收四五千元,做的好的,可增收数万元。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广泛使用,既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村民的科学素质,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同时,也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妇女的生产力,使她们在操持家务方面更省心,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技农业、农副产业生产中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建造户用沼气池,解决了“点污染”的问题,而各家各户每天的生活污水。则采用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工程,解决了“面污染”的问题。对解决困扰新农村建设的点、面污染问题,肥东县做了很好的尝试。
(责编 邢荣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