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王鸣盛不仅是史学家,而且也是目录学家,在目录学史具有一定地位。结合王鸣盛生平,通过其撰著《十七史商榷》与《蛾术编》论述,特别是《十七史商榷》蕴含着丰富的目录学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王鸣盛 目录学思想 图书分类
一.王鸣盛其人
王鸣盛(1722—1797),清代著名史学家、经学家、考据学家、目录学家。字凤喈,一字礼堂,别字西庄,江苏嘉定人。他十七岁时候,补诸生,岁试屡获前列,才名藉甚,被拔至紫阳书院深造。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内阁中书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辞官后的王鸣盛迁居苏州,潜心读书著述。他学问博大精深,对经史造诣尤为渊深,为乾嘉学派吴派代表人物之一。王鸣盛于经义一道,问学于惠栋,师法汉儒,注重训诂,尤服膺郑玄之学说。退居吴门后,由于其学者兼名宦的特殊身份,登门求文者络绎不绝。卒后,赵翼以诗相挽,“皇甫三都求作序,李邕四裔乞书碑。”虽不无夸谀之嫌,但亦可从中窥知王氏生前文名之盛、创作之富。传世著作有《尚书后案》三十卷、《周礼军赋》四卷、《诗文集》四十卷、《蛾术编》(仿顾炎武《日知录》)一百卷、《十七史商榷》百卷等[1]。
二.王鸣盛的目录学思想
王鸣盛著作《十七史商榷》百卷以及《蛾术编》一百卷蕴含着丰富的目录学思想,特别是《十七史商榷》,是其以汉学考证方法治史的结晶。不仅在史学界,目录学界也具有深远的影响[2]。
1.目录学意义
清代学者对目录学尤为重视。在《十七史商榷》第一卷的第一条:“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非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第七卷的第一条:“凡读书最切要者自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目录不明,终是乱读。”[3]可见,王鸣盛赋予目录学以极高的地位和意义。王鸣盛不但反复强调目录的重要性,而且探究其治学入门的途径与方法。关于正史中《艺文志》的功用。“不通《汉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王鸣盛重视目录学的作用,对此身体力行,他做学问以目录学为基础,作为入门之径。他晚年完成的“一生精力实耗于此”的著作《蛾术编》。王鸣盛对地方志、丛书等的评论,从其发展源流入手,颇具特色,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学术发展表作《十七史商榷》每条都有。这是王鸣盛目录学思想的一次具体实践。“他的为学次第,强调从讲求‘目录’入手,程序秩然不混。”[4]这个评价无疑是十分中肯的。《蛾术编》集中体现了他的目录学知识,《蛾术编》全书分说录、说字、说地、说人、说集、说刻、说通、说系等十门,也体现了他按类编排的目录学思想。其中的“说录”,“录”,实际上就是目录,对图书源流、版本、内容等各方面都作了简要介绍,并按经史子集顺序编排,起到了一部目录书的作用。在《蛾术编》卷五十八第一则阐明:“余说经以先师汉郑氏宗,将考其行迹为作年谱.随所见辄钞录,积之既多.欲加编叙,而其事之不可以年为谱者居多,乃改分十二目,各以类次之。内著述类已详《说录》”。这说明了王鸣盛对目录编排的细心。《十七史商榷》虽不是目录学专著,但间有对目录学理论的论述。虽不系统,但很精湛[5]。
2.校勘工作
王鸣盛重视对图书的校勘,主张读书必先校书。他认为宋朝的晁公武,以迄明代的焦竑等辈,多不会剖判古书的真伪,不懂鉴别版本的好坏和校勘字句的讹谬,这是他们学识不高的表现。比如某人,家中藏书甚富,“自夸其家藏宋刻开元本《史记》升老子于列传首,居伯夷上,又自夸集诸宋版《史记》,共成一书,凡一百三十卷,大小长短咸备。因李沂公取桐丝精者杂缀为一琴,名百袖琴,故亦戏名此为《百衲史记》。但百衲本既分一百三十卷,而开元本分卷若干,其为仍裴骃(南朝宋《裴骃集解》)之舊乎?抑已考之乎?某之学不足以知此,竟未尝讨论及之。”这说明尽管有的人搜奇访秘,多见闻多,但因没有学识,只能固守,而不能加以阐发,从中吸取精华,有益于世后。对文字校勘和史文的考订,这是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要做的首要工作。他以汲古阁本十七史为底本,与其他刻本进行校勘。关于衍文。衍文是刊刻、缮写或者流传过程中多出来的文字,容易使史文不通,有时产生歧义。例如《汉书·郊祀志》的一处衍字:“‘祠泰一于忌泰一坛旁’上‘泰一’两字衍。《史记·封禅书》及《武纪》并无”。再如《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原书于“少府王伟”之后有“中尉”二字。王鸣盛指出:“‘中尉’当系衍文”。史书屡经传抄,脱字、脱词、甚至脱句在所难免,文字脱漏,容易造成语意含糊,甚至与原意迥然不同。史书中大量脱漏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史书的阅读,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指出很多此类问题,并尽力复原史文。例如《晋书五·诸葛患之》:“吴之风俗,相驱以急,言论弹射,以刻薄相尚。诸葛患之,著《正交论》。愚谓诸葛不知何人,其下必脱一字,当是‘恪’字。观《吴志》恪本传《与陆逊书》,其意正是如此”。再如《李康条》对《新唐书·艺文志》进行校勘,发现“李康《玉台后集》十卷,晁氏《读书志》作李康成,此脱一字”。[6]
3.四部分类法演变之轨迹
关于四部分类法的沿革,王鸣盛认为:“经、史、子、集四部出名称,始白晋荀勖《晋中经簿》,一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家书。但其前后有七分法,如刘歆《七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不过,都杂乱繁碎,赶不上荀勖的分类合理。”然而,荀勖也有不妥之处:子部不应在史部之前;诗赋等下,忽有汲冢,亦不可理解;况且甲、乙、丙,丁,亦不如宜呼经,史,子,集好。所以,《隋书·经籍志》依用而又略加变通。至于其他人照四部编撰的目录,大体上多仿苟勖之例,只有《隋书·经籍志》为经、史、子、集,自此以后,唐;宋、元、明、清,各代所编制的目录,都依《隋书·经籍志》之例,进行分类。可见,王鸣盛继承图书分类重学术的优良传统,提倡四部分类法。毋容置疑,荀勖的四分法也有不尽合理之处,比如子部不应立在史部之前,甲乙丙丁不如直名经史子集为好。唐初撰《隋书·经籍志》纠正了这些缺陷,王鸣盛大加赞扬,认为“自后唐宋以下为目者,皆不能违”,“若以目录体制言,刘欲、班固、荀易、王俭、阮孝绪辈,皆不可为法,必以《隋志》为主。”他充分肯定了《隋书·经籍志》在目录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王鸣盛通过目录学考明文献资料的来历,以至于著述《十七史商榷》。“剖断古书之真伪是非辨其本之佳恶,校其讹谬”。《十七史商榷》中所著史书,详略其版本、作者、撰述、时间、史料价值、体例、注释、校勘等内容,属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如其卷一《史记一》的头条子目,就是辨卷帙分合、古书真伪与版本之“佳恶”。故今人称“他的为学次第,强调从讲求‘目录’人手,程序秩然不混”。王鸣盛通过目录学知识博观互校,广采参稽,获得正确、系统的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条别类例,考辨学术源流和演变。《十七史商榷》列有子目二千条,每条皆有题目,极便读者查检。《十七史商榷》卷六十二《陆澄议置诸经学》条引陆澄论《易》之言曰:“自商瞿至田何,其间五传,年未为远,无讹杂之失;秦所不焚,无崩壞之弊;虽有异家之学,同以象数为宗。数百年后,乃有王弼”。王鸣盛认为“此数言者,于目录之学精绝矣”。对陆澄历数治《易》源流,王氏以精于目录学深许之。此外,王鸣盛在读十七史时,将其遇到的各种问题随手记下,特别关于作者生平、版本鉴别、以及叙例诸问题,谈得都很详细清楚。如在《汉书叙例》中说,“今人家《汉书》,多常熟毛(晋)氏(清刊刻家)汲古阁刻本,字密行多,篇帙缩减,诚简便可喜,予亦用之。但前明南监版有颜师古叙例,此削去不存,则来历不明。”(《十七史商榷》53页)此段仅仅五十几字,就把有关情况历数得摘清楚楚,颇有参考价值。
三.结语
综观王鸣盛著作《十七史商榷》与《蛾术编》,特别是《十七史商榷》,似是一部读书笔记,把自己认为有意义的问题,皆一一记录。但内容大多是与目录学有牵连。正如王鸣盛自己所说:“予……惟读书,校书颇自力,尝谓好著书不如多读书,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读之不勤而轻著,恐著且多妄矣!二纪以来,恒独处一室,覃思史事,既校始读,亦随读随校,购借善本,再三雠勘……凡所考者,皆在简眉牍尾,字如墨蚁,久之皆满,无可复容,乃誊于别帙,而写成净本,都为一编。”“庶几启导后人,则予怀考其亦可以稍自慰矣。”(《十七史商榷序》)所以说,如果从目录学的角度来看,说《十七史商榷》是一部史书,倒不说是一部与目录学有关的专著更确切些[7]。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姚明达认为目录学一词,始于王鸣盛著作《十七史商榷》[8]。假如从学术思想层次考察,应该是王鸣盛的提法为最早[9]。
参考文献
[1]孙旭升.竹枝词名篇译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160.
[2]黄友斌.钟灵毓秀嘉定古代名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5:164.
[3][清]王鸣盛撰,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4]张舜徽.中国文献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45.
[5]顾志华.试论王鸣盛的目录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4):62-65.
[6]刘玲.王鸣盛及其《十七史商榷[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80.
[7]申畅.中国目录学家传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139.
[8]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3.
[9]林文绮.王鸣盛“目录之学”探微—兼议乾嘉之际“目录”、“校摊”之争[J].社会科学战线,1988(2):328-332.
(作者介绍:黄俊霞,安阳工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王鸣盛 目录学思想 图书分类
一.王鸣盛其人
王鸣盛(1722—1797),清代著名史学家、经学家、考据学家、目录学家。字凤喈,一字礼堂,别字西庄,江苏嘉定人。他十七岁时候,补诸生,岁试屡获前列,才名藉甚,被拔至紫阳书院深造。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内阁中书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辞官后的王鸣盛迁居苏州,潜心读书著述。他学问博大精深,对经史造诣尤为渊深,为乾嘉学派吴派代表人物之一。王鸣盛于经义一道,问学于惠栋,师法汉儒,注重训诂,尤服膺郑玄之学说。退居吴门后,由于其学者兼名宦的特殊身份,登门求文者络绎不绝。卒后,赵翼以诗相挽,“皇甫三都求作序,李邕四裔乞书碑。”虽不无夸谀之嫌,但亦可从中窥知王氏生前文名之盛、创作之富。传世著作有《尚书后案》三十卷、《周礼军赋》四卷、《诗文集》四十卷、《蛾术编》(仿顾炎武《日知录》)一百卷、《十七史商榷》百卷等[1]。
二.王鸣盛的目录学思想
王鸣盛著作《十七史商榷》百卷以及《蛾术编》一百卷蕴含着丰富的目录学思想,特别是《十七史商榷》,是其以汉学考证方法治史的结晶。不仅在史学界,目录学界也具有深远的影响[2]。
1.目录学意义
清代学者对目录学尤为重视。在《十七史商榷》第一卷的第一条:“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非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第七卷的第一条:“凡读书最切要者自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目录不明,终是乱读。”[3]可见,王鸣盛赋予目录学以极高的地位和意义。王鸣盛不但反复强调目录的重要性,而且探究其治学入门的途径与方法。关于正史中《艺文志》的功用。“不通《汉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王鸣盛重视目录学的作用,对此身体力行,他做学问以目录学为基础,作为入门之径。他晚年完成的“一生精力实耗于此”的著作《蛾术编》。王鸣盛对地方志、丛书等的评论,从其发展源流入手,颇具特色,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学术发展表作《十七史商榷》每条都有。这是王鸣盛目录学思想的一次具体实践。“他的为学次第,强调从讲求‘目录’入手,程序秩然不混。”[4]这个评价无疑是十分中肯的。《蛾术编》集中体现了他的目录学知识,《蛾术编》全书分说录、说字、说地、说人、说集、说刻、说通、说系等十门,也体现了他按类编排的目录学思想。其中的“说录”,“录”,实际上就是目录,对图书源流、版本、内容等各方面都作了简要介绍,并按经史子集顺序编排,起到了一部目录书的作用。在《蛾术编》卷五十八第一则阐明:“余说经以先师汉郑氏宗,将考其行迹为作年谱.随所见辄钞录,积之既多.欲加编叙,而其事之不可以年为谱者居多,乃改分十二目,各以类次之。内著述类已详《说录》”。这说明了王鸣盛对目录编排的细心。《十七史商榷》虽不是目录学专著,但间有对目录学理论的论述。虽不系统,但很精湛[5]。
2.校勘工作
王鸣盛重视对图书的校勘,主张读书必先校书。他认为宋朝的晁公武,以迄明代的焦竑等辈,多不会剖判古书的真伪,不懂鉴别版本的好坏和校勘字句的讹谬,这是他们学识不高的表现。比如某人,家中藏书甚富,“自夸其家藏宋刻开元本《史记》升老子于列传首,居伯夷上,又自夸集诸宋版《史记》,共成一书,凡一百三十卷,大小长短咸备。因李沂公取桐丝精者杂缀为一琴,名百袖琴,故亦戏名此为《百衲史记》。但百衲本既分一百三十卷,而开元本分卷若干,其为仍裴骃(南朝宋《裴骃集解》)之舊乎?抑已考之乎?某之学不足以知此,竟未尝讨论及之。”这说明尽管有的人搜奇访秘,多见闻多,但因没有学识,只能固守,而不能加以阐发,从中吸取精华,有益于世后。对文字校勘和史文的考订,这是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要做的首要工作。他以汲古阁本十七史为底本,与其他刻本进行校勘。关于衍文。衍文是刊刻、缮写或者流传过程中多出来的文字,容易使史文不通,有时产生歧义。例如《汉书·郊祀志》的一处衍字:“‘祠泰一于忌泰一坛旁’上‘泰一’两字衍。《史记·封禅书》及《武纪》并无”。再如《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原书于“少府王伟”之后有“中尉”二字。王鸣盛指出:“‘中尉’当系衍文”。史书屡经传抄,脱字、脱词、甚至脱句在所难免,文字脱漏,容易造成语意含糊,甚至与原意迥然不同。史书中大量脱漏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史书的阅读,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指出很多此类问题,并尽力复原史文。例如《晋书五·诸葛患之》:“吴之风俗,相驱以急,言论弹射,以刻薄相尚。诸葛患之,著《正交论》。愚谓诸葛不知何人,其下必脱一字,当是‘恪’字。观《吴志》恪本传《与陆逊书》,其意正是如此”。再如《李康条》对《新唐书·艺文志》进行校勘,发现“李康《玉台后集》十卷,晁氏《读书志》作李康成,此脱一字”。[6]
3.四部分类法演变之轨迹
关于四部分类法的沿革,王鸣盛认为:“经、史、子、集四部出名称,始白晋荀勖《晋中经簿》,一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家书。但其前后有七分法,如刘歆《七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不过,都杂乱繁碎,赶不上荀勖的分类合理。”然而,荀勖也有不妥之处:子部不应在史部之前;诗赋等下,忽有汲冢,亦不可理解;况且甲、乙、丙,丁,亦不如宜呼经,史,子,集好。所以,《隋书·经籍志》依用而又略加变通。至于其他人照四部编撰的目录,大体上多仿苟勖之例,只有《隋书·经籍志》为经、史、子、集,自此以后,唐;宋、元、明、清,各代所编制的目录,都依《隋书·经籍志》之例,进行分类。可见,王鸣盛继承图书分类重学术的优良传统,提倡四部分类法。毋容置疑,荀勖的四分法也有不尽合理之处,比如子部不应立在史部之前,甲乙丙丁不如直名经史子集为好。唐初撰《隋书·经籍志》纠正了这些缺陷,王鸣盛大加赞扬,认为“自后唐宋以下为目者,皆不能违”,“若以目录体制言,刘欲、班固、荀易、王俭、阮孝绪辈,皆不可为法,必以《隋志》为主。”他充分肯定了《隋书·经籍志》在目录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王鸣盛通过目录学考明文献资料的来历,以至于著述《十七史商榷》。“剖断古书之真伪是非辨其本之佳恶,校其讹谬”。《十七史商榷》中所著史书,详略其版本、作者、撰述、时间、史料价值、体例、注释、校勘等内容,属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如其卷一《史记一》的头条子目,就是辨卷帙分合、古书真伪与版本之“佳恶”。故今人称“他的为学次第,强调从讲求‘目录’人手,程序秩然不混”。王鸣盛通过目录学知识博观互校,广采参稽,获得正确、系统的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条别类例,考辨学术源流和演变。《十七史商榷》列有子目二千条,每条皆有题目,极便读者查检。《十七史商榷》卷六十二《陆澄议置诸经学》条引陆澄论《易》之言曰:“自商瞿至田何,其间五传,年未为远,无讹杂之失;秦所不焚,无崩壞之弊;虽有异家之学,同以象数为宗。数百年后,乃有王弼”。王鸣盛认为“此数言者,于目录之学精绝矣”。对陆澄历数治《易》源流,王氏以精于目录学深许之。此外,王鸣盛在读十七史时,将其遇到的各种问题随手记下,特别关于作者生平、版本鉴别、以及叙例诸问题,谈得都很详细清楚。如在《汉书叙例》中说,“今人家《汉书》,多常熟毛(晋)氏(清刊刻家)汲古阁刻本,字密行多,篇帙缩减,诚简便可喜,予亦用之。但前明南监版有颜师古叙例,此削去不存,则来历不明。”(《十七史商榷》53页)此段仅仅五十几字,就把有关情况历数得摘清楚楚,颇有参考价值。
三.结语
综观王鸣盛著作《十七史商榷》与《蛾术编》,特别是《十七史商榷》,似是一部读书笔记,把自己认为有意义的问题,皆一一记录。但内容大多是与目录学有牵连。正如王鸣盛自己所说:“予……惟读书,校书颇自力,尝谓好著书不如多读书,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读之不勤而轻著,恐著且多妄矣!二纪以来,恒独处一室,覃思史事,既校始读,亦随读随校,购借善本,再三雠勘……凡所考者,皆在简眉牍尾,字如墨蚁,久之皆满,无可复容,乃誊于别帙,而写成净本,都为一编。”“庶几启导后人,则予怀考其亦可以稍自慰矣。”(《十七史商榷序》)所以说,如果从目录学的角度来看,说《十七史商榷》是一部史书,倒不说是一部与目录学有关的专著更确切些[7]。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姚明达认为目录学一词,始于王鸣盛著作《十七史商榷》[8]。假如从学术思想层次考察,应该是王鸣盛的提法为最早[9]。
参考文献
[1]孙旭升.竹枝词名篇译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160.
[2]黄友斌.钟灵毓秀嘉定古代名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5:164.
[3][清]王鸣盛撰,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4]张舜徽.中国文献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45.
[5]顾志华.试论王鸣盛的目录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4):62-65.
[6]刘玲.王鸣盛及其《十七史商榷[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80.
[7]申畅.中国目录学家传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139.
[8]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3.
[9]林文绮.王鸣盛“目录之学”探微—兼议乾嘉之际“目录”、“校摊”之争[J].社会科学战线,1988(2):328-332.
(作者介绍:黄俊霞,安阳工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