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优势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1(B)—0052—01
当今,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把人类社会带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创造性。如何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
1.提出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要经过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分析和学生基础及兴趣的分析,提出一个能够应用该阶段所需要教学的信息技能与知识的问题。如,在学习如何美化文本的教学时,我提出的问题是:美化文本是什么含义?一篇文章的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字号、颜色等是否一定要相同?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2.任务分析是必要的过程。教师通过启发和帮助,使学生对该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者依次可以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地方需要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又有哪些需要使用学习过的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如在学习“Excel表格中的单元格颜色设置”时,单元格内的字体就可仿照Word中的美化文本功能,但单元格内的颜色如何改变,这就是对任务的分析。
3.独立探索知识、技能的学习阶段。由学生个人或分组完成任务,同时,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指导。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上述1和2的环节,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让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中等的学生自己探讨完成,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差一点的学生完成任务。
4.交流、评估、归纳是最后一个阶段。在学生各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与任务完成之后,要组织交流,相互介绍自己的成果。在完成本节教学内容后,留出一些时间,让同学们总结学习经验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二、 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1.更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中的“做中学”理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迫切要求通过“做”来学,而不是通过“教”来学。其中的“做”就是操作、实践、活动,那么学生去“做”什么呢?那就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任务”。在讲新知识或新技能之前,先让学生去完成一项包含这些内容的特定任务。在完成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其求知欲。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集中讲解新知识,重点解决新问题,为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铺平道路。这样学生的“学”具有目的性、主动性、高效性。如用Excel统计本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总分和平均分,在未学习使用填充柄时,学生肯定是一一求值,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于是学生会提出是否只计算一个单元格的值,其他单元可以复制其格式的想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教师可以讲授新知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以任务评价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学会了新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的水平。
2.更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之后练习,学生一定不爱学或被动学习。让学生单纯去记忆操作指令,他们一定会感到单调乏味。但从学科的特点入手,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来组织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1(B)—0052—01
当今,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把人类社会带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创造性。如何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
1.提出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要经过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分析和学生基础及兴趣的分析,提出一个能够应用该阶段所需要教学的信息技能与知识的问题。如,在学习如何美化文本的教学时,我提出的问题是:美化文本是什么含义?一篇文章的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字号、颜色等是否一定要相同?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2.任务分析是必要的过程。教师通过启发和帮助,使学生对该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者依次可以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地方需要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又有哪些需要使用学习过的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如在学习“Excel表格中的单元格颜色设置”时,单元格内的字体就可仿照Word中的美化文本功能,但单元格内的颜色如何改变,这就是对任务的分析。
3.独立探索知识、技能的学习阶段。由学生个人或分组完成任务,同时,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指导。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上述1和2的环节,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让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中等的学生自己探讨完成,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差一点的学生完成任务。
4.交流、评估、归纳是最后一个阶段。在学生各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与任务完成之后,要组织交流,相互介绍自己的成果。在完成本节教学内容后,留出一些时间,让同学们总结学习经验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二、 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1.更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中的“做中学”理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迫切要求通过“做”来学,而不是通过“教”来学。其中的“做”就是操作、实践、活动,那么学生去“做”什么呢?那就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任务”。在讲新知识或新技能之前,先让学生去完成一项包含这些内容的特定任务。在完成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其求知欲。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集中讲解新知识,重点解决新问题,为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铺平道路。这样学生的“学”具有目的性、主动性、高效性。如用Excel统计本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总分和平均分,在未学习使用填充柄时,学生肯定是一一求值,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于是学生会提出是否只计算一个单元格的值,其他单元可以复制其格式的想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教师可以讲授新知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以任务评价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学会了新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的水平。
2.更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之后练习,学生一定不爱学或被动学习。让学生单纯去记忆操作指令,他们一定会感到单调乏味。但从学科的特点入手,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来组织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