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在学校教育中备受推崇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成立学习小组,以学生为主导进行自主学习与交流,在交流合作与思维碰撞中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剖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35
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是必学科目,承担着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的作用。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合作学习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其应用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提供了助力。
一、合理安排学习分组,优化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分组安排及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建立上,教师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特长及性格特征,分为4到6人一组为宜,人数过少教学气氛难以得到保障,人数太多则容易给教师的管理带来困难。分组时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特点的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确保分组工作能够基本满足合作学习的需要和学生的意愿;分组完成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的分工,鼓励学生积极沟通,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建立学习秩序和规定,从而为后续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引导,促进小组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组间进行合作,教师应注重通过有效的引导,设立科学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任务的细分,倡导小组自主讨论及探究,针对数学学习中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案,通过思想的碰撞和沟通协作,共同形成结论,从而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为例,这一课涵盖了正方体与长方体各边数学知识点,通过对这些要素进行测量,可以判断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在讲解完这些基础知识后,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些如纸盒、火柴盒一类的教具,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一起找一找这些物体的面、棱和顶点,量一量这些物体的长、宽和高,然后由小组讨论这些物体分别是什么图形,他们都有什么特征,还可以在课上利用卡纸尝试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由汇报员汇报结果,教师进行评价,对本次合作学习的收获进行展示和总结。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正方体与长方体这一课程中包含着很多需要由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才能验证的内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将教室所讲解的数学知识进行了实践验证,并得出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特征等结论,并通过亲身参与测量这些物体,加深了对这一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开展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自学、小组讨论、实践验证等,学生在充分了解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后,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计划、任务、分工进行分配,从而保障该课程的开展是建立于学生对其清晰明确的认知之上的,以此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提升学习质量[2]。
三、以良性競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良好的竞争局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小组竞争的游戏或活动,并设立一定的小组奖励机制,激发小组的荣誉感,从而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数学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PK,并设计一定的游戏奖励,学生需要齐心协力,利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游戏的胜利,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实现了教学目标。以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角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单纯讲解角的定义很难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险找角大PK”的小游戏,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在规定场地(如教室、校园、活动室等)寻找角,并根据自己所找到的角,说一说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比较角的大小,在规定时间内找到最多角的小组获胜,如果学生能够清楚的说出角的名称和部分,则可以加分。通过这个小游戏,加强学生对角的认识,实现了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的目的。
四、采用小组轮流制度,增强参与性,提升合作能力
合理的制度设计可以有效激活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才能够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得以实现。如教师可以采取轮流发言、轮流提问、轮流管理的方式,在每次进行小组发言、小组提问或讨论时,安排不同的学生进行组织、表达和协调的工作,以此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主动承担起小组合作学习的责任,并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工作的互动性,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打造与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殷允会.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70+72.
[2]曲树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69+7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35
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是必学科目,承担着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的作用。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合作学习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其应用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提供了助力。
一、合理安排学习分组,优化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分组安排及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建立上,教师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特长及性格特征,分为4到6人一组为宜,人数过少教学气氛难以得到保障,人数太多则容易给教师的管理带来困难。分组时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特点的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确保分组工作能够基本满足合作学习的需要和学生的意愿;分组完成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的分工,鼓励学生积极沟通,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建立学习秩序和规定,从而为后续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引导,促进小组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组间进行合作,教师应注重通过有效的引导,设立科学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任务的细分,倡导小组自主讨论及探究,针对数学学习中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案,通过思想的碰撞和沟通协作,共同形成结论,从而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为例,这一课涵盖了正方体与长方体各边数学知识点,通过对这些要素进行测量,可以判断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在讲解完这些基础知识后,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些如纸盒、火柴盒一类的教具,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一起找一找这些物体的面、棱和顶点,量一量这些物体的长、宽和高,然后由小组讨论这些物体分别是什么图形,他们都有什么特征,还可以在课上利用卡纸尝试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由汇报员汇报结果,教师进行评价,对本次合作学习的收获进行展示和总结。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正方体与长方体这一课程中包含着很多需要由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才能验证的内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将教室所讲解的数学知识进行了实践验证,并得出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特征等结论,并通过亲身参与测量这些物体,加深了对这一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开展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自学、小组讨论、实践验证等,学生在充分了解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后,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计划、任务、分工进行分配,从而保障该课程的开展是建立于学生对其清晰明确的认知之上的,以此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提升学习质量[2]。
三、以良性競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良好的竞争局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小组竞争的游戏或活动,并设立一定的小组奖励机制,激发小组的荣誉感,从而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数学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PK,并设计一定的游戏奖励,学生需要齐心协力,利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游戏的胜利,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实现了教学目标。以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角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单纯讲解角的定义很难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险找角大PK”的小游戏,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在规定场地(如教室、校园、活动室等)寻找角,并根据自己所找到的角,说一说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比较角的大小,在规定时间内找到最多角的小组获胜,如果学生能够清楚的说出角的名称和部分,则可以加分。通过这个小游戏,加强学生对角的认识,实现了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的目的。
四、采用小组轮流制度,增强参与性,提升合作能力
合理的制度设计可以有效激活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才能够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得以实现。如教师可以采取轮流发言、轮流提问、轮流管理的方式,在每次进行小组发言、小组提问或讨论时,安排不同的学生进行组织、表达和协调的工作,以此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主动承担起小组合作学习的责任,并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工作的互动性,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打造与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殷允会.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70+72.
[2]曲树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