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郑州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郑州交通运输委员会紧紧围绕服务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以“强投资、夯基础、调结构、求提升”为总要求,全力推动郑州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一、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在建项目抓进度。积极推进陇海西路西延等5条市域快速通道项目建设,确保部分路段年内建成通车。加快推进金岱路等6座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建设。加快推进客运北站等6个场站项目建设。二是新建项目抓开工。按照今年3月底前实现交通项目“立项100%、开工100%”的目标,确保S314线郑州境改建工程(江山路至石河路段)等9个项目按时开工建设。年内完成新改建新型城镇化县域路网道路500公里。三是预备项目抓前期。加快推进迎宾路与连霍高速互通式立交等10余个项目前期,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四是完善机制抓保障。实行委领导分包项目,建立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跟踪督查和考核,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二、着力增强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一是加快“公交都市”建设。全年新开公交线路20条,调整优化公交线路30条。设计建设三环快速公交系统,积极推进公交换乘枢纽、公交停车场、公交首末站、公交港湾以及出租车综合服务区建设;新购公交车500辆,新增电召出租车2000台,采取“以奖代增”的方式新增普通出租车300台。二是统筹发展城乡客运。结合市域快速通道和新型城镇化县域路网建设,同步建设公交站点、公交港湾,积极规划开通中心城区与各组团之间的城际公交,稳步推进城乡客运班线实行公交化运营。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积极推动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探索农村物流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物流发展。四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加强营运车辆尾气污染治理,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全年计划淘汰营运黄标车3000台。五是强化运输生产组织。加强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和监测工作,完善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应急预案,做好重点时段、重要物资以及重点任务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三、着力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完善工作联动、信息互通、快速回应的网格化管理协同机制,形成发现及时、处置快速的行业管理长效机制,做到在第一时间接案、第一时间处理,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信息化、高效化、科学化水平。二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稳步推进《郑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等行业法规立法工作;巩固执法形象“四统一”建设成果,开展依法行政“树形象、促规范”创建活动,杜绝随意执法、粗暴执法、趋利执法等问题的发生。三是强化运输市场整治。扎实推进“三整顿三创建”活动,持续打击客货运输、机动车维修、驾培、海事等行业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营造良好的运输市场秩序。四是加强公路管理养护。加大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小修保养、大中修和危桥改造力度,开展农村公路“十百千”示范工程,提高公路路况水平,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五是加强超限超载治理。认真组织开展治超专项行动,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治超长效机制,始终保持超限超载治理高压态势。六是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设。完成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四、着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落实安全责任。以“平安交通”建设为主线,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二是强化安全监管。以道路水路客货运、工程施工现场为重点,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继续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强化“三关一监督”职责,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三是完善应急管理。加强行业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预案演练和应急设施设备配备,构建行业内部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四是做好稳定工作。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影响稳定的矛盾和问题,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维护行业大局稳定。
五、着力增强行业发展活力
一是深入开展“扬正气,树形象”活动。把“扬正气,树形象”活动与交通建设、运输服务和文明创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相结合,扎实推进“扬正气,树形象”活动具体化、岗位化。坚持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开展向“扬正气,树形象”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年内再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二是积极培育行业文化。积极推进公路文化、道路运输文化、廉政文化建设,促进行业文化实践活动不断扩展深化,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郑州交通运输文化体系。三是推进行业文明创建。继续组织开展“五比一创”劳动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持续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交通委努力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全系统各单位努力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四是加强行业新闻宣传。以交通道路建设、运输服务保障等为重点,大力宣传和树立行业内涌现的先进典型以及行业建设的新经验、新成就,不断增强行业的影响力。五是做好交通战备工作。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实现双赢的新模式,做好部队演习和处置突发事件等交通保障工作。
六、着力加强行业党的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抓好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不断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三大主体”工作作为锻炼和培养干部的场所,加强对干部的跟踪了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满意度。持续做好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四会一课”制度,持续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完善招投标管理;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四是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郑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二十条规定》,严格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坚持从解决“庸、懒、散、奢”现象以及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牢、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入手,切实把作风搞实。
一、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在建项目抓进度。积极推进陇海西路西延等5条市域快速通道项目建设,确保部分路段年内建成通车。加快推进金岱路等6座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建设。加快推进客运北站等6个场站项目建设。二是新建项目抓开工。按照今年3月底前实现交通项目“立项100%、开工100%”的目标,确保S314线郑州境改建工程(江山路至石河路段)等9个项目按时开工建设。年内完成新改建新型城镇化县域路网道路500公里。三是预备项目抓前期。加快推进迎宾路与连霍高速互通式立交等10余个项目前期,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四是完善机制抓保障。实行委领导分包项目,建立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跟踪督查和考核,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二、着力增强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一是加快“公交都市”建设。全年新开公交线路20条,调整优化公交线路30条。设计建设三环快速公交系统,积极推进公交换乘枢纽、公交停车场、公交首末站、公交港湾以及出租车综合服务区建设;新购公交车500辆,新增电召出租车2000台,采取“以奖代增”的方式新增普通出租车300台。二是统筹发展城乡客运。结合市域快速通道和新型城镇化县域路网建设,同步建设公交站点、公交港湾,积极规划开通中心城区与各组团之间的城际公交,稳步推进城乡客运班线实行公交化运营。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积极推动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探索农村物流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物流发展。四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加强营运车辆尾气污染治理,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全年计划淘汰营运黄标车3000台。五是强化运输生产组织。加强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和监测工作,完善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应急预案,做好重点时段、重要物资以及重点任务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三、着力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完善工作联动、信息互通、快速回应的网格化管理协同机制,形成发现及时、处置快速的行业管理长效机制,做到在第一时间接案、第一时间处理,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信息化、高效化、科学化水平。二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稳步推进《郑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等行业法规立法工作;巩固执法形象“四统一”建设成果,开展依法行政“树形象、促规范”创建活动,杜绝随意执法、粗暴执法、趋利执法等问题的发生。三是强化运输市场整治。扎实推进“三整顿三创建”活动,持续打击客货运输、机动车维修、驾培、海事等行业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营造良好的运输市场秩序。四是加强公路管理养护。加大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小修保养、大中修和危桥改造力度,开展农村公路“十百千”示范工程,提高公路路况水平,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五是加强超限超载治理。认真组织开展治超专项行动,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治超长效机制,始终保持超限超载治理高压态势。六是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设。完成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四、着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落实安全责任。以“平安交通”建设为主线,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二是强化安全监管。以道路水路客货运、工程施工现场为重点,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继续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强化“三关一监督”职责,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三是完善应急管理。加强行业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预案演练和应急设施设备配备,构建行业内部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四是做好稳定工作。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影响稳定的矛盾和问题,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维护行业大局稳定。
五、着力增强行业发展活力
一是深入开展“扬正气,树形象”活动。把“扬正气,树形象”活动与交通建设、运输服务和文明创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相结合,扎实推进“扬正气,树形象”活动具体化、岗位化。坚持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开展向“扬正气,树形象”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年内再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二是积极培育行业文化。积极推进公路文化、道路运输文化、廉政文化建设,促进行业文化实践活动不断扩展深化,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郑州交通运输文化体系。三是推进行业文明创建。继续组织开展“五比一创”劳动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持续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交通委努力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全系统各单位努力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四是加强行业新闻宣传。以交通道路建设、运输服务保障等为重点,大力宣传和树立行业内涌现的先进典型以及行业建设的新经验、新成就,不断增强行业的影响力。五是做好交通战备工作。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实现双赢的新模式,做好部队演习和处置突发事件等交通保障工作。
六、着力加强行业党的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抓好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不断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三大主体”工作作为锻炼和培养干部的场所,加强对干部的跟踪了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满意度。持续做好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四会一课”制度,持续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完善招投标管理;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四是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郑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二十条规定》,严格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坚持从解决“庸、懒、散、奢”现象以及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牢、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入手,切实把作风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