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ww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是中等职业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担当者,而教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这一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充分了解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师专业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学改革的推进三个方面对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  科研能力  必要性
  【Abstract】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ers the training goal of conveying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to the society.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the main players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research ability of teachers directly affects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goal. On the basis of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bility of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ree aspects: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promotion of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necessity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9-0196-01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主张,并在“九个坚持”中,提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将教育及教师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而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及教育家型教师的培养,均离不开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在了解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
  1.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科研能力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应用以及综合素质的养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现状可以用“三薄弱”来形容。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科研意识薄弱。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众多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教学上,毫无进行科研的意识。二是科研能力薄弱。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意识到进行科研的重要性,但受到自身能力以及体制机制的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显著。三是科研机制薄弱。众多学校普遍存在“重实操,轻科研”的现象,部分参与科研教师的科研成果仅仅停留于研究报告中,无法实现科研成果的转换,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的积极性。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科研的必要性分析
  教研引领科研,科研反哺教研。在日常教研中发现问题,进而进行科学研究,利用研究成果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此反复、有效循环,促使教研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应成为一项常规工作。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升科研能力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肩负着传递知识与技能的重要使命,有效的教学直接关系着教师的价值所在。但是,教学工作不应成为教师的唯一工作,科研工作对于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良好的科研才是有效教研的保证,是提升教师自身教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此外,在众多学校的职称评聘过程中,科研课题占据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学校以此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可见,无论是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层面,还是从教师职称评聘的层面,都需要积极主动的开展科研,实现教师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良好发展。
  二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需要,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是学校实现自身使命的主要承担者,其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职业学校在科研工作方面的质量,科研质量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改善。从学生的层面来讲,教师积极主动开展科研工作,将先进的理念、前沿的知识引入课堂,融入日常的教学环节,提升课堂的先进性、科学性,能够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此外,教师的言行举止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可以间接的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因此,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必然会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诸多文件,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等文件,都提到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主张。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为了更好的实现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创建“学分银行”、进行“1+X证书制度试点”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主张。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只有不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鼓励其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才能将国家所提倡的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实現国家所提倡的学懂弄通做实。
  结合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大力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不仅是十分必要,同时,也是十分迫切的。因此,政府、学校、社会以及企业都应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氛围,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鼓励教师投身于科研工作,集多方之力,共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映梅.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欧阳元东.中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447.
  [3]周先进,李伟.中职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其提升路径[J].职教通讯,2018(08):68-74.
  [4]殷炳元,李卫卫,陈心刚.“中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究”调研报告[J].学周刊,2018(12):18-19.
  作者简介:
  陈杨(1990.1-),女,吉林白城人,硕士研究生,初级讲师,任职于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其他文献
【摘要】构造模型法是高中数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解题方法,通过已知的解题条件或者已知问题的答案,构建函数、方程或几何图像等数量关系式来解答题型的方式。高中教材中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的题目类别繁杂多样,解题思路也层出叠现,变幻莫测,而计数原理难点在于解题方式不是唯一的,使高中生遇到此类题型时常常没有解题思路,本文主要介绍构造模型法在计数原理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计数原理 构造模型法 解题技巧  【
期刊
【摘要】作为能够突出实验的高中化学课程,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下,被要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逻辑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后来人们发现,探究式教育模式的开展就是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的根本途径。什么是探究式教学?顾名思义,“探究”一词表示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是指教师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再通过一张嘴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把问题和事例留给学生,让学生思考问题、通过自己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逐渐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那么,如何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成为了广大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导学案的产生,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就要对导学案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对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
期刊
【摘要】在农村,由于地理、经济、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落后面往往比较广,落后的学生较多,因此,做好这方面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有教育专家曾说过:“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后进生这种“特殊群体”,我们应正确认识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关键词】后进生
期刊
【摘要】数学学科的新课程理念是一种新颖的教育理念,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培育学生数学学科的新课程理念,可以有效加强学生数学成绩,还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的改革与自身的整体发展。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学科的新课程理念要素的构成、特征及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程理念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9-016
期刊
【摘要】本文从高校生受艺术专长吸引的影响因素出发,对北京几所高校在校生进行调研,分析高校生的艺术专长现状,并对性别、年龄、专业类型、个人意愿、接触频率、父母态度、课业压力等因素进行量化与分析,探究艺术专长对于高校生的重要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在对追求艺术专长的动机及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分别针对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对艺术素质提升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素质提升 高校教育 艺术专长 教育管理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的许多高校都比较重视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路径的研究,其对于我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有重要的推广作用。本文首先立足于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路径的现状研究,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最后给出了几点推进我国高校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的建议,希望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校环境 可持续发展 教育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职高化学当中最为基础的部分除了理论知识之外,那便是实验操作部分,实验教学也是掌握知识和促进发展的二次学习认知。我们通过对化学实验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实践,可大致将职高化学实验分为三方面:其一,让大家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来设计化学实验课程;其二,设置资格证考试强化训练大家的化学实验应用能力;其三,创设生活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实现综合能力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职高化学 实验操作 基本技能
期刊
【摘要】线性代数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滞后现代的教育发展和学生们对课堂学习的需求,本文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的阐述和实践,提出改革永远在路上,时刻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关键词】线性代数 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课程教育改革得到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素质要求与小学数学课程完全结合起来,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展开积极的反思和改进。基础教育是小学的课程教育。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需要学习多门课程内容。数学课程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对此,需要充分结合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对小学数学教学问题以及具体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