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50多年来,我国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形成了数千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1 水利工程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
2 信息化水利工程管理
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圍,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实现资料共享,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获得一批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大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提高水利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健全水利行业技术标准。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加强水利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度重视,明确目标,压茬推进,目前已建成一个应用支撑平台、一个综合信息门户、一个中心数据库、青海水利一张图、一套运行环境和一套标准规范体系,筛选形成了综合管理、防汛抗旱、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农村牧区饮水、水工程运行等6大专题。项目运行后将实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通用工具,汇聚集成业务监测信息、相关新闻动态、事物类应用、政务类待办等多元信息,集成6大来源库21类1.7万个水利对象、7.7万条属性和关系记录3300余万条业务信息,综合展现我省省情、水情以及防汛抗旱、农村牧区饮水、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建设管理等业务的主要工作成果和重要指标,初步实现了“水利成就能展示、服务基层能落地、业务应用能驱动、水利网信要结合、基础信息要精准、核心技术要先进”的建设目标。
水利信息化是引领推动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和直接抓手。水利厅将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并上线运行水利综合监管平台,实现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水利部门,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河湖管理、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工程运行管理、水旱灾害防御等八大类水利业务的动态监管,有序推进“智慧水库”“智慧灌区”建设。并将加强水利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建好“大数据”“大系统”,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
3 水利施工重难点以及信息化应用现状
3.1水利工程重点点工程实例
面对今年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珠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要求流域各省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时刻绷紧防汛抗旱这根弦,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统筹协调,周密安排部署,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珠江流域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各地要强化责任落实、协调联动和科学调度,有效防范重大灾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水利部全力做好珠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提出相关地区严格落实防汛责任,突出防御重点,流域统筹联动,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珠江水利委员会将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紧盯流域汛情发展变化,科学实施水工程调度,减轻流域防洪压力,进一步细化完善流域洪水防御方案,针对标准内洪水的防御,要逐项落实防御措施,确保不出意外;针对超标洪水的防御,要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进一步细化防御预案,做好与地方预案的衔接,切实提高可操作性,确保第一时间提出科学的意见建议。
3.2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主要涵盖工程设施、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管理保障等四个方面,并明确要完善工程设施设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划定管理保护范围、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管理制度标准、规范运行管理行为、落实管理责任主体、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推进管理现代化。
水利工程在我国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工程项目,影响较大的可追溯到建于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现代的也有三峡大坝这样的宏伟工程。水利工程技术在我国虽然已经很完善,但是对于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中,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探索的地方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时间相比水利工程虽然显得十分微不足道,但是信息化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水利工程所难以望其项背的,现代的信息化技术结合水利工程管理,是对两者特点准确把握,能够发挥两者的最大优势,但是相关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成熟,仍需要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的支持,才能有一个更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
4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趋势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智慧水务成为推进水利现代化的突破口,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手段,可以构建天地一体化水利监测体系,实现对水资源、河湖水域岸线、各类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全面感知。实现水利所有感知对象以及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水利企事业单位的网络覆盖和互联互通。从而大幅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建设全要素动态感知的水利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可建设高度集成的水利大数据中心,集中存储管理各要素信息、各层级数据,及时进行汇集、处理和分析,实现共享共用。上述技术的综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水利管理和决策能力、水平和效率,是当前行业大环境下水利管理部门的需求增长点。
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及应用软件的相互兼容,水利部于 2003 年出版的《标准指南》对水利信息化标准的编制与管理实现各级各类水利信息处理平台的互联互通, 随着行业进一步发展,水利部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后续的水利信息化标准编制计划,以进一步规范建设标准。水利工程作为现代化建设中关键的一环,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大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保质保量谋发展的道路上,信息化技术也大有可为。把当前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相融合,能够大幅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促进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发展。
5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各项决策都要建立在准确、完整的数据基础之上。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不仅能够变得更加高效,精准度也会有所提升。经过处理的信息开放给各单位共享,确保信息真实,便于各级单位及时作出管理决策。尤其在出现突发状况时,这种高效联动的优势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水利工程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息息相关,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是政策使然,也是民心所盼。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信息化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进而助推水利工程建设迈向现代化,为人民谋福祉。
参考文献:
[1] 毛笠 , 郝宁 . 试议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J]. 环球市场 , 2019,(9):294-294。
[2] 姜国胜 .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商品与质量 , 2019,(9):31-31。
(安徽宇翔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1 水利工程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
2 信息化水利工程管理
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圍,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实现资料共享,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获得一批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大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提高水利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健全水利行业技术标准。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加强水利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度重视,明确目标,压茬推进,目前已建成一个应用支撑平台、一个综合信息门户、一个中心数据库、青海水利一张图、一套运行环境和一套标准规范体系,筛选形成了综合管理、防汛抗旱、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农村牧区饮水、水工程运行等6大专题。项目运行后将实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通用工具,汇聚集成业务监测信息、相关新闻动态、事物类应用、政务类待办等多元信息,集成6大来源库21类1.7万个水利对象、7.7万条属性和关系记录3300余万条业务信息,综合展现我省省情、水情以及防汛抗旱、农村牧区饮水、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建设管理等业务的主要工作成果和重要指标,初步实现了“水利成就能展示、服务基层能落地、业务应用能驱动、水利网信要结合、基础信息要精准、核心技术要先进”的建设目标。
水利信息化是引领推动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和直接抓手。水利厅将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并上线运行水利综合监管平台,实现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水利部门,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河湖管理、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工程运行管理、水旱灾害防御等八大类水利业务的动态监管,有序推进“智慧水库”“智慧灌区”建设。并将加强水利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建好“大数据”“大系统”,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
3 水利施工重难点以及信息化应用现状
3.1水利工程重点点工程实例
面对今年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珠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要求流域各省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时刻绷紧防汛抗旱这根弦,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统筹协调,周密安排部署,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珠江流域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各地要强化责任落实、协调联动和科学调度,有效防范重大灾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水利部全力做好珠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提出相关地区严格落实防汛责任,突出防御重点,流域统筹联动,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珠江水利委员会将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紧盯流域汛情发展变化,科学实施水工程调度,减轻流域防洪压力,进一步细化完善流域洪水防御方案,针对标准内洪水的防御,要逐项落实防御措施,确保不出意外;针对超标洪水的防御,要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进一步细化防御预案,做好与地方预案的衔接,切实提高可操作性,确保第一时间提出科学的意见建议。
3.2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主要涵盖工程设施、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管理保障等四个方面,并明确要完善工程设施设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划定管理保护范围、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管理制度标准、规范运行管理行为、落实管理责任主体、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推进管理现代化。
水利工程在我国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工程项目,影响较大的可追溯到建于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现代的也有三峡大坝这样的宏伟工程。水利工程技术在我国虽然已经很完善,但是对于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中,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探索的地方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时间相比水利工程虽然显得十分微不足道,但是信息化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水利工程所难以望其项背的,现代的信息化技术结合水利工程管理,是对两者特点准确把握,能够发挥两者的最大优势,但是相关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成熟,仍需要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的支持,才能有一个更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
4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趋势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智慧水务成为推进水利现代化的突破口,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手段,可以构建天地一体化水利监测体系,实现对水资源、河湖水域岸线、各类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全面感知。实现水利所有感知对象以及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水利企事业单位的网络覆盖和互联互通。从而大幅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建设全要素动态感知的水利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可建设高度集成的水利大数据中心,集中存储管理各要素信息、各层级数据,及时进行汇集、处理和分析,实现共享共用。上述技术的综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水利管理和决策能力、水平和效率,是当前行业大环境下水利管理部门的需求增长点。
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及应用软件的相互兼容,水利部于 2003 年出版的《标准指南》对水利信息化标准的编制与管理实现各级各类水利信息处理平台的互联互通, 随着行业进一步发展,水利部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后续的水利信息化标准编制计划,以进一步规范建设标准。水利工程作为现代化建设中关键的一环,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大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保质保量谋发展的道路上,信息化技术也大有可为。把当前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相融合,能够大幅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促进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发展。
5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各项决策都要建立在准确、完整的数据基础之上。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不仅能够变得更加高效,精准度也会有所提升。经过处理的信息开放给各单位共享,确保信息真实,便于各级单位及时作出管理决策。尤其在出现突发状况时,这种高效联动的优势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水利工程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息息相关,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是政策使然,也是民心所盼。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信息化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进而助推水利工程建设迈向现代化,为人民谋福祉。
参考文献:
[1] 毛笠 , 郝宁 . 试议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J]. 环球市场 , 2019,(9):294-294。
[2] 姜国胜 .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商品与质量 , 2019,(9):31-31。
(安徽宇翔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