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研究

来源 :财经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借助于信息共享模型与波动溢出效应模型对我国大豆和小麦的期、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进行了多层次的实证研究,定量描述了期、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作用的大小,深入刻画了我国农产品期、现货市场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豆期、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引导关系,小麦仅存在期货对现货的单向引导关系;期、现货市场均扮演着重要的价格发现角色,且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处于主导地位;期、现货市场之间均存在双向波动溢出关系,但现货市场来自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均强于期货市场来自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且,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期、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程度均呈逐渐增强态势。
  关键词:期货市场;现货市场;价格发现;溢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6)04—0044-08
  在世界经济的不断演进和发展过程中,期货市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 组成部分。期货市场通常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而价格发现功能则更为基础,离开了价格 发现功能,套期保值将无从谈起。自我国期货市场产生以来,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功 能一直是监管当局和投资者十分关心的问题。通过对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可以 揭示出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如果期货市场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则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对新信 息的反应将较为接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运动方向将基本一致,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应存在 长期均衡关系。否则,投资者就可以利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从而使期货 价格与现货价格回复到正常的状态。由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均是建立在有效期货市 场基础之上的,因此,只有当期货市场是有效运行时,期货价格的变动才能准确地反映未来现货市场 供求关系的变化,期货价格对最后交割日的现货价格才具有良好的预期作用。此时,无论是对期货市 场上的实际交易者还是对关心期货市场价格信息的任何人,期货价格都将提供有价值的预测信息,期 货市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对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 究,对了解我国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回顾
  
  由于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和溢出效应能够有效反映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因此, 国外学者已经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献。Garbade和Silber[10]建立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他们通过考察前一期基差的变动对后一期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变动 的影响刻画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在价格发现功能中作用的大小。Ende和clanse[9]及Johansen和 Juselius[13]提出的协整分析为研究非平衡经济变量均衡关系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该方法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Eavussanos和Nomikos、Haigh[11][14]等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以上学者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期货品种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某些期货品种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不 存在协整关系。Hasbrouck[12]则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长期作用部分的总方差进行了分解,计算出每个因子对总方差的贡献,由此识别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在价格发现功能中作用的大小。 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这一研究方向上,Tse[19]探讨了指数市场与期货市场波动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他认为,一个市场的价格信息会溢出到另一市场。Tse和So[18]利用信息共享模型和多变量M—GARCH模型等研究了香港恒生指数市场、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和盈富基金市场之间 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个市场之间存在一致性协整关系,且市场之间的信息溢出程度是彼此不 同的。
  从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来看,针对我国期货市场,徐剑刚[3]通过序列相关检验和游程检验对绿豆、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王志强等[1]采用类似的方法对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的收盘价格进行了随机游走检验;华仁海等[2]借助Garbade和Silber[10]提出的方法对我国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童宛生等[4]和马正兵[5]等对我国大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总体而言,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是有限的,对我国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功能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仍非常缺乏,也不够深入。
  为此,本文将借助信息共享模型与双变量的EGARCH溢出效应模型,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和 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功能和波动溢出效应等进行了准确刻画和度量,并对其价格发现功能和运行 效率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我们认为,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 应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反映我国金属期货市场的开放程度,还可以为市场参与者包括套期保值者、投 机者、套利者、期货交易所及期货监管部门提供有益的市场信息,对正确认识我国金属期货市场在国 际大宗商品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为监管部门和期货交易所提供有关我国期货市场有效性、国际竞争 力和影响力分析的参考。
  
  二、数据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的选择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只有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两家,目前较为成熟的期货品种为大 豆和小麦期货合约,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能够较好地反映这两个商品交易所的期货价格行为特征。为 此,在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研究时,主要以大豆和小麦期货品种为 代表。大豆和小麦的期货合约均选取最近期月份的期货合约为代表,在最近期期货合约进入交割月 后,选取下一个最近期期货合约,这样就得到一个连续的期货合约序列,利用连续期货合约序列每个 交易日的收盘价格数据可产生一个连续的期货数据。这样选取数据的优点在于:所产生的连续期货数 据距离最后交易日比较接近,因而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比较贴近,同时还可以克服交割月交易量较 小,数据不稳定的缺点。由于某些交易日没有实际期货交易发生,故剔除无交易的交易日,由此产生 的大豆和小麦期货连续合约数据(以日收盘价格数据作为代表)的时间跨度为:大豆从1997年1月 2日至2004年12月31日,小麦从1998年1月5日至2004年12月31日;其个数分别为1937 和1680。
  由于大豆和小麦现货市场相对比较发达,有较成熟的现货价格数据可以利用,因此,大豆的现货价 格选取大连地区的现货收盘价格为代表,小麦的现货价格选取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普通小麦收盘价格为 代表,数据来源于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华粮网。由于大豆和小麦市场的现货交易相对 较为活跃,且进行现货交易的质量标准与期货合约的质量标准基本一致,因此所选择的现货价格均具有 较好的代表性。同时,为研究我国大豆和小麦市场的动态性,本文把我国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周期划分 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7年1月2日至1999年8月31日,第二阶段为1999年9月1日至2004年
  


  


  


  表1和表2的研究结果显示,除小麦期货市场的df在5%的置信水平下统计显著外,全样本中大豆和小麦市场的其他系数ds与df均在1%的置信水平下统计显著;并且,大豆和小麦市 场的ds显著为正,df显著为负;并且,全样本的分析结果与分段样本的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当系统偏离均衡状态时,下一期价格调整对修复非均衡状态均有直接的影响,ds>0说明误差修正项对期货价格的变动具有正向调节作用,df<0说明误差修正项对期货价格的变动具有负向调整作用。例如,对期货市场而言,即当系统偏离均衡状态时,如果误差修正项为正(即zt-1>0),说明现货价格相对于期货价格偏高,则平均来说,下一期的现货价格将下降,而期货价格将上升;同样如果误差修正项为负(即Zt-1<0),说明现货价格相对于期货价格偏低,则下一期的期货价格将下降,而现货价格将上升。
  进一步考察整体样本滞后变量的系数发现,在等式(1)和(2)中,在5%置信水平下,大豆 期货市场的现货系数bn与现货市场的期货系数α(i=1,2)均统计显著;而在小麦市场 上,只有现货市场的期货系数在5%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其他期货与现货系数均不显著。由此可知,在5% 的置信水平下,大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期货价格的变动影响到 现货价格的变动,同时现货价格的变动影响到期货价格的变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影响是相 互的,就置信水平而言,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影响要强些;而小麦市场只存在期货市场到现货市场 的单向Granger引导关系,即期货价格的变动能够影响到现货价格的变动,反之则不然。另外,对分 段样本的讨论也能得到相似的结论。总而言之,我国农产晶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均能用误差修正项来 进行准确描述;在大豆市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的价格引导关系;在小麦市场,仅存 在期货市场到现货市场的单向价格引导关系。
  同时,为刻画农产品期货市场与其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作用的大小,本文利用Hasbmuek (1995)提出的方法,将影响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变动长期作用部分的方差进行分解,求出期货价格 和现货价格波动的方差在价格发现功能中所占的比重,再求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信息份额的平均 数,以此作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作用的大小。通过计算,在大豆市场上,来自现 货市场的平均方差为19.82%(期货市场产生的占18.14%,现货市场产生的占21.50%),来自期货 市场的平均方差为80.18%(期货市场产生的占81.86%,现货市场产生的占78.50%);在小麦市场 上,来自现货市场的平均方差为10.82%(期货市场产生的占7.90%,现货市场产生的占13.74%), 来自期货市场的平均方差为89.18%(期货市场产生的占92.10%,现货市场产生的占86.26%)。因 此,对农产品的大豆和小麦市场而言,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均具有显著的价格发现功能,并且,期货 市场在价格发现功官B中均处于主导地位。这表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起到了价格发现功能,期货市 场运行状况良好。同时,相对于小麦市场而言,大豆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较强,这也从一个侧面 反映了大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相依度相对较强,市场运行更为有效。
  2.双变量EGARCH溢出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
  利用双变量的EGARCH溢出效应模型,对我国大豆和小麦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 表3、表4分别给出了大豆和小麦市场双变量EGARCH溢出效应的回归结果。
  


  由表3、表4中的整体样本可知,在大豆和小麦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非对称系数Ti在 1%的置信水平下均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并且,除小麦期货市场的系数为负外,其他系数均为正。 这表明大豆期、现货市场的好消息对市场的影响要大于坏消息对市场的影响;小麦期货市场的坏消息 对市场的影响要大于好消息对市场的影响,而其现货市场的好消息对市场的影响要大于坏消息对市场 的影响。波动的集聚性系数αi在大豆和小麦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均是显著为正的,表明这两个市 场均具有集聚性特征。并且,在1%的置信水平下,溢出效应系数γf和γs均统计显著, 这说明市场波动不仅可以从现货市场溢出到期货市场,还可以从期货市场溢出到现货市场,市场波动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是对称的,即来自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冲击是相互影响的。这些结果表 明,大豆和小麦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均扮演着重要的价格发现角色。另外,在大豆市场上,第一阶段 的条件相关系数0.113小于第二阶段的条件相关系数0.144;在小麦市场上,第一阶段的条件相关系 数0.016也小于第二阶段的条件相关系数o.074。这说明随着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期货市场 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均逐渐加大,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彼此的影响能力均逐渐增强;这表 明自1999年9月1日施行《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基本走上了健康发 展的轨道,期货市场的运行愈加有效。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日收盘数据,借助于信息共享模型与波动溢出效应模型对我国农产品的大豆和小麦期货 市场与其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1)大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引导关系,而小麦市场只存在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 的单向引导关系;由此表明,大豆期货市场的运行比小麦期货市场更为有效。
  (2)大豆和小麦的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均扮演着重要的价格发现角色,但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 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且,从大豆和小麦现货的价格发现能力来看,相对于小麦市场而言,大豆市场的 价格发现能力更强。
  (3)大豆和小麦的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均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关系,但现货市场来自期货 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均强于期货市场来自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且,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大 豆和小麦的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程度均呈逐渐增强态势,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运行 愈加信息有效。
  (4)相对于小麦市场而言,大豆市场更为有效,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豆期货市场经过多年的发 展,市场机制较为成熟,同时受国际相关期货品种的影响也较大,难于被国内价格操纵者所操纵,在 一定程度上能够化解和抵御政策等其他市场因素的冲击。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市场经过近几年的规范整顿,市场环境已明显好转,市场的价格发现 能力和运行效率正逐渐提高,这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但是, 我们要认识到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适时发展其他农产品期货品种,加 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规范力度,增强大豆和小麦等期货品种的价格发现能力,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最 为重要的是,要尽快提升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定价权,增强和抵御国际期货市场 冲击的能力,维护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经济安全。另外,期货市场的管理者和投资者也应认清我国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做到合理规范和理性投资,确保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徐亚范,朱丽红.大连商品交易所市场有效性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1998,(12):54—56.
  [2] 华仁海,仲伟俊.对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2,(5):57—61.
  [3] 徐剑刚.我国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1995,(8):14—19.
  [4] 童宛生,胡俞越,冯中越.中国商品期货价格形成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5] 马正兵.我国粮食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交叉谱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1):64—66.
  [6] Choudhry T. Short -run Deviations and Volatility in Spot and Futures Stock Returns: Evidence from Australia, Hong Kong, and Japan [J].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1997, (17): 689 -705.
  [7] Clinton W, and Michael M.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metals futures [J]. Mathematics andComputers in Simulation, 2002, (59): 207 -221.
  [8] Dickey DA, and Fuller WA. The Likelihood Ratio Statistics for Autoregressive Time Series with a Unit Root [J], Econometrica, 1981, (49): 1057 - 1072.
  [9] Engle R F, and Granger CW.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 [J]. Eoonometrica, 1987,(55): 251 -276.
  [10] Garbade KD, and Silber W L.Price Movements and Cash Discovery in Futures and Cash Markets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3, (65): 289-297.
  [11] Haigh MS. Cointegration, Unbiased Expectations, and Forecasting in the BIFFEX Freight Futures Market [J].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2000, (6): 545-571.
  [12] Hasbreuck J. One Security, Many Markets: Determining the Contributions to Price Discovery [J]. Journal of Finance, 1995,(50): 1175 -1199.
  [13] Johansen S, and Juselius K.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n Cointegratlon-with Applications to the Demand for Money [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0, (52): 169 -210.
  [14] Kavussanos M, and Nomikes N. The Forward Prieing Function of the Shipping Freight Futures Market.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1999, (19): 353 - 376.
  [15] Maberly E D. Testing Futures Market Efficiency, A Restatement [J].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1985, (5): 425-432.
  [16] Nelson D. Conditional Heterescedasticity in Asset Returns: A New Approach [J]. Econometrica, 1991, (59): 347 -370.
  [17] Ranutprasad Bhar. Return and Volatility Dynamics in the Spot and Futures Markets in Australia: An Intervention Analysis in a Bivariate EGARCH -X Framework [J].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2001,21 (9): 833 -850.
  [18] Tse Y, and SO RW. Price Discovery in the Hang Seng Index Markets: Index, Futures, and the Tracker Fund [J].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2004, 24(9): 887 -907.
  [19] Tse Y. Price Discovery and Volatility Spillover in the DJIA Index and Futures Markets [J].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1999,19(8): 911 -930.
  [20] Xu XE, and Fang HG. Cross - market Linkages between U. S. and Japanese Precious Metals Futures Trading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Money, 2005, (15): 107 -124.
  (责任编辑:孟 耀)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指出,马里斯关于企业利润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前提假设不适应于我国上市公司,对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上市公司而言,增长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可能表现出新的特征。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对企业价值具有正效应,多元化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企业的多元化对企业收益的波动具有负效应,即多元化降低了企业收益的波动程度;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之间的拐点已经
期刊
(复旦大学 金融研究院,上海200433)     摘 要:  本文从汇率超调理论模型出发分析利率和汇率的相互作用,然后对汇率超调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我国利率汇率协调机制的实际运行状况,最后提出增强我国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实现内外经济均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本流动;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汇率超调模型;利率—汇率市场化;内外经济均衡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变迁、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实证上通过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能够综合反映制度变迁的制度变量,验证了国家制度变迁对一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当制度供给与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对制度的需求达到均衡时。国家制度安排会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否则便会出现规模与效率的“反比”现象,从而回
期刊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机理、机构与法律》(05JJD790030);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产业安全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郭连成(1953-),男,吉林桦甸人,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转轨经济、俄罗斯经济、经济全球化问题。  摘 要:竞争法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维护竞争自由的基本法,在一些西方国家里被誉为“经济宪法
期刊
摘 要:基于零售商垄断势力的纵向约束成为近年来西方国家反垄断司法实践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现有的文献对于零售商拥有更大垄断势力的情形较少涉及。本文通过构建基于零售商垄断势力的纵向约束的经济分析框架,试图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主要针对生产商垄断势力的研究框架进行一定的补充,并对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零售商;垄断势力;纵向约束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本文在阐述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后,分析了辽宁省金融业发展变化的特点,并实证研究了辽宁省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辽宁省对外开放或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比较优势,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辽宁省贷款增长速度和金融发展水平低于全国贷款增长速度和金融发展水平,金融业发展滞后已阻碍了辽宁省金融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发挥。然而,在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
期刊
摘 要:现金股利历来受到了理论界的重视,但上市公司在实务中究竟是怎样进行现金股利决策的呢?本文以实证的方法研究了这一问题,采用多元线性回归、Logit回归和逐步回归的方法,从众多财务指标中选出与现金股利决策相关的因素。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派现与否问题、股利金额问题、股利支付率问题和股利变化问题四个方面。  关键词:现金股利;LOCIT回归;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政府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代理机构,被委托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辽宁的经济体制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而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辽宁经济成功转型和振兴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辽宁各级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职能转变的研究,提出了正确界定政府经济职能的建议和制度创新策略。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政府经济职能;制度创新  中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之势,在促进部分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抑制了全体居民共同提高生活质量的进程。因而,正确认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之势,探究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才是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阶层收入差距;基尼系数  中图分类号:F22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说到国有企业,人们便与低效率、企业破产、工人下岗联系在一起。难道国有企业真得就走投无路了吗?国有企业出路何在?东北财经大学已故经济学教授、李笠农博士的专著《探寻新的模式——从所有权到国有资本经营体制的创新》,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实行资本代理股份制,在国有资本的中间人和最终代理人之间建立一个竞争性资本代理市场,使国有企业成为一种形为私有、实为公有,兼具公有制分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