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采收率课程建设对石油工程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gbu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如何在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中实现,同时结合提高采收率课程建设问题,立足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和理论教学需要,配合院校两级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针对如何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问题展开研究,就石油院校教学方案、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和注重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开展了讨论,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及其对策,可以为参与高校制定、实施和完善“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提高采收率 石油工程 课程建设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59-01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新时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方针的重大改革,也是促进我国工程教育整体实力提升的重大举措,目的是培养接受过良好工程教育,具有坚实基本工程素养和卓越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在前文[1~6]研究基础上,本文结合石油高校专业核心课程“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技术”课程建设和卓越工程师建设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从如何体现和落实“卓越计划”的改革重点、创新模式和具体要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及其对策,以期为石油高校实施“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1 调整石油院校教学方案,做强卓越工程师实践基础
  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主干课,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油田生产领域中最新的提高采收率工艺和原理,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对于我校主干专业石油工程来说,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历来是学生培养的首要任务,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指标;为配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作目标,目前的教学培养方案必须做出更加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调整,强化教学环节作用,增强学生理论基础,紧密结合实践课程,增加油田生产实际实践环节比例,通过不断的强化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做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论和实践基础,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紧跟理论发展最新动态,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油田生产一线提高采收率工艺和技术不断更新,大学教育不仅要在教学理论方面同步更新,更要不断补充实际生产的最新理论,以期能够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使大学生紧跟新技术发展,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石油科技骨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国内外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本专业本行业的了解,使学生养成时时关注专业技术发展动态,不断自主学习最新理论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专业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
  3 紧密联系油田企业,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
  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的建立必须依靠实践环节的支持,通过大量的认识和操作实验形象化的展示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基于石油院校和油田企业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培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模式。作为石油行业专业院校,具有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优势,立足自身的基础之上,积极开展教学方案的改革,调整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的比例,在实现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同时,真正实现为石油行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理论和实践能力双双做强的新时代的卓越工程师。成为新时代石油行业的合格科技人才。
  4 注重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探索,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实现
  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培养最终目标,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必须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中连续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实践作风。教师通过将理论内容与当前油田生产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树立积极的创新意识,以期在生产实践中真正成为合格的技术工程人员。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4.
  [3] 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8):4-5.
  [4] 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7-59.
  [5] 谢主兰.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6):13-15.
其他文献
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快速发展的同时,发展思路不清、"教"与"学"分离、方式方法陈旧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结果造成许多地方高校的双语教学"有名无实"、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提出渐进式
摘 要:当前形势下,社会得到不断进步,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很大提升,在人们不断提升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人们对于我国教育事业更加关注,在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学一直深受人们关注,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院校的时候,往往很关注实训教学,原因就在于,实训教学可以将过去传统教学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这一问题很好的解决,但是,在中职院校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
摘要:主题教学模式以建构理论为主,教学注重人文关怀、师生合作为辅,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将拓展和深化的任务交给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该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会通过设计主题、创设教学情景来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所以,主题教学如果想要保障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就更需要控制课堂教学。  关键词:主题教学 控制课堂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在司法考试碰撞下,为了更好的了解司法考试对本校法学教学评价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与实证分析,指出司法考试碰撞下学校在法学教学评价方面的不足,提出完善司法考试碰撞下学校法学教学评价的对策。  关键词:司法考试 法学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47-01  为了更好的了解同学们在司法考试碰撞下对本校法学教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