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展示的探索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e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里岩画骆越神工”是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为展示对象的专题陈列。陈列立足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成果,在内容和形式设计上都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在充分挖掘文化景观内涵的基础上,汇集了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的相关文物近百件套,展示内容更丰富,立意更新颖,主题更突出,打破了岩画展示缺少文物的瓶颈,体现了广西文博界的凝聚力,走出了文化景观展示的新路子。
  关键词: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列展示;策展思路
  左江花山岩画是约公元前5世纪至2世纪,壮族先民骆越人在广西崇左市左江两岸的陡峭崖壁上绘制了大量反映祭祀生活的赭红色岩画,是中国南方乃至亚洲东南部区域内规模最大、图像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赭红色岩画群,被誉为“世界岩画瑰宝”。由岩画、岩画所处的山崖,山崖下的河流以及岩画对面或附近的台地共同构成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和突出普遍价值,成为2016年代表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并于2016年7月15日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百里岩画骆越神工”是为配合花山岩画申遗工作、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为展示对象的专题陈列。该陈列立足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成果,在内容和形式设计上都进行了探索和创新。2013年开始策展,2014年3月正式启动,2015年10月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陈列一经推出,观众反响强烈,在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现场评估时得到了专家的积极评价,并荣获第十三届(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的优胜奖。
  由于岩画材质和载体的特殊性,很多岩画展览多着重岩画本体图像内涵的展示,而文化景观展览也存在缺少文物的问题,因此,当岩画与文化景观相遇,如何利用博物馆空间,通过博物馆的展示语言诠释不可移动的文化景观是陈列展览的一大挑战。策展团队依托60多年的左江花山岩画研究成果,遵循以内容设计为基础、服务于内容设计的原则,把握主题,立足实际,拓展思路,创新思维,合理运用美学和心理学理论指导内容设计,巧妙利用场馆空间营造场域意境,采用多种动静结合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独特魅力,系统、深入阐释其文化内涵。
  一、内容方案设计思路及特点
  (一)设计思路
  陈列内容设计是策展环节的第一步,也是陈列的基础。策展团队在半个多世纪的左江花山岩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握主题,立足实际,拓展思路,充分运用美学和心理学理念进行内容设计。
  1.把握主题,明晰定位,打造文化遗产专题陈列。因为是为配合申遗工作进行的专题陈列,决定了该陈列要围绕诠释这一文化景观进行,以国际视野、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去定位、策划、展示。在设计中,策展团队结合定位,以申遗文本表述为规范,依托国际最新岩画研究成果,进行内容设计。同时注重国际语言的运用,全部文字均使用中英对照说明,从内容和文字上很好地体现了陈列的主题和定位。
  2.立足实际,拓展思路,取长补短,丰富展示。由于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存在缺乏明确的历史文献记载,又没有实物资料佐证的问题,且承办该陈列的崇左市壮族博物馆也存在建馆晚、文物少的局限。同时面临岩画展示和文化景观展示的双重难题,因此策展团队突破传统的展示形式,将展示对象从岩画本体拓宽到文化景观,展示年代从岩画同期文化上溯下延至源流传承,展示内容从岩画图像内涵拓展到遗产保护与研究,展示形式从传统的沙盘、地图、图片丰富到平面与立体、静态与动态、微缩和1:1仿真复原相结合的展示。
  3.美学和心理学贯穿内容、展品、语言、宣教设计的始终。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壮美如画,具有展示的独特优势。例如在辅助展品设计时采用一些文化景观的全景、中景、特写等元素,适当穿插,从不同的视角展示这一文化景观的自然魅力。通过美丽的画面唤起观众的感观,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吸引他们去了解和认知,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整个陈列在内容结构上可分为“文化景观…天书释义”“骆越神笔”“桂风壮韵”“倾力守护”五个篇章,从宏观到微观,从古代到现代,根据观众对岩画的认知过程,重点阐释了左江花山岩画画什么,怎么画,好在哪。
  第一部分“文化景观”,采用大场景的表现形式展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首先是通过各级岩画分布图展示岩画的规模和概况;其次通过大量的全景图,让观众了解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构成的独特的文化景观,突出景观的壮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起观众的参观欲望。
  第二部分“天书释义”,是更具体地对文化景观的核心要素即岩画本体进行解析。先是将岩画图像分为人物、器物和动物三类,并分别给予解读,然后再进一步说明这些图像组合成一幅幅岩画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使观众了解花山岩画的内容。
  第三部分“骆越神笔”,首先从独特的岩画选址、险峻的作画环境和高超的作画技法引出对作画年代的探索;其次,通过文献、出土文物、测年数据等论证岩画断代的科学性,探索左江花山岩画文化产生的背景;最后,由点及面,通过大量精美的骆越时期文物,还原骆越先民的社会生活面貌。以此探索岩画绘制方式、绘制时间、绘制者等问题。
  第四部分“桂风壮韵”,主要是从农耕生产、传统服饰、铜鼓习俗和民间信仰等方面,展示生活在左江流域的壮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体现骆越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第五部分“倾力守护”,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有纪念意义的老物件,回顾社会各阶层齐心协力共同研究、宣传和保护岩画遗产的历程,集中展示在此期间取得的突出成就。
  (二)特点
  1.内容设计
  源流清晰,融会贯通,突破常规岩画展中只展示本体的内容,从整体到局部,从古至今,全面诠释岩画文化源流。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第三、四部分。在第三部分“骆越神笔”中,首先通过虚拟绘画、动漫剪影等形式,结合图版内容,展示独特的岩画选址、险峻的作画环境和高超的作画技法;其次,通过地方的史志记载、考古的发掘材料和科学的测年数据,加上器物图像与出土实物的对比分析,充分论证岩画断代的科学性,构建左江流域史前文化序列,探索左江花山岩画文化产生的背景;最后,通过集中展示大量精美的历史文物,营造出穿越时空的陈展氛围,让观众了解岩画同期的骆越先民的社会生活面貌。在第四部分“桂风壮韵”中,结合绘制岩画习俗的消失和岩画所表达的巫术信仰观念及通过歌舞来进行祭祀的习俗延续的实际,主要从农耕生产、传统服饰、铜鼓习俗和民间信仰等方面,体现骆越文化的传承与演变,理清现代壮族与骆越先民的血脉联系,拉近现代观众与古老岩画的距离。   视野广阔,注重类比,将左江花山岩画与国内、国际同类岩画进行比较,将岩画图像与文物相互印证,突出文化景观的独特性、真实性。比如在第二部分“天书释义”人物图像的解读上,通过最高人像与真人身高的对比、各类人像形态的对比以及国内外同类岩画的对比等等,凸显出岩画内容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而在器物图像的解读上,则是将岩画图像和它所代表的真实文物放在一起展示,一方面能够佐证岩画图像的真实性,为判断作画年代、作画族群提供实物证据;另一方面也可以给观众建立起一种更直观的知识链接。
  2.展品设置
  运用美学的原理组织展品,文物精品突出,辅助展品丰富,搭配和谐、节奏适当、主次分明,形成坚实可靠的实物基础和丰富生动的展示形式,深化主题。通过同类展品的数量多寡来设置展品组合,调整观展节奏,提高观展体验。例如在第二部分“天书释义”的“万千图像”单元,旨在以实物印证岩画图像内涵,展品主要集中在“器物图像”这一组,精选与岩画图像相印证的铜鼓、羊角钮钟、环首刀、一字格剑等出土文物进行展示,在其中又以铜鼓为重点,通过增加铜鼓数量并辅之其器型、纹饰等演变的知识进行设置,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节奏适当,观众能轻松地进行参观、体验。
  通过不同形式的展柜突出重点文物,从心理学的差异、注意规律,引导人们去把握重点内容。在第三部分“骆越神笔”的“先民伟绩”单元中,展示的是骆越时期的珍贵文物,通过使用立柜、拉大距离的形式,全方位展示精品文物,“告诉”观众这些文物的重要,从而引起观众的特别关注和思考,达到展示意图和效果。
  联合多家博物馆相关文物进行展示,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作用,体现了新形势下博物馆展览的发展趋势。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利用文物资源,促进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博物馆事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充分体现花山岩画的文化内涵,注重展品的多元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从全局出发,积极促进向区内其他博物馆借展相关文物的事宜,调集了近百件(套)文物,其中珍贵文物21件,如铜鼓、羊角钮铜钟、独木舟等。这一举措拓展了文物资源利用的途径,为馆际交流增加了新的内容,体现了广西文博界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3.语言设计
  语言紧扣主题,立足定位,科学规范,既满足科学性、严谨性的要求,又兼顾普及性和趣味性,同时也体现了陈列的民族性、国际性。文物是展览的第一语言,是通过具象传达自身信息,但由于不同的观众的自身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不同,因此,版面文字、文物说明牌等语言的设计尤为重要,它作为第二语言,丰富和引导了观众的认知。本陈列语言立足岩画所属区域的民族文化特点,结合岩画文化景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位,突出陈列的宣传教育职能,说明文字以申遗文本为参考,语言科学规范,转化通俗易懂。同时,重要的说明文字使用壮、中、英三种文字,体现了陈列的民族性、国际性。
  4.宣教设计
  宣教设计前置,运用心理学、博物馆学的理论基础,设置注意力关注点,设计导览和讲解路线,为后期的宣教打下基础。与以往的展览宣教不同,宣教设计提前介入,在内容设计时就预设了关注点和导览路线,使得后期的宣传教育更加贴合内容,参观路线更流畅。例如在综合表达重点、宣教要点和展线布局后,将岩画在各级区域的分布图的顺序设计为从小到大,由近及远,预设了这一组中宣教重点在于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合理利用了场馆的三级台阶的大小差异,保证了重点宣教区域的通畅性和节奏感。
  二、形式设计思路及特点
  (一)设计思路
  形式设计遵循以内容设计为基础、服务于内容设计的原则,在设计构思方面扬长避短,跳出展览以文物展示为主的思维,尝试在形式设计方面采用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独特魅力。
  为了体现岩画景观的独特性,设计充分利用博物馆已有的场馆条件,巧妙地将闲置的外廊通道,和与之相连的二楼展厅结合使用,展示面积多达3180平方米。在形式设计时,以展线流畅、布局科学、张弛有度为设计目标,将复原场景、多媒体展示、观众互动等展示手段,合理地分布在展线上,动静结合,移步换景,增加了观众的兴趣点,不断刺激观众的注意力,营造出良好的参观氛围。
  (二)特点
  1.空间结构
  以打破、重组为理念,合理改造原有空间格局,使通透的大空间分割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的小空间,展线流畅,更好地配合内容展示。如此次展览所利用的展厅原为南北通透的长方形空间,且其中有一排上达天面下接一层的采光井,原空间利用率不高。于是,在做形式设计时,策展团队对现有空间进行打破重组,根据内容设计进行了造型隔断,将采光井巧妙地隐藏于隔断之间,在增加展线长度的同时,阻绝了自然光的直射,保障了文物安全。
  注重艺术场境和意境的营造,同时加强细节的点缀,虚实结合,增强参展感知。原来场馆南墙外侧为花山造型的玻璃幕墙,内侧为裸露的钢架结构,墙高18米。设计时利用这个层高优势,结合博物馆建筑外廊通道的特点,塑造了高达17米、长50米的1:1宁明花山岩画局部复原场景。这个场景是以科学采集的正射影像数据为蓝本,严格按照山体的颜色、节理进行制模、组合,再根据岩画图像的形状、颜色和尺寸,进行机械定位、人工临摹,力争达到更真实、细致的效果。该场景用原大的比例、细致的复原手段营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场境,同时,在山体相应的位置种植真实的绿植,虚实结合,通过这些细节去完成艺术场境和意境的转换,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使观众真实地感受到花山岩画的巨大规模和恢弘画面,激起了观众进一步走进展厅,去了解岩画的参观欲望。这个复原场景的体量之大,在全国博物馆中也是少有的。
  通过新颖的形式展示观众熟悉的内容,唤起观众积极的情感体验。岩画点的分布也是陈列重点之一。在比较过立体沙盘和平面图版的展示效果后,设计时最终选择了在博物馆入口通道的地面上,覆盖面积达320平方米的巨幅左江流域卫星影像图。观众行走在地图上,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文化景观所处的地形地貌,清晰地了解岩画点的分布情况与自己家乡的距离,增强观众的参与性,从而激起人们去了解花山、保护花山的意识,达到预设的陈列目的。   2.版面设计
  利用岩画的底色和纹理以及岩面节理特点,进行版面设计,使内容与形式的融合更加自然和谐。怎样使形式源于内容且高于内容,是做版面设计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陈列的主题和定位,设计提取喀斯特地貌山体的颜色和节理、岩画颜色等元素,以灰色、褐黄色、赭红色为主色调,以山形、岩石节理为造型,进行版面造型、版面底图、色块组合等设计,元素生动,主题突出,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3.多媒体运用
  多媒体形式丰富,从静态与动态、观察与互动相结合等方面营造不同层次的参展体验,令观众感知更立体。
  首先,引进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全沉浸式巨幕镜像空间展示技术。这种技术的原理是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把高分辨率的立体显示技术、多通道视景同步技术、音响技术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个被多维立体画面包围、增强体验感知的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环境。现已应用于工业、军事、医学、航天、地理等应用领域,用在博物馆里的文化景观展示目前还是首次。通过这个空间,立体、生动地展示左江花山文化景观的壮美与震撼。
  在展示登崖作画的三种推断方法时,设计采用了剪影动漫的展示手段。通过山体和岩面造型的塑造,将目前推测而出的三种作画方法,采用剪影的人物形式,进行模拟作画方法的创作,通过投影仪投射在岩面上,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到这三种方法的差异和作画的艰难,从而激起他们对作画族群勇敢的性格、高超的技艺的感知。
  为了增加观众的互动参与,专门设置了虚拟绘画、敲击定音铜鼓等体验项目。尤其是虚拟绘画环节,观众可自由选择画笔颜色、粗细,在屏幕上画下心目中的花山图像,同时所画的图案会显示在对面的岩画背景上,展示观众所参与的岩画创作成果。这一环节深受观众喜爱,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踊跃参与,通过这个活动,他们加深了花山岩画的参观体验,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骆越先民作画的艰难。
  整个展厅已实现WlFl的全覆盖,搭建了APP中英文智能导览系统,利用手机微信、二维码等新媒体手段来辅助导览,满足不同观众的参观需求。此外,还搭建了网上3D博物馆虚拟展示平台,实现了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延伸。
  三、结语
  正如郭因在《艺廊思絮》中形象地写出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美比形式美的容量大,形式美比内容美的寿命长,内容美比形式美等级高,形式美比内容美市场广”。策展团队在陈列设计时也遵循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的原则,结合陈列的主题和定位,运用美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在内容和形式设计上都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以期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形成内容深厚细致、形式丰富独特的专题陈列。
  不过,这个探索才刚刚开始,如何在博物馆有限的空间内展示和诠释区域广阔的文化景观,如何促进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如何在国际性和民族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何满足各层次的观众需求,将是我们陈列设计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做好陈列必经的探索之路。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高专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是基于新形式下金融行业发展的实际,出于服务地方经济的初衷,因地制宜地面向银行、证券、保险三个行业的前台柜面和营销服务及基层管理三种岗位;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相关岗位就职所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通过进阶式的实训体系的架构完成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最终促成学生逐渐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标实现。而作为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之
期刊
摘要:有效的资源税是解决外部性的重要经济手段,这就决定了2010年6月开始在新疆试行的资源税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相关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资源税改革对新疆石油产业,尤其是对产业转型的影响-两种激励效应,最后探索了新疆能源产业转型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资源税 产业转型 宏观经济影响    新疆试行的资源税改革涉及原油和天然气两大资源,二者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税率均为5%。为了方便分析,这里
期刊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受到教育界和实务界的日益重视。本文从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 实践教学 改革 职业能力    会计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做好会计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的
期刊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它是生态环境代价和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探索低碳经济和绿色环保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潮流。黑龙江省做为重工业基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推行低碳经济将为黑龙江省改变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提供广阔的发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供应商议价力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同等条件下,供应商议价力越大,公司业绩则越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供应商议价力不能对公司业绩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建议,我国企业在供应商关系管理上不应再以竞争的视角来看待供应商,在进行供应商选择与评估时也不应以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竞争能力作为主要的选择与评估指标,而应从其他视角如供
期刊
摘要:古桥作为水文化遗产的一种,不仅具有实际交通功能,而且富有艺术性。苏南古桥的建造不仅受水文气候、地形地貌和岩石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而且与交通、人文、经济、审美等社会环境要素密切相关。研究作为苏南古桥典型代表的常州古桥,有助于苏南地区古桥遗产研究、乃至整个苏南地区的水文化遗产的研究。  关键词:古桥;水文化遗产;苏南地区;常州  一、引言  苏南地区是江苏省南部地区的简称,包括南京、镇
期刊
摘要:本文探索了中国的金融发展对提升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积极作用。金融发展既能够通过推动市场化改革提高存款利率来提升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也能够通过改善资本市场效率、扩大就业来促进城镇居民财产积累,进而提升其财产性收入。利用中国1998-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存在显著的正面效应。最后,本文利用法治水平作为工具变量处理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
期刊
摘要:中国古塔兀立高耸且多歪闪病害,日常监测难于实施。天津蓟县独乐寺塔修复迄今jo余年,需要对其现状进行再次测量并开展相应雏护。在以歪闪、倾斜等病害精确测量与表征为目的的独乐寺塔“现状测绘”实施过程中,采用低空摄影测量及数据处理新方法,在无人机近距离摄影测量获得完整表面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多层剖切及形心计算得到古塔中轴偏心的总体歪闪数据,并生成彩正射图、立面展开圈、变形伪彩分析图等,不仅完成塔身测量
期刊
摘要:本文对学术界对于奢侈品的定义,特征和奢侈品消费动机上面进行了简单的文献回顾,并且通过传统对品牌形象和品牌利益的概念理论模型,对功能性价值,体验性价值和象征性价值进行了解释。从定义,品牌价值和顾客需求三个角度对普通品,时尚品和奢侈品进行了区分。在众多文献回顾基础上提出了假设:奢侈品的划分标准可能在品牌为顾客提供的不同价值上面存在一定特征,即奢侈品,普通品和时尚品牌,会在功能性价值。体验性价值和
期刊
摘要: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数字化记录与应用研究项目,综合运用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全面采集左江花山岩画数据并尝试多种创新性技术。采用的无人机航测、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全景影像等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准确、完整地采集岩画精确空间数据、纹理数据等;并采用三维技术对岩画进行三维建模仿真,构建了一个服务于岩画研究、保护和展示的信息系统。所获得的成果进一步补充、完善和修正了前人在岩画记录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