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清扫数目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me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淋巴结清扫数目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628例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行经右胸食管癌根治术。观察指标:(1)手术和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3)淋巴结清扫数目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4)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5)亚组分析。术后通过门诊、电话和信件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2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淋巴结清扫数目评估患者预后的最佳截点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

结果

(1)手术和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628例患者中,472例行Ivor-Lewis手术,156例行McKeown手术;肿瘤直径≤3.5 cm 284例,肿瘤直径>3.5 cm 344例。628例患者共清扫11 139枚淋巴结,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8枚/例(2~78)枚/例,中位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枚/例。628例患者中,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分别为48、469、111例,肿瘤浸润深度T0~1、T2、T3、T4a期分别为30、119、260、219例,淋巴结转移程度N0、N1、N2、N3期分别为349、173、69、37例,淋巴结转移率分期rN0、rN1、rN2、rN3期分别为349、184、54、41例。(2)随访和生存情况:628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1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628例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53.7%、41.3%。(3)淋巴结清扫数目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ROC曲线结果显示淋巴结清扫数目评估患者预后的最佳截点值为16枚。628例患者以淋巴结清扫数目16枚为截点,淋巴结清扫数目<16枚和≥16枚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6.7%和45.1%,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7,P<0.05)。进一步将淋巴结清扫数目≥16枚患者根据其淋巴结清扫数目中位值23枚分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23枚和>23枚患者,其结果显示:淋巴结清扫数目<16枚、16~23枚和>23枚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6.7%、41.2%和50.3%,3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8,P<0.05)。其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6枚与16~23枚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9,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16~23枚与>23枚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3,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23枚与>23枚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8.6%和50.3%,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5,P<0.05)。(4)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吸烟史、体质量指数、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淋巴结转移率分期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χ2=5.454,4.875,7.669,10.691,10.588,30.612,59.780,76.56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率分期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风险比=1.268,1.300,0.762,1.354,1.357,95%可信区间:1.034~1.556,1.038~1.629,0.662~0.878,1.183~1.549,1.089~1.692,P<0.05)。(5)亚组分析:在279例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6枚、16~23枚、>23枚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23.7%、19.4%、39.5%,3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7,P<0.05)。其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6枚与16~23枚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9,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23枚与>23枚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5,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23枚与>23枚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21.9%和39.5%,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2,P<0.05)。在349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6枚、16~23枚、>23枚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5.6%、60.3%、59.2%,3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5,P<0.05)。其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6枚与16~23枚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8,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16~23枚与>23枚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4,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23枚与>23枚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1.1%和59.2%,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7,P>0.05)。

结论

淋巴结清扫数目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推荐至少清扫16~23枚淋巴结。对于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应清扫>23枚淋巴结;对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超过23枚的广泛淋巴结清扫不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1在人精子中的定位和功能。方法基础研究。收集2017年10至12月来解放军总医院查体的健康男性精液标本20份。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来定位载脂蛋白A1在人精子中的部位。设空白对照组、兔多克隆IgG组、10、20和40 μg/ml的APOA1抗体处理健康查体精液标本,37 ℃温箱孵育1、2和3 h后,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CASA)观察精子前向运动变化,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精子的凋亡率
目的通过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1~4 d患者的血浆外泌体源性miR-422a表达变化,来探讨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5至12月住院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40例患者和10名同时段在我院体检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通过试剂盒从血浆中提取外泌体源性miRNA,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相(1、2
目的对北京市GII.P16-GII.2型诺如病毒变异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及进化分析,了解其基因遗传变异特征。方法采用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2017年北京发现的两株GII.P16-GII.2诺如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段扩增及测序,利用DNAStar 7.0、BioEdit进行序列拼接,采用Mega 5.05软件以最大似然法构建进化树,采用SimPlot软件进行相似性分析,并分析其组织血型抗原
期刊
目的评估邻近左心室穹顶部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的标测及消融策略。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治疗的687例特发性室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9例起源于左心室穹顶部特发性室早患者接受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根据标测结果将59例患者分为2组:A组38例中室早最早激动部位均位于冠状静脉窦系统内,但35例可在邻近解剖部位(主动脉冠状窦、主动脉瓣环-
目的探讨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早搏(室早)的导管射频消融疗效及消融导管不同贴靠方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例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速/室早患者,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解剖重建右心室,激动标测确定靶点,采用"大弯法"和"小弯法"两种导管贴靠方式进行消融治疗。分析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早/室速体表心电图特征及导管消融效
期刊
目的探讨右心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及消融方法。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血管内科入选右心室乳头肌室性心律失常9例患者,三维超声指导下行三维重建及标测,分析心电图特征,靶点分布及特征。结果9例患者[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26±6)岁]证实为右心室前上乳头肌起源的心律失常,占同期患者的0.06%。相比于三尖瓣环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此部位室性心
食管胃结合部(EGJ)肿瘤因其特殊的发病部位,形成了涉及胸腹两个体腔的跨界疾病。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与食管癌、胃癌均有不同。消化外科领域对EGJ肿瘤的病因、定位、分期乃至外科治疗存在较多争议。EGJ肿瘤的核心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但存在多种手术方式,胸外科和腹部外科就此争论不休。笔者通过复习新近文献,更新对EGJ肿瘤的认知,并总结其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经腹入路腹腔镜辅助和开腹根治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84例患者中,42例行腹腔镜辅助经腹入路AEG根治术,设为LARG组;42例行开腹经腹入路AEG根治术,设为ORG组。观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