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回对南诏的贡献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回,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天宝年间西泸县令,公元757年,南诏攻陷巂州被俘,阁罗凤重其才学,任为王室教师。异牟寻即位后,以郑回为清平官,专决国家大事。郑回任清平官,积极推进汉化,并对南诏与唐恢复友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旧唐书》中记载:“郑回者,本相州人,天宝中举明经,授嶲州西泸县令。嶲州陷,为所虏。阁罗凤以回有儒学,更名曰蛮利,甚爱重之,命教凤伽异。及异牟寻立,又命教其子寻梦凑。回久为蛮师,凡授学,虽牟寻、梦凑,回得挞,故牟寻以下皆严惮之。蛮谓相为清平官,凡置六人。牟寻以回为清平官,事皆咨之,秉政用事。余清平官五人,事回卑谨,或有过,回辄挞之。回尝言于牟寻曰:‘自昔南诏尝款附中国,中国尚礼仪,以惠养为务,无所求取。今弃蕃归唐,无远戍之劳,重税之困,利莫大焉。’牟寻善其言,谋内附者十余年矣。郑回见佐时,多所指导,故佐时探得其情,乃请牟寻斩吐蕃使数人,以示归唐。”
  郑回在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通过明经考试入仕,担任嶲州西泸县令。公元757年,南诏攻陷巂州被俘。因郑回精通儒学,阁罗凤十分敬重他,将他的名字改为蛮利,让他担任皇室子弟的教师。异牟寻当了南诏王后,又请他教儿子寻梦凑。郑回长期作为南诏王室的老师,阁罗凤授权他严格管教王子、王孙,如果牟寻、梦凑有过错,可以鞭挞、管教,所以牟寻以下的人都非常害怕他。南诏称宰相为清平官,共设六人。异牟寻在位时任命郑回为清平官,无论大小事,都征求他的意见。其余五个清平官,谦卑谨慎,有的人犯了错,郑回就严厉批评他。郑回曾对牟寻说,南诏自古归附中国,中国崇尚礼仪,以百姓利益为重,没有更多的苛税。如果现在与吐蕃分离,归附唐朝,就没有远守边关之苦,也没有重税缠身,利大于弊。异牟寻听从了他的话,与土蕃断交归附唐朝。可见,郑回在南诏文化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是传播儒学的大师,是龙子龙孙的太傅,是王者的智囊,是推动南诏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功臣,是南诏与唐朝关系走向和谐统一的重要决策者之一。
  历史证明,凡是为祖国的统一,民族团结,为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作出过贡献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遗憾的是堂堂一位南诏头等重臣郑回,史书没有他的传记,也没有更多的述评,只有今剑川石窟王者像中,异牟寻旁,戴纱帽,穿大礼袍,端坐的是清平官郑回(杨延福记石窟雕像云),以及《新唐书·南诏传》、《旧唐书·南诏传》及《通鉴·唐纪》中,对其事有一点简略记述,这是南诏历史的一大遗憾。
  现就史料记载的零散资料,对郑回的功绩归述如下。
  1.实现了南诏与唐朝的和盟。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之间友好相处,互助互利,乃至逐渐融合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然而,由于封建统治者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以夷制夷”、“以夷攻夷”的政策,使得边疆一些少数民族摆脱中央王朝而自立,以至兵戎相见。在唐代,王朝中央与南诏、吐蕃之间的关系,就呈现出一种曲折、复杂的局面。南诏,在唐初只是居住在滇西洱海区域的一个部落联盟,称为蒙舍诏。唐王朝为了抵御当时不断兴起的吐蕃奴隶主贵族对洱海区域的侵扰,扶持其首领皮罗阁统一了滇西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政权。
  南诏统一洱海地区以后,势力不断强大,于是开始向外扩展,先后占领了唐朝控制的滇池周围及曲靖地区。南诏贵族的扩展行径和唐中央王朝进一步巩固云南的统治、遏制南诏势力发展的方针发生了尖锐矛盾。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导致了天宝年间唐朝和南诏之间的战争。公元751年和754年间,唐朝两次用兵云南,遭到惨重失败,唐朝统治势力从此退出云南。南诏为其图存,依附吐蕃。依附吐蕃,虽然抵御了唐朝的军事力量,并且扩大了自己的疆域,但是又导致吐蕃势力向云南的伸展。接踵而来的便是吐蕃对南诏领土扩展和沉重的赋役掠夺,使南诏痛苦不堪,双方关系不断恶化。异牟寻继位不久,吐蕃征调南诏军队,双方联军二十万众,分三路进攻成都。唐德宗派名将李晟、曲环大破吐蕃、南诏联军,南诏军队损失惨重。吐蕃反而把这次失败归罪南诏,改异牟寻为“日东王”,从“兄弟之国”降为藩属关系,向南诏征收重赋和劳役,夺取其险要地方设置营堡,并要南诏每年派兵为之镇防,战争时还要充当先驱,这直接威胁着异牟寻统治地位的稳定。作为原唐朝旧臣,身为南诏清平官郑回便劝异牟寻说:“自昔南诏尝款附中国,中国尚礼仪,以惠养为务,无所求取。今弃蕃归唐,无远戍之劳,重税之困,利莫大焉。”异牟寻善其言,谋内附者十余年矣。郑回见佐时,多所指导,故佐时探得其情,乃请牟寻斩吐蕃使数人,以示归唐。”在郑回的劝导下,唐朝与南诏重新恢复盟好,会盟于苍洱之滨,史称“南诏会盟”或“点苍山会盟。”显而易见,在谋划南诏归唐事件的过程中,郑回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别人不可替代的,他不愧为当时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民族团结的友好使者①。
  2.促进了南诏与唐朝的交流与发展。
  南诏归附唐朝后,南诏脱离了吐蕃,免除了过去沉重的经济和军事负担,而且还在对吐蕃的战争中扩大了自己的辖区。“点苍山会盟”不久,异牟寻对吐蕃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攻下了不少城池,消除了他的心腹之患。随着军事上的胜利,给南诏带来了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南诏与唐朝的经济交流与发展。南诏把自己生产的土特产进贡给唐朝,而唐朝也把内地生产的物品送给南诏以表酬谢。如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复遣清平官尹辅酋等七人谢天子,献铎鞘、浪剑、郁刃、生金、瑟瑟、琥珀、牛黄、毡、纺丝、象、犀、越赕统伦马。”②同时,韦皋也派遣内地工匠到南诏传授技术,把先进工具、科学技术和文化不断传入南诏。在这些经济交往中,友好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3.加强了南诏的军事力量。
  郑回对南诏军事建设虽然没有起直接的作用,但间接影响是深远的,因为没有郑回影响下的南唐统一,就不可能有南诏军事的大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军备。南诏武器中的甲、弩质量差而少,南诏重归唐朝后,为了共同抗御吐蕃,加强战备,剑南节度使韦皋便派工匠教南诏制造坚利的甲、弩。从此南诏的甲、弩制作精美,直到宋、元以后还闻名全国③。二是军事力量的壮大。由于南诏与唐朝和好,共同抗御吐蕃,在军事上形成互为犄角。公元800年、801年,韦皋与南诏联兵,大破吐蕃于嶲州、昆明(今盐源)一带。由于吐蕃不敢再犯,巩固了南诏的北部边防,南诏于是获得机会稳定其内部,北破顺蛮、施蛮、磨些蛮、弄栋蛮,南破茫蛮,用军事政治力量开发了滇西北和西双版纳及其附近地区④。
  4.推动了南诏文化的发展。
  随着南诏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南诏文化和教育也得到了更为显著的交流与发展。由于异牟寻大力提倡汉文化,在郑回促进下的“点苍山会盟”之后,派遣了大批云南子弟到成都学习书算,“业就辄区,复以他继。如此垂五十年,不绝其来,则其学于蜀者不啻千百。”⑤这不仅促进了唐朝和南诏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深厚友谊,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南诏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对云南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5.为南诏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郑回被俘,流寓南诏,在南诏王的器重下,充分发挥自己所能,为南诏文化和教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首先,他开启了南诏崇儒兴学的一个新局面。郑回被俘,流寓南诏,南诏因仰慕唐朝文化,礼聘通晓儒学的郑回为宫廷教师,讲解儒学经典,从此开始他在南诏的教育及政治生涯,直至终老。郑回后任清平官,更是积极派遣大批贵族子弟赴成都、长安学习儒家典籍,儒学因而在西南盛传⑥。诸葛元声在《滇史》中说:“滇人自尹道真受经归教,始知有诗书,然其君长莫能崇尚,故诵读者少;及郑回宣扬儒术,文教始振。”这一论断虽与事实有一定的差距,但足见郑回确是云南文化教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从某种程度讲,郑回是继诸葛亮之后对云南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又一教育家。
  其次,以家馆的形式,教导南诏王室凤伽异、异牟寻、寻阁劝三代学习儒学。南诏主阁罗凤为维护和巩固南诏政权,大力提倡文化,对外来文化和外来知识分子采取宽容的态度加以任用。郑回虽为俘虏,但恰逢其时,因他的学问和人品而受到重用,阁罗凤甚至还为其取了蛮名。《旧唐书·南诏传》说:“阁罗凤以回有儒学,更名蛮利,甚受重之。命教凤迦异。及异牟寻立,又另教其子寻梦凑。”《新唐书·南诏传》也说:“郑回者,唐官也,……阁罗凤重其淳儒,……俾教子弟。”于是,郑回成了南诏王室的家庭教师,传授儒学于南诏王族。郑回宫廷教育的成效是显著的,他的学生除凤伽异死得早外,异牟寻、寻阁劝都有显著成就,异牟寻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还是把南诏推向强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⑦。
  郑回自小受过严格的儒学教育,是学问渊博的经学家,授学对他可谓驾轻就熟。教学过程中,郑回充分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并极力维护师道尊严。在他眼中,学生仅只是学生,不存在什么王孙公子,应该严加管教,因而,他在学生中有极高的威信。正如《旧唐书·南诏传》所言:“回久为蛮师,凡授学虽牟寻、梦凑,回也捶挞,故牟寻以下皆严惮之。”
  郑回的儒学教育虽然只重在宫廷教育,但其影响是深远的,他直接影响几代南诏王的施政方略,决定了南诏鲜明的仿唐色彩,加强了唐朝和南诏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6.撰写了南诏德化碑文。
  位于太和城遗址内,有一仿唐建筑风格的石亭,名为“南诏德化碑”,碑高4.02米、宽2.27米、厚0.60米,两面刻字,正文3800多字,碑阴1300多字,共计5100多字。该碑文一说为郑回撰写,碑文不仅文辞典雅,脉络清楚,史料翔实,具有说服力,而且书法流利挺拔,潇洒,秀逸可爱,加之刻工精美,堪称唐碑中的精品。碑文内容为南诏群臣歌颂南诏王阁罗凤的功绩,着重叙述南诏与唐友好以至失和的情节,表明南诏对唐的友好愿望。该碑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是一块象征民族团结友好的物证,是研究唐、南诏、吐蕃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郑回的媒介作用下,唐朝与南诏之间,从官方到民间,加速了南诏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认同与融合的一体化进程,开创了唐王朝西南边疆地区安定团结的新局面,对后期宋、元、明时期内地与云南文化的整合、云南各民族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薛文《郑回与唐诏和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1。
  ②《新唐书·南诏传》。
  ③④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编写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云南民族出版社,1977年,第85-86页。
  ⑤《孙焦集》卷三《书田将军边事》,亦见《资治通鉴》卷249《唐记》65,《文苑英华》卷375。
  ⑥www.ygi.edu.cn/dzjg/jwc/ ... /kcheng23.htm 46K 2005-6-13。
  ⑦蔡寿福、淘天麟《云南教育史》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6。
  (大理人物主持 廖惠群)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