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培养初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_joh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大学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内容、方法、途径及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将理论教学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科学地促成大学生真正具有自觉、积极、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品质.
  【关键词】大学数学;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
  1.引 言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中国科学院院长、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白春礼在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年度奖学金、奖教金颁奖典礼暨“中国科学院学子论坛”上曾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中科院人的追求”.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谓的创造性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维,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它既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数学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它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突破性、针对性、灵活性、综合性等特点,也体现了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等数学思维品质.
  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来指导教育工作,是涉及培养什么样人才的关键问题.每个人身上都有创造潜力,只是在创造层次和水平上不同而已.所以对每名学生而言,都是在从事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为学生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创新教育的过程是激发创新意识的过程,也是挖掘创造潜能的过程.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总是强调数学知识的记忆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及其对数学创新能力的影响,强调数学教学的技术能力,忽视数学教学的智力价值和文化价值.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创造性的人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独立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它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和创新.我们同时还要强化双基教学,加强创新的基础,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者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3.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创造性思维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培养成知识、能力、人格的完整统一的人.培养创造性思维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的创新认知过程,这就要创设宽松的育人环境.宽松的环境是创新的重要外因.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在获奖大会上致答谢词时说:“我能获得如此高的荣誉,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工作在一个博学而宽容的圈子中……”这说明环境因素对创新的重要性.校园文化体现出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它反映大学师生共同的利益和心愿,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形成“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学术氛围,形成竞争的环境,营造一种在学术上大胆创新的浓郁气氛.在校园自然环境方面,要营造一个能够激发人们聪明才智和潜能的校园环境,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大学校园建成树木葱茏、小桥流水、精美别致的园林模式,让学生在这样一种优雅的校园环境中潜心研究,激发灵感,宁静致远.
  4.改进考试方法,促进创新思维发展
  考试是无形的指挥棒,它指向哪里,学生就奔向哪里.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死记硬背只能潜移默化地造成学生的模仿性和盲目性.教学旨在发展智力思维,考试旨在测验素质,考核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创新思维更多的只能在“过程”中才能得到提升,单纯的考试是难以达到这个目的的.因此考试评分中要避免由一次笔试定分数的做法.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打破传统的评价方法,将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水平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结合起来.
  5.实施实践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要求高校教学必须坚持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实践教育不能流于形式,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主动性,又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开设创新实践项目,设立创新实验基金,建立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创新学分等给大学生创新实践以组织制度保障,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建立模型的方式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实施创造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比如在数学上实施 “合格 拓展”的培养模式,它就是对所有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6.结束语
  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主题为“企业主体,协同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创新”也是一大重要议题,这都对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予当代青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所以数学思维教育的主攻目标应该放在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上,数学教育的着力点应该放在让每名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不失时机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使得承担实现中国梦的大学生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张耀峰,沈卉卉,王玉宝.依托数学建模竞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6).
  [2]黄尔烈,安宪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0(2).
  [3]陈玉科等.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国高等教育,2000(4).
  [4]宗河.国家创新体系(大学)框架基本形成.中国教育报,2006-01-09.
  [5]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
  [6]裴春民,代红梅,李伟刚,刘其志.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析.价值工程,2011(21).
  [7]金鉴禄,贺莉.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7).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数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实践和探索的能力. 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对培养学生思维缜密、逻辑推理、理性运算的良性习惯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从多方面尝试和实践,帮助学生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数学;探索能力;思维;培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而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对培养学生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整体性以及不确定性,更加突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以适应新的数学课程.教师要因材施教,因生制宜,开展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关键词】新课改;博雅1 1;高效学习;教学策略  阜南一中于近三年实施新课程改革,创建“博雅1 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一群不完美的教师引领一群不完美的学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从教学观念上进行改革,摆脱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要把生活化的问题引入课堂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高质量的数学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观念;自主学习;科学评价  随着新课改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