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整个英语系文学界一样,以英語系为主导的科幻界原本对非英语系科幻并不十分关注。即便如此,据说英语系科幻界还是相当认可两位非英语系科幻作家:一位是日本的小松左京,一位是波兰的斯坦尼斯拉夫·莱姆。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Stanislaw Lem,1921—2006)出生于波兰,曾从事过控制论和宇航等方面的研究,并创立波兰宇航协会。莱姆的科幻小说大多创作于20世纪50-60年代,共计20余部。其中《索拉力星》(Solaris,1961)是莱姆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曾两度被搬上银幕。
这是一颗相当神奇的星球,它使附近的人类飞船发生了十分奇异的事情:乘客们想象出来的人,都一一出现在了飞船上!
科学家凯文受命前往调查。他本不相信这类事情会发生,但在第一个晚上,他已经自杀的亡妻居然出现了!天亮之后,凯文忍痛把“她”送走;但在第二个晚上,“她”又再度出现……
原来,凯文曾与妻子瑞亚发生分歧,凯文称要离瑞亚而去,瑞亚绝望自杀,凯文为此悔恨异常。但没想到在距离地球如此遥远的索拉力星上空,凯文却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爱人……按照飞船上黑人女科学家的说法:你就像一面镜子,她的出现反映出你部分的心理,公式是你自己提供的。
其实作为幻像存在的“瑞亚”也很困惑,她不但时时自问:“我真的是瑞亚吗?”而且倾诉了她内心不切实际的期望:“你怎么知道你不是幻象?成为人类是幻象的梦想。”这种心理纠结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小人物的无奈:“它创造了我,我却无法与它沟通。”
这个它,指的就是那个作为巨大背景出现的索拉力星。在影片中出现的这个粉紫色星球宛如一个巨大的大脑,其中脉动的电流在不停地游动和延展,制造出新的脑电波,把人类的记忆化作现实。
女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装置,能够“消灭”这种想象出来的幻象——她自己就是这样对付自己的“访客”的。但凯文已为情所困,不能自拔,不同意这样做。
局势继续发展,因凯文的想象而出现的“瑞亚”已不止一个,她了解到自己并非真正的瑞亚,主动请求女科学家“消灭”自己;而另外一名一直神神叨叨的男科学家,原来本身就是一个幻象,他早已杀害了自己的原型;最令人惊异的是,飞船已经越来越接近索拉力星了,现在惟一的做法只有弃船而去。
这部影片涉及到很多哲理,包括生命、情感与理性。人类究竟是什么?“我”究竟是谁?究竟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在影片中,不同时期的镜头采用了色调穿插交织的形式:暖色调的橙光是温馨的回忆,冷色调的蓝光是残酷的现实。同时,影片中反复再现那句凄美而充满哲理的诗句:“恋人已逝,爱情永恒。”
但在最后时刻,凯文没有与女科学家乘救生艇离去,而是选择留下来。飞船朝着索拉力星冲去,凯文即将陷入这片“记忆之海”。面对那个幻想出来的小男孩所伸出的友爱之手,凯文泪流不止……这不禁让我们想起英国科幻大师、“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人物奥尔迪斯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我写的是人类的不幸、隔绝、失望、忍受和友爱。”
影片的结尾从形式上看是机械降神式的,但从逻辑上说却是自然而然的——橙色的记忆与蓝色的现实终于融为一体,凯文发现自己已挣脱开物质的束缚,在索拉力星的“记忆”中生存了下来……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Stanislaw Lem,1921—2006)出生于波兰,曾从事过控制论和宇航等方面的研究,并创立波兰宇航协会。莱姆的科幻小说大多创作于20世纪50-60年代,共计20余部。其中《索拉力星》(Solaris,1961)是莱姆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曾两度被搬上银幕。
这是一颗相当神奇的星球,它使附近的人类飞船发生了十分奇异的事情:乘客们想象出来的人,都一一出现在了飞船上!
科学家凯文受命前往调查。他本不相信这类事情会发生,但在第一个晚上,他已经自杀的亡妻居然出现了!天亮之后,凯文忍痛把“她”送走;但在第二个晚上,“她”又再度出现……
原来,凯文曾与妻子瑞亚发生分歧,凯文称要离瑞亚而去,瑞亚绝望自杀,凯文为此悔恨异常。但没想到在距离地球如此遥远的索拉力星上空,凯文却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爱人……按照飞船上黑人女科学家的说法:你就像一面镜子,她的出现反映出你部分的心理,公式是你自己提供的。
其实作为幻像存在的“瑞亚”也很困惑,她不但时时自问:“我真的是瑞亚吗?”而且倾诉了她内心不切实际的期望:“你怎么知道你不是幻象?成为人类是幻象的梦想。”这种心理纠结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小人物的无奈:“它创造了我,我却无法与它沟通。”
这个它,指的就是那个作为巨大背景出现的索拉力星。在影片中出现的这个粉紫色星球宛如一个巨大的大脑,其中脉动的电流在不停地游动和延展,制造出新的脑电波,把人类的记忆化作现实。
女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装置,能够“消灭”这种想象出来的幻象——她自己就是这样对付自己的“访客”的。但凯文已为情所困,不能自拔,不同意这样做。
局势继续发展,因凯文的想象而出现的“瑞亚”已不止一个,她了解到自己并非真正的瑞亚,主动请求女科学家“消灭”自己;而另外一名一直神神叨叨的男科学家,原来本身就是一个幻象,他早已杀害了自己的原型;最令人惊异的是,飞船已经越来越接近索拉力星了,现在惟一的做法只有弃船而去。
这部影片涉及到很多哲理,包括生命、情感与理性。人类究竟是什么?“我”究竟是谁?究竟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在影片中,不同时期的镜头采用了色调穿插交织的形式:暖色调的橙光是温馨的回忆,冷色调的蓝光是残酷的现实。同时,影片中反复再现那句凄美而充满哲理的诗句:“恋人已逝,爱情永恒。”
但在最后时刻,凯文没有与女科学家乘救生艇离去,而是选择留下来。飞船朝着索拉力星冲去,凯文即将陷入这片“记忆之海”。面对那个幻想出来的小男孩所伸出的友爱之手,凯文泪流不止……这不禁让我们想起英国科幻大师、“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人物奥尔迪斯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我写的是人类的不幸、隔绝、失望、忍受和友爱。”
影片的结尾从形式上看是机械降神式的,但从逻辑上说却是自然而然的——橙色的记忆与蓝色的现实终于融为一体,凯文发现自己已挣脱开物质的束缚,在索拉力星的“记忆”中生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