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出兵决策

来源 :共产党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hua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顷刻间,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东北亚的这个半岛上来。6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庄严宣告:“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
   70年前的那个10月,毛泽东经历了漫长的18天,曾四下决心作出抗美援朝出兵决策,揭开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这是一个需要有战略胆识和气魄的决策,是一个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奇观的决策,也是毛泽东一生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
  一
   在1950年10月1日大批韩国军队越过“三八线”当天的深夜,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紧急召见中国大使倪志亮,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支援的请求。同时,金日成与时任朝鲜外务相的朴宪永联名致信毛泽东,请求中国给予军事支援。
   虽然毛泽东对出兵已有思想准备,但是要使一个刚从战火中获得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再次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同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强国决一雌雄,下这个决心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胆略!
   70年前,中美两国的国力相差悬殊。美国钢产量达8772万吨,工农业总产值达2800亿美元;而中国钢产量只有60万吨,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00亿美元。美国还拥有原子弹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最强的军工生产能力。就连实力雄厚的苏联,也不愿因为援助朝鲜而冒与美国直接冲突的危险。
   “中国出兵会不会导致同美国直接对峙?”“美国轰炸重工业基地东北和内地大城市怎么办?”……
   毛泽东接到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的信息已是深夜,他紧急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与会同志畅所欲言,在出兵的问题上却意见不一,许多人提出:“不要因为援助朝鲜而引火烧身,去冒险跟美国发生冲突。”并且分析了出国与美军打仗的各种困难。
   毛泽东等大家把话说完,才缓缓地说道:“你们讲的都有道理,可是人家有危难,我们在一旁看着心里不好受呀!”“再说斯大林一直认为我们是民族主义者,说世界上有两个‘铁托’,一个在南斯拉夫,一个在中国。如果我们不出兵援助朝鲜,他们就会认为这种看法和怀疑是正确的。”毛泽东习惯地摆了摆手说:“今天就开到这里,散会。”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开到10月2日凌晨2时结束,毛泽东并没有去休息,而是立即致电高岗、邓华:“(一)请高岗同志接电后即行动身来京开会;(二)请邓华同志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三)请邓将准备情况及是否可以立即出动即行电告。”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下决心参战。
  二
   10月2日下午,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大家讨论朝鲜战局和中国出兵援朝问题时,又出现了意见分歧。
   毛泽东认为抗美援朝已是万分火急,原拟派林彪率兵入朝,但林彪托病推辞。于是,毛泽东提议由彭德怀挂帅,速派飞机去西安接彭德怀来北京,并决定10月4日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进一步讨论出兵援朝的问题。
   在会上,仍有很多人主张不出兵,也有的主张暂时不出兵,理由是:国内迫切需要医治战争创伤;新中国成立才一年,经济十分困难;新解放区的农村土改和城市民主改革还没有进行;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众多土匪、特务、反革命分子没有肃清,人民政权还没有完全巩固;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差和无制空、制海权,等等。他们的意见是:“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打这一仗。”毛泽东说:“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机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心里也难过。”他最后宣布:“明天继续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由于气候原因,彭德怀于10月4日下午才飞到北京,赶到会场后,彭德怀发现会议的气氛“很不正常”,意见分歧很大。当天下午的会上,彭德怀没有发言。经过一夜的思索和考虑,10月5日上午9时,毛泽东委托邓小平去北京饭店接彭德怀来中南海,谈中国出兵援朝问题。毛泽东对彭德怀说:“昨天你没来得及发言。我们确实存在严重困难,但是我们还有哪些有利条件呢?”彭德怀说:“昨天晚上我反复考虑,赞成你出兵援朝的决策。”毛泽东问:“你看,出兵援朝谁挂帅合适?”彭德怀反问:“中央不是已决定派林彪同志去吗?”毛泽东谈了林彪的情况后说:“我们的意见是,这担子还得你来挑,你思想上没有这个准备吧?”彭德怀表示:“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泽东说:“这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分路向‘三八线’冒进,我们要尽快出兵,争取主动。今天下午政治局继续开会,请摆摆你的看法。”
   10月5日下午,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讨论朝鲜战局和中国出兵援朝问题,讨论中仍有两种意见。周恩来支持出兵援朝的主张。彭德怀发言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毛泽东针对林彪提出的“美军高度现代化,还有原子弹”等观点,说:“它有它的原子弹,我有我的手榴弹……我相信我的手榴弹会战胜它的原子弹,它无非是个纸老虎。”经过会上的充分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会议最后决定由彭德怀率志愿军出国作战,并决定派周恩来、林彪去苏联同斯大林会谈。
   10月6日,周恩來向中央军委传达党中央出兵援朝的决定,部署各项准备工作。为统一思想、贯彻中央决策,他强调指出:“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敌人逼着我们非打不可。朝鲜政府一再要求我们出兵援助,我们怎能见死不救呢?党中央、毛主席决心已定,因此现在不是考虑出不出兵的问题,而是考虑出兵后如何去争取胜利的问题。”
   10月7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操纵下,利用苏联代表马立克缺席而无法行使“否决权”的机会,通过了所谓“统一”朝鲜的决议。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了“三八线”。
   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正式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率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及所属4个军和边防炮兵司令部及所属3个炮兵师,待命出动。后勤供应事宜,统由高岗调度。    10月9日,毛泽东召开入朝作战军长以上高级干部会议,分析中美之战不可避免,在朝鲜半岛打一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争对中国有利,要求各军部署好出国前的各项准备。这是毛泽东第二次下决心参战。
  三
   10月8日,毛泽东派周恩来、林彪代表中共中央去苏联,同斯大林商谈苏联出动空军支援和提供武器装备等问题。然而,斯大林出尔反尔、瞻前顾后,强调了几点理由:一是苏军不能出现在朝鲜战场,更不能同美国直接交战;二是中国可以出兵,苏联将供应武器装备;三是如果中国不愿出兵,就通知金日成撤过鸭绿江,在中国东北组织流亡政府;四是苏联空军目前尚未准备好,须待两个半月才可出动。
   10月12日下午,毛泽东接到周恩来的电报,得知斯大林暂不出动空军十分气愤,脸色都变了,抽着烟来回走动,考虑了十多分钟,才紧急指示彭德怀、高岗赴京商谈,同时指示“十三兵团各部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
   10月13日,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讨论中国出兵援朝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即使苏联不出动空军支援,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大举北进的情况下,我们仍应出兵援朝不变。
   当晚10时,毛泽东把这个决定电告在莫斯科的周恩来:“(一)与高岗、彭德怀二同志及其他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指李承晚军队),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线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重组人民军。两个月后,苏联志愿空军就可以到达。6个月后可以收到苏联给我们的炮火及坦克装备,训练完毕即可攻击美军。在第一时期,只要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局势即可起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变化。(二)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三)菲里波夫(斯大林代称)和你联名电上说,苏可以完全满足我们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项装备,不知它是用租借办法,还是要用钱买,只要能用租借办法,保持20万万美元预算用于经济、文化等项建设及一般军政费用,则我军可以放心进入朝鲜进行长期战争,并能保持国内大多数人的团结。(四)只要苏联能于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内除出动志愿空军帮助我们在朝鲜作战外,又能出动掩护空军到京、津、沈、沪、宁、青等地,则我们也不怕整个的空袭,只是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内如遇美军空袭则要忍受一些损失。(五)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只对上述第三、第四两点没有把握,因此,请你留在莫斯科几天,和苏联同志重新商定上述问题,并以电报速复为盼。”
   周恩来将毛泽东此电内容由莫洛托夫转达给斯大林。斯大林作出了回答:苏联将只派空军到中国境内驻防,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也不准备进入朝鲜境内作战。斯大林这个决定,对中国出兵作战虽然十分不利,但也没有动摇毛泽东的决心。鉴于没有空军掩护,入朝初期,志愿军只与李承晚军队作战。最后会议决定,出动日期为10月19日。这是毛泽东第三次下决心参战。
  四
   10月15日平壤告急,由于金日成要求中国提前出兵,毛泽东反复思考,无法入睡,甚至吃了3次安眠药也睡不着。15日凌晨1时,毛泽东以周恩来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电报,要倪志亮大使转交金日成。电报说:“请即派一位熟悉道路的同志于10月16日到安东来,接引彭德怀同志和金日成同志会面。如倪大使找不到金日成同志,则请倪大使派人去安东接引。”同一天,金日成派外务相朴宪永到沈阳,会见刚刚从北京飞回来的彭德怀,要求中国尽快出兵。15日早晨5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我军先头军最好能于17日出動,第二个军18日出动,其他军10天内渡江完毕。”
   毛泽东虽然同意提前出兵,但对苏联援助的军事装备是否采取租借办法和对两个半月内苏联空军能否出动心里没底,要周恩来再同斯大林商议。结果苏联承诺军事装备可采取信用贷款的方式,到时可出动16个团的喷气式飞机在鸭绿江边掩护。斯大林不让空军直接进入朝鲜作战,意味着志愿军在朝鲜无法得到有力的空中支援。
   10月16日,彭德怀和高岗赶到安东,召开志愿军师以上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如箭在弦上,只待最高统帅部一声令下,立即跨过鸭绿江。作为最高决策者,毛泽东这时更冷静而周密地考虑战略部署和一切重大问题,使出兵做到万无一失。10月17日下午5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高岗并告邓华、洪学智、韩先楚、解方:“(一)先头两个军请准备于十九日出动,明(十八)日当再有正式命令;(二)请彭、高二位同志于明(十八)日乘飞机来京一谈。”并说:“对出兵时间,以待周(恩来)十八日回京向中央报告后确定为宜。”
   10月1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研究出兵援朝问题。会上,周恩来汇报了去苏联同斯大林、莫洛托夫等商谈中国出兵援朝问题的情况,彭德怀汇报了志愿军准备出国作战的情况。
   毛泽东听取大家的意见后说:“现在敌人已围攻平壤,再过几天敌人就进到鸭绿江了。我们不论有天大的困难,志愿军渡江援朝不能再变,时间也不能再推迟,仍按原计划渡江。”这是毛泽东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下决心参战。
   会议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按预定计划于十九日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遂于当晚21时,电令十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等:“四个军及三个炮兵师决定按预定计划进入朝北作战,自明(19日)晚从安东和辑安线开始渡鸭绿江。为严格保守秘密,渡江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晨四时即停止,五时以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查。”
   从10月1日晚金日成请求中国出兵到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仅仅用了18天。但对毛泽东来说,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决策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出现在他的面前。他要对世界大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敌我友三方的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他要以充足的理由和耐心去说服意见有分歧的战友和同志,实现中央决策层的高度统一;他要尽力争取苏联的空军支援和提供武器装备;他要随时应对朝鲜战场发生的突发状况,并迅速作出决断……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出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作出的最艰难的决策。在这一决策过程中,党内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党内思想由此达到统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各部也进行了深入的政治动员,普遍举行了誓师大会,以昂扬的斗志做好出发迎击敌人的准备。
   当斯大林得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前线时,感动得流了泪,半晌沉默不语,最后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还是中国同志好!”而东欧民主国家的报纸和电台则是一片欢呼,甚至组织群众上街游行。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这句话诠释了奋斗的时代内涵和意义,揭示了新时代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   奋斗始于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出版《乌托邦》一书,成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思想到实践500年历程的开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
期刊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下发以来,抚顺市抓住四个方面、突出四个重点,推动《条例》在基层落地生根,取得了明显成效。  抓责任,突出“一把手”带头。坚持书记带头抓学习贯彻,市委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习《条例》、传达要求、研究落实意见。采取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书记抓经费保障、书记示范工程、书记包保贫困村等措施,落实第一责任。其中,市委书记将农村
期刊
初夏来临,沈阳市沈河区塔东小区的休闲广场上又热闹了起来。居民们或坐在长椅上拉家常,享受习习凉风,或利用健身器材活动手脚,放松身心……“政协委员真给力,想到百姓心坎上,帮咱们建了这个休闲广场,小区环境也变好了,大伙儿没事就想到楼下溜达溜达,心情格外敞亮。”小区34号楼居民王大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可谁能想到,王大姐赞不绝口的休闲广场,昔日曾是一个废弃自行车棚。当时,区政协委员付海滨了解到社区居民
期刊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朝阳区政务中心新设立的“朝我说”窗口正式亮相,专门接受群众投诉、吐槽、找茬儿,并在一天内给予反馈。该窗口秉承“群众说、我们听、专人记、立即办”的原则,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敢于让群众“朝我说”是一种担当。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这个窗口主要接受办事群众的投诉和建议。对于能够现场反馈的,受理人员将详细记录提议人姓名、联系方式、反馈内容等,并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负责人,沟通协调具体处理
期刊
关于“导”,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导,导引也。从寸道声。”原指手在头前于路上引领之意,后直指引领、带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导”,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工作艺术。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单位、部门或地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肩负着振兴一方、稳定一方和发展一方的重任,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要想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必须善用“导”的艺术,做足“导”的文章。   要运筹帷幄做编导。社会是个舞台,
期刊
焊枪作笔,钢板作纸,他精心描绘着每一道焊缝。大连华锐重工集团核电事业部电焊班班长于林,技艺高超,心灵手巧,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一把成”“专揽瓷器活儿的金刚钻”。  拼搏进取,他练就了一流的技术   1973年,于林出生于大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儿时的于林,常常在父亲工作的铁匠铺子里一蹲就是半天。在他幼小的心田里,“叮叮当当”的声音是最美的音乐,流光溢彩的焊花是最美的图画。   1992年,19岁
期刊
3月22日下午,在意大利众议院,意大利众议长菲科向习近平主席发问:“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回答道,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我将无我”彰显着共产党人舍己忘我、无私奉献的崇高政治品格。您是怎样认识“无我”的?现实中,党员干部如何以“无我”状态为人民服务,以“无我”成就
期刊
2014年  钱学余   钱学余,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万寿街道小平房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党的十八大代表。先后荣获“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2014年8月25日,当选“辽宁好人·时代楷模”。   1991年,高中毕业后的钱学余被选举为小平房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当时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 元,不少人家穷得叮当响。钱学余以其为民务实清廉的优秀品质和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认可。村委会
期刊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兵干涉,同时操纵联合国通过非法决议,组成“联合国军”向北朝鲜进攻。战火很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我国安全受到威胁。195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接受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的请求,决定组成中國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期刊
2020年,遼宁省财政部门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一系列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助推辽宁振兴发展。  全力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强化资金保障。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