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挖掘農业食品保障、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提升生产、生活、生态等多元价值,推动农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
作为超级大都市上海边缘的乡村,“五村联动”发展的罗泾镇,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涵养等条件,在以生态环境过渡都市功能方面,它有机会成为“先行者”,为上海以及其他地区推动农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提供新的思路。
“咚、咚、咚”牛皮鼓敲响,在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塘湾村,一场端午民俗趣味大比拼拉开了序幕。“折下荷叶,再把绳子系好。”包粽子环节,村民们各显身手,欢声笑语萦绕在塘湾村。
举办民俗文化活动,提升村民幸福感,只是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从老工业区到提升大都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罗泾镇以点带面、联动发展,集中打造成上海市首个连片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重生”的生态环境
“竟然在这里!”首次驱车前往罗泾镇度假的游客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宽阔的大马路未行到尽头,上海市区所带来的城市感还历历在目,一排漂亮的水杉树便突然出现在路边。“宝山湖生态农业旅游区”牌匾出现——罗泾镇美丽乡村的经典旅游路线,以此为起点。
往里走,千亩涵养林、星空小屋、萤火虫基地、上海市北部最大的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无一不散发着绿色清新的自然韵味。难以想象,这里翠绿的“浪花”,以前却是“钢花”:集卡、烟囱、仓库,曾是宝山区这个老工业区的符号。
换钢林为绿林,宝山区花费了几年时间。2017年,上海市开展“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宝山区开始实践摸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将工业用地转型盘活,创新产业。同时,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休闲乡村,是罗泾镇面临的新挑战。
罗泾镇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朱广力是罗泾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促进区域连片发展。罗泾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落地前,挨家挨户拜访村民、做调研。”他说,“如今,罗泾镇打通了路网、水网、林网,加快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打破村界壁垒,区域协同发展,打造观赏游玩线路,为乡村注入了‘人气’。”
“垂钓、蔬果乐园、螃蟹养殖,应有尽有,但生态发展是关键,罗泾镇是国家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从这里出去的水,必须干净。”罗泾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吴华介绍。
成绩有目共睹:2019年,宝山区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87.1%,位列全市第一;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4平方米,列全市第二。罗泾镇塘湾村、海星村、花红村已成功创建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新陆村、洋桥村建设工作正在全面推进。
“并肩”的一二三产业
“美丽乡村是‘农旅文商养’一体化的根基,以产业带产业发展,才有活力。”朱广力介绍。
绿荫环绕、清爽静谧的塘湾村建有母婴康养基地,盛大集团旗下馨月汇母婴专护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简称“馨月汇”)作为村中具有极强带动力的企业,巧妙地与美景融合在了一起。
“小朋友可以在这里认领一块地,感受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馨月汇董事长曹伟指着一块块挂牌的蔬菜田说,“康养产业不再局限于‘康养’。馨月汇扩展提供孕产妇休养、母婴康养、亲子度假以及学前教育等服务,以此解决了约100位本地农民就业问题。”
海星村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蟹逅馆,浪漫的名字既迎合了这里的氛围,也道出了这里的重点产业。被称为“上海最美的油菜花田”的花红村,令人流连忘返,吸引了许多社交平台上的网红达人到此打卡。新陆村是学农实践基地,发展研学产业,辐射周边四村,加强江南水乡、蔬艺、耕织、渔事文化体验及慈孝美德、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罗泾镇一二三产业“并肩”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益,农旅等产业的生命力还在不断叠加。
联动的五村发展模式
各村之间有何特点,产业之间如何联动?位于超大型都市圈周边的罗泾镇,是怎样成为城市乡村休闲旅游的典型案例的呢?
吴华介绍,罗泾镇率先提出五村联动、全镇互动,海星村星空营地、花红村耕织园及各村集散核等各村特色节点相联合;以“宝山湖生态农业旅游区”为目标,打造“原水罗泾·十里江畔”;通过打好生态牌、做足水文章、发展大健康、培育泛教育,建设沪北乡村振兴连片发展示范区、农旅文商养融合发展示范区。
村村有“特长”,一村一貌、一村一特色的发展局面已经显现。塘湾村做强“一朵花”,以母婴康养为主产业、萤火虫和萱草为副产业;海星村做强“一对蟹”,以渔事体验为主产业、运动康养和科普亲子业态为副产业;花红村做强“一袋米”,以千亩粮田,农耕体验为主产业、休闲农业和亲子科普为副产业;新陆村做强“一篮菜”,以自然教育为主产业、高效蔬艺和森林体验为副产业;洋桥村做强“一蒸糕”(宝山非遗四喜风糕),以农庄休闲为主产业、休闲农业为副产业。
在工业的空气中摸爬滚打过,更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从罗泾镇发展的经验看,第三产业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上的潜力尚未释放出来。面对乡村振兴和“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罗泾镇正推进13平方公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以大健康、研学教育、农旅三大产业为主线,以发展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与康养、研学、休闲的多元结合为落脚点,打造乡村振兴沪北桥头堡、建设“沪苏厅堂”。
作为超级大都市上海边缘的乡村,“五村联动”发展的罗泾镇,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涵养等条件,在以生态环境过渡都市功能方面,它有机会成为“先行者”,为上海以及其他地区推动农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提供新的思路。
“咚、咚、咚”牛皮鼓敲响,在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塘湾村,一场端午民俗趣味大比拼拉开了序幕。“折下荷叶,再把绳子系好。”包粽子环节,村民们各显身手,欢声笑语萦绕在塘湾村。
举办民俗文化活动,提升村民幸福感,只是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从老工业区到提升大都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罗泾镇以点带面、联动发展,集中打造成上海市首个连片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重生”的生态环境
“竟然在这里!”首次驱车前往罗泾镇度假的游客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宽阔的大马路未行到尽头,上海市区所带来的城市感还历历在目,一排漂亮的水杉树便突然出现在路边。“宝山湖生态农业旅游区”牌匾出现——罗泾镇美丽乡村的经典旅游路线,以此为起点。
往里走,千亩涵养林、星空小屋、萤火虫基地、上海市北部最大的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无一不散发着绿色清新的自然韵味。难以想象,这里翠绿的“浪花”,以前却是“钢花”:集卡、烟囱、仓库,曾是宝山区这个老工业区的符号。
换钢林为绿林,宝山区花费了几年时间。2017年,上海市开展“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宝山区开始实践摸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将工业用地转型盘活,创新产业。同时,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休闲乡村,是罗泾镇面临的新挑战。
罗泾镇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朱广力是罗泾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促进区域连片发展。罗泾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落地前,挨家挨户拜访村民、做调研。”他说,“如今,罗泾镇打通了路网、水网、林网,加快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打破村界壁垒,区域协同发展,打造观赏游玩线路,为乡村注入了‘人气’。”
“垂钓、蔬果乐园、螃蟹养殖,应有尽有,但生态发展是关键,罗泾镇是国家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从这里出去的水,必须干净。”罗泾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吴华介绍。
成绩有目共睹:2019年,宝山区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87.1%,位列全市第一;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4平方米,列全市第二。罗泾镇塘湾村、海星村、花红村已成功创建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新陆村、洋桥村建设工作正在全面推进。
“并肩”的一二三产业
“美丽乡村是‘农旅文商养’一体化的根基,以产业带产业发展,才有活力。”朱广力介绍。
绿荫环绕、清爽静谧的塘湾村建有母婴康养基地,盛大集团旗下馨月汇母婴专护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简称“馨月汇”)作为村中具有极强带动力的企业,巧妙地与美景融合在了一起。
“小朋友可以在这里认领一块地,感受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馨月汇董事长曹伟指着一块块挂牌的蔬菜田说,“康养产业不再局限于‘康养’。馨月汇扩展提供孕产妇休养、母婴康养、亲子度假以及学前教育等服务,以此解决了约100位本地农民就业问题。”
海星村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蟹逅馆,浪漫的名字既迎合了这里的氛围,也道出了这里的重点产业。被称为“上海最美的油菜花田”的花红村,令人流连忘返,吸引了许多社交平台上的网红达人到此打卡。新陆村是学农实践基地,发展研学产业,辐射周边四村,加强江南水乡、蔬艺、耕织、渔事文化体验及慈孝美德、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罗泾镇一二三产业“并肩”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益,农旅等产业的生命力还在不断叠加。
联动的五村发展模式
各村之间有何特点,产业之间如何联动?位于超大型都市圈周边的罗泾镇,是怎样成为城市乡村休闲旅游的典型案例的呢?
吴华介绍,罗泾镇率先提出五村联动、全镇互动,海星村星空营地、花红村耕织园及各村集散核等各村特色节点相联合;以“宝山湖生态农业旅游区”为目标,打造“原水罗泾·十里江畔”;通过打好生态牌、做足水文章、发展大健康、培育泛教育,建设沪北乡村振兴连片发展示范区、农旅文商养融合发展示范区。
村村有“特长”,一村一貌、一村一特色的发展局面已经显现。塘湾村做强“一朵花”,以母婴康养为主产业、萤火虫和萱草为副产业;海星村做强“一对蟹”,以渔事体验为主产业、运动康养和科普亲子业态为副产业;花红村做强“一袋米”,以千亩粮田,农耕体验为主产业、休闲农业和亲子科普为副产业;新陆村做强“一篮菜”,以自然教育为主产业、高效蔬艺和森林体验为副产业;洋桥村做强“一蒸糕”(宝山非遗四喜风糕),以农庄休闲为主产业、休闲农业为副产业。
在工业的空气中摸爬滚打过,更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从罗泾镇发展的经验看,第三产业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上的潜力尚未释放出来。面对乡村振兴和“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罗泾镇正推进13平方公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以大健康、研学教育、农旅三大产业为主线,以发展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与康养、研学、休闲的多元结合为落脚点,打造乡村振兴沪北桥头堡、建设“沪苏厅堂”。